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新编护理学
新编护理学

新编护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镰田(米龇)子,陈淑英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2703256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医内科下一篇:中医内科临证手册
《新编护理学》目录

护理教育篇 3

第一章 中国护理教育 3

第一节 高等护理教育 3

一、概述 3

二、护理本科与专科教育 6

三、护理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 10

第二节 中等护理教育 14

一、中等护理教育计划 14

二、中等护理教育管理 21

三、临床护理教育 29

附一:临床各科的实习要求 36

附二: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考核与有关护理评估项目表 53

四、中等护理教育评估 64

一、香港的护理教育 74

第三节 香港与台湾省的护理教育 74

二、台湾省的护理教育 79

第二章 日本的护理教育 81

第一节 日本的护理事业 81

一、近代护理事业 81

二、现代护理事业 82

三、现代医疗、护理、福利体制 83

第二节 现代护理教育制度 83

一、现行护理制度 83

二、护士培养机构 87

三、当今的课题 88

第三节 护理教育管理 88

一、教育管理 88

二、对大学、短期大学的要求 90

第四节 护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90

一、护理教育课程的框架和结构 90

三、护理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方法 92

二、护理学的分类和一般的教学目标 92

四、护理教育的评价 94

第五节 护理教师 94

一、护理教师的资格 94

二、对护理教师的要求 95

三、护理教师面临的问题 96

第六节 临床护理实习指导 96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96

二、选择实习基地与设施 97

三、临床实习的具体计划 97

四、临床实习的展开 101

五、实习的评估 108

第三章 美国的护理教育 112

第一节 美国教育卫生制度的一般状况 112

第二节 美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114

一、20世纪前美国的护理教育 114

二、20世纪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116

三、对美国早期护理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护理学家 118

第三节 当代美国的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 119

一、美国的护理实践与护理教育的关系 119

二、美国护理教育的结构 120

第四节 基础护理教育 121

一、以医院护士学校为基础的护理教育 121

二、以社区学院为基础的护理教育 122

三、以大学为基础的护理教育 125

第五节 基础后护理教育 131

一、注册后教育 131

二、研究生教育 132

第六节 继续教育 136

第七节 展望 138

第四章 欧洲各国的护理教育 140

第一节 欧洲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 140

二、基础护理教育 142

一、欧洲护理教育的结构 142

第二节 欧洲护理教育的结构 142

三、基础后护理教育和继续教育 143

四、欧洲部分国家护理教育结构的比较 143

第三节 教育过程的组织 146

一、教育目标 146

二、专业设置 147

三、护生入学条件 148

四、学制 148

五、课程 149

六、考试 149

第四节 护理教育的管理 150

一、政府对护理教育的管理 150

二、护士学校内部的管理 150

三、对毕业执业资格的认可 150

一、英国 151

第五节 欧洲部分国家护理教育概况 151

二、法国 154

三、德国 157

四、丹麦 158

五、比利时 162

六、荷兰 164

七、奥地利 165

八、希腊 167

九、瑞典 168

十、前苏联 170

第六节 问题和对策 171

第五章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护理教育 174

第一节 泰国的护理教育 174

一、泰国医疗卫生概况 174

二、泰国护理教育介绍 178

第二节 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医学护理教育简介 183

一、新加坡医院的病区管理 183

二、菲律宾大学卫生科学学院课程改革的进展 184

三、印度尼西亚的计划生育教育 185

临床护理篇 189

第六章 护理学基础 189

第一节 护理学基础的特点与新要求 189

一、护理学基础的特点 189

二、护理学基础的新要求 191

第二节 病区护理管理 192

一、病房护理管理的特点 192

二、对病房护士长的要求 192

三、病区护理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193

第三节 危重病人的急救配合及护理 196

一、急救护理的范畴 196

二、急救护理的基本操作及护理 196

三、急救工作必备的设施及管理 199

四、危重病人监测内容及护理要点 200

五、危重病人的身心护理 201

第四节 饮食与营养 202

一、饮食与人体健康关系及食疗活动中的作用 202

二、食物营养素与药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203

三、病员饮食的分类 204

四、全胃肠外营养 212

第五节 基础护理疗法进展 214

一、皮肤护理 214

二、雾化吸入疗法 216

三、紫外线照射血液疗法 217

第六节 临终关怀与护理 218

一、现代病危医护病院 219

二、家庭临终监护 221

第七章 内科护理 22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进展 223

一、支气管哮喘 223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28

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31

四、肺炎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与护理 233

五、治疗性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234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进展 235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235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38

