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如此神奇  阴阳五行藏象
中医如此神奇  阴阳五行藏象

中医如此神奇 阴阳五行藏象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银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4851543
  • 页数:238 页
图书介绍: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既属哲学范畴,又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本书包括:阴阳无行学说和藏象学说,并对其的基本概念、内容、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五脏六腑等作了较为通俗的讲解。
《中医如此神奇 阴阳五行藏象》目录

壹 阴阳五行学说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2

(一)阴阳的含义 2

(二)阴阳的特性 3

(三)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5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

(一)阴阳互藏交感 5

(二)阴阳对立制约 9

(三)阴阳互根互用 10

(四)阴阳消长平衡 12

(五)阴阳相互转化 14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6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6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7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9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20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2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3

一、五行的概念 24

(一)五行的含义 24

(二)五行的特性 26

(三)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 2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8

(一)五行相生、相克 29

(二)五行制化胜复 30

(三)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3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35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6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38

(三)判断疾病的预后 40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42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43

贰 藏象学说 49

第一节 概说 50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50

(一)藏象的概念 50

(二)藏象的来源 50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53

三、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55

第二节 五脏 57

一、心 57

(一)生理功能 57

(二)生理特性 61

(三)生理联系 63

二、肺 67

(一)生理功能 67

(二)生理特性 73

(三)生理联系 74

三、脾 76

(一)生理功能 76

(二)生理特性 79

(三)生理联系 82

四、肝 84

(一)生理功能 85

(二)生理特性 90

(三)生理联系 93

五、肾 97

(一)生理功能 97

(二)生理特性 102

(三)生理联系 103

第三节 六腑 107

一、胆 107

二、胃 109

三、小肠 111

四、大肠 113

五、膀胱 114

六、三焦 115

(一)生理功能 116

(二)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117

第四节 奇恒之腑 118

一、脑 119

二、髓 122

三、女子胞 122

第五节 形体官窍 124

一、形体 124

(一)脉 125

(二)皮 127

(三)肉 130

(四)筋 131

(五)骨 133

(附)齿 134

二、官窍 135

(一)舌 136

(二)鼻 138

(三)口 140

(附)咽喉 141

(四)目 145

(附)人廓学说 148

(五)耳 149

(六)前阴 151

(七)后阴 154

第六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55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55

(一)心与肺 156

(二)心与脾 157

(三)心与肝 158

(四)心与肾 159

(五)肺与脾 160

(六)肺与肝 161

(七)肺与肾 162

(八)肝与脾 163

(九)脾与肾 165

(十)肝与肾 167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68

(一)心与小肠 168

(二)肺与大肠 169

(三)脾与胃 169

(四)肝与胆 170

(五)肾与膀胱 171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72

叁 病因与发病 174

第一节 六淫 176

一、风 177

二、寒 178

三、暑 179

四、湿 179

五、燥 180

六、火 181

七、疠气 182

第二节 七情内伤 183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183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184

第三节 劳逸损伤 186

第四节 外伤 187

第五节 痰饮和瘀血 189

一、痰饮 189

二、瘀血 190

肆 病机学说 194

第一节 邪正盛衰 194

第二节 病机的虚实 196

一、“实”的病机 196

二、“虚”的病机 196

三、病机的虚实错杂 197

四、虚实真假的病机 197

第三节 病机的阴阳 198

一、阴阳失调 198

二、阴阳偏胜 200

(一)阳偏盛 200

(二)阴偏盛 200

三、阴阳偏衰 201

(一)阳偏衰 201

(二)阴偏衰 202

四、阴阳互损 202

五、阴阳格拒 203

(一)阴盛格阳 203

(二)阳盛格阴 203

六、阴阳亡失 204

(一)亡阳 204

(二)亡阴 204

第四节 气血失常 205

一、气的失常 205

(一)气虚 205

(二)气机失调 206

二、血的失常 207

(一)血虚 208

(二)血瘀 208

(三)血热 208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 209

(一)气滞血瘀 209

(二)气不摄血 209

(三)气随血脱 209

(四)气血两虚 210

(五)气血不荣经脉 210

第五节 津液代谢失常 210

一、津液不足 211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 211

(一)津液的输布 211

(二)津液的排泄障碍 212

第六节 脏腑病机 213

一、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214

(一)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214

(二)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215

(三)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217

(四)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218

(五)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221

二、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调 222

(一)胆的病机 222

(二)胃的病机 223

(三)小肠病机 224

(四)大肠病机 224

(五)膀胱病机 225

(六)三焦病机 225

三、奇恒之腑的病机 227

(一)脑的功能失调 227

(二)脑的病变 227

四、髓与骨的功能失调 227

五、脉的功能失调 228

六、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228

(一)气血失常,胞宫功能失常 228

(二)心、肝、脾、肾功能失常胞宫的功能失常 229

(三)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229

第七节 内生“五邪”病机 230

一、风气内动 230

(一)热极生风 230

(二)肝阳化风 230

(三)阴虚风动 231

(四)血虚生风 231

二、寒从中生 231

(一)寒从中生 231

(二)内寒病机 231

三、湿浊内生 233

四、津伤化燥 234

五、火热内生 235

(一)阳气过盛化火 235

(二)邪郁化火 235

(三)五志过极化火 235

(四)阴虚火旺 235

主要参考文献 2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