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黎明等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3119·225
- 页数:740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命 1
一、生物与非生物 1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2
三、生命是什么? 4
第二节 生物学的分科 4
第三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
第一篇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8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8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 8
一、水 8
二、无机盐 9
第二节 糖 10
一、单糖 10
二、双糖 13
三、多糖 14
第三节 脂类 16
一、油脂 16
二、磷脂 18
三、蜡 20
四、甾体 21
第四节 蛋白质 22
一、氨基酸 23
二、蛋白质的结构 29
三、蛋白质的性质 35
第五节 核酸 37
一、核苷酸 37
二、脱氧核糖核酸(DNA) 42
三、核糖核酸(RNA) 45
第六节 维生素 47
一、脂溶性维生素 48
二、水溶性维生素 50
第三章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55
第一节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 55
一、细胞的发现 55
二、细胞学说 56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 57
一、原核类的细胞结构 57
二、真核类的细胞结构 60
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71
第三节 细胞的繁殖与分化 74
一、原核类的细胞分裂 74
二、真核类细胞的分裂过程 75
第四章 组织、器官与系统 82
第一节 多细胞生物的层次结构 82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83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83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84
第三节 动物的组织 93
一、上皮组织 93
二、结缔组织 99
三、肌肉组织 113
四、神经组织 118
第五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125
第一节 种子和幼苗 125
一、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125
二、种子的萌发 131
三、幼苗 135
第二节 根 137
一、根系形态和根的结构 137
二、根的生理功能 146
第三节 茎 150
一、芽及其类型 150
二、枝条 152
三、茎尖及其发展 154
四、茎的结构 155
五、茎的生理功能 164
第四节 叶 167
一、叶的组成部分 168
二、叶的解剖结构 169
三、叶的生理功能 174
第五节 营养器官的相互关系 177
一、营养器官内部结构的相互关系 177
二、营养器官间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180
三、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182
第六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184
一、根的变态 184
二、茎的变态 187
三、叶的变态 189
第七节 花 191
一、花的组成部分 191
二、颖花的构造特点 194
三、花序 195
四、花芽形成 197
五、花粉粒和胚囊的形成 200
六、开花、传粉和受精 202
第八节 种子和果实 206
一、种子的形成 206
二、果实的形成 206
三、果实的种类 206
第六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214
第一节 两栖纲动物 214
一、外形 214
二、皮肤 215
三、骨骼系统 217
四、消化系统 219
五、呼吸系统 220
六、循环系统 221
七、神经系统 225
八、排泄系统 226
九、生殖系统 227
第二节 哺乳纲动物 228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229
二、肌肉系统 232
三、骨骼系统 234
四、消化系统 236
五、呼吸系统 240
六、循环系统 241
七、神经系统 244
八、感觉器官 248
九、泌尿系统 250
十、生殖系统 251
第七章 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55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255
一、什么是微生物 255
二、微生物的共性 256
第二节 原核类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259
一、细菌 260
二、放线菌 267
三、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69
第三节 真核类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270
一、酵母菌 270
二、霉菌 273
第四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277
一、病毒 277
二、类病毒 281
第五节 如何认识微生物 281
一、四大类微生物 281
二、用纯种分离法获得纯培养物 282
三、四大类微生物形态的比较和识别 283
第六节 微生物的生活 285
一、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285
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 289
三、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消毒与灭菌 294
第二篇生物的多样性 300
第八章 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300
第一节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300
第二节 种的命名方法 301
第三节 分类的阶元和检索表 302
一、分类的阶元 302
二、检索表 305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系统 307
第九章 植物界 313
第一节 蓝藻门 313
第二节 绿藻门 314
第三节 褐藻门 318
第四节 红藻门 320
第五节 粘菌门 323
第六节 真菌门和地衣门 324
一、真菌门 324
二、地衣门 332
第七节 苔藓植物门 333
第八节 蕨类植物门 336
一、裸蕨植物亚门 337
二、石松植物亚门 337
三、木贼植物亚门 340
四、真蕨植物亚门 342
第九节 裸子植物门 343
一、苏铁纲 347
二、银杏纲 348
三、松杉纲 349
四、盖子植物纲 351
第十节 被子植物门 352
一、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354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362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和主要的分科概述 365
第十章 动物界 384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 384
一、鞭毛虫纲 385
二、肉足虫纲 386
三、孢子虫纲 386
四、纤毛虫纲 388
第二节 海绵动物门 390
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 393
一、水螅纲 393
二、钵水母纲 395
三、珊瑚纲 396
第四节 扁形动物门 397
一、涡虫纲 397
二、吸虫纲 399
三、绦虫纲 402
第五节 线形动物门 403
第六节 环节 动物门 404
一、寡毛纲 405
二、蛭纲 407
第七节 软体动物门 409
一、腹足纲 409
二、瓣鳃纲 410
三、头足纲 412
第八节 节 肢动物门 413
一、甲壳纲 414
二、蛛形纲 416
三、昆虫纲 418
第九节 棘皮动物门 426
第十节 脊索动物门 427
