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祖裔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5040·4596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工业建筑总平面布置中的各种矛盾及处理 1

一、工业建筑总平面布置的任务和内容 1

二、工业建筑总平面布置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及其分析 2

三、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4

四、结合当地条件 10

五、正确确定厂址 14

第二节 工业协作、企业群和工业区 17

一、工厂协作与联合的几种形式 17

二、工业区的组成、规模及其配置 18

三、工业区规划与企业群布置 20

四、工业区的布置形式 23

五、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置方式 26

第二章 总平面布置 31

第一节 工业建筑总平面布置 31

一、工厂的组成 31

二、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三、厂区区划特点和方法 33

四、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35

(一)街区式布置 35

(二)台阶一区带式布置 35

(三)成片式布置 35

(四)自由式布置 36

五、不同条件下的总平面布置 36

(一)按生产线路布置 37

(二)按生产类型特点布置 40

(三)按场地地形条件布置 41

(四)改、扩建工厂布置 54

六、国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特点 56

(一)强调工厂的规划与环境质量 56

(二)重视工厂的发展规划 57

(三)发展联合厂房 59

(四)有效开拓空间、建多层厂房和仓库 66

(五)重视物料储运现代化的研究与应用 69

(六)其它特点 70

第二节 生产管理及文化福利设施布置 80

一、组成内容及布置要求 81

(一)工厂生产管理设施布置 81

(二)全厂性文化福利设施布置 86

(三)科学技术设施布置 90

二、厂前区布置 92

(一)厂前区功能及组成内容 92

(二)厂前区位置选择与布置方式 93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总平面布置 103

一、环境保护对总图的要求 104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护 104

三、水体污染及其防护 120

四、废渣处理 122

五、噪声防治 122

六、振动防治 128

第四节 节约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129

一、充分利用地形,发挥用地的效能 130

二、合理紧凑布置,提高建筑系数 135

三、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141

四、合理利用荒滩地造地建厂 145

第五节 工厂绿化 152

一、工厂绿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52

二、工厂绿化设计的要求 154

三、工厂绿化布置 155

(一)厂内局部环境绿化 156

(二)厂内道路绿化 166

(三)厂前绿化 170

(四)卫生防护地带的绿化 173

(五)山地工厂绿化特点 176

四、工厂绿化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要求 181

五、工厂绿地定额指标 188

第三章 交通运输布置 190

第一节 运输种类及其运输方式的选择 190

一、运输种类 190

二、运输方式的选择 191

第二节 铁路运输 192

一、选择铁路运输的条件 193

二、标准轨铁路运输 193

(一)厂外线路与国家铁路线的连接 194

(二)厂内线路布置 195

(三)厂内铁路主要技术条件 205

(四)厂内车站 207

(五)铁路横断面构造 208

三、窄轨铁路运输 210

四、工厂铁路运输前景 212

第三节 道路运输 214

一、厂外公路 214

(一)厂外公路分级 214

(二)厂外公路线路选择 214

(三)路线分类及其特点 215

(四)厂外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217

(五)厂外公路其它技术条件 218

二、厂内道路 221

(一)厂内道路布置基本要求 222

(二)厂内道路布置形式 222

(三)厂内道路型式及干道布置 225

(四)厂内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228

(五)人行道布置 236

(六)道路路基 237

(七)道路路面 240

笫四节 水路运输 246

一、水路运输的特点 246

二、工业企业码头位置选择 247

三、码头分类及其选型 253

四、工厂码头布置 257

第五节 其它运输 266

一、架空索道运输 266

二、缆车运输 270

三、带式运输 272

四、管道运输 274

六、气垫运输 275

五、重力运输 275

七、工业场地与车间之间的运输 276

第四章 厂区竖向布置 282

第一节 竖向布置、平土方式和表示方法 282

一、竖向布置形式及其选择 282

二、平土方式和设计地面的表示方法 285

第二节 设计标高的确定 286

(一)方便生产上的联系 286

(二)与交通运输及排水设施相协调 286

(三)满足排水和防洪要求 286

第三节 阶梯式竖向布置 287

一、台阶划分的要求 287

(四)土石方工程量较小 287

(五)注意地下水位影响 287

二、台阶宽度的确定 288

三、台阶的高度 288

四、台阶与建、构筑物距离 289

五、台阶的连接 290

第四节 相邻两车间之间的高差与处理方式 292

一、道路与车间的联系形式及技术要求 292

二、相邻两车间最大标高差的确定 293

三、相邻车间位于不同台阶的高差及其处理 294

四、道路、车间入口的布置与高差处理 296

一、厂区雨水的排水方式 297

第五节 场地排雨水 297

二、场地整平坡度要求 298

三、雨水口的布置 298

四、雨水明沟的选型和布置 299

五、厂内截水天沟的布置 301

第六节 竖向布置中考虑土石方问题应注意事项 301

一、土石方的平衡 301

二、处理好挖、填关系 302

三、注意覆土造田 303

四、考虑施工方法和综合经济效益 303

第七节 场地土方量的计算 304

一、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304

二、土方平衡 309

第五章 管线综合布置 310

第一节 管线布置原则和敷设方式 310

一、管线分类及布置原则 310

二、管线敷设方式 313

第二节 地下管线布置 317

一、地下管线水平净距 317

二、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 318

三、地下工程管线最小埋设深度 318

四、综合管沟布置 321

五、特殊条件下的管线布置 324

六、地下工程管线布置时有关水平净距的验算 325

七、管线沟槽边坡、底部宽度与计算 331

二、管线沿建、构筑物布置 334

一、管线沿地面布置 334

第三节 管线沿地面及建、构筑物布置 334

第四节 架空管线布置 337

一、架空管线的设置条件与布置形式 337

二、架空管线布置要求 340

第五节 预留发展及改建中的管线布置 345

第六章 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群体建筑艺术处理 347

第一节 总图布置与群体建筑艺术处理 347

一、生产功能与建筑群体空间艺术 347

二、工业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与加工 349

一、适宜的视觉范围与空间类型 351

(一)设计最佳水平视角 351

第二节 工业建筑群体空间设计 351

(二)垂直视角与群体空间高度 352

(三)空间的基本类型 353

二、群体空间设计技法 353

(一)群体空间布置 353

(二)群体空间处理 355

(三)群体空间构图 361

第三节 群体空间的重点处理 380

一、厂区主要出入口的处理 380

二、厂前广场组织 380

三、厂前区建筑群体空间构图 384

四、厂区主干道的空间处理 386

五、高大建、构筑物的艺术处理 387

(一)建筑体型的塑造加工 389

六、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 389

(二)厂房立面处理 390

(三)立面处理的几个方面 390

七、厂区主要街景立面处理 392

八、环境气氛的组织 392

九、工业建筑群体色彩及建筑小品 393

(一)工业建筑群体色彩处理 393

(二)工厂建筑小品布置 397

第七章 不良地质和防、排洪 398

第一节 几种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识别和防治 398

一、山地、丘陵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 398

(一)滑坡 398

(二)崩塌 400

(四)泥石流 401

(三)断层 401

(五)岩溶 402

(六)黄土的湿陷性 403

二、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沉积层、湖相沉积层和海相沉积层的地质特征 404

第二节 防、排洪工程设施布置 406

一、山区洪水的特点 406

二、山区、丘陵地区防洪排水的布置原则 406

三、排洪沟布置注意事项 407

四、一般主排洪沟的布置形式 409

五、排洪沟加固 410

六、截洪沟、跌水、急流槽布置 413

七、沿河防洪工程措施 421

参考文献 4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