三、心房颤动 249

四、高血压病 251

五、射频心内消融治疗心律失常 253

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254

附:心肺脑复苏 257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进展 258

一、消化性溃疡 258

二、肝硬化 260

三、肝性脑病 264

四、溃疡性结肠炎 265

五、急性胰腺炎 266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进展 268

一、泌尿道感染 268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269

三、肾病综合征 273

四、透折疗法的改革及护理 274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进展 277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277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78

三、白血病 280

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83

五、多发性骨髓瘤 284

第六节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护理进展 286

一、婴儿早期喂养牛奶与I型糖尿病的关系 287

二、胰岛细胞抗体ABC法检测 287

三、尿蛋白系列检测糖尿病性肾病 287

五、理想的糖尿病饮食 288

四、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管理 288

六、合理选用胰岛素 289

七、联合疗法治疗Ⅱ型糖尿病 290

八、口服降糖类药物的新选择 290

九、糖尿病合并症的综合疗法护理 291

第七节 风湿性疾病护理进展 292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292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295

第八章 外科护理 297

第一节 外科新技术与护理 297

一、外科的新进展--腹腔镜手术 297

二、LC手术的护理 298

第二节 泌尿外科护理进展 299

一、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作用 299

二、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300

二、临床骨科诊疗进展 301

一、骨科专业护理新进展 301

第三节 骨科护理进展 301

三、康复护理 303

第四节 心脏外科护理 303

一、心血管术后监测及护理 303

二、心脏移植术护理 308

第九章 妇产科护理 311

第一节 妇科诊疗护理进展 311

一、妇科诊疗新技术 311

二、护理进展 314

第二节 母乳喂养及产科制度的改革 316

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316

二、如何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318

第三节 计划生育护理 320

一、计划生育措施 321

二、计划生育新技术的操作及护理 323

一、儿科病人护理特点与新要求 328

第十章 儿科护理 328

第一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与新要求 328

二、儿科诊断治疗技术的特点与要求 329

第二节 儿童心理问题及护理 330

第三节 儿童营养护理 331

一、儿童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和护理要求 331

二、静脉营养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32

第四节 儿科急救监护 335

一、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要求 335

二、静脉内留置套管法在儿科的应用 336

第五节 智能测试和智能筛选在儿科的应用 337

一、小儿智能测验 337

二、常用筛选方法 337

三、智能诊断量表 338

第六节 儿科诊疗护理进展 339

一、超声心动图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39

二、Holter心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340

三、CT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41

四、MRI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42

五、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应用及护理 342

六、多聚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实验在儿科的进展 343

七、呼吸道病毒检测 345

八、遗传代谢病的筛查 345

九、人工气道患儿的呼吸道管理 346

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46

十一、血浆置换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348

十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儿科的治疗应用及护理 348

十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护理 350

十四、儿科疾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及预防 350

十五、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352

第七节 儿科特殊疾病护理进展 354

一、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354

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355

第八节 小儿创伤修复与康复护理 357

一、小儿特点 357

二、创伤后的变化 358

三、创伤后的机体反应 358

四、影响修复的因素 358

五、创伤的康复治疗 358

六、创伤的护理 359

第十一章 眼科护理 360

第一节 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护理 360

一、眼科疾病的超声诊断 360

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护理 363

三、视觉电生理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365

第二节 眼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366

一、视神经的损伤及护理 366

二、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 368

三、玻璃体手术护理 371

