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
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

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丁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5037·2547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
《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目录

第一章 储油层地质特征 1

第一节 油层的细分、对比和基本性质 2

一、沉积旋回的划分与对比 2

二、岩性与电性关系的研究 4

三、小层对比程序和方法 6

四、岩石矿物及孔隙性质 8

第二节 油层沉积相及非均质特征 10

二、三角洲的基本沉积模式 12

一、松辽湖盆的沉积特点 12

三、沉积砂体的类型 18

四、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 31

第三节 大庆油田分区油层特点 36

一、喇嘛甸油田 37

二、萨尔图油田北部地区 37

三、萨尔图油田中部地区 38

四、萨尔图油田南部地区 38

五、杏树岗油田北部地区 39

七、大矿长垣南部各油田 40

六、杏树岗油田南部地区 40

第二章 储油层油水渗流特征 41

第一节 储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 41

一、润湿性的测定方法 41

二、大庆油田储层表面润湿性的初始分布 42

三、润湿性的作用及转化 43

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 46

一、孔隙结构的测定方法 46

二、大庆油田孔隙结构特征 46

三、孔隙结构特征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0

第三节 不同油层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

一、岩石表面润湿性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51

二、岩石孔隙结构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51

三、油层岩心经强水洗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52

四、异常形态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 53

五、大庆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点 54

第三章 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和基本作法 58

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阶段 58

一、大庆油田的开发方针 58

二、油田开发的准备阶段 58

一、大庆油田产量变化的过程 59

第二节 油田产量上升阶段 59

二、产量上升阶段的主要作法 60

三、产量上升阶段的主要效果 61

第三节 保持稳产阶段 62

一、油田稳产的依据 63

二、油田前五年稳产的主要作法 64

三、油田后五年稳产条件的变化 65

四、高含水期稳产的主要作法 67

五、油田继续稳产的可能性 69

一、确定注水时间的几个问题 71

第四章 注水保持油层压力 71

第一节 关于注水时间的确定 71

二、大庆油田早期注水保持压力开发的效果 73

第二节 自喷开采的压力界限 75

一、影响油井自喷流压的因素 75

二、自喷开采条件下压力和产量的关系 78

三、压力水平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81

四、自喷开采压力界限确定的原则 85

第三节 抽油条件下压力保持的界限 86

一、转抽后采油指数变化规律 86

二、抽油条件下流压界限确定的几个问题 91

三、抽油条件下地层压力界限确定的几个问题 97

四、转抽后压力界限确定的原则 101

第五章 油田开发部署 103

第一节 多油层大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 103

一、开辟生产试验区 103

二、分区钻开发资料井 105

三、部署基础井网 105

四、编制正式开发方案 106

一、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对开发多油层油田的作用 109

第二节 多油层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109

二、大庆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原则和结果 110

三、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几个问题 110

第三节 油田的井网部署 118

一、国外油田井网部署的发展 118

二、井网的部署及类型 120

三、层系和井网的组合 122

四、井网部署和开发效果 124

五、行列注水方式和面积注水方式 126

六、多油层油田井网部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8

一、初期井网下不同油层的水淹状况分类 130

第六章 油田开发部署的调整 130

第一节 开发部署调整的必要性 130

二、油田未动用储量的开发区内的分布 134

第二节 开发部署调整的概况 137

一、试验阶段 即1965~1970年期间 137

二、局部调整阶段(即1971~1978年期间) 138

三、全面调整阶段(即1979年以后) 140

第三节 大庆油田调整井网的部署类型 140

第四节 油田开发部署调整的效果 145

一、调整井网对中低渗透层的适应性强,水驱控制程度高 145

二、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调整层的注水受效状况 146

三、减缓了高渗透层的干扰,改善了差油层的动用状况 148

四、原方案采油井开发效果较好,未受调整井投产影响 148

五、改善了调整区全区的开发效果,增加了油田可采储量 149

第五节 调整井网的合理技术经济指标 151

一、油层性质和调整井注采井距的关系 151

二、井网密度和采收率的关系 152

三、调整井网的技术经济指标 153

第六节 油田开发部署调整的原则 155

二、分层调整的阶段性 157

一、分层调整的作用 157

第一节 多油层油田分层调整的必要性 157

第七章 注水过程中的分层调整 157

第二节 分层调整的作法 158

一、分层注水 158

二、分层堵水 162

三、分层压裂 167

四、双管分采 173

第三节 分层调整方案的编制 174

三、方案编制 175

二、油层研究 175

一、资料录取 175

四、方案实施 176

第八章 油田开发试验 177

第一节 中区西部分层注水开发试验 178

一、试验区概况 178

二、开发试验简史 178

三、试验取得的认识 181

第二节 小井距注水开发全过程矿场试验 187

一、试验区的地质特征 188

二、油井的自喷开采条件 189

三、单层水驱开采油井产能变化 190

四、油井见水及含水上升速度 192

五、油田水驱采收率 194

六、高倍数注水采油试验 196

七、层内剖面调整、挖潜试验 196

第三节 厚油层注水开发试验 201

一、试验区的概况及地质特征 201

二、层内油水分布特征 205

三、厚油层高含水期层内挖潜试验 209

第四节 层系井网调整矿场试验 217

一、试验区概况 218

二、调整效果 218

三、试验取得的主要认识 220

第五节 高台子油层开发试验 226

一、试验区的地质特点 227

二、试验区的概况 228

三、开发试验所取得的认识 229

第一节 注水开发过程中采油指数与采液指数的变化 234

一、油田采油指数的变化 234

第九章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与预测 234

二、油田采液指数的变化 236

第二节 注水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的变化 238

一、不同性质油层的吸水能力和启动压力 238

二、关于注水井层间干扰现象 239

第三节 油田不同地区含水上升的特点 241

一、油水粘度比的大小是决定油田含水上升特点的主要因素 241

二、油田各大区含水上升的基本特点 242

一、水驱特征曲线法 244

第四节 油田开发动态预测 244

二、采油指数法 249

三、产量递减曲线法 254

第十章 油田采收率的预测方法 263

二、油水两相驱替理论计算法 264

三、水淹层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法 264

四、矿场单层注水开发试验法 265

五、矿场开发资料类比法 266

六、驱替特征曲线法 266

七、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统计法 267

一、水驱油试验法 3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