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经纬,林昭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436X
  • 页数:73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华腹部推拿术下一篇:针灸心悟
《中国医学通史 古代卷》目录

前言页 1

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人类及其卫生活动 16

第一节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6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16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17

第二节 原始人类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18

一、原始人类体质的演变 18

二、原始人类的疾病 19

三、原始人类的寿命 21

第三节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与医药卫生 22

一、火的使用对改善人类生活的意义 22

二、衣着演进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3

三、居住条件改善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3

四、婚姻制度的进步及其卫生保健意义 24

五、原始人类的思维、语言与医药卫生 25

第四节 生产工具与医疗器具 25

一、石器与砭石 25

二、骨器及其在医疗上的应用 26

三、原始社会的人工致畸技术 26

一、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27

第五节 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27

二、动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28

三、矿物药的发现 28

第六节 医疗技术的创造与使用 28

一、针灸疗法的起源 28

二、外治法与按摩导引的起源 29

第七节 关于医学的起源 29

一、本能与医学 30

二、实践与医学 30

三、医源于圣 31

四、思维、巫术与医学 31

第八节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32

第九节 原始医药卫生经验的传承 35

一、集体的行为传承 35

二、原始思维与原生巫教的传承 36

三、神话传说的传承 37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 38

第一节 卫生保健 41

一、个人卫生 41

二、环境卫生 43

第二节 商周医事制度 44

一、宫廷医生的分工 44

二、医政组织 45

一、对人体的认识 47

第三节 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47

二、对疾病的认识 49

第四节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3

一、疾病的诊断 53

二、疾病的治疗 53

第五节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56

一、天然药物知识的积累 56

二、酒的发明和药用 57

三、汤液的创制及意义 58

第六节 巫与医药的关系 58

一、巫医及其职业 58

二、卜筮所涉及的诊疗知识 59

三、白巫术中的医药活动 60

四、医巫的流变与趋势 6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 63

第一节 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 65

一、卫生保健 65

二、疾病预防 67

第二节 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 67

一、本草知识的丰富 67

二、方剂学的萌芽 70

第三节 临床各科成就 71

一、内科 72

二、外科 74

三、骨伤科 77

四、妇产科 80

五、小儿科 81

六、五官科 82

七、针灸按摩科 83

八、法医学 84

第四节 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 86

一、脏象学说 87

二、气血精津液学说 88

三、经络学说 89

四、病因病机学说 92

五、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94

第五节 军事医学 96

一、军队中巫医和方士的设置 96

二、选拔士兵的体质及技艺标准 97

三、营地的选择 97

四、对伤病员的安置——临时伤兵医院 97

五、对伤病员巡视及医护不力者的处罚 98

六、毒物在战争中的应用 98

七、春秋战国时的战伤救治 98

第六节 医学著述 99

一、简书《万物》 99

二、马王堆出土医书 100

三、江陵张家山医简 105

四、《黄帝内经》 107

第七节 医学家传记 110

一、医缓 110

二、医和 110

三、医? 111

四、文挚 111

五、秦越人(附:长桑君、子阳、子豹等) 111

第四章 秦汉时期医学 113

一、秦代的医事制度 115

二、两汉的医事制度 115

第一节 医事制度 115

三、秦汉医事律令 117

第二节 卫生保健、疾病预防与尸体保护 118

一、卫生保健 118

二、疾病预防 119

三、尸体处理与防腐技术的发展 119

第三节 药物与方剂成就 123

一、《神农本草经》等反映的药物成就 124

二、丹药与石药 125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126

第四节 临床各科成就 127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127

