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产业新区论
产业新区论

产业新区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皓著
  • 出 版 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0064333
  • 页数:6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最近两年来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试验场,对“低害经济学”进行实践的真实记录,涉及“幸福城乡”建设、新扶贫、现代农庄、中小业者培育、“美丽产业”、“低害城市”、减灾应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体验业等多方面的“低害发展”具体案例。
《产业新区论》目录
标签:新区 产业

序篇 产业强国 2

第一章 中国梦 2

第一节 中国梦的内涵 2

一、美国梦、欧洲梦、亚洲梦和中国梦 3

二、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特点 4

三、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

第二节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和动力源 8

一、中国梦彰显的时代特征 8

二、实现中国梦的富强三部曲 9

三、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和特质 10

四、逐梦之旅:中国梦的背景和演进 11

第三节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13

一、中国梦与中国道路 13

二、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

三、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三个必须 15

四、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 16

第二章 产业强国与中国梦 18

第一节 产业发展播中国梦 18

第二节 产业集群筑中国梦 19

第三节 产业新区圆中国梦 20

第四节 产业新城拓中国梦 21

上篇 全球视角 24

第三章 全球产业区基本理论 24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 24

一、产业集群 24

二、产业区 25

三、新产业区 25

四、产业新区 26

五、国家级新区 27

六、第三次工业革命 27

七、能联网 28

八、新型工业化 28

九、再工业化 29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30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 30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2

