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民经济管理学讲解
国民经济管理学讲解

国民经济管理学讲解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永林等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4338·1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
《国民经济管理学讲解》目录

第一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1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 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 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原则 8

第二章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 13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性质和特点 13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确定 1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 26

第三章 国民经济预测和决策 28

第一节 预测是决策的科学前提 28

第二节 国民经济决策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31

第三节 正确进行国民经济决策 34

第四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3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43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形式和组织实施 4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内容和编制的依据 50

第四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综合平衡 55

第五章 国民经济监督 5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监督的概念和性质 5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监督的主要任务 59

第三节 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65

第一节 经济信息的意义与作用 69

第六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信息系统 6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成及其结构 75

第三节 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81

第四节 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85

第七章 人力资源的管理 88

第一节 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条件 88

第二节 开发人力资源的途径 93

第三节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101

第四节 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行劳动力开放政策 105

第八章 物质资源的管理 107

第一节 物质资源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107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09

第三节 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113

第四节 物质资料的供需平衡 116

第五节 物质资料的组织与分配 120

第六节 生质资料的供应和销售 122

第七节 物质资料的合理利用 125

第九章 财力资源的管理 128

第一节 财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128

第二节 财力的开发 131

第三节 财力的集聚 134

第四节 财力的分配 139

第五节 财力的平衡 14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5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管理 145

第二节 科学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要求 152

第三节 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56

第四节 技术引进及其管理 16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164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164

第二节 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167

第十二章 对部门经济的管理 182

第一节 国民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分类体系 182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地位和作用 184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 188

第四节 国家对各个部门的管理 192

第十三章 对地区经济的管理 196

第一节 地区经济的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 196

第二节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198

第三节 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203

第四节 地区经济的综合平衡 206

第十四章 对企业经济的管理 210

第一节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 210

第二节 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 215

第三节 国家对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的管理 222

第十五章 对涉外经济的管理 229

第一节 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方针 229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 233

第三节 对外资的利用和管理 239

第四节 对外金融和外汇的管理 242

第五节 对经济特区的管理 244

第十六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 248

第一节 行政方法 248

第二节 经济方法 253

第十七章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269

第一节 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 269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经济司法 275

第三节 经济仲裁 27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83

第十八章 经济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83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287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292

第十九章 现代管理技术 297

第一节 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297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 301

第三节 线性规划方法的应用 308

第四节 计划评审术的应用 314

第二十章 社会经济效益 318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范围 318

第二节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设置 322

第三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3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