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物理诊断学
物理诊断学

物理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14048·3535
  • 页数:974 页
图书介绍:
《物理诊断学》目录

一、问诊 1

第一章 病史和病史的采取 1

(一)问诊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2

(二)问诊的内容 3

1.一般项目 3

2.主诉 3

3.现病史 3

4.既往史 4

5.个人生活史 5

6.月经史 5

7.婚姻史 5

(三)各系统疾病的重点症状 6

1.急性传染病和感染 6

表1-1 某些传染病的潜伏期 6

9.家族史 6

8.生育史 6

2.呼吸系统疾病 7

3.循环系统疾病 7

4.消化系统疾病 8

5.原虫和寄生虫疾病 8

6.血液系统疾病 8

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8

(一)一般项目 9

(二)一般状态 9

9.骨及关节疾病 9

8.内分泌代谢疾病 9

10.神经系统疾病 9

二、全身体格检查 9

(六)颈部 10

(五)头部器官 10

(四)淋巴结 10

(三)皮肤和毛发 10

(七)胸部 11

1.胸廓 11

2.肺部检查 11

(八)腹部 11

3.心血管系统检查 11

(九)直肠、肛门及生殖器 12

(十)脊柱及四肢 12

(十一)神经系统检查和精神状态 12

第二章 身体的一般状态的检查及病理改变 13

一、身材 13

(一)正常身材 13

(二)身体的比例 13

(三)畸形的概念 13

表2-1 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的身长与体重(公斤) 14

2.垂体功能低下性侏儒 15

1.呆小病 15

(四)侏儒 15

3.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 15

5.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17

4.血吸虫病性侏儒 17

6.糖原累积病侏儒 17

7.贺勒(Hurler)氏综合征 18

(五)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 19

8.其它病因 19

二、肥胖 20

(一)单纯性肥胖 20

(二)糖尿病 20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21

(四)粘液水肿 22

(六)胰岛细胞瘤或腺瘤 24

(七)痛性肥胖症 24

(五)肾上腺性征异常症 24

(八)心肺肥胖综合征 25

三、消瘦 25

(一)感染 25

(二)恶性肿瘤 25

(四)慢性消化系疾病 26

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26

(六)内分泌代谢病 26

1.糖尿病 26

(五)结缔组织病 26

(三)营养不良 26

3.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7

4.甲状腺功能亢进 27

(七)神经精神系疾病 27

四、异常的步态 28

五、体位和姿势 29

六、异常的运动 30

(一)不安运动 30

(二)舞蹈样运动 30

(三)震颤 30

(四)抽搐 30

(五)手足徐动症 30

(六)摸空症 31

(七)惊厥和癫痫 31

表2-2 年龄与癫痫的病因 32

七、言语障碍 32

二、皮肤颜色的改变 33

一、皮肤瘙痒 33

第三章 皮肤和毛发的检查及其疾病 33

(一)皮肤色素的异常 33

1.白癜 34

3.色素增加 34

2.白化病 34

表3-1 不同金属色素沉着的临床特点 35

4.黑色棘皮症 36

(三)苍白 37

5.黄褐斑 37

(二)皮肤发红或红斑 37

6.瑞尔氏黑变病 37

(四)紫绀 38

(五)黄疸 38

表3-2 引起黄疸的几种常见病的主要实验室检验和其它辅助检查所见 42

三、水肿 43

(三)肝原性水肿 44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 44

(一)心原性水肿 44

(二)肾原性水肿 44

(五)血管和淋巴管梗阻 45

(六)炎症和变态反应性水肿 45

四、皮下气肿 46

五、皮下及皮内出血 46

(七)内脏器官水肿 46

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47

(二)皮肤紧张 50

(三)皮肤湿度变化 50

(四)皮肤萎缩 50

(一)皮肤松弛 50

六、皮肤其它变化 50

七、皮肤病的基本损害 51

(五)纹 51

(六)皮肤肥厚 51

(一)原发损害 51

5.糜烂 52

2.丘疹 52

1.斑 52

9.苔癣样化 52

8.色素沉着 52

7.瘢痕 52

6.溃疡 52

3.水疱 52

4.皲裂 52

3.表皮剥脱 52

2.痂 52

1.鳞屑 52

(二)继发损害 52

7.风团 52

6.肿瘤 52

5.结节 52

4.脓疱 52

10.过度角化 53

八、发疹性传染病、某些感染性疾患的特异皮肤表现和发疹性非传染性疾患 53

(一)发疹性传染病 53

1.麻疹 54

3.猩红热 54

2.风疹 54

4.水痘 55

5.幼儿急疹 55

6.天花 55

7.伤寒 56

8.斑疹伤寒 56

10.流行性出血热 57

9.落矶山斑疹热 57

12.土拉伦斯菌病 58

13.鼻疽 58

11.恙虫病 58

(3)扁平疣 59

(2)带状疱疹 59

(1)单纯疱疹 59

1.病毒性皮肤病 59

(二)某些感染性疾患的特异皮肤表现 59

14.炭疽 59

(4)传染性软疣 60

(5)疣或瘊 60

2.球菌性皮肤病 61

(1)脓疱病 61

(3)丹毒 61

(2)毛囊炎 61

3.杆菌性皮肤病 62

(1)麻风 62

(2)皮肤结核 64

4.真菌性皮肤病 64

(1)浅层皮肤真菌病 65

(2)深层真菌病 69

(1)梅毒 71

5.螺旋体疾病 71

(2)雅司病 72

(三)发疹性非传染性疾患 73

1.结缔组织疾病(旧称胶原病) 73

(1)红斑狼疮 73

(3)硬皮病 74

(2)皮肌炎 74

(2)多形性红斑 75

(1)结节性红斑 75

2.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75

(3)牛皮癣或称银屑病 76

3.皮炎湿疹类疾病 77

(1)神经性皮炎 77

(2)接触性皮炎 77

(4)玫瑰糠疹 77

(3)血流瘀滞性皮炎 78

(4)湿疹 79

(5)婴儿湿疹 80

(6)药物性皮炎 80

九、职业性皮肤病 82

1.皮炎或湿疹型 83

(一)工业职业性皮肤病 83

3.皮肤粘膜溃疡型 84

4.角化过度皲裂型 84

5.色素沉着型 84

6.其它类型 84

(二)农业职业性皮肤病 84

1.浸渍糜烂型皮炎 84

2.痤疮或毛囊炎型(又称油疹) 84

1.痤疮 85

2.尾蚴皮炎 85

3.三化螟虫皮炎 85

4.钩虫皮炎 85

5.啤酒花接触性皮炎 85

(一)皮肤附属器疾病 85

十、其它皮肤病 85

2.酒渣鼻 86

(二)植物日光性皮炎 86

(五)天疱疮 87

(三)糙皮病(烟酸缺乏症) 87

(四)眼-口-生殖器三联症 87

十一、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瘤和皮下寄生虫结节 88

(一)良性 88

1.脂溢性赘疣(老年疣) 88

2.乳头样瘤 88

3.皮脂腺囊肿 88

4.皮肤黄色瘤 88

5.神经纤维瘤病 89

6.脂肪瘤 90

7.血管痣或血管瘤 90

8.蜘蛛痣 90

(二)恶性前病变 91

1.粘膜白斑和角化 91

10.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91

9.血管脂肪瘤(良性间叶瘤) 91

1.鳞状细胞癌 92

2.基底细胞癌 92

3.湿疹样癌(伯杰Paget氏病) 92

4.黑素癌或黑素肉瘤 92

5.皮肤或皮下组织转移性恶性肿瘤 92

2.表皮内鳞状细胞上皮瘤(鲍文Bowen氏瘤) 92

(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恶性肿瘤 92

(四)皮下寄生虫结节 93

十二、毛发 93

十三、某些常用药物的临床副作用 94

表3-3 某些常用药物的临床副作用 95

表4-1 华氏度数换算摄氏度数表 102

第四章 体温的测量、发热、多汗及无汗 102

(一)体温测量法 102

2.体温测量法 102

一、体温和发热 102

1.体温的换算 102

3.进食 103

表4-2 我国1,030名正常人体温统计 103

5.沐浴及剧烈运动 103

2.昼夜变动 103

1.年龄 103

(二)正常体温的变异及影响正常体温的因素 103