一、半索动物亚门 428
二、尾索动物亚门 431
三、头索动物亚门 433
四、脊椎动物亚门 436
第三篇生命的动态过程及其延续性 481
第十一章新陈代谢 481
第一节 生物的能源 481
一、生物能学简述 481
二、能量仓库 482
三、三磷酸腺苷(ATP) 484
第二节 酶与新陈代谢 485
一、活化能和催化剂 485
二、酶及其组成和分类 486
三、酶的催化特性和催化机理 488
第三节 同化作用 491
一、光合作用 491
二、化能合成作用 502
第四节 糖的异化作用 504
一、需氧呼吸 504
二、厌氧呼吸 510
第五节 脂肪的异化作用 511
一、脂肪在肠内的吸收 512
二、甘油代谢 513
三、脂肪酸代谢 513
第六节 蛋白质的异化作用 516
一、蛋白质的消化 516
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516
三、氨的去路 519
第七节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间的关系 521
第十二章生物的调节 及其行为生物学基础 522
第一节 自主调节 的意义 522
一、内环境的渗透压 522
二、内环境酸碱度的变化 523
三、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维持 524
四、恒温动物的体温 525
第二节 激素的调节 526
一、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功能 526
二、下丘脑-垂体系统 528
三、激素作用的机理 529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531
第三节 神经调节 532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 532
二、反射和反射弧 534
三、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535
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控制 537
五、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38
第四节 生物的感应性与行为 539
一、行为的类别 540
二、行为与激素的关系 541
第十三章生殖与发育 543
第一节 生殖 543
一、无性生殖 543
二、有性生殖 546
第二节 发育 552
一、动物的个体发育 552
二、植物的个体发育 565
第三节 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与生长 568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568
二、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 和控制 571
第十四章遗传与变异 580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概念 580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581
一、孟德尔第一定律 581
二、孟德尔第二定律 584
三、孟德尔规律的染色体假说 587
四、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589
五、基因的作用 594
第三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596
一、基因的化学本质 596
二、DNA的半保留复制 600
三、遗传密码与基因表达 602
四、中心法则与反向转录 606
五、基因是什么 608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610
一、基因突变 610
二、染色体突变 613
三、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618
四、遗传工程 621
五、细胞质遗传 624
第五节 米丘林遗传学派的基本观点 626
一、遗传性概念和阶段发育理论 626
二、获得性遗传和定向培育 628
第四篇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631
第十五章生命的起源 631
第一节 地球的形成 631
一、宇宙间元素的组成和无机小分子的形成 632
二、原始地球大气 633
三、地球上的原始海洋 634
第二节 从无机物到低分子有机物 635
一、氨基酸的合成 637
二、嘌呤碱和嘧啶碱的合成 637
三、糖的合成 640
四、核苷的合成 640
五、核苷酸的合成 641
六、脂肪酸的合成 641
七、卟啉的合成 641
八、烟酰胺的合成 642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643
一、蛋白质的合成 643
二、核酸的合成 645
第四节 多分子体系和原始生命的形成 645
一、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645
二、关于团聚体和微球体的假说 646
三、原始生命的形成 648
第十六章生物的进化 651
第一节 进化的证据 651
一、胚胎学的证据 651
二、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653
三、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证据 656
四、古生物学的证据 657
第二节 进化学说 659
一、拉马克学说 659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贡献 659
三、新拉马克学说 661
四、新达尔文学说 662
五、群体遗传与物种进化假说 664
六、非达尔文主义 671
第五篇生物与环境 676
第十七章生物种的生态适应 676
第一节 生物圈 676
第二节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677
一、湿度 677
二、温度 678
三、光 679
四、空气 679
五、土壤 680
六、火 680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 681
一、种的分布和生态幅 681
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681
三、行为与调节 683
四、趋同与趋异 684
第四节 生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 686
一、共栖与共生 686
二、捕食的关系 687
三、寄生 688
四、种间竞争 688
五、协同进化 689
第十八章种群与群落的生态规律 690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690
一、种群的数量 690
二、繁殖力 691
三、年龄结构 691
四、性比 692
第二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692
一、外界环境因素 693
二、种内因素 693
第三节 群落的特征 694
一、种类组成 695
二、群落结构 696
三、种的生态位 698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698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701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 70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702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703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703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707
第四节 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破坏 712
第五节 人与环境 713
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714
二、农业生态系统 716
三、环境污染和保护 717
第二十章仿生学和量子生物学 720
第一节 仿生学 720
一、仿生学及其研究方法 720
二、感官与智能仿生学 722
三、通信及控制仿生学 728
四、化学仿生学 731
五、力学仿生学和医学仿生学 734
第二节 量子生物学及其展望 73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