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宋明理学史
宋明理学史

宋明理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外庐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2001·248
  • 页数:77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周易正义下一篇:历史唯物主义
《宋明理学史》目录
标签:理学 主编

绪论 5

第一节 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5

第二节 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8

第三节 宋明理学发展的诸阶段及其特点 15

第四节 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社会影响 19

第五节 宋明理学史的研究 21

第一编 北宋时期的理学 27

概说 27

第一章 理学先驱“宋初三先生”及其思想 31

第一节 胡瑗的教育论 31

第二节 孙复思想 36

第三节 石介思想 39

第二章 理学开山周悙颐 46

第一节 周悙颐生平及其著作 46

第二节 《太极图》的渊源及《太极图·易说》的唯心主义本质 52

第三节 《易通》以“诚”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 64

第四节 《爱莲说》的佛说因缘 80

第三章 张载的理学思想 85

第一节 张载生平及关学的兴衰 85

第二节 张载的本体论 94

第三节 张载的道德论和认识论 105

第四节 张载与二程的关系 121

第四章 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 127

第一节 二程生平及其与王安石新学的对峙 127

第二节 二程的《易》学及其思想渊源 132

第三节 二程的“天理”论 143

第四节 “格物致知”论及其实质 155

第五节 二程的人生哲学和人性论 162

第六节 二程的后学及其思想 173

第五章 邵雍的象数学思想体系 181

第一节 邵雍的生平及《皇极经世书》中的宇宙图式 181

第二节 《皇极经世书》中的基本概念及“观物”思想 197

第三节 《皇极经世书》的流传与影响 204

第四节 《伊川击壤集》中的人生哲学 207

第五节 邵雍的历史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211

第二编 南宋时期的理学 221

概说 221

第六章 胡安国《春秋传》的理学特色 224

第一节 胡安国的生平事迹和学统师承 224

第二节 胡安国的治学路径与《春秋传》的成书 228

第三节 《胡传》的《春秋》“大义”及其特点 232

第四节 《胡传》的《春秋》“笔法” 241

第五节 《胡传》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246

第七章 朱震的生平及其 《汉上易传》中的象数学 248

第一节 朱震的生平及著作 248

第二节 朱震的社会政治思想与修养论 258

第三节 朱震的象数学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262

第八章 胡宏的理学思想 287

第一节 胡宏的家学渊源 287

第二节 胡宏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90

第一节 张九成的生平及其理学思想 304

第九章 张九成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 304

第二节 张九成与佛家的关系 309

第三节 张九成的时代影响 314

第十章 张栻的理学思想 318

第一节 张栻的生平和学术师承与著述 318

第二节 张栻的宇宙论 323

第三节 张栻的“明义利之辩”的理学特色 324

第四节 张栻的仁说和人性论 328

第五节 张栻的“格物致知”说和“居敬主一”的修养方法 334

第六节 张栻在理学史上的地位 337

第十一章 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及其后学 340

第一节 吕祖谦的理学派别和思想渊源 340

第二节 吕祖谦的天理论和心说 344

第三节 吕祖谦关于存“本心”和“反求者已”的认识论 350

第四节 吕祖谦的致用学说 356

第五节 吕祖谦的史学思想 360

第六节 吕祖谦的后学王应麟 362

第十二章 朱熹的理学思想(上) 368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 368

第二节 朱熹的天理论 381

第三节 朱熹的性论 393

第十三章 朱熹的理学思想(下) 398

第四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和“持敬”说 398

第五节 朱熹“会归一理”的历史哲学 407

第六节 朱熹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21

第十四章 浙东事功派与理学的关系 426

第一节 陈亮同朱熹的论辩 426

第二节 叶适思想同理学的分歧 447

第十五章 杨万里与理学唯心论相对峙的思想 468

第一节 杨万里的生平 468

第二节 杨万里的宇宙论和认识论 474

第三节 杨万里的道德论 487

第一节 根源论实质就是“天命论” 490

第十六章 陈淳的理学思想 490

第二节 卫护师门排击陆学的《严陵讲义》与 《二辩》 495

第三节 羽翼《四书集注》的《四书性理字义》 499

第十七章 闽学干城--蔡元定与蔡沈 517

第一节 蔡元定的《皇极经世指要》和《律吕新书》 517

第二节 蔡沈的《书集传》 523

第三节 蔡沈的《洪范皇极》 529

第一节 程端蒙《性理字训》--理学教育的启蒙教材 539

第十八章 程端蒙、董铢、程端礼的教育理论 539

第二节 《程董二先生学则》--理学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543

第三节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理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计划 546

第十九章 陆九渊的思想 556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 556

第二节 陆九渊的思想 558

第三节 陆九渊思想的渊源、与禅学的关系及其与朱熹的争论 571

第二十章 陆九渊弟子的思想 580

第一节 槐党诸儒--陆九渊门庭的确立 580

第二节 甬上四学者--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587

第二十一章 真德秀、魏了翁在理学史上的地位 607

第一节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 608

第二节 魏了翁的“正心”、“养心”思想 615

第二十二章 程朱理学的修正者--黄震及其思想 622

第一节 黄震的生平与著作 622

第二节 黄震的宇宙论 626

第三节 黄震的性论 631

第四节 黄震的认识论 634

第五节 黄震的道统论 639

第二十三章 金华朱学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 645

第一节 金华朱学的主要传人及其著述 645

第二节 金华朱学的思想特色及其历史影响 655

第三编 元代理学 679

概说 679

第二十四章 赵复、许衡的理学思想 683

第一节 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思想 683

第二节 许衡思想及其在元代理学史上的地位 692

第二十五章 刘因的理学思想 704

第一节 刘因的身世和学行 704

第二节 刘因的天道论和心性说 706

第三节 刘因关于齐物、观物的思想 711

第四节 返求六经与“古无经史之分”的经学思想 716

第二十六章 饶鲁与吴澄的理学及其历史地位 721

第一节 饶鲁的理学思想 721

第二节 吴澄的道统论与经学 731

第三节 吴澄的天道思想 736

第四节 吴澄的心性说 743

第二十七章 元代的朱陆合流与陆学 749

第一节 朱熹陆九渊去世之后的理学概况 749

第二节 朱陆合流的几种情况 755

第三节 对元代朱陆合流的分析及其与明代王学的关系 762

后记 769

附录:《宋明理学史》(上卷)理学家生卒年表 7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