4.月经周期及妊娠 103

(四)发热的分期和热型 104

1.前驱期 104

(三)体温的分类 104

2.发热期 105

3.极期和热型 106

4.退热期 107

(五)发热与心率、呼吸次数及基础代谢率的关系 108

表4-3 引起基础代谢率增加与降低的疾患 109

2.发热与呼吸率的关系 109

3.基础代谢率 109

1.发热与心率的关系 109

(六)发热病诊断的思考途径 110

1.感染性发热 111

(七)发热性疾病的大体分类 111

2.血液病 111

3.恶性肿瘤 112

4.心血管疾病 112

5.内脏出血 112

6.中枢神经性疾患 112

10.药物及化学因素 113

7.病因未定的疾患 113

9.外科手术 113

8.内分泌疾患 113

11.物理因素 114

3.支气管肺炎 114

2.大叶肺炎 114

1.疟疾发作的初期 114

二、寒战 114

(八)常度下体温 114

13.精神性 114

12.体液失衡 114

4.急性泌尿系感染 114

(二)无汗 115

(一)多汗 115

三、多汗与无汗 115

8.药物热 115

7.屡发性寒战 115

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15

5.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等 115

四、肥胖与消瘦 116

(6)粘液水肿 117

(7)散发性呆小病 117

(5)骨性狮面 117

第五章 头部、面部及五官的检查和疾病 117

一、头颅 117

(一)大小及形状 117

1.小颅 117

(4)佝偻病 117

2.巨颅 117

(1)脑积水 117

(2)肢端肥大症 117

(3)变形性骨炎(伯杰Paget氏病) 117

5.颅部切迹 118

(8)白痴 118

(9)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 118

3.方头 118

4.颅部结节 118

(二)囟门 118

(二)发疹 119

(三)头发 119

(四)头部运动 119

二、额部 119

三、面部 119

4.水肿 119

3.肢端肥大症 119

2.粘液水肿面容 119

1.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19

(一)面容 119

(一)瘢痕 119

(四)额纹减少或消失 119

(三)眼眶肿胀 119

8.二尖瓣狭窄 121

9.震颤性麻痹及甲型病毒性脑炎 121

5.严重脱水 121

6.瘤型麻风 121

7.肺结核 121

10.面肌瘫痪及偏瘫 121

11.进行性面部一侧萎缩症 121

12.老年性角化病 121

13.消耗性疾患 122

(二)面色 122

1.面色棕黑 122

2.苍白 122

(5)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及硫血红蛋白血症 122

(4)红细胞增多症 122

(3)末梢循环衰竭(休克) 122

(2)呼吸系疾患 122

(1)心脏疾患 122

3.紫绀 122

4.黄疸 123

1.习惯 123

(6)其它 123

(四)面部压痛 123

5.破伤风 123

4.手足搐搦症 123

3.中枢神经疾患 123

2.三叉神经痛 123

(一)眉 124

(五)颞部 124

(三)面部痉挛 124

四、眼 124

(六)其他 124

3.上睑挛缩(格雷夫 von Graefe氏征) 124

2.睑裂增宽(达林普尔Dalrymple氏征) 124

1.水肿 124

(二)眼睑 124

7.眼睑下方暗环 125

5.眼睑无力闭合 125

4.上睑下垂 125

(1)睫毛反射 125

8.神经反射 125

6.黄色瘤 125

(2)压眶反应 125

(三)眼球 125

1.眼压 125

2.眼球下陷 125

3.眼球突出 125

(四)结膜及巩膜 126

3.黄疸 126

4.睑裂斑 126

2.球结膜下水肿 126

1.结膜炎 126

(五)角膜 127

5.表层血管新生 127

4.眼球干燥症 127

3.急性角膜溃疡 127

2.角镆色素环(凯-弗Kayser-Fleischer二氏环) 127

1.老年环 127

6.蓝色巩膜 127

5.翼状胬肉 127

6.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称粟疹状结膜炎) 128

7.角膜反射 128

(六)虹膜 128

(七)瞳孔 128

1.颅脑损伤 129

3.阿-罗(Argyll-Robertson)氏瞳孔 129

4.瞳孔散大 129

5.瞳孔缩小 129

2.脑疝 129

(八)眼球的运动 130

1.斜视 130

2.近视力 130

3.视力减弱 130

1.远视力 130

(九)视力 130

3.眼球聚合试验 130

(2)获得性眼球振荡 130

(1)先天性眼球振荡 130

2.眼球振荡 130

(2)麻痹性斜视 130

(1)共同性斜视 130

(十一)视网膜 131

(十)视野 131

1.同侧性偏盲 131

2.双颞侧偏盲 131

3.视力一般减弱 131

4.筒状视野 131

1.视神经乳头形状改变 132

2.血管变化 132

3.眼底主要变化 133

4.视神经萎缩 134

(十二)晶状体 134

(一)一般状态 134

五、耳 134

6.分泌物 135

3.压痛 135

2.耳廓后浮肿 135

(2)神经性耳聋 135

5.出血 135

(1)传导性耳聋 135

1.耳聋 135

4.痛风石 135

(二)耳道及鼓膜 135

3.慢性肥厚性鼻炎 136

4.慢性萎缩性鼻炎 136

2.过敏性鼻炎 136

6.鼻中隔弯曲 136

1.急性鼻炎 136

(二)鼻腔 136

(一)一般外形 136

六、鼻 136

3.慢性粘膜类性中耳炎 136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36

1.急性中耳炎 136

5.鼻中隔穿孔 136

7.鼻中隔血肿 137

8.鼻腔阻塞 137

2.酮味呼气 138

(三)透照法 138

(四)X线检查 138

七、呼吸气味 138

1.呼气恶臭 138

3.尿毒性呼气 138

4.鼠臭味呼气 138

八、口唇 138

1.颜色 138

3.口唇裂伤 139

2.张口呼吸 139

10.畸形 139

9.血管神经性水肿 139

8.鳞状细胞癌 139

7.口唇白斑 139

6.角化症 139

5.单纯性疱疹 139

4.急性炎症 139

11.毛细血管搏动 140

(一)舌 141

1.舌苔 141

九、口腔 141

3.裂纹舌 142

4.桑棋舌 142

5.地图舌 142

2.平滑舌 142

8.白斑 143

6.黑毛舌 143

7.色素斑 143

9.舌肥大 143

10.舌震颤 143

11.舌偏向一侧 143

(二)舌诊 144

12.鹅口疮性口腔炎 144

14.舌肿瘤 144

15.舌结核 144

13.眼-口-生殖器三联征 144

①淡白 146

1)舌色 146

(1)舌质 146

2.舌的诊断 146

1.舌诊方法 146

表5-1 2,090例健康人异常舌象的分布 146

表5-2 临床常见舌象与主病 146

③紫暗 147

③绛舌 147

②红舌 147

2)形态 147

(2)舌苔 148

2)苔质 148

1)苔色 148

3.牙龈炎 150

2.萎缩及肥厚 150

1.色素沉着 150

(三)牙龈 150

7.牙龈瘤 151

(四)牙 151

5.牙槽脓溢 151

4.溃疡膜性咽峡炎(奋森Vincent氏咽峡炎) 151

8.妊娠瘤 151

6.坏疽 151

2.生牙过晚 151

1.乳牙及恒牙的正常发生期 151

2.口腔炎 152

(五)颊粘膜 152

9.牙槽脓肿 152

8.龋牙 152

7.牙磨伤 152

6.牙根松动 152

5.牙釉质发生不全 152

4.牙缝变宽 152

3.异位 152

1.发疹疾患 152

6.紫癜 153

3.鹅口疮 153

4.结核 153

5.白血病 153

7.色素沉着 153

8.坏疽性口腔炎 153

9.先天性低过氧化氢酶血症 153

4.肿瘤 154

(六)扁桃体 154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54

3.白喉 154

2.扁桃体周围脓肿 154

(八)喉 155

8.咽下困难 155

7.咽痉挛 155

6.鼻咽癌 155

5.腺样体增生 155

4.腭瘫 155

3.咽后脓肿 155

2.慢性咽炎 155

1.急性咽炎 155

(七)咽部 155

7.喉内异物 156

1.急性喉炎 156

2.慢性喉炎 156

3.白喉 156

4.结核 156

5.声带麻 156

6.声带肿瘤 156

8.喉痉挛 156

9.喉部水肿 156

1.颈强直 157

第六章 颈部、肩、上肢、乳房、背部的检查及疾病 157

