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长春文史资料  总第53辑  伪满洲国十四年史话
长春文史资料  总第53辑  伪满洲国十四年史话

长春文史资料 总第53辑 伪满洲国十四年史话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长春文史资料》编辑部
  • 出 版 社: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577 页
图书介绍:
《长春文史资料 总第53辑 伪满洲国十四年史话》目录

第一章 伪满洲国成立前的东北 1

第一节 清末列强入侵东北 1

中日甲午之战 1

俄国对东北的野心 2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4

日俄在东北之战 5

日俄分据东北 8

英美向东北插手 9

苏联之于中国 10

第二节 民国内战与东北政局 12

袁世凯“洪宪”称帝 12

张勋复辟 13

孙中山成立南方政府 14

南北对立和议不成 14

北洋军阀火并 15

南军北伐与全国统一 16

“九·一八”事变前夕 18

第三节 东北沦陷前的政情 19

民国政府的收摊者 20

易帜后动荡的东北局势 22

第二章 日本关东军侵占东北地区 29

第一节 炸死张作霖 29

张作霖与日本勾结 30

张作霖之死与东北易帜 31

第二节 日军挑衅制造事端 33

万宝山事件 34

中村事件 37

东北沦陷之谜 38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与沈阳沦陷 39

军炸毁铁路攻占北大营 39

沈阳变色 41

第四节 吉林省熙洽投降日本关东军 43

熙洽开门揖盗 43

成立伪吉林省政府 46

第五节 张海鹏投敌攻打马占山 48

张海鹏的发迹 48

洮南投敌 49

攻打黑龙江省 51

齐齐哈尔沦陷 53

第六节 北满抗日战争与辽西失守 54

爱国的部队 54

北满抗日战争 56

辽西失守东北尽陷 57

第七节 被遗弃的土地上 58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的兵力 58

“九·一八事变部分东北军向日本关东军投降 59

日本关东军对投降者的处置 60

不愿作亡国奴的抗日力量 61

第三章 溥仪的“小朝廷”生活和复辟梦 69

第一节 清帝逊位与民国优待条件 69

清朝遗老的怨言 69

民国优待清室等条件 69

第二节 “清宫小朝廷”内幕 70

“宫中”机构 71

“太监”与“宫女” 72

“皇室”的生活 74

第三节 溥仪所受教育与童年少年生活 78

读书概况 78

童年与少年生活 80

第四节 “小朝廷”的悲喜 84

袁世凯感恩旧主与鸠占鹊巢 84

张勋复辟 85

第五节 溥仪结婚 88

婚事的争辩 88

举行婚礼 89

洞房花烛夜 90

第六节 盗取国宝古物 91

“清宫”国宝古物的流失 91

“小朝廷”流出古物的途径 91

溥仪私运国宝古物至天津 93

火灾掩盗行 93

第七节 “小朝廷”被逐出“宫” 94

被逐出“宫” 95

溥仪移往北府 96

接受日本公使馆的庇护 98

第八节 天津“行在”七年 101

继续搞复辟活动 101

日本对溥仪的控制 104

“行在”组织与经费筹用 106

家居与休闲生活 107

与“皇妃”离婚 114

第四章 伪满洲国的成立 119

第一节 东北局势急转直下 119

混乱的消息 119

封官招降 121

与土肥原会面 122

第二节 溥仪潜走旅顾 123

历史时刻 124

白河偷渡 125

移居旅顺 126

第三节 伪满洲国成立前夕 128

“会谈”之前 128

板垣与溥仪“会谈” 129

第四节 定伪都于长春 130

“就位”前的家事安排 130

旅顺的休闲生活 132

第五节 “就位”伪满洲国执政 132

“满洲国产婆”赵欣伯 132

溥仪北上长春 133

“就位典礼” 135

第六节 傀儡执政 136

第一件公文与近臣脸色 136

“执政”无公可办 137

“笼中天子” 138

第七节 “国联调查团”到东北调查 139

“调查团”的缘起 139

“调查团”的组成 140

溥仪对“调查团”的答话 140

“调查报告书”的实质 141

第八节 日本扩大侵华与溥仪称“帝” 143

日本入侵华北 143

溥仪对“密约”的烦恼 143

签订“日满议定书” 144

熙洽请愿复辟 145

溥仪称“帝” 145

第五章 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国 148

第一节 订立“条约”成立“协和会” 148

“日满密约”与公开“议定书” 148

成立“协和会” 149

第二节 “日满亲善”访问 150

秩父宫雍仁访长春 150