四、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护理 373

第十二章 耳鼻喉科护理 375

第一节 耳处喉科疾病的诊断进展 375

一、显微喉镜的临床应用 375

二、噪音疾病评估的新技术 375

三、纤维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376

四、鼻内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376

第二节 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护理进展 378

一、耳显微外科现状及护理要点 378

二、鼻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380

第十三章 皮肤科护理 384

第一节 皮肤病护理特点 384

一、心理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384

二、做好解释工作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 384

一、诊断技术的护理 385

第二节 皮肤科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 385

四、必须具备皮肤科专科护理技术 385

三、树立必要的无菌观念 385

五、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385

二、物理疗法和护理 389

三、外用药疗法和护理 392

第三节 常见皮肤病的护理 394

一、化脓性皮肤病 394

二、带状疱疹 394

三、浅部真菌病 394

四、疥疮 394

五、性传播疾病 395

六、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395

七、药疹 395

九、光感性皮肤病 396

十、银屑病 396

八、荨麻疹 396

十一、结缔组织疾病 397

十二、疱疹性皮肤病 397

第十四章 神经科护理 398

第一节 神经科重症监护 398

一、颅内压监护技术 398

二、神经功能监测 399

三、呼吸监护 399

四、脑复苏的护理 399

第二节 神经科疾病诊疗护理进展 400

一、脑血管疾病诊疗护理进展 400

二、肌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配合 404

第三节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 404

一、何谓脑血管意外 404

二、脑血管意外的病因 404

五、脑血管意外的处理 405

四、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特征 405

三、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 405

六、脑血管意外的康复处理 406

第十五章 精神科护理 409

第一节 精神科护理新概念 409

一、精神科护理的定义 409

二、精神科护理活动的项目 409

三、精神科护理临床运用的模式 409

四、精神科护理工作范围 410

五、精神科临床护理方式 411

第二节 精神科护理新要求 412

一、精神病人的接触、观察与护理记录 412

二、精神科一般护理 414

三、精神科特殊症状病人的护理 416

四、精神科治疗护理 422

五、精神疾病的分类护理 427

六、国外精神科临床护理情况 428

第三节 精神科临床治疗护理新进展 429

一、心理护理 429

二、行为疗法 430

三、催眠疗法 432

四、森田疗法 432

五、家庭治疗 433

六、内观疗法 433

第四节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 434

一、精神康复的主要方面 434

二、精神康复的组织机构(或形式) 435

第十六章 传染病护理 437

第一节 传染病护理学特点及新要求 437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437

二、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437

三、传染病的护理特点及要求 439

一、传染病的诊断进展 441

第二节 传染病的诊疗护理进展 441

二、传染病的治疗进展 449

三、传染病的护理进展 460

第三节 传染病的康复护理 461

一、传染病康复护理的重点 461

二、常见传染(感染)病的康复护理 462

第十七章 肿瘤护理 472

第一节 肿瘤护理的新要求 472

一、肿瘤预防阶段的护理 472

二、肿瘤早期发现阶段的护理 472

三、肿瘤治疗阶段的护理 473

四、肿瘤康复阶段的护理 473

五、肿瘤晚期阶段的护理 474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与护理 477

一、抗癌新药介绍 477

二、肿瘤病人的化疗护理要求 483

三、“植入塞”化学药物治疗泵在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485

四、围介入疗法的护理 487

第三节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与护理 488

一、放射治疗的护理要求 488

二、后装治疗及护理 490

三、舌癌组织间插植治疗的护理 492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治疗与护理 493

一、肿瘤过继细胞输注疗法的护理 493

二、肿瘤坏死因子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494

三、恶性肿瘤的希望因子--干扰素(INF) 495

第五节 部分恶性肿瘤的护理进展 496

一、肺癌的诊疗护理进展 496

二、胆癌的诊疗护理进展 499

三、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加肌皮瓣修复的护理 502

四、女科肿瘤临床护理 504

第六节 恶性肿瘤的康复护理 506

一、各种癌症早期特点的观察 507

二、癌症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508

第十八章 老年护理 510

第一节 衰老与抗衰老 510

一、影响衰老的因素 510

二、抗衰老的护理对策 512

第二节 老年病的特点与护理 515

一、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515

二、老年性骨质疏松 517

三、老年性痴呆与早老性痴呆 519

四、老年人猝死 522

第三节 老年人的睡眠与用药指南 523

一、老年人睡眠的特征 524

二、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对策 524

三、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用药指南 524

一、管饲的种类与喂养方式 526

第四节 老年人的管饲护理 526

二、管饲喂养液的配方与适应证 527

三、管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527

四、家用管饲病人的护理 529

第十九章 职业病的防治及护理 530

第一节 概述 530

一、职业危害因素 530

第二节 职业病的防治 531

二、职业病的范畴和特点 531