一、颈部 157

(一)颈部位置和活动的异常 157

(二)颈动脉 157

2.颈肌无力 157

1.颈静脉充盈和怒张 158

(三)颈静脉 158

(五)皮肤及皮下组织 159

(四)气管 159

3.颈静脉搏动 159

2.颈静脉萎陷 159

1.口腔或其周围及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 160

(六)淋巴结 160

7.其它少见的原因 161

4.淋巴系统肿瘤 161

5.结节病 161

2.风疹 161

6.药物反应 161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61

表6-2 锁骨上凹淋巴结尸检阳性率 162

表6-1 前斜角肌淋巴结活检阳性率 162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63

(七)甲状腺 163

表6-3 24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症状和体症的出现率 164

2.地方性甲状腺肿 165

表6-4 我国不同地区正常人甲状腺吸碘131率的正常值 166

5.甲状腺肿瘤 166

3.结节性甲状腺肿 166

4.甲状腺炎 166

表6-5 三种甲状腺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167

6.异位甲状腺(迷走甲状腺组织) 167

4.舌下囊肿 168

(八)唾液腺 168

1.流行性腮腺炎 168

2.化脓性腮腺炎 168

3.腮腺肿瘤 168

5.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 168

(九)先天性异常 168

1.甲状舌囊肿 168

2.腮裂囊肿 169

二、肩及上肢 169

3.囊状水瘤 169

(一)肩胛带 169

1.肩扭伤 169

2.骨折 169

3.脱位 169

4.岗上肌腱损伤 170

5.三角肌下或肩峰下滑囊炎 170

6.急性肩关节炎 170

7.肩结核 171

8.肩关节周围炎 171

9.脊髓灰质炎 171

10.肉瘤及其它肿瘤 171

11.神经损伤性关节 171

12.肩部放散痛 171

13.肩胛带畸形 171

(二)臂及手 172

1.位置及畸形 172

(1)急性软组织损伤 177

2.损伤 177

(2)慢性软组织损伤 178

(4)月骨缺血坏死 179

(3)骨折 179

(6)末梢神经损伤 180

(5)脱位 180

3.运动异常 180

(7)外伤后疼痛性骨质疏松症 180

(4)震颤 180

(3)腱跳动 180

(2)摸空症 180

(1)肌无力或瘫痪 180

(6)纤维颤动 181

(5)扑翼样震颤 181

(8)手足徐动症 181

(9)手足搐搦 181

4.水肿 181

(7)舞蹈样运动 181

(1)腱鞘炎 184

8.局限性肿胀 184

7.关节状态 184

6.手的湿度及湿度的变化 184

(8)尺骨鹰嘴滑囊炎 185

(5)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的结节 185

(4)痛风石 185

(3)风湿性结节 185

(2)腱鞘囊肿 185

(9)化脓性骨髓炎 185

(7)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指尖肿胀 185

10.指甲 189

11.上肢的疼痛综合征 190

(1)胸出口及肩胛带神经压迫综合征 190

(2)肘管综合征 190

(3)腕管综合征 191

(4)其它综合征 191

2.触诊 191

1.视诊 191

(一)检查法 191

三、乳腺及腋淋巴结 191

6.同位素(放射性磷)试验 192

5.湿度描记法 192

4.乳腺摄影 192

3.透照法 192

(二)乳腺疾患 193

8.乳头分泌物 193

7.活体组织检查 193

1.先天异常 193

2.乳腺囊性增生病 193

3.外伤性脂肪坏死 193

4.乳汁储留性囊肿 193

5.急性乳腺炎 193

6.乳腺结核 193

7.纤维腺瘤或腺纤维瘤 194

8.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194

9.乳癌 194

10.炎性乳癌 194

14.男乳女化 195

11.湿疹样乳癌 195

12.男性乳癌 195

13.肉瘤 195

四、背部 196

15.女性乳腺丝虫性结节 196

(三)腋窝 196

1.体位及步态 196

(一)背部的物理检查法和检查项目 196

(1)脊椎侧凸 197

2.脊椎姿势 197

(5)脊膜膨出 198

(4)其他先天性囊肿或肿瘤 198

(3)潜毛性囊肿 198

(2)皮脂腺囊肿 198

(1)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及其他良性肿瘤 198

3.局限性肿胀 198

(3)脊柱前凸增加 198

(2)脊椎后凸 198

(7)结核性脓肿 199

(6)肾周围脓肿 199

4.皮肤病变 199

5.肌肉痉挛 199

6.压痛及叩痛 199

7.脊椎及肋椎关节自动及被动运动的检查 200

(1)立位 200

(3)蹲位 200

(4)仰卧位 200

(2)坐位 200

(1)脊柱骨折 202

(5)俯卧位 202

8.神经系的一般检查 202

(二)引起背痛的一些疾患 202

1.脊椎病变引起的疼痛 202

(2)脊椎峡不连及脊椎滑脱症 202

(3)骨质疏松症 202

(1)类风湿性脊椎炎 203

2.椎间关节及椎间盘病变引起的腰痛 203

(8)脊椎肿瘤 203

(7)畸形性骨炎 203

(6)脊椎结核 203

(5)波状热性脊椎炎 203

(4)急性化脓性脊椎炎 203

(4)腰椎间盘突出症 204

(3)脊椎骨关节病 204

(2)骶髂关节结核 204

3.韧带、筋膜及肌肉病变引起的背痛 205

(5)颈椎间盘突出症 205

5.姿势不良引起的腰背痛 206

4.脊髓及脊膜的病变 206

7.背痛的其他原因 207

6.继发于胸、腹或盆腔器官病变的背痛 207

第七章 胸部及胸内器官的检查 208

一、胸部的视诊 208

(一)局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208

1.常用的标记线 208

2.常用窝 208

3.常用区 209

4.肋骨及肋间隙计数 209

(二)胸部的一般状态 209

1.正常胸廓的状态 209

2.胸廓的改变 209

(1)大小的改变 210

(2)形态的改变 210

(三)呼吸运动 212

1.正常呼吸 212

2.胸廓扩张的变化 212

3.呼吸困难 213

6.遏止性呼吸 214

5.潮式呼吸(陈-斯Chenye-Stokes二氏呼吸) 214

4.哮喘性呼吸 214

1.心尖搏动 215

2.膈运动的限制 215

1.膈波影 215

(四)膈的运动 215

11.点头性呼吸 215

10.鼾声呼吸 215

9.蝉鸣性呼吸 215

8.深度呼吸 215

7.不规则的浮浅性呼吸 215

(五)心脏血管的运动 215

2.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 215

3.心尖搏动移位的原因 216

6.其它搏动 216

5.心尖区凹缩 216

4.心尖搏动的性质 216

2.静脉 217

1.动脉 217

(六)末梢血管 217

(七)皮肤 218

3.毛细血管 218

2.震颤 219

1.心尖搏动 219

(一)胸部触诊 219

二、胸部触诊、脉搏与血压 219

3.触觉性语音震颤 220

6.局部压痛 221

5.关节摩擦感及腱摩擦感 221

4.摩擦音或摩擦感 221

2.脉搏的节律 222

1.脉搏的速率 222

(二)脉搏 222

(5)交替脉 223

(4)重脉 223

(3)平脉 223

(2)跳脉 223

(1)正常脉波 223

5.脉波的大小及性状 223

3.动脉壁的状态 223

4.脉搏的可压性及张力 223

(6)奇脉(逆脉) 224

1.测定方法 224

(三)动脉血压 224

(7)脉搏消失 224

6.脉压的变异 227

5.血压的变异 227

4.低血压 227

3.高血压 227

2.正常的血压 227

(五)脉诊 229

2.臂至肺循环时间的测定 229

1.臂至舌循环时间的测定 229

(四)循环时间的测定 229

2.正常脉象 230

1.诊脉的方法 230

(1)浮脉和沉脉 231

3.病脉及其意义 231

(2)迟脉和数脉 232

(4)滑脉和涩脉 232

(3)虚脉和实脉 232

(7)促脉、结脉和代脉 233

(6)弦脉和紧脉 233

(5)洪脉和细脉 233

表7-1 二十八脉分类简表 234

三、胸部的叩诊 235

1.听感叩诊 235

(一)叩诊的方法 235

3.叩诊时发生误差的原因 236

2.触感叩诊 236

1.胸部正常的清音范围 237