二、内科杂病的研究与进展 129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132

四、妇产科 136

五、小儿科 137

六、五官科 138

七、口腔科 138

八、针灸科 139

九、法医 140

第五节 医史研究与文献整理 141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 141

二、医药文献的整理 142

一、岁时、人生礼仪与医药文化 143

第六节 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 143

二、思想风俗与医事活动 145

三、医学及其风俗的文化取向 146

第七节 早期的医药交流 147

第八节 少数民族医学 149

一、藏医学 150

二、维医学 151

三、壮医学 152

四、苗医学 156

第九节 军事医学 158

一、军事体育训练 158

四、军队传染病的隔离 159

三、战时伤病员的医疗与运送 159

二、汉代边防军的医疗设施 159

五、对于寒冷的防御 160

六、战伤救治 160

第十节 医学著述 160

一、《黄帝八十一难经》 160

二、《神农本草经》 161

三、《治百病方》 162

四、《周易参同契》 162

五、《伤寒杂病论》 163

第十一节 医学家传记 164

一、淳于意 164

三、涪翁与程高、郭玉 165

二、苏耽 165

四、韩康 166

五、壶翁与费长房 166

六、张仲景 166

七、华佗 168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 169

第一节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 171

一、医事制度 171

二、医学教育 172

三、卫生保健 173

一、内科 175

第二节 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的积累 175

二、外科 178

三、骨伤科 180

四、妇产科 181

五、儿科 183

六、口腔科 184

七、针灸科 184

八、急救医学 187

九、法医学 189

第三节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 189

一、文献整理研究 189

二、脉学的总结 191

第四节 药物学的丰富与发展 193

一、本草学 193

二、炮制学 197

第五节 服石与炼丹 199

一、服石与石发 200

二、炼丹术与医药化学 203

第六节 少数民族医学 206

一、藏医学 206

二、彝医学 207

三、维医学 208

四、壮医学 209

一、军医的设立 210

第七节 军事医学 210

二、士卒的体检 211

三、有关军队多发病及流行病的记载 211

四、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212

第八节 中外医学交流 212

一、中印医学交流 212

二、中日医学交流 213

三、中朝医学交流 213

四、与其他国家的医学交流 214

第九节 医学著作 214

一、《脉经》 214

二、《针灸甲乙经》 215

三、《肘后备急方》 216

四、《名医别录》 217

五、《本草经集注》 218

六、《刘涓子鬼遗方》 218

七、《小品方》 218

八、其他医书 219

第十节 医学家传记 219

一、董奉 219

二、王叔和 220

三、皇甫谧 220

四、葛洪 221

七、陶弘景 222

五、秦承祖 222

六、王珉 222

八、全元起 223

九、于法开 223

十、胡道洽 224

十一、李修 224

十二、释昙鸾 224

十三、羊欣 224

十四、甘?之 224

十五、褚澄 224

十六、徐之才 224

十九、范汪 225

十七、王显 225

十八、姚僧垣 225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 226

第一节 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229

一、医事制度 229

二、医学律令 232

三、官修医书药典 234

四、医学教育 235

第二节 卫生保健和养生 237

一、卫生保健 237

二、养生与防治老年病 238

第三节 病因证候学的总结 239

一、逐个病研究,探索病因 240

二、注重客观症状的观察和描述 241

三、证候分类与鉴别 242

四、证候与病因结合,证候与脏腑变化联系 242

五、注意预后分析 243

第四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 243

一、内科 243

二、外科 248

三、骨伤科 252

四、妇产科 254

六、五官科 259

七、口腔科 260

八、针灸和按摩科 262

九、法医学 264

第五节 药物学 266

一、药物学的发展 266

二、方剂学的成就 269

三、食疗学的发展 270

第六节 少数民族医学 271

一、藏医学的发展 271

二、丁零、高车、回?、维医学的发展 273

三、壮医学的发展 277

第七节 军事医学 280

三、战时伤病员医疗运送与抚恤 281

一、军队中的医药组织 281

二、士兵的选择 281

四、行军及宿营卫生的注意 282

五、有关军队多发病及流行病的记载 282

第八节 中外医药交流 283

一、中朝医药交流 283

二、中日医药交流 284

三、中越医药交流 285

四、中印医药交流 286

五、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287

六、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医药交流 288

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医药交流 289

第九节 医学著作 290

一、《诸病源候论》 290

二、《四海类聚方》 291

三、《黄帝内经太素》 291

四、《备急千金要方》 292