三、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35

四、管理学相关理论 48

五、社会学相关理论 52

第四章 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58

第一节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 58

一、第一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转移 58

二、第二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升级 59

三、第三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发达国家产业非物质化 59

四、第四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60

第二节 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61

一、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 61

二、知识活动产业化成为重要趋势 61

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 62

四、各国产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发竞争 62

五、产业组织形式出现两极分化 63

六、全球信息鸿沟加大 63

第三节 全球产业结构的新特征 64

一、产业结构服务化 64

二、产业结构高技术化 64

三、产业结构融合化 65

四、产业结构国际化 66

第五章 全球传统产业区和新产业区 67

第一节 全球产业区的基本特点 67

一、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形成近代工业和现代工业的主要标志 67

二、近代工业和现代工业分别产生了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 68

三、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69

第二节 全球主要工业区分布现状 70

一、北美工业区 70

二、西欧工业区 70

三、东欧工业区 70

四、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70

五、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70

第三节 全球主要传统工业区发展现状 71

一、德国鲁尔区 71

二、英国中部工业区 72

三、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72

四、中国东北工业区 74

第四节 全球主要新兴工业区发展现状 75

一、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75

二、美国硅谷 75

三、日本硅岛(九州岛) 77

四、英国苏格兰地区 78

第六章 西方新产业区代表:“第三意大利” 80

第一节 “第三意大利”的发展背景 80

一、发展概况 80

二、历史沿革 81

第二节 “第三意大利”的发展特点 82

一、中小企业占绝对主体地位,企业高度专业化 82

二、在竞争中协调,在协调中竞争 82

三、建立有效的创新扩散机制,加强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 83

四、社会化生产服务系统完善,“真实服务中心”享誉全球 84

五、植根共同文化基础,造就高社会资本 84

第三节 “第三意大利”的成功经验 85

一、高技术高质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 85

二、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 85

三、家族企业很普遍 85

四、本地贸易市场高度发达 86

五、企业家具有冒险精神 86

六、良好的创新环境 86

七、存在大量的民间组织 86

八、政府提供公共支持 86

第七章 高新技术产业新区代表:美国硅谷 87

第一节 硅谷的发展背景 87

一、硅谷发展概况 87

二、硅谷发展历史沿革 87

第二节 硅谷的成功因素 88

一、良好的自然条件与独特的文化环境 88

二、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89

三、丰富的适合不同层级的创新人才资源 90

四、科技创新与发达健全的资本市场 90

五、文化氛围与技术社会层次扁平化 91

六、政府不同时期扮演的多重角色 92

第三节 硅谷与世界高科技新区 93

一、硅谷模式的影响 93

二、全球成功高科技产业新区的三种类型 93

三、全球不成功的高科技产业新区的三种类型 94

第四节 全球成功科技新区揭示的普遍规律 95

一、先进的技术源头 95

二、健全的转化机制 95

三、合理的管理体制 95

四、良好的软硬环境 95

五、强大的金融保障 96

六、有力的政府扶持 96

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 96

八、向上的创新文化体系和共同价值观 96

第八章 老工业区转型新产业区代表:德国鲁尔 97

第一节 鲁尔区的转型背景与过程 97

一、转型背景 97

二、转型过程 97

第二节 鲁尔区产业重建后的概况 98

一、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新基础 98

二、实现了由传统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 98

三、以创意文化和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提高了区域文化生活质量 99

四、企业结构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100

五、区域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00

第三节 鲁尔区重建之后的经济结构特征 101

一、以信息化促进老工业区传统产业的转型 101

二、以技术设计园区为新载体大力发展生产型企业 101

三、以产业转型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 101

第四节 鲁尔区转型为新产业区的成功经验 102

一、政府援助机制 102

二、市场机制 103

三、创新机制 104

四、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106

第五节 对鲁尔区产业转型重建政策的简要评价 106

一、不断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106

二、政策之间的协调和互补是政策绩效的重要保证 106

三、创新是鲁尔区实现成功转型的根本保证 107

中篇 总论中国新区 110

第九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兴起和发展 110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催生产业新区新模式 110

一、发展极理论是产业新区兴起的思想基础 110

二、追求城市经济主导是产业新区兴起的主要动因 111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产业新区兴起的时代背景 113

四、拓展城市空间是产业新区兴起的现实需求 114

第二节 中国产业新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115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圈画出的新篇章 115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计划烘焙的高科技 116

三、其他新区——万紫千红开香飘万里 116

第三节 中国产业新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117

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 117

二、由加工型工业区向研发型产业新区转型 117

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 118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118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 118

第十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基本特征 119

第一节 产业园区的一般性特征 119

一、产业园区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载体链和运营链系统 119

二、产业园区必须存在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120

三、产业园区内必须存在自我强化的激励机制 121

四、产业园区必须要有完善的公共支持系统 121

第二节 产业新区的独特性特征 122

一、政府重点支持 122

二、投资密集度高 122

三、基础设施先进 122

四、法律规则明确 123

五、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 123

第三节 国家级新区的标志性特征 123

一、设立国家级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 123

二、国家级新区是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综合体 124

三、国家级新区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 124

第十一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制度体制 126

第一节 产业新区的体制内涵 126

一、产业新区在体制层面的三层含义 126

二、产业新区体制是时代的产物 127

三、产业新区体制的主要特点 127

第二节 产业新区的超自主体制 127

一、产业新区超自主体制组成要素 128

二、产业新区超自主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128

三、产业新区超自主体制的五大特点 130

第三节 产业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 132

一、我国产业新区现有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133

二、产业新区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及其动态调整 134

三、产业新区可借鉴的几个国内典型开发区管理体制 136

四、重庆两江新区管理体制的创新标本 138

第十二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政策安排 139

第一节 促进产业新区成长的可用政策工具 139

一、完善产业新区规划体系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140

二、创造有竞争力的区位环境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140

三、用服务创造竞争优势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141

四、产业新区产业促进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142

第二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的主要产业政策 142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142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143

三、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143

四、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143

五、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143

第三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的主要财税政策 143

一、财政支持政策 143

二、税收优惠政策 144

三、金融支持政策 145

第四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的主要土地政策 146

一、支持新区土地制度改革 146

二、对新区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 146

三、对新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单列并予以倾斜 146

四、允许外商成片承包开发新区土地 146

五、在新区执行灵活的土地和房屋租赁政策 146

第五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的主要人才政策 146

一、鼓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 147

二、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机制 147

三、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 147

四、支持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建设 147

五、鼓励企校联合培养人才 147

六、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 147

七、激励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147

八、建立人才奖励制度 147

第六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培育市场的主要政策 147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148

二、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148

三、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148

第七节 国家支持产业新区国际合作的主要政策 148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48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149

三、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149

第十三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政府职能 150

第一节 政府在产业新区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150

一、产业新区管委会政府职能将经历四个阶段的转变 150

二、产业新区是我国新型政府职能的先行探索者 151

第二节 硅谷政府行为对我国发展产业新区的启示 154

一、政府扮演规则制定者角色 154

二、政府扮演投资者角色 154

三、政府扮演消费者角色 155

四、政府扮演资助者角色 156

五、政府扮演政策提供者角色 156

六、硅谷政府作用的简要评述及启示 156

第三节 印度软件产业新区政府作用对我国的启示 157

一、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新区的主要特点 157

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新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158