(二)胸部的叩音 237

2.正常的浊音界 238

4.空瓮音 239

四、肺的听诊 239

(一)听诊器的使用 239

(三)抵抗的感觉 239

3.鼓音 239

3.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240

2.气管性呼吸音 240

1.肺泡性呼吸音 240

(二)正常的呼吸音 240

(三)病态呼吸音 241

1.肺泡性呼吸音的变异 241

2.支气管性呼吸音 242

8.金属叮呤声 243

7.变形性呼吸音 243

6.齿轮性呼吸音 243

5.空洞性呼吸音 243

4.哮喘性呼吸音 243

3.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243

2.干性罗音 244

(四)罗音 244

9.振水音 244

1.湿性罗音 244

1.耳语音 245

(五)胸膜摩擦音 245

(六)语音 245

2.语音响 245

(七)支气管阻塞的影响 246

五、心脏的听诊 246

(一)引言 246

1.术语的解释 246

2.瓣膜区 246

3.第三心音 247

(二)正常心音 247

2.第二心音 247

1.第一心音 247

(三)心音的改变 249

1.第一心音 249

2.第二心音 250

3.第三心音 250

4.钟摆律 250

5.奔马律 250

1.杂音的产生 253

(五)心脏杂音 253

(四)末梢血管的脉跳音 253

6.开放拍击音 253

2.诊断杂音的重要依据 254

3.杂音的分类 257

4.收缩期杂音 258

5.舒张期杂音 259

7.连续性杂音 260

6.可变性杂音 260

2.舒张期杂音 261

(七)心包摩擦音 261

1.收缩期杂音 261

(六)末梢血管的杂音 261

3.连续性杂音 261

第八章 心电图、心向量图及心律失常 262

一、心电图检查及心向量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262

二、心电图及心向量图描记器的结构原理 262

三、心电图导联 263

(一)标准肢导联 263

(二)单极导联 263

(三)心腔内导联 265

四、心电图产生原理 266

(一)心肌细胞兴奋时产生心电的原理 266

(四)其它特殊导联 266

(三)心脏激动的正常传布 267

(四)心电图各波的名称和产生原理 267

(二)电力的向量概念 267

五、正常心电图 270

(一)P波 272

(二)P-R间期 272

(三)QRS综合波 272

(四)S-T(RS-T)段 273

(七)U波 274

(六)Q-T间期 274

(五)T波 274

(九)希氏束电图 275

(八)影响正常心电图的心脏以外的因素 275

(一)立体心向量图、平面心向量图与心电图的相互关系 276

六、空间(立体)心向量图与心电轴 276

(二)心向量图的描记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278

(三)心电轴与电轴倾斜 279

表8-1 自导联Ⅰ、Ⅲ中的QRS波测定心电轴表 280

(一)心房肥大 281

七、异常心电图 281

(二)心室肥大 283

(三)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286

(四)预激综合征 290

(五)心肌梗塞 292

(六)心肌受损 297

1.概念 300

八、心律失常 300

(一)总论 300

2.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 300

表8-2 心律失常的分类 303

3.心律失常的分类 303

4.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303

5.心律失常的重要性 303

表8-3 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303

6.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304

(二)各论 304

1.正常窦性心律 304

2.窦性心动过速 305

3.窦性心动过缓 305

4.窦性心律不齐 305

5.房室交接区性心律 306

6.室性自搏心律 307

7.房性早期收缩 308

8.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309

9.心房扑动 311

10.心房纤维性颤动 312

11.室性早期收缩 313

1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15

13.心室纤颤 316

14.心室扑动 316

15.窦房传导阻滞 316

16.房室传导阻滞 317

17.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 319

表8-4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20

表8-6 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321

表8-5 心动过缓的鉴别诊断 321

(三)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322

1.心动过缓的鉴别诊断 322

2.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322

3.心律不齐的鉴别诊断 322

表8-7 心律不齐的鉴别诊断 322

(一)病因 323

一、概述 323

二、慢性心功能不全(瘀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323

(二)血液循环失调 323

(一)正常血液循环的调节 323

第九章 循环系统的调节及其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休克) 323

(二)发病原理 324

(三)临床表现 325

1.左心室功能不全 325

(1)症状 325

(2)体征 326

(3)急性肺水肿 326

2.右心室功能不全 327

(1)症状 327

(2)体征 327

1.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分级 328

3.辅助检查 328

(1)血液循环时间延长 328

(2)静脉压增高 328

(3)X线检查 328

(4)心电图所见 32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28

2.诊断心功能不全的依据要点 328

3.鉴别诊断 329

(五)并发症 329

1.呼吸道感染 329

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29

表9-1 心脏性哮喘与支气管性哮喘鉴别表 329

3.电解质紊乱 330

三、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休克) 330

3.临床表现 330

(一)心原性休克 330

1.病因 330

2.发病原理 330

4.X线所见 331

(2)瓣膜疾患 332

(4)心包填塞 332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 332

1.病因 332

5.心电图所见 332

(3)先天性心脏血管疾患 332

(1)心律失常 332

7.特殊病态的摘述 332

6.预后 332

4.实验室检查 333

3.临床表现 333

2.发病原理 333

4.预后 334

3.临床表现 334

1.病因 334

(三)神经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神经性休克 334

5.心电图所见 334

2.发病原理 334

1.病因 335

(四)血管性休克 335

2.发病原理 335

3.临床表现 335

表10-1 我国不同年代心脏病病因相对发病率 336

第十章 心脏血管系统疾病 336

一、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 336

(一)不发绀性 337

表10-2 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的相对发病率 337

1.主动脉缩窄 337

2.主动脉瓣狭窄 338

3.右位心 338

(二)迟发绀性 338

1.房间隔缺损 339

2.室间隔缺损 340

3.动脉导管未闭 340

4.单纯的肺动脉瓣狭窄 341

(三)发绀性 342

1.紫绀四联症(法鲁Fallot氏四联症) 342

2.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综合症(艾森门格Eisen-menger氏综合征) 342