五、《新修本草》 292

六、《千金翼方》 293

七、《月王药诊》 294

八、《本草拾遗》 295

九、《食疗本草》 295

十一、《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96

十、《外台秘要》 296

十二、《四部医典》 297

十三、《传信方》 298

十四、《理伤续断方》 298

十五、《经效产宝》 298

十六、《食医心鉴》 299

十七、《颅卤经》 299

十八、敦煌文物中的医学史料 299

第十节 医学家传记 305

一、许胤宗 305

二、甄权 305

五、杨上善 306

三、甄立言 306

四、巢元方 306

六、孙思邈 307

七、张宝藏 308

八、苏敬 308

九、崔知悌 308

十、张文仲 309

十一、孟诜 309

十二、韦讯 309

十四、陈藏器 310

十五、鉴真 310

十三、王焘 310

十六、秦鸣鹤 311

十七、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311

十八、王冰 312

十九、刘禹锡 313

二十、蔺道人 313

二十一、昝殷 313

二十二、甘伯宗 314

二十三、李? 314

二十四、韩保升 314

第七章 两宋时期医学 315

一、医政法令 317

第一节 医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317

二、医事制度 318

三、医学教育 320

第二节 校正医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 322

一、政府编纂、校正、颁行的医书 322

二、校正医书局与医书校刊 322

三、政府颁印的医书 323

四、书商与医家个人刊刻的医书 324

第三节 卫生保健与养生 324

一、卫生保健 324

二、养生 326

一、解剖学 327

第四节 基础医学的进展 327

二、病因学和诊断学 329

三、《伤寒论》的整理研究 332

四、运气学说的兴盛 334

第五节 药物学方剂学的发展 337

一、宋代药物学发展的成就与特点 337

二、综合性大型本草著作 337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本草著作 340

四、方剂学的成就 343

第六节 法医学 344

一、死亡与尸体现象认识水平的提高 344

三、机械性窒息鉴别方法的进步 345

二、机械性损伤检验方法的进步 345

四、活体检查技术的成就 346

五、宋代的检验制度 347

第七节 临床各科成就 348

一、内科 348

二、外科与皮肤科 351

三、骨伤科 355

四、妇产科 356

五、儿科 358

六、五官科 360

七、口腔科 361

八、针灸科 362

第八节 军事医学 364

一、军士的选择 364

二、部队医生的派遣 365

三、“医药院”(地方军医院)的设立 366

四、预防中毒、饮水选择及军粮保管 366

五、部队疫病的防治及药物的供给 367

六、伤病员的医疗与运送 367

第九节 中外医药交流 368

一、中朝医药交流 368

二、中日医药交流 369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370

四、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371

第十节 医学著作 373

一、《太平圣惠方》 373

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74

三、《养老睾亲书》 374

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75

五、《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375

六、《月光》 376

七、《史载之方》 376

八、《伤寒微旨论》 376

九、《伤寒总病论》 377

十、《小儿药证直诀》 377

十二、《圣济总录》 378

十一、《南阳活人书》 378

十三、《本草衍义》 379

十四、《普济本事方》 379

十五、《鸡峰普济方》 380

十六、《幼幼新书》 380

十七、《伤寒百证歌》 381

十八、《苏沈良方》 381

十九、《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81

二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81

二十一、《医说》 382

二十二、《集验背疽方》 382

二十五、《妇人大全良方》 383

二十三、《历代名医蒙求》 383

二十四、《针灸资生经》 383

二十六、《洗冤集录》 384

二十七、《外科精要》 384

二十八、《济生方》 384

二十九、《仁斋直指方论》 385

三十、《配方百篇》 385

第十一节 医学家传记 385

一、马志 385

二、刘翰 385

四、洛钦·仁钦桑布 386

三、孙用和、孙奇、孙兆 386

六、许希 387

七、掌禹锡 387

八、林亿 387

五、王惟一 387

九、高保衡 388

十、郭雍 388

十一、陈承 388

十二、唐慎微 388

十四、韩祗和 389

十五、寇宗爽 389

十三、庞安时 389

十六、朱肱 390

十七、苏颂 390

十八、钱乙 391

十九、杨介 391

二十、董汲 391

二十一、陈师文 392

二十二、史堪 392

二十三、王贶 392

二十四、张涣 392

二十八、宇陀萨玛·元丹贡布 393

二十七、陈言 393

二十五、许叔微 393

二十六、王执中 393

二十九、王继先 394

三十、朱端章 394

三十一、施发 394

三十二、崔嘉彦 395

三十三、王介 395

三十四、李迅 395

三十五、宋慈 395

三十六、陈文中 396

三十七、陈衍 396

四十、陈自明 397

三十八、杨士瀛 397

三十九、严用和 397

第八章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 399

第一节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 401

