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方法概论
哲学方法概论

哲学方法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京振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05030070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
《哲学方法概论》目录

哲学方法概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方法 1

一、方法的涵义 1

前言页 1

二、方法的性质 3

三、方法的结构 6

第二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0

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联系 10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转化 13

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区别 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体系和功能 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功能 26

第二章 哲学方法论的总原则 30

第一节 实践性原则 30

一、实践是哲学方法论理论的基础 31

二、实践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 31

三、实践是哲学方法论的目的 32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 32

一、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33

二、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33

三、主体的创造性原则 34

二、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形式 36

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的意义 36

第三节 主体和客体具体历史统一原则 36

三、主体和客体具体历史统一的基本要求 37

第三章 学习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和方法 39

第一节 学习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39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人们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39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41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43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44

第二节 学习哲学方法论的方法 46

一、学习哲学方法论,要站在世界观的高度去理解,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转化中去掌握 46

二、学习哲学方法论,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48

三、学习哲学方法论,要面向现实,面向科学,面向世界 49

第四章 认识和改造客体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53

第一节 客体 53

一、客体的涵义 54

二、客体的形式 55

三、客体的构成 58

四、客体的基本属性 63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66

一、联系和发展原则的客观基础 66

二、联系和发展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69

第三节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70

一、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客观基础在于客体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71

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72

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原则的客观基础 74

第四节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 74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75

第五章 实体分析方法 78

第一节 质量分析方法 78

一、定性方法 78

二、定量方法 81

三、适度方法 83

第二节 比较方法 86

一、比较方法的客观基础 86

二、比较方法的主要类型 87

三、比较方法的基本要求 92

一、客观事物的结构及其功能 96

第三节 结构方法 96

二、结构方法的产生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98

三、结构方法的主要类型 100

第四节 实事求是方法 103

一、实事求是方法的产生及其在哲学方法论中的地位 104

二、实事求是方法的基本要求 107

第六章 关系分析方法 110

第一节 矛盾分析方法 110

一、矛盾分析方法的客观基础 110

二、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112

三、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118

第二节 系统分析方法 119

一、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 119

二、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121

三、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126

第三节 综合分析方法 127

一、综合分析方法的客观基础 127

二、综合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128

三、综合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133

第四节 具体历史统一方法 134

一、具体历史统一方法的客观基础 134

二、具体历史统一方法的主要内容 136

三、具体历史统一方法的基本要求 139

第七章 运动分析方法 141

第一节 运动源泉动力分析方法 141

一、从事物自身寻找运动源泉动力的方法 141

二、运动源泉动力综合分析方法 143

第二节 运动过程分析方法 147

一、运动过程分析方法的客观基础 147

二、过程分析方法 148

第三节 运动方向道路分析方法 152

一、辩证否定方法 152

二、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把握事物运动方向道路的方法 154

三、运动方向道路综合分析方法 155

第四节 社会运动分析方法 156

一、社会运动源泉动力分析方法 156

二、社会运动过程分析方法 163

三、社会运动方向道路分析方法 165

第一节 主体 168

一、主体的涵义 168

第八章 认识和完善主体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68

二、主体的特征 170

三、主体的形式 171

四、主体的构成 172

第二节 具体性原则 175

一、把主体作为物质实体来认识 175

二、把主体放在物质关系中来认识 176

第三节 全面性原则 177

一、全面分析主体的构成 177

二、全面分析主体的属性和本质 177

三、全面分析主体的形式 178

四、全面分析主体的发展 178

一、主体的自我反思 179

第四节 主体自我反思的原则 179

二、主体自我反思的原则 180

第九章 人的分析方法 181

第一节 人的本质的分析方法 181

一、现实性分析方 181

二、科学抽象方法 183

三、历史分析方法 184

四、阶级分析方法 185

五、综合分析方法 186

第二节 人的价值分析方法 187

一、人的价值二重性分析方法 187

二、人的价值的本质分析方法 190

三、评价人的价值的方法 192

第三节 人的解放分析方法 194

一、人的解放的主体分析方法 194

二、人的解放的客体分析方法 196

三、人的解放的思想分析方法 197

四、人的解放的主客体关系分析方法 198

第十章 主体意识训练方法 201

第一节 辩证思维方法 201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01

二、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 214

第二节 创造思维方法 217

一、创造思维的基本方法 217

二、创造思维方法的训练 222

第三节 科学预见方法 223

一、科学预见的基本方法 224

二、科学预见方法的训练 226

第四节 意识倾向分析方法 228

一、意识倾向及其类型 229

二、意识倾向的产生和形成 230

三、意识倾向的作用 232

四、意识倾向的分析方法 233

第十一章 认识和调节主客体关系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236

第一节 主客体关系 236

一、主客体关系的涵义和特点 236

二、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237

第二节 主客体形式相互转换原则 240

一、客体主体化中的主客体统一 241

二、主体客体化中的主客体统一 242

第三节 实践、信息、价值中介原则 243

一、必须通过实践中介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现实的统一 244

二、必须通过信息中介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观念的统一 245

三、必须通过价值中介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的价值的统一 246

第十二章 信息方法 248

第一节 信息对主客体关系的调节作用 248

一、信息是客体向主体观念转化的中介环节 248

二、信息流通调节着主客体的关系,保证实践活动的连续进行 251

第二节 客体信息的表露方法 252

一、客体相互作用的信息表露方法 252

二、人工表露客体信息方法 253

一、识别、筛选和初步整合 256

第三节 主体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256

二、分析、抽象、建立理论知识体系 259

三、想象、重组、创造新的观念模型 261

第四节 通过信息反馈求得主客体统一的方法 263

第十三章 价值方法 268

第一节 价值在主客体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268

一、价值是调节和支配主体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269

二、价值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的最深厚的动力 269

三、价值作用表现在实践认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270

第二节 客体价值评价 273

一、客体价值本质的分析 273

二、客体价值特征及结构分析 275

三、客体价值的评价 281

第三节 主体价值评价 282

一、主体价值的特点 282

二、主体价值结构分析 283

三、主体价值的评价 286

第四节 在价值评价中实现主客体统一的方法 288

一、揭示主体的需要 288

二、把握客体的价值 289

三、掌握主客体价值关系的运动 289

四、确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 290

第十四章 实践方法 292

第一节 实践对主客体关系的作用 292

一、实践是决定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其关系的基础 292

二、实践是推动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发展的动力 293

三、实践是实现主体与客体统一的途径 294

四、实践是检验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唯一标准 294

第二节 决策方法 295

一、决策的涵义 296

二、决策的作用 298

三、决策的基本特性 300

四、决策的方法 303

第三节 实施方法 307

一、实施的涵义和作用 308

二、实施的特性 310

三、实施的方法 312

第四节 在实践中求主体与客体统一的方法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