(四)心脏导管术 343

1.右心导管术 343

2.左心导管术 344

表10-3 成人卧位时血液动力学的正常值 344

二、风湿性心脏病 345

(一)风湿病 345

表10-5 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时心内血氧含量及血流量的变化 345

表10-4 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时右心内各部的压力改变 345

(二)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347

1.风湿性心肌炎 347

2.风湿性心内膜炎 347

3.风湿性心包炎 347

(三)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347

1.早期征象 347

2.晚期征象 348

(四)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348

1.以关闭不全为主 348

2.以狭窄为主 349

3.鉴别诊断 352

(五)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 352

1.以关闭不全为主 352

2.以狭窄为主 354

3.鉴别诊断 354

(六)风湿性三尖瓣病变 355

1.以关闭不全为主 355

2.以狭窄为主 355

(七)风湿性肺动脉瓣病变 355

(八)风湿性多瓣膜性病变 356

2.肺动脉瓣狭窄 356

1.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356

(一)发病原理 357

三、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357

(三)体征 358

(二)症状 358

(七)心力衰竭 359

(六)尿检所见 359

(五)心电图所见 359

(四)X线所见 359

(八)诊断 360

(九)预后 360

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360

4.诊断 362

(一)心绞痛 362

1.发病原理 362

2.临床症状 362

3.体征 362

2.症状 363

1.发病原理 363

(二)急性心肌梗塞 363

5.预后 363

3.体征 364

表10-6 2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各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364

5.心电图的改变 365

4.实验室检查所见 365

6.冠状动脉造影 366

表10-7 急性心肌梗塞部位定位表 367

8.鉴别诊断 367

7.并发症 367

9.发展过程 367

五、肺原性心脏病 368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368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368

1.病因 368

2.发病率 368

3.病理生理 369

4.症状 369

5.体征 369

8.发展过程 370

六、梅毒性心脏血管病 370

6.X线所见 370

7.心电图所见 370

表10-8 风湿性与梅毒性主动脉瓣病变的鉴别诊断 372

七、细菌性心内膜炎 373

(一)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73

(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74

(一)急性病毒性心肌心包炎 375

(二)白喉性心肌炎 375

八、心肌炎 375

九、心包炎 376

(一)急性心包炎 376

表10-9 心包炎并发积液与右心室衰竭伴有心脏增大的鉴别诊断 379

(二)慢性心包炎 380

(三)缩窄性心包炎(皮克Pick氏综合征) 381

十、其他心脏血管疾患 381

(一)克山病 382

(二)产后心脏病 384

(三)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385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病) 386

(五)甲状腺病 386

(六)药物中毒 387

(七)电解质平衡失调 388

1.低血钾症 388

2.高血钾症 388

3.低血钙症 388

4.高血钾症 389

(八)营养障碍性心脏病 389

(九)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90

(十)肿瘤 390

(十一)外伤 390

(十二)神经循环性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 391

(十三)其它感染 391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的症状学、肺功能检查及呼吸系统疾病 392