三、印度经验:产业新区的第一政府职能要转为“聚才” 160

第十四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改革实验 164

第一节 产业新区承载中国改革“新试验田”功能 164

一、以十八大为起点的未来30年“新改革”:以转型为主线 164

二、产业新区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改革的产物 166

三、产业新区要自觉成为发展方式转型改革的“新试验田” 168

四、产业新区的改革重点:从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 170

第二节 七个国家级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3

一、上海浦东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3

二、天津滨海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4

三、重庆两江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5

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6

五、甘肃兰州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6

六、广州南沙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7

七、河南郑东新区的改革实验创新 178

第三节 产业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79

一、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改革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179

二、产业新区获得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权的基本要件研究 181

第四节 产业新区进行改革实验的基本方法 183

一、改革驱动力从国家政策支持转向地方制度自主创新 183

二、改革的深度从单纯经济发展转向复杂综合改革 184

三、改革的广度从单一新区发展转向整体区域进步 184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规划策略 186

第一节 把最新最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产业新区的规划 186

一、在产业新区规划中引入“以最终使用者为本”的理念 187

二、在产业新区规划中引入“机会成本计算”的理念 188

三、在产业新区规划中引入“健康城市”、“理想城市”、“未来城市”理念 188

四、在产业新区规划中引入“低冲击开发”的新理念 190

五、在产业新区规划中引入“现代科技都市”新模式 191

第二节 产业新区规划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193

一、产业新区规划的“三位一体”理论体系 193

二、产业新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93

三、产业新区规划的基本思路 194

四、产业新区规划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95

第三节 产业新区规划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196

一、产业园区规划的层次及技术路线 196

二、产业园区各层次规划的主要指标体系框架 197

三、产业新区规划的一般工作流程 201

第十六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开发模式 202

第一节 产业新区开发模式的“五维构架” 202

一、开发什么:土地的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 202

二、开发哪里:产业新区空间布局的10种选择 203

三、谁来开发:政府主导型与市场驱动型 204

四、怎样开发:产城融合为核,一区多园为形 207

五、开发步骤: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 208

第二节 把产城融合确立为产业新区核心开发模式 210

一、产城分割是中国多数城市包括产业新区的通病 210

二、“产城融合”融合的是全球两大发展趋势 212

三、产业新区实现产城融合的“路径八条” 213

第三节 以“产业分区”代替“功能分区”新理论的提出 214

一、产业分区就是产业定位差异化而城市功能均等化 215

二、“产业分区”理论形成产业新区五大类产业空间 216

三、产业新区各类“产业分区”的实现路径 217

第十七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区位创造 218

第一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区位优势” 218

一、区位优势的经济学阐释 218

二、构成产业新区区位优势的四要素 219

第二节 创造促进产业新区发展的区位因子 220

一、土地因子 220

二、资本因子 220

三、劳动力因子 220

四、原材料因子 220

五、能源因子 220

六、交通因子 220

第三节 产业新区区位优势的创造和改善 220

一、通过调整发展定位挖掘区位优势 220

二、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呈现区位优势 221

三、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创造区位优势 221

四、通过优化区位因子增强区位优势 222

第四节 产业新区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223

一、明确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 223

二、采取“多中心、组团式”模式 223

三、与中心城区保持一定的距离 223

第十八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基础设施 225

第一节 产业新区基础设施经济效用的理论阐释 225

一、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225

二、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效应 226

三、基础设施的结构效应 226

四、基础设施的福利效应 226

第二节 生态红线与绿色基础设施:从产业新区起步 227

一、产业新区要树立最严格的“生态红线”意识 227

二、产业新区要以生态红线为指针大力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230

三、产业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路径 233

第三节 产业新区要超前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基础设施 234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同时引爆基础设施革命 235