溥仪第一次“亲善”访日 150

溥仪第二次访日 151

第三节 “满洲国大官”有职无权 152

大权旁落 152

人人自危 156

第四节 不择手段的殖民活动 157

重金收买汉奸 157

公卖鸦片 158

伤风败俗的“淘金族” 159

第五节 移民东北 159

“自由移民” 160

“武装移民” 160

“百万移民计划” 162

“满蒙开拓少年义勇队” 162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移民计划” 163

应付战争掠夺粮食 164

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165

冰花哀史 166

第六节 傀儡皇帝处境尴尬 167

无权选任“国务总理” 167

奉“日神”为“国神”和“国教” 167

“帝室御用挂” 169

不得私自外出 170

不得侵犯“满铁附属地” 170

“护军”被整编 170

不能救亲家之死 171

认日本为“父亲” 172

第七节 “御临幸”和“巡幸” 172

检阅伪军大演习 172

“御临幸” 173

“巡幸” 173

第八节 日本关东军镇压东北人民 175

灭村平顶山 175

强迫赫哲族迁徙于绝地 177

残酷杀害被捕人员和“劳工” 178

进行活体试验制造细菌 179

“蓖梳式讨伐” 180

“肃正三年计划” 180

“大检举大讨伐” 180

“归村并屯” 181

溥仪“裁可”的“法令” 182

第九节 加紧备战掠夺资源 184

提出应战准备物资 184

构筑战备军事工程 185

“粮谷出荷”与“献金报国” 185

强征粮食 185

成立“国民勤劳部” 187

日本历任关东军司令官和伪满洲国使节修聘活动 189

第十节 日本关东军挑起两次对苏边境战争 191

张鼓峰事件 191

诺门坎战争 193

第六章 伪满洲国的典章制度 1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行政区划 198

“中央政府”组织机构 198

行政区划 203

第二节 礼仪 207

“皇帝”的卤簿 207

其他礼仪 207

第三节 典章 209

“御纹章” 209

“国旗” 209

“国歌” 210

“国花” 210

“协和服” 210

“印玺” 210

“巡狩”与“御临幸”制度 210

“勋章”颁赠制度 211

第四节 “诏书” 212

“执政宣言” 212

“即位诏书” 212

“回銮训民诏书” 213

“时局诏书” 213

“国本奠定诏书” 214

“时局诏书” 214

“建国十周年诏书” 215

“退位诏书” 215

第五节 “内廷”制度与家规 216

“帝室皇族” 216

“内廷”与“内廷”人员 217

“内帑”与“内廷”人员待遇 219

赏与罚 219

“宫中孤儿勤务班” 220

溥仪的生活 221

“祥贵人”与“福贵人” 226

秽闻始末 228

第六节 地方制度 231

省制度 231

县制度 232

市制度 234

村制度 234

第七节 教育制度 237

“新学制” 237

初等教育 238

中等教育 238

高等教育 240

师范教育 243

职业教育 245

“最高学府” 245

日语教育的推行 251

第八节 军政制度 252

“军政部”的设立 252

“军事顾问”与“教官” 254

伪满初期的“警备区” 255

修改“满洲国陆军指导纲要” 257

伪满军管区及其兵力配置 257

改“军政部”为“治安部” 262

改“治安部”为“军事部” 263

伪满军队再度膨胀 264

第九节 人事制度 266

日本关东军为伪满洲国制定人事制度 266

文官制度 269

“恩给福利恩赏”制度 272

第七章 伪满洲国的经济 276

第一节 早期日本在东北地区经营的工商业 276

商业 277

工业 279

运输业 280

矿产业 281

农林渔业 281

金融业 283

其他非法活动 285

第二节 “满铁”在东北的活动 288

“野战铁道提理部” 289

“满铁”的成立 290

“南满铁路”的初期运输 292

“满铁附属地” 292

“满铁”“接收”的煤矿 294

“满铁”经营的其他业务 295

第三节 伪满洲国与日本的经济活动 296

农业 296

工商业 298

金融业 299

“统制配售”物资 300

掠夺资源 301

榨取劳力 301

对外贸易 302

第八章 伪满洲国的垮台 303

第一节 苏联参战与“满洲国迁都” 303

苏联参战之后 303

溥仪逃离长春 305

在大栗子沟“行宫” 309

第二节 长春残局 313

日本关东军对长春的撤退计划 313

撤退后的长春 314

苏军空降长春 316

伪满要官被俘 317

第三节 伪满垮台后的溥仪 319

在沈阳被苏军俘虏 319