一、症状学 392

(一)咳嗽 392

(二)咳痰 392

(三)呼吸困难 392

(四)紫绀 394

(五)咯血 394

表11-1 支气管哮喘与心原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394

(六)胸痛 395

表11-2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395

(七)肺性脑病(二氧化碳麻醉或缺氧综合征) 396

(八)肺性骨关节病 397

(九)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398

(十)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398

二、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98

(一)肺容量 398

1.肺容量及其组成部分 398

2.肺活量 399

3.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 399

(三)换气功能 400

1.重复呼吸检查 400

3.时间肺活量 400

2.最大通气量 400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400

(二)通气功能 400

表11-3 重复呼吸检查常数 401

2.缺氧检查 401

(四)通气与血流 401

1.比率过低 402

2.比率过高 402

(五)弥散功能 402

1.弥散的面积 403

2.弥散的距离 403

3.组织的性质 403

(六)血液气体的运输 403

三、气管及支气管疾病 405

(一)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炎 405

表11-4 常用肺功能检查项目 405

(二)气管狭窄 406

(三)急性支气管炎 406

(四)慢性支气管炎 407

1.病因学及发病学 407

2.症状 408

4.并发症 408

3.体征 408

5.鉴别诊断 409

(五)支气管哮喘 409

(六)支气管狭窄 411

(七)支气管扩张 412

四、肺炎 414

(一)细菌性肺炎 414

1.大叶肺炎 414

2.支气管肺炎(小叶肺炎) 417

3.肺炎杆菌肺炎 417

(二)肺炎支原体肺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417

(三)病毒性肺炎 418

1.流感病毒性肺炎 418

2.麻疹病毒性肺炎 418

3.水痘病毒性肺炎 419

(四)真菌性肺炎 419

1.肺真菌病的一般表现 419

(2)肺曲菌病 420

2.较常见的肺真菌病 420

(1)肺放线菌病 420

(4)肺隐球菌病 421

(五)吸入性肺炎 421

(3)肺白色念珠菌病 421

(六)放射线性肺炎 422

五、肺结核 422

(一)感染方式、病变特征及发展过程 422

1.原发结核 422

2.续发结核 423

(二)肺结核分类法 423

1.原发结核 424

(三)肺结核分型的诊断方式 424

(四)各类型肺结核临床的特征 424

(1)原发综合征 424

(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425

(1)急性粟粒型结核 426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426

(2)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426

3.浸润型肺结核 427

4.结核球(结核瘤) 427

5.干酪性肺炎 428

6.空洞型肺结核 428

7.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428

8.结核性胸膜炎 429

表11-5 肺结核临床类型表(1、2、3) 430

(五)肺结核的诊断和临别诊断 431

1.肺结核的诊断 431

表11-6 结核菌素稀释液0.1毫升的旧结核菌素含量和稀释度 432

2.肺结核“活动性”的诊断指标 433

3.鉴别诊断 434

表11-7 肺部各种X线阴影与肺结核阴影容易混淆的疾病 434

六、肺寄生虫病 436

(一)肺包虫病 436

(二)肺吸虫病 437

(三)肺部血吸虫病 438

表11-8 肺吸虫病与肺血吸虫病在肺内致病的鉴别点 439

七、肺部其它疾病 439

(一)肺脓肿 439

(四)肺部蛔虫病 439

(三)肺气肿 441

(二)肺囊肿 441

(四)急性肺水肿 443

(五)肺不张 444

(六)肺栓塞及肺梗塞 446

(七)肺隔离症 448

八、吸入性肺部疾病(尘肺) 449

(一)矽肺 449

(二)煤尘肺 451

(三)石棉肺 452

(四)其它无机物尘肺 453

表11-9 各种无机尘肺的鉴别表 453

1.肺良性肿瘤 454

表11-10 各种有机尘肺的鉴别表 454

(1)腺瘤 454

(一)肺肿瘤 454

九、肺肿瘤及纵隔疾患 454

(五)有机尘肺 454

(2)错构瘤 455

(3)其它良性肿瘤 455

2.肺原发性恶性肿瘤 455

(1)病因 455

(2)肺癌的分类 455

(3)症状 456

(4)体征 457

(6)气管镜检查 458

(7)活体组织检查 458

(5)X线检查所见 458

(11)肺动脉造影 459

(10)纵隔镜检查 459

(12)肺扫描 459

(9)支气管动脉造影 459

(8)痰及胸水中癌细胞检查 459

(13)鉴别诊断 460

3.肺转移癌 461

(二)纵隔疾患 462

1.纵隔的解剖学与分区 462

2.纵隔肿瘤 462

(1)胸骨后甲状腺肿 462

(2)胸腺瘤 463

(3)畸胎瘤 463

(4)淋巴瘤 463

表11-11 各类纵隔肿瘤好发部位 463

十、原因未明的肺部疾患 464

4.纵隔气肿 464

(一)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 464

3.急性纵隔炎 464

(5)神经原性肿瘤 464

(二)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病 465

(四)肺肾出血综合征(古德巴斯德Goodpasture氏综合征) 465

(三)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465

(五)结节病(肉样瘤病) 466

表11-12 56例肺肾出血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的分析 466

(七)肺泡蛋白蓄积症 467

(六)胞泡微结石病 467

2.坏死性肉芽肿(韦格纳Wegener氏综合征) 468

1.过敏性肺炎(勒弗琉Loeffler氏综合征) 468

(八)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 468

1.干性胸膜炎 469

(一)胸膜炎 469

十一、胸膜疾患 469

3.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 469

2.渗出性胸膜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 470

3.脓肿 472

(二)水胸 472

(三)气胸 473

(四)水气胸、脓气胸及血气胸 473

表11-13 肺及胸膜疾患所引起的各种物理体征 474

(五)胸膜间皮细胞瘤 474

第十二章 腹部检查及腹壁、腹膜和肠系膜疾病 476

一、腹部检查 476

(一)局部解剖 476

1.腹部的划区 476

2.腹部脏器的位置 477

(二)腹部的视诊 477

1.腹部外形的轮廓 477

2.腹围的大小 478

4.腹壁的胃肠蠕动 478

5.呼吸时腹壁的运动 478

(三)腹部触诊 478

1.腹部触诊法 478

3.腹壁皮肤状况 478

(1)腹内脏器的大小和肿物 479

2.腹部触诊时检查的内容 479

(2)腹部压痛点 480

(5)正常情况下在腹部可以触到的器官 482

(4)腹部压痛 482

(3)腹部肿块 482

4.肝浊音区的消失 486

3.肝浊音区大小的改变 486

2.腹水 486

1.充气现象 486

(四)腹部叩诊 486

2.振水音 487

5.胃半月形鼓音区 487

3.血管音 487

6.膀胱尿潴留 487

1.肠蠕动音 487

(五)腹部听诊 487

7.子宫和卵巢的肿大 487

(一)腹壁外形的异常 488

二、腹壁的异常和疾病 488

1.腹壁普遍性凹陷 488

2.局部凹陷 488

3.腹壁弥漫性膨隆 488

4.局部膨隆 488

(二)疝 488

1.脐疝 489

2.腹股沟疝 490

3.股疝 490

4.切口疝 491

5.腹外疝 491

(三)腹直肌分离 492

(四)腹部皮肤 492

(五)腹壁静脉曲张 492

(六)脐 493

(七)腹壁的呼吸运动 494

(八)蠕动运动 494

三、腹膜疾患 494

(一)急性腹膜炎 494

1.原发性腹膜炎 494

2.继发性腹膜炎 495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95

(2)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495

(3)膈下脓肿 496

(二)慢性腹膜炎 497

(三)结核性腹膜炎 497

(四)复发性浆膜炎 498

(五)腹膜癌 498

(六)乳糜性“腹膜炎”或乳糜性腹水 499

(七)腹水 499

表12-1 不同病因所致腹水的特点 501

2.肠系膜肿物 503

四、肠系膜疾患 503

1.淋巴结炎 503

3.肠系膜血管栓形成及梗塞 504

第十三章 食管、胃及肠道的检查和疾病 505

一、症状学 505

(一)咽下困难 505

(二)腹痛 506

(三)食欲异常 512

(四)恶心及呕吐 512

(六)腹泻及便秘 513

(五)胃肠充气或气胀 513

表13-1 便秘的病因 514

(七)里急后重 515

(八)呕血和血便 515

表13-2 我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516

(九)腹部胀大 517

(十)烧心 517

(十一)呃逆 517

(十二)肌肉挛缩 517

(十三)异常蠕动 517

二、食管疾患 517

(一)食管的良性梗阻 517

1.食管良性狭窄 517

3.食管炎和食管溃疡 518

4.贲门痉挛(食管炎松弛症) 518

2.食管外组织的压迫 518

5.食管憩室 519

(1)内压性憩室 519

6.食管良性肿瘤 519

(2)牵引性憩室 519

(三)裂孔疝(膈疝) 520

(二)食管恶性梗阻(食管癌) 520

8.结缔组织病 520

7.食管异物 520

1.急性胃炎 521

(一)胃炎 521

三、胃疾患 521

2.慢性胃炎 522

(二)溃疡病 522

1.病因和发病原理 523

2.发病率 524

3.症状和体征 524

4.实验室检查 525

5.鉴别诊断 525

(三)胃癌 526

1.症状 526

2.体征 526

3.实验室检查 526

表13-3 胃溃疡与胃癌的鉴别诊断 526

4.诊断 527

5.胃溃疡与胃癌的鉴别诊断 527

(四)胃肉瘤 527

(七)胃扩张 528

1.急性胃扩张 528

(五)胃良性肿瘤 528

(六)胃粘膜脱垂 528

(九)吻合口梗阻 529

(八)胃扭转 529

(2)胃无力症 529

(1)幽门梗阻 529

2.慢性胃扩张 529

(十二)吻合口溃疡 530

(十一)倾泻综合征及低血糖综合征 530

(十)输入性肠袢综合征 530

四、肠疾患 530

(一)十二指肠溃疡 530

(二)十二指肠淤积 530

(三)十二指肠憩室 531

(四)急性胃肠炎 531

(五)吸收不良综合征 531

表13-4 原发性和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症的鉴别诊断试验 533

(六)双糖酶缺乏症 534

(七)小肠脂肪营养不良症 534

(八)阑尾疾患 534

1.急性阑尾炎 534

3.阑尾的其他病变 536

(九)肠梗阻 536

2.慢性阑尾炎 536

1.急性肠梗阻 537

(1)机械性肠梗阻 537

(2)动力性肠梗阻 538

2.慢性肠梗阻 538

(十)卵黄管憩室和憩室炎 539

(十一)小肠肿瘤 539

(十二)肠道息肉 539

(十四)肠道特异性炎症 540

(十三)肠道气囊肿病 540

5.假性息肉 540

4.淋巴样息肉病 540

3.黑斑息肉综合征(普-杰Peutz-Jegher二氏综合征) 540

2.家族性息肉病 540

1.幼年性息肉 540

1.细菌性痢疾 541

2.阿米巴痢疾 542

(1)溃疡性肠结核 543

3.肠结核 543

1.溃疡性结肠炎 544

(十五)肠道非特异性炎症 544

(2)增生性肠结核 544

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 545

(十六)结肠与直肠癌 545

3.局限性肠炎(克隆Crohn氏病) 545

(十七)先天性巨结肠 546

(十八)伪膜性肠炎 548

(十九)胃肠神经官能症 548

第十四章 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的临床解剖生理学、症状学、检查法和疾病 550