二、中国将有四十年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235

三、中国产业新区构建“新基础设施”的重点领域 236

第四节 实现产业新区基础设施产业化和市场化 239

一、国外经验对我国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239

二、我国产业新区基础设施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构架 240

三、我国产业新区基础设施产业化、市场化的实现路径 240

第十九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投资融资 243

第一节 产业新区现有主要投融资模式 243

一、传统投融资模式:政府为主导、银行为依靠 243

二、政府平台融资模式:资产变资本,时间换空间 244

三、政府统筹建设模式:政府牵头,分工负责 244

四、资本市场融资:股票、债券、信托三足鼎立 244

五、项目融资模式:BT、BOT、TOT、PPP 245

六、政府和专业投资人项目合作模式:以可收费设施为主 246

七、股权合作模式:共同组建开发公司 247

八、土地一级开发捆绑基础设施模式:投资人依靠土地出让回收成本 247

九、民企组团式投资:解决单一企业投资能力不足问题 247

第二节 PFI:产业新区可利用的投融资创新模式 248

一、PFI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248

二、我国产业新区引入PFI的三种应用模式 249

三、我国产业新区引入PFI模式的操作要点 250

第三节 地方融资平台替代:市政债+资产证券化 250

一、让市政债和资产证券化成为产业新区的“新两大支柱” 251

二、产业新区走出融资困境的首选工具:市政债 252

三、中国产业新区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条件已经成熟 253

第四节 金融环境是产业新区最重要的竞争力 254

一、产业新区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的主要手段举例 254

二、产业链金融在中国产业新区大有“钱”途 256

三、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加强产业新区金融创新 257

第二十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园区建设 258

第一节 园区建设为产业新区带来的效应 258

一、园区经济推动产业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258

二、园区经济推动产业新区城市化建设 258

三、园区经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有机结合 259

四、园区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59

五、园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 259

第二节 产业新区要走新型园区建设之路 260

一、新型园区建设的基本内涵 260

二、走新型园区之路就要大力建设创新型园区 260

三、走新型园区之路就要大力建设知识型园区 261

四、走新型园区之路就要大力建设和谐型园区 261

五、走新型园区之路就要大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62

六、走新型园区之路就要促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262

第三节 提升产业新区园区经济质量的基本途径 262

一、实现园区之间的协同效应 263

二、不断拓宽园区与产业新区内外要素的配置和合作领域 263

三、进一步扩大园区经济与产业新区内区外经济的合作范围 263

四、积极探索园区经济与产业新区内外经济的合作模式 263

五、依靠先进技术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 263

第二十一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产业战略 264

第一节 产业新区承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希望 264

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深刻内涵 265

二、产业新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重在产业政策升级 267

三、建立产业新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点产业政策体系 268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新区打造升级版的必过难关 269

一、把“去过剩”“主流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方向 269

二、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部门 270

三、把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 270

四、把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策略 271

五、把提高产业结构开放效应作为产业结构提质的根本 272

第三节 产业新区的产业甄别与因势利导 273

一、产业新区目标产业的甄别 273

二、产业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274

三、产业新区特色产业的选育 275

四、产业新区产业选择基准指标体系的构建 276

第四节 推行“产业导向工作法”抓实产业新区产业建设 277

一、圆心公转法 278

二、主攻一业法 279

三、全体赋责法 279

四、因事就班法 281

五、结构考核法 281

六、项目带动法 281

七、主动出击法 282

八、政策引导法 282

第二十二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新兴产业 284

第一节 产业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 284

一、节能环保产业 284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84

三、生物产业 285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285

五、新能源产业 285

六、新材料产业 285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286

第二节 产业新区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286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 286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未来竞争实力 286

第三节 产业新区选择新兴产业的基本方法 287

一、遵循六项基本原则 287

二、采取三种基本模式 287

第四节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区化发展 288

一、科学确立产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88

二、改善产业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 288

三、强化产业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89

四、建立产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289

五、完善对产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跟踪机制 290

六、统筹地方基地建设与产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290

第二十三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公共服务 292

第一节 产业新区公共服务平台概述 292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概念 292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293

第二节 产业新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294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 294

二、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要素 295

三、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 296

第三节 产业新区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 299

一、链式平台管理模式 299

二、分布式平台管理模式 299

三、联动式平台管理模式 299

四、合作式平台管理模式 299

五、加盟式平台管理模式 300

第四节 产业新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保障 300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主体 300

二、公共服务平台的保障机制 302

第五节 国内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304

一、上海浦东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304

二、天津滨海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305

三、产业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要点 306

第二十四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学习创新 308

第一节 学习型产业新区的基本内涵 308

一、学习型产业新区建立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之上 308

二、学习型产业新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的区别 310

第二节 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的必要性 311

一、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是占据全球价值链优势环节的必由之路 311

二、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是延长集群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312