一、医事制度 401

二、医学教育 402

第二节 卫生保健 404

第三节 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 405

一、刘完素的“火热”学说 405

二、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与易水学派 407

三、张从正的“攻邪”学说 409

四、李杲的脾胃内伤论 410

五、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 412

六、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 414

第四节 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416

一、《内经》的研究 416

三、《伤寒论》的研究 417

四、诊断学研究 419

第五节 临床各科成就 419

一、内科杂病 419

二、妇产科 422

三、小儿科 424

四、外科与皮肤科 425

五、骨伤科 429

六、针灸科 432

七、眼耳鼻喉与口腔科 434

八、法医学 436

第六节 药物学和方剂学 439

一、药物学 439

二、方剂学 441

第七节 少数民族医学史 443

一、藏医学 443

二、蒙医学 444

三、维医学 447

四、傣医学 448

二、阿拉伯医药机关的设立 450

一、正骨金镞科的独立 450

第八节 军事医学 450

三、安乐堂的设立 451

四、士兵的选择 451

第九节 中外医药交流 452

一、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医药交流 452

二、与欧洲、印度、非洲的医药交流 456

三、与朝鲜的医药交流 457

四、与日本的医药交流 457

五、与东南亚各国的医药交流 458

六、中外医药交流的评价 458

二、《素问玄机原病式》 459

第十节 医学著作 459

一、《注解伤寒论》 459

三、《儒门事亲》 460

四、《医学启源》 461

五、《内外伤辨惑论》 461

六、《阴证略例》 462

七、《脾胃论》 462

八、《兰室秘藏》 463

九、《卫生宝鉴》 464

十、《标幽赋》 464

十一、《此事难知》 464

十三、《饮膳正要》 465

十二、《无冤录》 465

十四、《外科精义》 466

十五、《永类钤方》 466

十六、《世医得效方》 466

十七、《十四经发挥》 467

十八、《格致余论》 467

十九、《局方发挥》 468

二十、《回回药方》 468

第十一节 医学家传记 469

一、成无已 469

二、刘完素 469

三、张元素 470

四、张从正 471

五、李杲 472

六、窦默 472

七、罗天益 473

八、爱薛 473

九、王好古 474

十、许国祯 474

十一、忽化泰 474

十二、曾世荣 475

十三、杜本 475

十四、王与 475

十六、忽思慧 476

十五、朱震亨 476

十七、危亦林 477

十八、沙图穆苏 477

十九、滑寿 477

二十、葛乾孙 478

二十一、齐德之 478

第九章 明代医学 479

第一节 医事制度 483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483

二、宫廷医事制度 485

三、地方医事制度 485

第二节 医学教育 486

四、民间医学团体 486

一、太医院医生的来源 487

二、太医院教学方法与考试制度 487

三、太医院医生的待遇 488

四、地方医学教育 489

五、民间医学教育 489

第三节 卫生保健 489

一、对职业病的认识及防治措施 489

二、反映在民俗中的卫生观念与预防措施 490

三、航海卫生保健 490

四、养生思想的发展 491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 492

第四节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与传染病学的进步 492

二、吴有性对传染病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493

第五节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发展 496

一、药物学的迅速发展 496

二、方剂学的成就 503

第六节 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505

一、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 505

二、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 508

三、医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510

四、医史研究 511

五、明代的全书、类书、丛书和入门书 512

一、内科杂病 513

第七节 临床医学成就 513

二、妇产科 517

三、儿科 518

四、外科 521

五、皮肤科 525

六、骨伤科 526

七、针灸学 528

八、眼科与耳鼻喉科 530

九、口腔科 531

十、法医学 532

一、京军及内地卫所的军医 534

第八节 军事医学 534

三、海军军医 535

四、军队医疗工作制度 535

二、边境卫所中的军医 535

五、军队医生的训练 536

六、军中药物供应 537

七、营房及养济院 537

八、火药灼伤的治疗 537

第九节 中外医学交流 537

一、中朝医学交流 537

二、中日医学交流 539

三、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 540

一、《普济方》 544

四、中国与东南亚医药交流 544

第十节 医学著作 544

二、《明医杂著》 545

三、《本草品汇精要》 545

四、《医学正传》 545

五、《针灸聚英》 546

六、《解围元薮》 546

七、《古今医统大全》 546

八、《医学纲目》 547