一、临床解剖生理学特点 550

二、症状学 551

(一)肝区疼痛和压痛 551

(二)消化道症状 551

(三)消瘦和逐力 551

(四)发热 551

(八)蜘蛛痣、肝掌和男乳女化 552

(五)肝肿大 552

(六)肝缩小 552

(七)水肿和腹水 552

(九)肝昏迷 553

表14-1 肝昏迷不同阶段的症状、体征和脑电图变化 554

(十)腹痛 555

(十一)黄疸 555

1. 肝炎、肝硬变和肝癌问题 555

表14-2 急性黄疸性肝炎和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556

2.肝实质性黄疸和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问题 557

3.引起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几种恶性肿瘤的鉴别问题 557

(十二)呕血和血便 557

4.黄疸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557

(十三)出血趋势 557

(十四)门静脉高压症 557

表14-3 黄疸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558

三、肝脏疾病的超声波诊断 560

(一)超声基本原理及超声发生器 561

(二)波形的命名与分类 561

(三)正常肝脏的波形及其产生的原理 562

(四)正常肝脾大小测定 563

(五)常见几种肝脏病的超声波诊断 563

1.病毒性肝炎的超声波诊断 563

2.肝硬变的超声波诊断 565

3.肝癌的超声波诊断 565

4.肝脓肿的超声波诊断 567

5.脂肪肝的超声波诊断 567

四、肝脏同位素扫描检查 568

五、实验室诊断及其应用 570

(一)肝胆疾患 570

1.酶学诊断 570

(1)转氨酶 570

2.乙型肝炎抗原(HBAg) 571

(4)亮氨酸氨基转肽酶 571

(3)硷性磷酸酶 571

(2)乳酸脱氢酶 571

表14-5 我国正常人及不同肝病患者用三种方法检测HBAg结果的比较 572

3.血清胎儿甲种蛋白(简称为胎甲球αFG)测定 572

表14-4 我国849例正常人及551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用免疫扩散法检测HBAg的结果 572

(一)耻骨联合分离 573

4.血清胆红素测定 573

5.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及脑磷酯胆固醇絮状试验 573

6.血游离氨(NH3)测定 574

7.酚四溴酜钠(BSP)试验 574

8.血球蛋白分析 574

(二)胰腺疾病 574

(三)脾脏疾病 574

六、肝脏肿大 574

(一)触及肝下界 575

(二)肝脏触诊法 575

1.双手触诊法 575

2.单手直触法 576

3.单手弯曲触诊法 576

(三)肝脏肿大的病因 576

(一)病毒性肝炎 580

1.急性病毒性肝炎 580

七、肝脏疾患 580

表14-6 甲型和乙型肝炎的主要临床特点 581

2.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582

4.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583

(二)药物中毒性肝损伤 583

3.狼疮样肝炎 583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伤 584

(四)钩端螺旋体病 585

(五)黄热病 586

(六)肝脓肿 586

1.细菌性肝脓肿 586

表14-7 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和感染途径 586

2.阿米巴性肝脓肿 588

(七)肝硬变 590

1.分类 590

2.肝炎后肝硬变 590

3.血吸虫性肝硬变 594

表14-8 血吸虫性肝硬变与门脉性肝硬变的鉴别 595

4.胆汁性肝硬变 595

7.肝豆状核变性 596

6.血色病 596

5.心原性肝硬变 596

(八)肝脏肿瘤 597

1.肝脏良性肿瘤 597

表14-9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化检查所见 597

2.肝癌 598

(1)原发性肝癌 598

1)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600

2.先天性卟啉病 600

(2)转移性肝癌 600

(九)卟啉代谢疾病 600

1.分类 600

(1)肝脏性卟啉病 600

(2)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601

2)迟发皮肤型卟啉病 601

(二)胆囊炎 602

1.急性胆囊炎 602

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602

1.先天性胆管闭锁 602

(一)先天性胆道疾病 602

八、胆道疾病 602

3.获得性(继发性)卟啉尿症 602

2.慢性胆囊炎 603

(三)胆石症 603

1.胆囊结石 604

2.总胆管结石 604

3.肝内胆管结石 604

(五)胆道出血 605

(四)毛细胆管炎 605

(七)胆道蛔虫病 606

2.胆管癌 606

1.胆囊癌 606

(六)胆道恶性肿瘤 606

(一)胰腺的功能及病理意义 607

九、胰腺疾患 607

(二)急性胰腺炎 608

(三)慢性胰腺炎 609

(四)胰腺囊肿 610

(五)胰腺癌 610

(六)胰岛细胞瘤 612

(七)糖尿病 612

1.发病原因和发病原理 612

2.临床表现 614

3.糖尿病的分度 614

4.实验室检查所见 615

5.鉴别诊断 615

6.合并症 616

表14-10 糖尿病酮中毒昏迷与胰岛素低血糖昏迷的鉴别要点 618

十、脾脏 619

(一)脾脏的触诊 620

(二)脾脏的叩诊 621

(三)引起脾大的病因 621

表14-11 引起肝脾肿大的主要疾病的临床所见 624

(四)消化系统 626

(三)神经系统表现 626

(二)循环及呼吸系统表现 626

(五)泌尿生殖系统 626

(一)苍白 626

一、症状学 626

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的症状学和疾病 626

(八)脾肿大 627

(七)黄疸 627

(九)肝肿大 627

(十)淋巴结肿大 627

(六)发热 627

(十三)其它 628

(十二)骨胳疼痛 628

二、贫血 628

(十一)出血倾向 628

(一)贫血的分类 628

1.病因学分类 629

表15-1 主要贫血的病因学和形态学分类 629

2.根据细胞形态学的分类 630

3.按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浓度的分类 630

(二)贫血或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途径 630

(三)缺铁性贫血 631

(四)其他低色素性小红细胞性贫血 632

1.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632

2.感染性贫血 632

3.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632

4.地中海贫血 632

5.血红蛋白病 632

(五)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2

(六)其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3

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3

4.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4

5.药物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4

(七)再生障碍性贫血 634

3.阔节裂头绦虫性贫血 634

2.由某些疾病等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34

表15-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分类 635

(八)铅中毒性贫血 637

(九)慢性病的贫血 637

(十)恶性肿瘤性或骨髓病性贫血 637

1.概念 638

2.分类 638

(十二)溶血性贫血 638

(十一)脾性贫血 638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639

4.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增多性溶血性贫血 640

5.遗传性卵圆形细胞性溶血病 640

7.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641

6.阵发性夜间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641

10.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42

9.症状性血红蛋白尿症 642

8.原因未明性肌红蛋白尿症 642

表15-3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鉴别诊断 642

表15-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 643

(1)伯氨喹啉等致敏性溶血病 643

1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贫血 643

11.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643

(2)吞豆病 644

13.血红蛋白病与地中海贫血 644

表15-5 某些血红蛋白病的血液学所见 646

14.输血反应 647

三、出血性疾病 647

(一)正常止血原理 647

1.正常止血过程 647

表15-6 凝血因子的命名 648

2.凝血原理 648

表15-7 血小板功能 650

3.抗凝血原理 650

(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途径 650

(1)家族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651

3.血管脆性增加 651

2.血管渗透性增加(坏血病) 651

(2)假血友病 651

(三)因血管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651

1.先天性血管壁异常 651

(四)因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653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53