三、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是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最优策略 314

四、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是刺激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316

五、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是转化区域优势的必要环节 317

第三节 构建学习型产业新区的基本方法 318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构建学习型产业新区的首要 318

二、发展产业群是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的主体 319

三、促进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环境相互融合 319

四、重视培育产业新区内中小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网络 319

五、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是构建学习型产业新区的基础 319

六、政府作用的发挥是构建学习型产业新区的保证 320

第四节 通过学习创新扩展产业新区空间 320

一、拓宽产业新区增长空间的学习创新路径 320

二、规范产业新区外围空间的学习创新路径 321

第五节 完善学习型产业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网络 323

一、完善学习型产业新区的技术创新体系 323

二、培育学习型产业新区的区域创新网络 323

三、实现创业服务中心的股份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324

第二十五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招商引资 325

第一节 产业新区的基本招商模式 325

一、代理招商 325

二、网络招商 326

三、以商招商 326

四、节会招商 326

五、机构招商 327

六、项目招商 328

七、政策招商 328

第二节 产业新区招商的主要抓手:产业链招商 328

一、产业链招商模式产生的背景与缘起 329

二、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主要内涵 329

三、产业链招商模式的创新之处 330

四、产业链招商模式的特征和在产业新区的应用 330

五、产业链招商成功运作的“八步法” 331

第三节 产业新区招商引资政策的优化 333

一、“优惠政策”供需模型分析 333

二、建立产业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自身特色 333

三、加强优惠政策制定的规范性 333

四、加强优惠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334

五、建立和完善优惠政策体系的各类衔接机制 334

第四节 产业新区招商引资竞争力的提升 334

一、形成有序的招商网络 334

二、建立广泛的招商信息渠道 335

三、提高招商团队素质 335

第二十六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合作开放 337

第一节 产业新区开放理论模型的简要分析 337

一、向其他区域的开放 337

二、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开放 338

第二节 产业新区促进外资企业空间集聚的对策 338

一、发挥区域产业集聚经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引导作用 338

二、提升区域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338

三、促进外商投资企业集群和本土企业集群的协调发展 339

四、培育区域主导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339

第二十七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生态发展 340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设生态新区的基本依据 340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340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沿革 341

第二节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 341

一、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42

二、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必须注重发展的公平性 342

三、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必须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343

四、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必须实现发展的协调性 343

五、生态发展型产业新区必须体现发展的共同性 343

第三节 产业新区生态发展两大支柱: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343

一、产业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344

二、产业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344

三、产业新区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345

第四节 “生态产业链”新潮流在产业新区的应用 346

一、生态产业链的概念释义 346

二、生态产业链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347

三、产业新区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三部曲” 348

四、产业新区生态产业链的两种主要建设模式 349

第五节 中国正在产业新区开展生态城建设试点 351

一、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中国“最认真的试验” 351

二、生态城模式在产业新区复制需从细节抓起 352

第二十八章 中国产业新区的区域协调 353

第一节 优化产业新区的区域承载空间 353

一、加强区域资源集约利用的依法管理 353

二、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布局 354

三、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 354

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54

第二节 发挥产业新区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55

一、产业新区效应对区域经济环境具有优化作用 355

二、产业新区效应对区域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 355

第三节 推动区域经济向良性非均衡互动一体化模式转变 356

一、既重视新区的“极化效应”更重视其“扩散效应” 357

二、对产业新区倾斜适度注重均衡 357

三、新区与其他区县形成合理分工良性互动 358

第四节 产业新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 358

一、区域行政协调机制 358

二、区域资源整合机制 359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359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转移机制 360

