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
北京乡村农业品牌集锦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编2008 年出版272 页ISBN:9787504948328本书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统介绍北京乡村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品牌的宣传介绍集锦,具体有概述、北京乡村农业品牌介绍、分各区、县产品介绍,以及北京乡村农业品牌案例分析。并有附录北京乡村农业品牌知多少和...
-
乡村林权缔约的经验研究 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刘杰著2013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65411700本书以中国乡村集体林权转移的过程为研究对象,从经验研究的视角,重点描述了初始私人林权界定的治理结构与各种治理机制以及机制应用中的合谋行为;阐释了围绕林权而展开的利益博弈过程,也是具体的私人产权的社会...
-
农业产业转型与乡村旅游发展 一个乡村案例的剖析
宁泽群等著2014 年出版135 页ISBN:9787563728589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发展与途径选择、乡村旅游的内涵与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依托、乡村旅游的区域市场与消费者研究、乡村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乡村旅游开...
-
中国乡村 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
萧公权著;张皓,张升译2014 年出版703 页ISBN:9789570837674《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共分三大部分十一章。第一部分專門探討鄉村地區的行政劃分和基層組織劃分,即研究村莊、市集、城鎮的劃分,保甲和里甲如何成立。第二部分專門研究清王朝是如何設置鄉村的統治體...
-
穿越古道 武罐高速公路传
乡村编著2013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226045374本选题为反映武罐高速(陇南市武都区至文县罐子沟)建设纪实文学。武罐高速公路是兰海高速公路的陇南南段,是沟通西北西南交通的快速通道,对陇南乃至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陇南南部地区...
-
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沿线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王明东著2014 年出版271 页ISBN:9787548219361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沿线乡村社会变迁的学术专著。本书主要关注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沿线乡村社会的变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滇越铁路的修筑及运营,促使沿线乡村社会的变迁的序幕被拉开...
-
乡村规划建设 第2辑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2014 年出版114 页ISBN:9787100090889本书为《乡村规划建设》的第2辑,包括“行业信息”“主题文章”“名家视角”“乡村环境改善与活力复兴”“乡村特色彰显与形态保护”“乡村空间与传统建筑技艺”6个栏目。本辑主题是“乡村特色保护与培育”,从...
-
私家庭院设计 乡村风格
石平,张新荣主编2014 年出版160 页ISBN:9787503873133本书是国内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的案例集,用精彩的图片,精炼的文字彰显园林设计的精彩亮点,从一幅幅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设计师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翻看此书,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去追求真正美好而精致的生活。本书...
-
乡镇体制改革与现代乡村社会重建研究
阳信生著2014 年出版199 页ISBN:9787511263667乡镇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最佳切入点。同时,乡镇体制改革涉及到我国改革的顶层设计、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行政管理...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员实用教程
赵洪波,刘宝会主编2014 年出版148 页ISBN:9787511616661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济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我们组织专门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编写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员实用教程》,作为农村...
-
借命时代的家乡 小说视界中的乡村生活
秦岭著2014 年出版301 页ISBN:9787537841641书稿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农村题材中篇小说《皇粮》《绣花鞋垫》等4篇,短篇小说《弃婴》《分娩》《本色》等11篇。小说以方言土语与文艺气息混合的语言,绘声绘色、津津有味的描绘了人性中存在的某些弱点,以...
-
传统与变迁 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
李金铮著2014 年出版394 页ISBN:9787010132617本书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一,以华北农村为例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的区域研究方法;二,从学术史视角探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其中主要是华北农村调查;三,以冀中地区为中心探讨华北乡村经济与社会的...
-
电视传播与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
孙秋云等著2014 年出版295 页ISBN:9787010134062电视已经成为乡村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乡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者通过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探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因电视传播的全面渗透和电视文化的普及,对乡村村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