表15-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类 654

2.血小板无力症 655

3.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655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56

(五)因凝血因素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656

1.血友病 656

表15-9 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类 656

2.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发生障碍(低凝血酶原血症和第Ⅴ、Ⅶ、Ⅹ因子缺乏症) 658

3.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658

表15-11 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对鉴别凝血酶原Ⅴ、Ⅶ、Ⅹ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意义 658

表15-10 三种血友病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鉴别表 658

表15-13 某些出血疾患的鉴别诊断 659

表15-12 假性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与血友病的鉴别 659

四、粒细胞缺乏症 660

五、血液系统肿瘤 661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661

(二)白血病 662

1.白血病分类 662

3.急性白血病 663

2.发病情况、年龄和性别关系 663

4.慢性白血病 665

表15-14 三种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要点 665

(1)红白血病 666

5.其他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 666

表15-15 两种慢性白血病的鉴别 667

(3)浆细胞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 668

(2)造血障碍性白血病 668

表15-16 可与良性单细胞系丙种球蛋白病相并存的疾患 670

(三)恶性淋巴瘤 670

1.婴幼儿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勒-雪-Letterer-Siwe氏病) 673

(四)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 673

(五)网状内皮细胞病 673

3.嗜酸性肉芽肿 674

2.噬类脂质性肉芽肿(韩-薛-柯Hand-Schuller-Christian氏症) 674

4.脑甙脂网状内皮细胞病(高雪Gaucher氏病) 675

5.神经磷脂网状内皮细胞病(尼曼-皮克Niemann-Pick氏病) 675

第十六章 泌尿系及肾上腺的症状学、检查法和疾病 676

一、肾脏 676

(一)肾脏疾患引起的临床表现 676

1.尿外观的异常 676

2.肾绞痛 677

表16-1 血尿的常见原因 677

8.肾功能减退 678

3.腰痛 678

5.肾萎缩 678

7.脊肋部肿胀 678

6.压痛 678

4.肾脏肿大 678

9.水肿 679

10.感染症状 679

(二)泌尿系疾患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679

1.尿的异常改变 679

2.血液化学改变 679

1.病因 680

(1)肾前型 680

3.排泄性尿路造影术 680

4.膀胱镜检查 680

5.尿道镜检查 680

6.肾穿刺造影术 680

7.放射性同位素肾图 680

8.同位素肾脏扫描 680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680

2.分型 680

(2)肾原型 683

(3)肾后型 683

3.临床表现 683

表16-2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脱水的鉴别诊断 684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684

(五)肾炎 685

1.急性肾炎 685

2.慢性肾小球肾炎 686

(六)肾病综合征 687

1.发病原因 687

2.病理改变 688

3.临床表现 688

4.实验室所见 688

(七)肾阻性充血和肾梗塞 688

(八)肾下垂 688

2.慢性肾盂肾炎 689

1.急性肾盂肾炎 689

(九)肾脏感染 689

表16-3 慢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689

3.脓肾(肾积脓) 690

4.肾皮质化脓性感染 690

5.肾周围脓肿 690

(十)肾积水 690

(十一)肾的先天性异常 690

(十二)肾及输尿管结石 691

1.发生机理 691

2.临床表现 691

1.发病原理 692

2.临床表现 692

表16-4 引起右侧肾绞痛样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 692

(十三)肾结核 692

(十四)肾肿瘤 693

1.肾癌(肾细胞癌;肾上腺瘤) 693

2.肾盂癌 693

(十五)肾脏损伤 694

二、膀胱 694

3.肾胚胎瘤 694

(一)膀胱疾患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694

(三)膀胱结石 695

(二)膀胱炎 695

1.急性膀胱炎 695

2.慢性膀胱炎 695

(四)膀胱憩室 696

(五)膀胱膨出 696

(六)膀胱癌 696

(七)膀胱破裂 697

三、尿道(见第十七章男性生殖器节) 697

四、肾上腺 697

(一)肾上腺皮质的临床解剖生理 697

1.神经中枢和垂体对肾上腺皮质的调节 697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698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699

(1)糖类固醇 699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701

(2)盐类固醇 701

(二)肾上腺髓质的临床生理 701

(3)性激素 701

1.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702

表16-5 肾上腺素和去甲基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702

2.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704

(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704

1.皮质醇症 705

表16-6 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的正常值 706

2.醛固酮症 707

表16-8 145例醛固酮症的体征 707

表16-7 145例醛固酮症的症状 707

3.肾上腺性征异常症 708

(1)女性男性化 708

(2)女性假两性畸形 708

2.嗜铬细胞瘤 709

(3)男性早熟生殖器增大症 709

(五)肾上腺肿瘤 709

1.神经母细胞瘤 709

表16-9 尿中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正常值 710

第十七章 肛门、直肠及男女生殖器的检查及其疾病 711

一、肛门及直肠 711

(一)肛门视诊 711

(二)直肠指诊 712

(三)窥肛镜检查 712

(五)痔 713

(四)乙状结肠镜检查 713

(六)肛裂 714

(七)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714

(八)肛瘘 714

(九)急性炎性疾患 714

(十)直肠脱垂 714

(十一)直肠息肉 714

(十二)直肠癌 714

二、男性生殖器 714

4.阴茎头炎 715

3.尿道狭窄 715

2.尿道损伤 715

1.尿道炎 715

(一)阴茎 715

5.包茎 716

6.嵌顿包茎 716

7.眼-口-生殖器三联症 716

8.尿道周围脓肿及尿道瘘 716

9.良性肿瘤 716

10.阴茎癌 716

1.阴囊水肿 717

(二)睾丸及阴囊 717

13.性病 717

12.阴茎异常勃起 717

11.先天性畸形 717

2.鞘膜积液 718

3.阴囊血肿 718

4.精液囊肿 718

5.精索静脉曲张 718

6.附睾炎 718

7.附睾结核 718

8.睾丸炎 719

9.睾丸萎缩 719

10.隐睾症 719

11.睾丸肿瘤 719

(三)前列腺 720

1.前列腺炎 720

2.前列腺结核 720

3.前列腺增生症 720

4.前列腺癌 721

(四)精囊 721

三、女性生殖器 721

(一)妇产科病史的采取 721

(二)女性生殖器疾患的症状 722

(三)女性生殖器官的检查 723

四、女性生殖器官疾病 725

(一)外阴部 725

1.外阴瘙痒症 725

2.外阴干枯症 725

3.外阴白斑症 725

4.外阴肿瘤 725

6.尖锐湿疣 726

7.外阴溃疡 726

1.处女膜闭锁 727

(三)阴道 727

9.外阴静脉曲张 727

8.外阴畸形 727

(二)会阴部 727

2.阴道壁膨出 728

7.真菌性阴道炎 729

10.阴道畸形 729

8.老年性阴道炎 729

9.阴道溃疡性病变 729

6.滴虫性阴道炎 729

5.尿道旁腺炎 729

4.前庭大腺炎或前庭大腺囊肿 729

3.尿道肉阜 729

11.阴道良性肿瘤 730

12.阴道恶性肿瘤 730

(四)子宫颈 730

1.宫颈裂伤 731

2.宫颈炎 731

<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