拘留在西伯利亚 320

第四节 引渡回国后的溥仪 327

结束在苏俘虏生活 327

踏上祖国的土地 328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 329

转往哈尔滨监房改造 330

迁回抚顺战犯管理所 332

特赦、结婚、病死与遗著 335

第九章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日本关东军投降 338

第一节 越过“满洲”边境 338

第二节 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结束战争大事记 347

第三节 日本关东军的建立与覆亡 354

关东军的扩张 354

关东军的防苏计划 355

修订防苏作战方案 355

对苏作战判断错误 357

匆促应战 358

关东军缴械投降 362

第四节 伪满洲国军队的覆亡 364

伪都新京的军事解体 364

军管区的军事解体 366

第十章 东北的历史沧桑 369

第一节 多难的东北国土 369

“大东北”土地之失 369

近代俄日相继侵略东北 370

第二节 雅尔塔秘密会议 371

“雅尔塔秘密协定”的订立 371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订立 372

第三节 八路军挺进东北 373

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373

朱德发布进军命令 374

李运昌进军东北 375

共产党建立地方政权 380

彭真前往沈阳设立东北局 380

共产党在东北迅速扩展武装部队 382

收缴敌伪枪支装备部队 384

第四节 苏联撤军与国民政府“接收” 385

东北民主联军顾全大局撤出沈阳 385

国民政府“接管”东北 385

苏军延期撤退 386

国民党以武力“接收” 387

第五节 中共建立全国政权与日皇访问中国 388

国民党撤出大陆 388

中国人站起来了 393

日皇访问中国 393

尾章 伪满洲国时期重要人物 395

说在前面 395

第一部分 伪满初期国务院首任人物 399

郑孝胥(“国务总理”) 399

马占山(“军政部总长”) 409

臧式毅(“参议府议长”) 411

熙洽(“宫内府大臣”) 412

冯涵清(“司法部总长”) 420

丁鉴修(“交通部总长”) 420

谢介石(“外交部总长”) 421

张燕卿(“实业部总长”) 422

卢元善(“文教部大臣”) 422

赵欣伯(“立法院院长”) 422

于冲汉(“监察院院长”) 426

李槃(“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428

林棨(“最高法院院长”) 429

第二部分 伪满后期国务院继任人物 429

张景惠(“国务总理”) 429

罗振玉(“监察院院长”) 441

于琛澂(“治安部大臣”) 444

于芷山(“治安部大臣”) 449

邢士廉(“军事部大臣”) 456

阮振铎(“经济部大臣”) 456

张焕相(“司法部大臣”) 457

韩云阶(“经济部大臣”) 460

于静远(“经济部大臣”) 463

阎传绂(“司法部大臣”) 464

谷次亨(“民生大臣”) 464

孙其昌(“参议府参议”) 465

吕荣寰(“参议府参议”) 466

李绍庚(“驻伪南京政府大使”) 467

韦焕章(“奉天省省长”) 467

蔡运升(“参议府参议”) 468

金铭世(“厚生部大臣”) 469

黄富俊(“兴农部大臣”) 469

于镜涛(“国民勤劳部大臣”) 469

第三部分 “帝宫”人物 471

沈瑞麟(“祭祀府总裁”) 471

金卓(“执政府侍从武官”) 472

张海鹏(“执政府侍从武官长”) 472

袁金铠(“宫内府顾问”) 478

工藤忠(“宫内府侍卫处长”) 479

许宝衡(“宫内府总务处长”) 480

罗福葆(“宫内府掌礼处长”) 480

胡嗣瑗(“执政府秘书处长”) 480

吉兴(“尚书府大臣”) 481

佟济煦(“宫内府近侍处长”) 482

宝熙(“宫内府大臣”) 483

陈曾寿(“宫内府近侍处长”) 483

郭文林(“宫内府护军统领”) 484

第四部分 其他人物 485

冯占海(东北抗日名将) 485

丁超(北满抗日人物,后投敌) 488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491

跋 493

后记 494

附录一 台湾学者在东北旅游考察/王庆祥 496

附录二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疆考察日志/王庆祥 505

附录三 陪同丘先生寻医日记/王庆祥 5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