九、《医学入门》 547

十一、《本草纲目》 548

十、《赤水玄珠全集》 548

十二、《万病回春》 549

十三、《名医类案》 549

十四、《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550

十五、《针灸大成》 550

十六、《证治准绳》 551

十七、《外科启玄》 552

十八、《外科正宗》 552

十九、《济阴纲目》 553

二十、《景岳全书》 553

二十三、《瘟疫论》 554

二十二、《医宗必读》 554

二十一、《霉疮秘录》 554

二十四、《一草亭目科全书》 555

二十五、《审视瑶函》 555

第十一节 医学家传记 555

一、戴思恭 555

二、王履 556

三、楼英 557

四、熊宗立 557

五、虞抟 557

八、汪机 558

七、王纶 558

六、韩? 558

九、薛已 559

十、万全 559

十一、高武 560

十二、李时珍 560

十三、徐春甫 563

十四、李梃 563

十五、龚廷贤 563

十六、孙一奎 564

十七、方有执 564

十九、马莳 565

十八、杨济时 565

二十、缪希雍 566

二十一、吴昆 566

二十二、陈司成 566

二十三、武之望 567

二十四、王肯堂 567

二十五、陈实功 568

二十六、吴有性 568

二十七、张介宾 569

二十八、赵献可 570

二十九、李中梓 570

三十、沈之问 571

第十章 清代前中期医学(1644~1840) 572

第一节 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574

一、医事制度 574

二、医学教育 576

第二节 温病学说的发展和预防保健 577

一、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 577

二、人痘接种术的推广与历史意义 582

三、卫生保健 586

第三节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 587

一、《内经》 587

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589

二、《难经》 589

第四节 基础医学理论的进步 596

一、解剖学及大脑的新知识 596

二、诊断学 597

三、医学史著述及资料 600

第五节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进展 600

一、药物学 600

二、方剂学 603

第六节 医学入门书的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的出现 605

一、启蒙医书 605

二、入门方书 605

三、《吴医汇讲》 605

一、内科杂病 606

第七节 临床医学的成就 606

二、妇产科 609

三、儿科 611

四、外科 613

五、骨伤科 617

六、针灸与推拿 620

七、眼科 621

八、口腔科 622

九、法医学 623

一、蒙医学 627

第八节 少数民族医学 627

二、维医学 629

三、藏医学 631

四、壮医学 632

五、苗医学 634

六、彝医学 636

第九节 台湾医学 637

一、台湾巫医时代及原住民医药 638

二、台湾中医药学之发展 641

三、台湾与内陆的医药交流 645

四、荷兰据台时期的医学 646

五、台湾早期的教会医学 646

六、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医学 648

一、部队军医的派遣 655

第十节 军事医学 655

二、将士的考选与训练 656

三、对渎职医官及官员的处分 656

四、对严寒酷暑所致疾病的预防 656

五、对火器伤的治疗 656

第十一节 中外医药交流 657

一、中朝医药交流 657

二、中日医药交流 658

三、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医药交流 661

一、《尚论篇》 667

二、《伤寒来苏集》 667

四、中国与东南亚医药交流 667

第十二节 医学著作 667

三、《本草崇原》 668

四、《证治汇补》 668

五、《本草备要。 668

六、《冯氏锦囊秘录》 668

七、《本经逢原》 669

八、《张氏医通》 669

九、《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669

十二、《外科证治全生集》 670

十三、《目经大成》 670

十、《金匮要略心典》 670

十一、《医学心悟》 670

十四、《医宗金鉴》 671

十五、《温热论》 671

十六、《湿热条辨》 672

十七、《幼幼集成》 672

十八、《医学源流论》 672

十九、《本草从新》 672

二十一、《续名医类案》 673

二十二、《杂病源流犀浊》 673

二十、《本草纲目拾遗》 673

二十三、《疯门全书》 674

二十四、《温病条辨》 674

二十五、《医学三字经》 674

二十六、《疡科心得集》 675

二十七、《伤科补要》 675

二十八、《伤寒贯珠集》 675

二十九、《傅青主女科》 675

三十、《医林改错》 676

三十一、《重楼玉钥》 676

一、喻昌 677

第十三节 医学家传记 677

二、傅山 677

三十二、《医方集解》 677

三十三、《厘正按摩要术》 677

三、张志聪 678

四、汪昂 678

五、张璐 678

六、柯琴 679

七、李延罡 679

八、吕留良 679

九、周扬俊 679

十、尤怡 680

十一、薛雪 680

十二、叶桂 680

十四、戴天章 681

十三、徐大椿 681

十五、黄元御 682

十六、吴仪洛 682

十七、赵学敏 682

十八、俞根初 683

十九、萧晓亭 683

二十、吴瑭 683

二十一、余霖 683

二十二、陈修园 684

二十三、王清任 684

二十四、王士雄 685

附录一 中外医事年表 686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7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