五、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 360

第二十九章 中国产业新区向产业新城的升级 361

第一节 当前产业新区发展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361

一、产业新区发展中的问题 361

二、产业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62

第二节 产业新城将是产业新区的高级形态 364

一、产业新城的概念 364

二、城市化是产业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365

三、产业新城是产业新区升级的当务之急 367

第三节 国内外的代表性产业新城 368

一、日本筑波科学城 369

二、美国尔湾新城 373

三、北京顺义产业新城 376

四、苏州工业园区 378

第四节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的启示 386

一、强调市场为主导,加强政策扶持 386

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387

三、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387

四、完善城市功能 387

第五节 中国产业新城的前景展望 388

一、产业新城的未来发展趋势——科技化、品牌化和特色化 388

二、产业新城发展的巨大潜力——工业园区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388

三、努力推进产业新城的未来发展 389

下篇 分论中国新区 392

第三十章 上海浦东新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旗帜 392

第一节 上海浦东新区概况 392

一、浦东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392

二、浦东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393

三、浦东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395

第二节 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398

一、浦东新区的战略规划 398

二、浦东新区的产业布局 404

三、浦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12

四、浦东新区的管理体制 414

五、浦东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417

六、浦东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420

第三节 上海浦东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425

一、人口吸纳效应 425

二、生态改善效应 425

三、经济拉动效应 425

四、产业升级效应 426

五、出口扩张效应 427

小结 428

第三十一章 天津滨海新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429

第一节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429

一、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429

二、滨海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430

三、滨海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431

第二节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433

一、滨海新区的战略规划 433

二、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 436

三、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48

四、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 454

五、滨海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460

六、滨海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461

第三节 天津滨海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464

一、民生促进效应 465

二、生态改善效应 465

三、社会创新效应 465

四、经济拉动效应 466

五、投资吸附效应 466

六、产业升级效应 466

七、出口扩张效应 467

小结 468

第三十二章 重庆两江新区:国家发展战略转型新载体 469

第一节 重庆两江新区概况 469

一、两江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469

二、两江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470

三、两江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472

第二节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473

一、两江新区的战略规划 473

二、两江新区的产业布局 480

三、两江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86

四、两江新区的管理体制 488

五、两江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489

六、两江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492

第三节 重庆两江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495

一、城市加速效应 495

二、民生促进效应 496

三、区域带动效应 496

四、经济拉动效应 497

五、投资吸附效应 497

六、出口扩张效应 498

小结 498

第三十三章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500

第一节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概况 500

一、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500

二、舟山群岛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501

三、舟山群岛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503

第二节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504

一、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规划 504

二、舟山群岛新区的产业布局 508

三、舟山群岛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11

四、舟山群岛新区的管理体制 513

五、舟山群岛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515

六、舟山群岛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517

第三节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519

一、城市加速效应 519

二、生态改善效应 520

三、人才聚集效应 520

四、经济拉动效应 521

五、产业集聚效应 521

小结 522

第三十四章 甘肃兰州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平台 524

第一节 甘肃兰州新区概况 524

一、兰州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524

二、兰州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526

三、兰州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531

第二节 甘肃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533

一、兰州新区的战略规划 533

二、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 534

三、兰州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36

四、兰州新区的管理体制 537

五、兰州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539

六、兰州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542

第三节 甘肃兰州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544

一、城市加速效应 544

二、生态改善效应 545

三、经济拉动效应 546

四、产业集聚效应 546

小结 546

一、切忌盲目追求推进速度 547

二、新区的发展不能重复老城区慢慢滚动发展的陈旧套路 547

三、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547

四、不能只注重产业的引进和培育而忽视制度和机制创新 548

第三十五章 广州南沙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549

第一节 广州南沙新区概况 549

一、南沙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549

二、南沙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550

三、南沙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552

第二节 广州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553

一、南沙新区的战略规划 553

二、南沙新区的产业布局 558

三、南沙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60

四、南沙新区的管理体制 562

五、南沙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 565

六、南沙新区的相关配套政策 567

第三节 广州南沙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570

一、城市加速效应 571

二、旅游井喷效应 571

三、人才聚集效应 571

四、生态改善效应 571

五、产业集聚效应 572

六、财税增收效应 572

七、产业升级效应 572

小结 573

第三十六章 郑州郑东新区:中部崛起的“发动机” 574

第一节 郑州郑东新区概况 574

一、郑东新区开发建设背景 574

二、郑东新区申办国家级新区历程及经验 575

三、郑东新区运行初步成效和展望 576

第二节 郑州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性研究 578

一、郑东新区的战略规划 578

二、郑东新区的产业布局 580

三、郑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85

四、郑东新区的管理体制 587

五、郑东新区招商引资 591

六、郑东新区的配套优惠政策 596

第三节 郑州郑东新区的“新区效应”分析 597

一、城市加速效应 598

二、生态改善效应 599

三、区域带动效应 599

四、产业升级效应 599

小结 601

英文参考文献 602

中文参考文献 604

后记 6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