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总论卷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总论卷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总论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洪,王怀超主编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555389
  • 页数:590 页
图书介绍:本卷内容包括:中国改革历史回顾、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改革、关于改革的决议、文献、文章摘要、实际工作者谈改革、改革大事记等。
《中国改革全书 1978-1991 总论卷》目录

目录 1

编辑说明 《中国改革全书》编委会 1

序 编者 1

总序 马洪 1

第一篇 中国改革历史回顾 3

第一章 国内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改革历程研究状况的评析 3

第二章 中国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尝试——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 7

到50年代末期 7

第三章 中国改革的第二阶段:在调整中改革——从60年代初期到“文化大 22

革命”前夕 22

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 33

第四章 中国改革的第三阶段:理论准备和重点突破——从1978年12月中 33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发表 33

第五章 中国改革的第四阶段:全面改革时期——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 58

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 58

第六章 中国改革的第五阶段: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时期——从1988年9月 69

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1年9月中共中央 69

工作会议宣布治理整顿的目标已经达到 69

目标已经基本达到至今 75

第七章 中国改革的第六阶段:改革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推进—— 75

从1991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宣布治理整顿的主要 75

第二篇 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探索 8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内涵 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含义 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 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式和改革的主体 85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改革兴起的原因 87

第一节 直接动因 87

第二节 体制方面的原因 88

第三节 思想根源 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革认识史的回顾 93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9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革性质和方向的探索 95

第三节 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及其形成的原因 98

第一节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01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101

第二节 关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109

第三节 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16

第五章 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118

一、改革与思想解放 129

第三篇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改革 129

二、改革的必要性 131

三、改革的性质 136

四、改革的目的 141

五、改革的出发点 144

六、改革的方向与任务 149

七、改革的步骤和方法 160

八、改革的基本原则 16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73

第四篇 关于改革的重要决议、文献辑要 17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 179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 18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19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

排除干扰,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 邓小平 211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节录) 213

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节录) 李鹏 220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节录) 邓小平 227

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节录) 李鹏 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节录) 23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江泽民 239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江泽民 245

第五篇 关于改革的重要文章著作摘要 251

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依据 251

二、改革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62

1.所有制问题 262

2.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 272

3.按劳分配问题 283

4.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293

三、改革的目标模式与策略选择问题 304

1.改革的目标模式 304

2.改革的中心环节 311

3.改革的环境 321

4.体制转换方式和双重体制问题 327

5.改革的配套实施 337

6.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343

四、改革的全面推进 349

1.改革与开放 349

2.改革与发展 357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365

第六篇 实际工作者谈改革 377

一、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 377

改革离不开解放思想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何竹康 377

解放思想 振奋精神 深入改革 国家体改委秘书长 王仕元 379

解放思想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河北省省长 程维高 381

不断解决思想 才能不断深化改革 383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教授 沈宝祥 383

深化改革必须打破僵滞、解放思想 广东省体改办主任 易振球 386

二、改革经验的总结 388

要充分肯定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会长 吕东 388

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历史研究和理论探讨 38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刘国光 38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基本经验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王梦奎 391

总结经验,增强改革的科学性 西安市市长 崔林涛 394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396

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指导思想 国家体改委主任 陈锦华 396

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策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马洪 398

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贺光辉 400

90年代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黑龙江省省长 邵奇惠 402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405

深化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张勃兴 405

深化改革主思路与基本取向 沈阳市市长 武迪生 408

以搞活企业为中心深化改革 武汉市副市长 王明权 410

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叔莲 412

实行“四放开” 推进改革深化 重庆市体改委主任 陈元虎 414

有步骤地改变双重体制运行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戴园晨 416

围绕转变企业机制展开综合配套改革 北京市体改委副主任 贺阳 418

五、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419

关于搞活大中型企业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 朱镕基 419

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 421

前国家经委副主任、全国企业管理学会会长 袁宝华 421

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发展承包制 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 张彦宁 423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要坚持执行《企业法》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洪虎 425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七个问题 上海市市长 黄菊 428

新一轮企业承包该怎么搞 吉林省省长 王忠禹 430

关于企业管理的几个问题 中共西安市委书记 程安东 432

自主经营是核心 价格改革是关键 河北省副省长 宋叔华 435

发展企业集团的关键是选好组织形式 首钢副董事长、总经理 赵玉吉 437

搞活企业的思路 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 439

正确认识承包经营责任制 仪征石油化纤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 任传俊 441

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沈阳轧钢总厂厂长 高嵩山 443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要靠深化改革 河北省体改委主任 王东进 444

六、扩大对外开放 446

努力把对外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陈光毅 446

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孙维本 449

在治理整顿中继续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广东省省长 朱森林 451

进一步把对外开放推向前进 山东省省长 赵志诰 453

扩大开放 振兴重庆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萧秧 455

海南特区前程似锦 中共海南省委书记 邓鸿勋 457

七、改革与发展 457

兴晋富民,服务全国 山西省省长 王森浩 459

扬长避短,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发展 河南省副省长 刘源 461

特区未来更美好 厦门市市长 邹尔均 463

八、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65

如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顾委副主任 薄一波 465

评三位一体”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研究员 吴敬琏 467

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广东省河源市市长 钟阳胜 469

坚持改革求发展 四川省绵阳市市长 王金城 471

九、加强对改革的领导 473

加强党和政府对改革的领导,搞好统筹协调 国家体改委主任 陈锦华 473

协调各方,形成抓经济工作的合力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毛致用 475

转换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四川省省长 张皓若 477

第七篇 关于改革的重要文章著作索引 481

一、改革的理论依据 48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484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486

1.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486

2.国有制经济的改革 489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490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 492

1.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 492

2.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 494

3.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496

五、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 498

1.按劳分配原则 498

2.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机制与结构 499

3.公平与效率 501

六、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503

1.市场与价格 503

2.宏观调控 505

3.国家经济职能 507

七、改革的目标模式 508

八、改革的中心环节 510

1.改革的配套实施 513

九、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 513

2.体制转换方式与双重体制 514

3.改革关键环节的选择 516

十、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517

十一、改革与开放 518

十二、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 521

十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522

十四、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26

第八篇 改革大事记 531

1978年 531

1979年 531

1980年 533

1981年 537

1982年 539

1983年 542

1984年 545

1985年 548

1986年 551

1987年 555

1988年 561

1989年 569

1990年 574

1991年 5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