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新等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4204·122
  • 页数:16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实用临床经验集下一篇:生物化学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2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观点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法思想 3

(一)整体观念 4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二)辨证论治 5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7

第一章 阴阳五行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一)阴阳对立 11

(二)阴阳互根 12

(四)阴阳转化 13

(三)阴阳消长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5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8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1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2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2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2

(二)五行的生克规律 23

(三)五行的乘侮规律 2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6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7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 27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29

第一节 五脏 36

一、心(附:心包络) 36

第二章 藏象 36

(一)心的解剖形态 37

(二)心的生理功能 37

(三)心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38

(四)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39

(二)生理功能 40

(二)肺的生理功能 40

(一)肺的解剖形态 40

二、肺 40

(一)形态部位 40

〔附〕心包络 40

(五)心的生理特性 40

(三)肺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3

(四)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4

(五)肺的生理特性 44

三、脾 44

(一)脾的解剖形态 44

(二)脾的生理功能 45

(三)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5

(五)脾的生理特性 46

(四)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6

(一)肝的解剖形态 47

四、肝 47

(二)肝的生理功能 48

五、肾 52

(一)肾的解剖形态 52

(二)肾的生理功能 52

(五)肝的生理特性 52

(四)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52

(三)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52

(三)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56

(四)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57

(五)肾的生理特性 57

〔附〕命门 57

(一)命门的位置 57

(二)命门的功能 58

(二)胃的生理功能 61

(一)胃的解剖形态 61

二、胃 61

(一)胆的解剖形态 61

一、胆 61

第二节 六腑 61

(二)胆的生理功能 61

三、小肠 62

(一)小肠的解剖形态 62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62

(一)膀胱的解剖形态 63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 63

六、三焦 63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 63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63

五、膀胱 63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63

四、大肠 63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64

(三)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64

(二)脑的生理功能 66

(一)脑的解剖形态 66

一、脑 66

第三节 奇恒之腑 66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67

二、髓 67

(一)髓的解剖形态 67

(二)髓的生理功能 67

(二)脉的生理功能 68

(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8

(一)女子胞的解剖形态 68

五、女子胞(附精室) 68

四、脉 68

(一)脉的解剖形态 68

(二)骨的生理功能 68

(一)骨的解剖形态 68

三、骨 68

〔附〕精室 69

(四)心与肾的关系 70

(三)心与肝的关系 70

(二)心与脾的关系 70

(一)心与肺的关系 7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7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70

(五)肺与脾的关系 71

(六)肺与肝的关系 73

(七)肺与肾的关系 73

(八)肝与脾的关系 74

(九)肝与肾的关系 74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5

(十)脾与肾的关系 75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76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76

(三)脾与胃的关系 77

(四)肝与胆的关系 77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78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78

(三)气的生成过程 82

(二)与气生成有关的脏腑 82

(一)气的来源 82

一、气的概念 82

第一节 气 82

第三章 气血津液 82

二、气的生成 82

(三)防御作用 83

(四)固摄作用 83

(五)气化作用 83

(二)温煦作用 83

(一)推动作用 83

三、气的功能 83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84

(一)气的运动 84

(二)气的运动形式 84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85

(一)元气 85

(二)宗气 86

(三)营气 87

(四)卫气 88

(一)水谷精微化血 90

二、血的生成 90

一、血的概念 90

第二节 血 90

(二)精化血 91

三、血的功能 91

(一)营养和滋润作用 91

(二)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91

四、血的循行 92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93

(一)津液的生成 93

二、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9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93

第三节 律液 93

三、津液的功能 94

(一)滋润和濡养作用 94

(二)参与血液的生成 94

(三)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94

(四)排泄废物 94

(二)血对气的关系 95

(一)气对血的关系 95

一、气和血的关系 95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95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96

(一)气对津液的关系 96

(二)津液对气的关系 96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96

(一)血对津液的关系 96

(二)津液对血的关系 96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98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98

第四章 经络 9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99

(一)经脉 100

(二)络脉 100

(三)经筋和皮部 100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01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101

(二)具体名称 10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101

(一)命名原则 101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10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01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和表里关系 102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102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02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03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103

(一)手三阴经 104

(二)手三阳经 105

(三)足三阳经 106

(四)足三阴经 108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1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 11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11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11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112

(一)督脉 112

(三)冲脉 113

(二)经脉 113

(四)带脉 114

(五)阴跷脉、阳跷脉 115

(六)阴维脉、阳维脉 115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16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16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116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17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 117

(一)阐释病理变化 117

(四)调节功能平衡 117

(三)感应传导作用 117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17

第五章 病因 120

第一节 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 120

一、六淫 120

(一)风 121

(二)寒 123

(三)暑 124

(四)湿 125

(五)燥 126

(六)火(热) 127

二、疫疠 129

(一)疫疠的基本概念 129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130

三、寄生虫 130

四、外伤 131

(一)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131

(二)烧烫伤 131

(三)冻伤 131

(四)虫兽伤 131

第二节 七情、饮食、劳倦 133

一、七情 133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133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33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 134

(三)饮食偏嗜 136

(二)饮食不洁 136

二、饮食 136

(一)饮食不节 136

三、劳逸 137

(一)过劳 137

(二)过逸 137

(一)痰饮的概念 139

(二)痰饮的形成 139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39

一、痰饮 139

第三节 痰饮、瘀血 139

二、瘀血 141

(一)瘀血的概念 141

(二)瘀血的形成 141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41

第六章 病机 144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44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144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144

(一)休质 145

(二)营养、锻炼 145

(二)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45

二、影响正气的因素 145

(三)生活环境 146

(四)精神状态 146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47

一、邪正盛衰 147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47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化 147

(一)阴阳盛衰 149

二、阴阳失调 149

(二)阴阳互损 150

(三)阴阳格拒 151

(四)阴阳转化 151

(五)阴阳亡失 151

三、升降失常 152

(一)升降失常的基本概念 152

(二)升降失常的病理表现 153

(一)摄生 156

一、未病先防 156

第一节 预防 156

第七章 防治原则 156

(二)防止病邪的侵袭 158

二、既病防变 158

(一)早期诊治 158

(二)控制疾病的传变 158

第二节 治则 159

一、治病求本 159

(一)正治与反治 160

(三)标本缓急 162

(二)病治异同 162

二、扶正祛邪 163

(一)扶正祛邪的含义 163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64

三、调整阴阳 164

(一)损其有余 164

(二)补其不足 164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65

(一)因时制宜 165

(二)因地制宜 165

(三)因人制宜 1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