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庆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0410905
- 页数:769 页
前言 1
总论 1
一、走向心理学的美学——心理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2
二、建立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心理美学——心理美学的研究对象 11
三、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心理美学的研究方法 18
四、心理美学的当代进展述评 29
第一章 艺术家:体验的阐释者 52
第一节 体验与人的生命存在 52
一、什么是“体验” 54
二、体验与人的解放 62
第二节 艺术家与体验 73
一、艺术品:体验的符号表现 74
二、艺术家与体验 78
第二章 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86
第一节 体验的生成性特征 86
一、体验的互渗性 87
二、体验与情绪记忆、生活积累的区别 92
第二节 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101
一、童年经验及其在体验生成中的作用 102
二、痛苦的童年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106
三、回忆:童年经验的重塑和变形 110
第三章 艺术家的体验类型 113
第一节 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 113
一、人生经验系统中的缺失性体验 114
二、缺失性体验与异常认知 117
三、缺失性体验与创作动因 121
四、缺失性体验的个性与共性 125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丰富性体验 127
一、丰富性体验与艺术家人格发展的关系 129
二、丰富性体验与创作活动的关系 138
第三节 艺术家的崇高体验 141
一、崇高体验的特征 141
二、崇高体验与成就动机 144
三、崇高体验的表现方式与接受特征 150
第四节 艺术家的愧疚体验 153
一、艺术家的愧疚感及其来源 154
二、愧疚体验与矛盾心理 157
三、愧疚体验的个性与共性 159
四、愧疚体验与文艺创作 161
第五节 艺术家的孤独体验 162
一、孤独体验与艺术家的人格特征 163
二、孤独体验与艺术家的创作动力 168
三、孤独体验与自然的人情化 171
四、孤独体验与宇宙(时空)意识 174
第六节 艺术家的神秘体验 176
一、神秘体验及其精神结构 177
二、对超验之美的设定 181
三、超越感官知性的神秘感受力 186
第七节 艺术家的归依体验 192
一、向宗教的归依 193
二、向自然的归依 196
三、向童年的归依 198
四、归依体验与艺术创作 200
第四章 创作心理动势 207
第一节 创作潜动机 208
一、潜动机的一般品格 208
二、集体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211
三、本能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215
四、潜动机的内在机制 220
一、显动机的一般品格 224
第二节 创作显动机 224
二、显动机的内在机制 226
三、显动机与意象话动 229
四、显动机与情绪情感 232
五、显动机与创造性冲动 235
六、显动机诸特点之关系 239
第三节 动机簇与动机冲突 240
一、“动机簇”与艺术家的需要 240
二、动机簇分析 242
三、动机冲突分析 247
第五章 创作主体的心理张力 259
一、知觉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260
第一节 艺术知觉 260
二、艺术知觉的表现性 263
第二节 癫狂状态 272
一、癫狂,奇异的创作现象 272
二、癫狂的心理特征 276
三、癫狂状态与精神病的异同 284
第三节 沉思境界 289
一、艺术沉思的一般特点 289
二、艺术沉思对自然情感的熔铸 292
三、艺术沉思过程中的情理融合 297
第四节 内觉体验 302
一、深层心理在创作中的作用 303
二、隐在感知模式与艺术类型 312
第六章 创作过程的心理规律 319
第一节 艺术内形式的生成 320
一、意象的一般特征 320
二、审美意象——艺术品的内在形式 324
三、审美意象的多维结构 329
四、审美意象的联结 335
第二节 艺术外形式的生成 338
一、艺术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存在方式 339
二、艺术作为自我体验的外化形式 342
三、审美相似律的意义 345
四、审美相似律与原始思维 348
五、审美相似律作为超越方式 350
第三节 创作心理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 354
一、自我体验的审美品格 355
二、角色意识与自我体验的、冲突 359
三、自我体验的抗争与角色意识的审美化 365
第七章 艺术品的心理范式 371
第一节 艺术范式的存在与生成方式 371
一、艺术范式的内涵辨析 372
二、形象范式的存在样式 380
三、形象范式的生成规律 384
一、个体范式的分予 392
第二节 艺术范式的本体分予和它的摹本 392
二、集体范式与“原型” 402
第三节 范式化及艺术的发展 410
一、范式化与典型化 410
二、早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范式化 416
三、范式化的心理、文化考察 427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 431
第八章 技巧操作:经验向艺术生成 433
第一节 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技巧 433
一、技巧操作与美的传达 434
二、技巧与艺术思维方式 437
三、技巧操作的自觉与不自觉性 442
一、技巧情结的存在与作用 445
第二节 技巧情结及其形成原因 445
二、技巧情结与艺术家性格类型 447
三、技巧情绪形成的客观原因 457
第九章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 463
第一节 艺术品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的历史回顾 464
一、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在于内容 465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在于形式 471
三、第三种观点,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478
一、题材、内容、形式及其边界线 481
二、题材吁求形式 488
三、形式征服题材 491
第三节 内容与形式辩证矛盾的心理学内涵 508
一、形式征服题材——审美情感的生成 509
二、题材超越形式——审美情感的消失 521
第十章 接受主体:体验的二度阐释者 525
第一节 接受图式 526
一、心理图式的存在及其对艺术接受的意义 526
二、心理图式的整体性 533
三、心理图式的选择功能 542
第二节 自性定向 550
一、“自性”的涵义 552
二、艺术接受对自性的重塑的作用 558
三、艺术接受对自性深层因素的调整 562
第三节 心理时空 567
一、审美心理时空的主体性意义 568
二、审美心理时空的特征 572
三、审美心理时空的形成机制 581
第四节 惯例经验 584
一、艺术惯例与接受主体的惯例经验 585
二、惯例经验在接受活动中的作用 587
三、惯例经验对于接受反应的强化效应 593
四、惯例经验进化的渐变特征 596
第十一章 接受反应:变化的多面展示 603
第一节 常态和异态 604
一、艺术接受的自律意义 605
二、艺术接受的异态方面 612
三、接受主体的适应方式与接受对象的调节水平 621
第二节 文化的意味 623
一、角色效应 624
二、艺术世界的情感反应模式 631
二、语言(符号)体验 632
三、集体心理仪式 643
第三节 断裂与连续 652
一、片断与水流的辩证统一 653
二、“积极记忆”、“游移视点”和“循环解释” 655
三、“入”与“出”的辩证运动 658
四、注意的稳定与转移 663
五、积极玩索:停顿与绵延 668
第十二章 接受效果:人性的重建 675
第一节 以情冶情 676
一、情感反应模式的建立 677
三、“以情冶情”的过程 685
第二节 娱乐的深义 689
一、焦虑及其形成原因 690
二、艺术所唤起的积极情感 692
第三节 艺术的心理治疗 699
一、心理治疗的历史回顾 701
二、艺术治疗的目的与途径 704
三、戏剧、舞蹈与心理治疗 709
四、艺术的内在结构、独特律动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 711
第十三章 批评家:特殊的接受者 719
第一节 批评意识 721
一、还原欲望与知性分析 721
二、感受式批评存在的理由 728
第二节 批评家的心理特征 733
一、攻击型气质 733
二、想象力 740
三、强化和简化 747
四、知觉敏锐 757
五、批评格局 761
后记 76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云淡风轻 蒋勋谈东方美学》刘海珍,潘旖妍责编;蒋勋 2020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阅读与心理健康》王波主编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慧杰著 2019
-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贾海泉 2018
- 《“剁手”心理学》(法)尼古拉·盖冈著 2019
- 《心理健康教育》郭兴民主编 2014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