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本理论教材
中医基本理论教材

中医基本理论教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广东中医学院中医基本理论教研组编
  • 出 版 社:广东中医学院
  • 出版年份:1972
  • ISBN: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基本理论教材》目录

上篇 中医基本理论 1

概说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4

第一节 阴阳 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

二、阴阳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6

第二节 五行 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9

二、五行在中医学上的运用 11

第二章 脏腑 16

一、心(附:心包络) 17

第一节 五脏 17

二、肝 19

三、脾 21

四、肺 23

五、肾 25

第二节 六腑 28

一、胆 28

二、胃 28

三、小肠 29

四、大肠 29

五、膀胱 30

六,三焦 3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31

第三节 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31

附:五脏病理关系示意图 35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0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0

四、脏腑与形体、五官九窍的关系 43

第四节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3

一、精 43

二、气 44

三、血 45

四、津液 4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 49

第三章 病因 49

第二节 外感与内伤 51

一、外感 51

二、内伤 56

第三节 病理变化 59

一、风气内动 60

二、寒从中生 61

三、湿浊内困 62

四、津伤化燥 63

五、火热内扰 63

附录:病机十九条 66

第一节 四诊 69

第四章 四诊八纲 69

一、望诊 70

(一)神态 70

(二)肤色 70

(三)形体 73

(四)五官 75

(五)舌诊 77

二、闻诊 84

(一)听声音 84

(二)嗅气味 85

三、问诊 86

(三)现病症 87

(二)病史 87

(一)一般情况 87

四、切诊 92

(一)脉诊(附:诊幼儿指纹) 93

(二)触诊 102

第二节 八纲 102

一、表、里 104

二、寒、热 106

三、虚、实 109

四、阴、阳 112

附:病例讨论 116

概说 119

下篇 辨证论治概要 119

第五章 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 127

第一节 卫分病证治 132

一、风寒表证 132

二、风温表证 133

三、暑温表证 134

四、湿温表证 134

五、秋燥表证 135

第二节 气分病证治 135

一、气分热盛 136

二、热结胃肠 136

四、热郁于胆 137

三、热郁于肺 137

五、气分湿温 138

附:中焦寒湿证治 141

六、风温时毒 142

七、气卫同病 142

第三节 营分病证治 143

一、营分热盛 144

二、热入心包 144

三、热动肝风 145

四、营卫同病 145

第四节 血分病证治 146

一、血分热盛 146

五、营气同病 146

二、气血两燔 147

第五节 伤阴证治 148

一、肺胃阴伤 149

二、肝肾阴虚 149

三、心肾阴虚 150

第六节 伤阳证治 151

一、脾肾阳虚 151

二、心肾阳虚 152

三、阴竭阳脱 152

附一:病例 153

附二:六经辨证论治 157

一、太阳病证治 158

二、阳明病证治 160

三、少阳病证治 162

四、太阴病证治 163

五、少阴病证治 164

六、厥阴病证治 166

第六章 脏腑辨证论治 168

第一节 心和小肠证治 168

一、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衰) 169

三、心血瘀阻 170

二、心阴虚(心血虚) 170

四、心火上炎 171

五、痰火扰心 171

六、痰迷心窍 172

七、小肠实热 172

八、小肠虚寒 173

第二节 肝和胆证治 175

一、肝气郁结 175

二、肝火上逆 176

三、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176

五、寒滞肝脉 177

四、肝风内动 177

六、肝胆湿热 178

七、胆虚痰扰 179

第三节 脾和胃证治 181

一、脾气虚弱(脾阳虚、中气下陷) 181

二、脾不统血 182

三、脾虚水泛 182

四、寒湿困脾 183

五、脾胃虚寒 183

六、脾胃湿热 184

七、胃火炽盛 184

八、胃阴不足 185

一、风寒束肺 187

二、风热犯肺 187

第四节 肺和大肠证治 187

三、痰浊阻肺 188

四、肺气虚弱 189

五、肺阴不足 189

六、大肠湿热 190

七、大肠虚寒 190

第五节 肾和膀胱证治 192

一、肾气虚(肾阳虚、命门火衰) 192

二、肾虚水泛 193

三、肾不纳气 193

四、肾阴虚 194

五、膀胱湿热 194

六、膀胱虚寒 195

第六节 两脏同病证治 197

一、心脾两虚 197

二、心肾不交 197

三、脾虚肝郁 198

四、肝火犯肺 198

五、肝肾阴虚 199

六、脾肺两虚 199

七、脾肾两虚 200

八、肺肾阴虚 200

九、肾水凌心 201

附:病例 203

一、气虚 205

第七章 气、血、痰、食的辨证论治 205

第一节 气的征治 205

二,气滞 206

三、气逆 207

四、气厥 208

第二节 血的证治 209

一、血虚 210

二、血瘀 210

三、出血 211

四,血厥 213

第三节 痰的证治 214

一、风痰 215

二、热痰 216

三、寒痰 217

四、湿痰 217

五、燥痰 217

六、梅核气 218

七、痰火郁结 218

八、痰厥 219

第四节 食的征治 219

一、伤食 220

二、食积 221

三、食厥 221

附:病例 2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