一、重视病因预防 532

二、重视卫生规划 532

三、重视健康教育 532

四、重视日常监测 532

五、重视健康监护 532

六、重视职业卫生服务 533

第三节 常见职业病的护理 534

一、矽肺 534

三、苯中毒 535

二、铅中毒 535

四、汞中毒 536

第二十章 社区护理 538

第一节 社区护理概论 538

一、社区、社区医学、社区护理 538

二、社区护理的范畴与特点 539

三、社区护理与初级保健 539

四、社区护理的相关学科 540

第二节 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与保健任务 541

一、社区的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控制 541

二、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 541

三、不良生活方式测评及健康自理 541

四、社区内家庭健康问题及护理 541

五、社区内某团体或某亚人群的健康问题及护理 541

九、营养、体育锻炼与护理指导 542

十、物质依赖与社区健康 542

七、危机干预 542

八、暴力与虐待问题及护理干预 542

六、社区精神健康及防治 542

第三节 社区护理服务形式与结构 543

一、社区护理服务的主要形式 543

二、社区护理服务的结构 544

第二十一章 康复护理 545

第一节 总述 545

一、康复医学的概念 545

二、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545

三、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概况 546

第二节 康复疗法及护理 547

一、体育疗法 547

二、物理疗法 547

六、矿泉疗法 548

五、针灸疗法 548

四、言语疗法 548

三、作业疗法 548

七、康复营养 549

八、肌力测定 549

九、日常生活行动能力评定 550

十、言语能力检查 550

十一、职业工作能力评定 551

十二、心功能检查 551

十三、呼吸功能检查 552

十四、康复护理 553

二、运用辨证施护方法实施护理 555

一、病情观察方法与内容 555

三、重视饮食、情志护理 555

第二节 中医护理主要内容 555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555

第二十二章 中医护理 555

一、以整体观护理病人 555

二、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 559

三、生活起居劳逸的调护 560

四、饮食性味宜忌的调扩 561

五、情志的调护 562

六、中医用药服药的调护 563

一、针灸疗法与护理 565

第三节 中医外治法与护理 565

二、穴位注射法与护理 568

三、拓罐疗法与护理 568

四、熏洗、雾化、吸入疗法与护理 570

第四节 中药内治法护理 571

一、解表法 571

二、和解法 572

三、通下法 573

五、温里法 574

四、涌吐法 574

六、清热法 575

七、补益法 576

八、消导法 577

第五节 中医中药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 578

一、中医中药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578

二、中医中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579

三、中医中药护理静脉炎 581

四、中医中药在消肿块中的应用 581

第二十三章 临床免疫检测及进展 583

第一节 体液免疫测定 583

一、Ig测定 583

二、冷球蛋白测定 585

三、M蛋白测定 585

五、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的溶血活性(AP-H5o)测定 586

六、Clq含量测定 586

四、总补体溶血活性(CH5o)测定 586

七、C3含量测定 587

八、C3裂解产物(C3sp)测定 587

九、C4含量测定 587

十、C4裂解产物(C4sp)测定 587

十一、B因子测定 588

十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 588

第二节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588

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89

一、T细胞花环试验 589

三、T淋巴细胞亚群 590

四、B淋巴细胞测定 590

五、外周血白细胞促凝血活素(LPCA)测定 590

六、K细胞(抗体依赖的杀伤细胞)的检测 591

七、NK细胞活性测定 591

八、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查 591

十一、吞噬与杀菌试验 592

九、白介素-1(IL-1)活性测定 592

十、白细胞趋化功能测定 592

十二、溶菌酶测定 593

十三、C反应蛋白(CRP)测定 593

十四、纤维结合蛋白(Fn)测定 594

第三节 自身抗体测定 594

一、类风湿因子(RF)测定 594

二、抗核抗体(ANA)测定 595

三、抗双链DNA(ds-DNA’)抗体测定 595

四、抗核内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测定 596

五、抗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测定 596

六、抗甲状腺微粒体(TM)抗体测定 596

七、血清、精液中抗精子抗体测定 597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检查 597

一、甲胎蛋白(AFP)测定 597

第五节 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 598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IgM抗体检测 598

三、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测定 598

四、EB病毒抗体测定 598

二、癌胚抗原(CEA)测定 598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学测定 599

三、流行性出血热(EHF)IgM类抗体测定 600

四、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的检测 600

五、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 600

六、AIDS病毒抗体检测 601

七、伤寒和副伤寒血清学检查 601

八、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查 601

九、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601

十、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602

第六节 尿的免疫化学测定 602

一、尿管型的免疫化学分析 602

二、尿微量蛋白测定 602

主要参考文献 6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