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
-
-
-
-
民主的意义及民主制度的脆弱性
(美)奥斯特罗姆著2011 年出版343 页ISBN:9787224096316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研究民主问题的专著。与一般将民主仅仅当成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同,本书除研究民主的政治制度外,还着力研究了民生社会的秩序构造和民主的生活方式,从把民主社会理解为一种自主治理的社会出发,认为...
-
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文化差异
母燕芳著2010 年出版213 页ISBN:9787118070453本书研究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词汇联想意义的文化差异。旨在对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词汇的不同的联想意义做比较,以此了解英汉词汇联想意义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帮助读者了解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
-
-
俄语新论 语法·词汇·意义 下
(俄)什维多娃著2011 年出版393 页ISBN:9787301187425本书旨在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语言表述的使用,在什么情况下,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所表示的那个语言外现实情况的客观特性。这一问题的解决与一系列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世界的语言图景...
-
-
言谈互动中的意义 语用学引论 英文
(英)托马斯著2010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513500609《言谈互动中的意义:语用学引论》是继《语用学》(Levinson, 1983)、《语用学原则》(Leech, 1983)、《语用学与自然语言理解》(Green, 1989/1996)、《语用学读本》(Davis, 1991)、《语用学引论》(Mey, 1993)、《实践语...
-
从非攻到墨攻鲁迅史实文本辨正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张钊贻著2017 年出版356 页ISBN:9787559803368本书稿为张钊贻教授多年来研究鲁迅及有关文章的结集,其中有演讲的讲稿,也有授课讲义,大部分都在学术刊物或研讨会论文集上刊登过。书稿涉及鲁迅的漂泊精神、现代化观、中西文化观以及1927年鲁迅赴港讲演经过的...
-
动态平衡视域中的英语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研究
姜涛著2018 年出版153 页ISBN:9787313185266英语将来时助动词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助动词意义之间的差异,二是同一个助动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相应的研究方法大多借鉴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探讨方式,可以分为多义观和单义观。综观国...
-
前期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研究
徐弢著2018 年出版452 页ISBN:9787010188096本书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作者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前期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问题实质、思想来源以及主要内容,认为前期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是要阐明“意义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康德式的问题,意义图像论则是对于...
-
第一推动丛书 综合系列 数学的意义
(英)约翰·查尔顿·波金霍尔著2018 年出版226 页ISBN:9787535794352在冈道尔夫堡和剑桥召开的这两次跨学科专题讨论会上,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对“数学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以周详的形式再现了每位与会者在讨论中所展现的风采,这些讨论既反映了其所需的思想...
-
壁立千仞 何绍基的书法美学及其当代意义
鄢福初主编2017 年出版253 页ISBN:9787535680600本书是一本研究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的书法美学极其当代意义的论文集,文论配有难得一见的湖南省博物馆藏何绍基书法精品六十幅,图文并茂,代表何绍基的书法美学极其当代意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主编:鄢福初,男,汉族,湖南...
-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范畴形成史及其当代意义
王静著2017 年出版205 页ISBN:9787520307017范畴作为思想之网上的纽结,是理论展开深化的支点。列宁曾经强调过,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和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是研究最需要的东西。“社会形态”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最核心的范畴之一,也是整个马...
-
哲学符号学 意义世界的形成
赵毅衡2017 年出版336 页ISBN:9787569005363现象学关注中心是意识,符号学关注中心是意义,哲学符号学,或称符号现象学,关注意识与意义的关系,或者说,意识中的意义,以及意义中的意识。因此本书从意义的产生,讨论到意义的经验化,最后讨论意义的社会化。无论讨论任...
-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张明波,娄跃辉,赵恺,王驰著2017 年出版244 页ISBN:9787569006698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显得紧迫而必要,目的就是要论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没有过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将基于马克思的理论...
-
-
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话及其象征意义
(美)吉瑞德著;蔡觉敏译2017 年出版485 页ISBN:9787533337520本专著从比较宗教史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了中国道教的一些早期经典文献,如《道德经》《庄子》《淮南子》等,发现混沌作为道教的母题之一,揭示了道在宇宙、社会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而混沌,这种原初的形态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