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经脉是怎样命名的?有何演变? 1
2. 何谓十二经别?它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怎样? 3
3. 十二经别和十二络脉有何异同? 4
4. 《难经》与《灵枢》所载十五络有何不同?如何理解? 5
5. 为什么足太阴脾经既有“足太阴之络”,又有“脾之大络”? 6
6. 何谓十二经筋?它与经脉有何不同? 7
7. 经筋的作用、病候及治疗特点怎样? 8
8. 何谓皮部?它的临床意义怎样? 9
9. 何谓“支节”和“三百六十五节”? 10
10. 十二经血气多少的记载何以有不同?以何者为合理? 12
11. 如何理解气血多少和“出气”、“恶气”的意义? 13
12. 何谓“是动、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15
13. 帛书“十一脉”与《灵枢》所载有哪些不同?区分意义如何? 18
14. 为什么六阳经不说主“腑”所生病? 19
15. 为什么帛书中称手三阳经为“齿脉”、“肩脉”、“耳脉”? 21
16. 为什么手三阳经分主“津”、“液”、“气”所生病? 22
17. 为什么足阳明经主“血”所生病? 24
18. 为什么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 25
19. 为什么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 26
20. “十一脉”与“十二经脉”比较相差哪一条? 27
21. 手太阴肺经何以“起于中焦”? 29
22. 手少阴心经的无穴通路有哪些特点? 30
23. 足阳明胃经为何循行于胸腹? 31
24. 胸腹部如何定线和分经?各书记载有何不同? 32
25. 手、足少阳经在肩、颈部是怎样交叉的? 33
26. 为什么说耳、目为“宗脉之所聚”? 35
27. 对“心系”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36
28. 何谓“目系”?有哪些经络通过? 37
29. 嗌、咽、喉、肺系、颃颡的具体部位和经络联系如何? 38
30. 督脉的命名含义如何?为什么又称为“阳脉之海”? 41
31. 为什么胃与冲脉都称为“五脏六腑之海”? 42
32. 为什么称冲脉为“经络之海”、“十二经之海”和“血海”? 43
33. 冲脉是“并少阴之经”还是“并阳明之经”? 44
34. 为什么说“八脉隶乎肝肾”? 46
35. 八脉如何交会八穴? 47
36. 什么是交会穴?它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48
37. 何谓“标本”、“根结”?两者有何异同? 49
38. 各经五输穴何以都起于四肢末端?有何含义? 50
39. 五输穴的脉气流注与经脉走向有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53
40. 为什么说“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 54
41. 《内》、《难》关于五输穴的选用有哪些方法?临床上如何运用? 56
42. 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如何应用? 57
43. 如何理解《难经》所说的“当刺井者,以荥泻之”? 58
44. 为什么《灵枢 本输》未载手少阴经穴? 60
46. 廉泉穴有几?其归经与定位如何? 61
45. 天容穴的归经有何演变? 61
47. 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穴的主治作用有何异同? 62
48. 子午流注针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64
49. 子午流注针法中“阳进阴退”、“返本求原”是怎么回事? 65
50.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66
51. 足三里穴有哪些治疗作用? 68
52. 为什么说“面口合谷收”? 70
53. 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72
54. 怎样理解“头顶寻列缺”? 74
55. 气海穴与膻中穴的治疗作用有何异同? 74
56. 风池、风府、风门三穴的治疗作用有何异同? 75
57. “膏盲”名词的演变及其应用在腧穴中的意义如何? 77
58. 为什么说“膏盲补虚劳”? 79
59. 盲门穴主治“乳余疾”等,如何理解? 80
60. 为什么关元穴有扶阳固脱的作用? 82
61. 水沟穴有哪些急救作用? 83
62. 怎样用至阴穴纠正胎位?其机理如何? 85
63. 何谓“惺惺”及“惺惺穴”? 85
64. 标本理论对临床取穴有何指导意义? 86
65. 何谓担截法?如何应用? 89
66. 为什么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90
67. 《灵枢》和《素问》解释“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有何不同? 92
68. 针刺补泻是怎样“从卫取气”、“从营置气”的? 93
69. 何谓“迎随”?具体方法有哪些? 95
70. 针刺中如何分“三才”?它与《内》、《难》理论有何联系? 96
71. 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怎样? 97
72. “平补平泻”有哪几种解释? 98
73. 如何理解《席弘赋》所说的“左右捻针寻子午”? 99
74. 掌握针刺深浅的依据有哪些? 101
75. “巨刺”和“缪刺”有何异同? 103
76. 如何分析《灵枢·官针》中的三种“输刺”? 104
79. 什么叫接气通经法? 104
77.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具体操作和研究情况怎样? 105
78. 何谓“龙、虎、龟、凤”四法?怎样运用? 107
80. 艾灸法怎样分补泻? 108
81. 皮刺法的由来和理论依据怎样? 109
附篇 111
一、杨继洲针灸考卷(策)注释 111
(一) 诸家得失策 111
(二) 头不多灸策 118
(三) 穴有奇正策 125
(四) 针有深浅策 133
二、招考针灸硕士研究生试题 138
(一) 中医研究院针灸试题 138
(二) 上海中医学院针灸试题 149
(三)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试题 151
(四) 天津中医学院针灸试题 160
- 《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睢明河主编 2018
- 《最新国家标准 针灸穴位使用详解 第2版》睢明河 2018
-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2016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针灸独特疗法聚英》吴耀持 2018
- 《针灸人生》刘敏勇主编 2018
- 《针灸特色疗法学》严兴科,赵中亭主编 2018
-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陈章妹,张琪,张建明主编 2018
- 《春华秋实 50载针灸研究征程中的苦与乐》韩济生,万有主编 2018
- 《结构针灸刺法经验》关玲主编;杜金龙,于洋,高志雄副主编 2017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孙中山在上海》王琪森著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组合与舞蹈 四级》陈婷译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