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哲明,陈爱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2048431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分析化学基础、气体、溶液和胶体、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等内容。
上一篇:运筹学下一篇:光谱分析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目录

第1章 化学反应基本理论 1

1.1基本概念 1

1.1.1体系与环境 1

1.1.2相 1

1.1.3状态和状态函数 2

1.1.4过程与途径 2

1.1.5热力学能、热和功 3

1.1.6热力学第一定律 4

1.2热化学 4

1.2.1化学反应进度 4

1.2.2反应热(Q)和焓(H) 5

1.2.3盖斯定律 7

1.2.4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 7

1.3化学反应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 8

1.3.1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9

1.3.2标准摩尔熵及标准摩尔反应熵变计算 9

1.3.3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方向的最终判据 10

1.3.4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ΔrG?m 11

1.4化学反应速率 12

1.4.1反应速率理论 12

1.4.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14

1.4.3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15

1.4.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7

1.5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20

1.5.1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20

1.5.2标准平衡常数 20

1.5.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23

1.5.4平衡移动 23

习题 25

第2章 分析化学基础 30

2.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30

2.1.1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30

2.1.2分析化学的定义 30

2.1.3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0

2.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31

2.2.1化学分析 31

2.2.2仪器分析 31

2.3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32

2.3.1分析的一般过程 32

2.3.2分析结果表示 34

2.4滴定分析法概论 34

2.4.1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34

2.4.2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34

2.4.3滴定分析法分类 37

2.4.4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7

2.4.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38

2.4.6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39

2.5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40

2.5.1有效数字 41

2.5.2有效数字的运算 41

2.6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42

2.6.1误差与准确度 43

2.6.2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43

2.7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44

2.7.1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44

2.7.2偏差与精密度 44

2.7.3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45

2.7.4可疑值的取舍 47

2.7.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9

习题 50

第3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53

3.1气体 53

3.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53

3.1.2道尔顿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54

3.2溶液和分散系 55

3.3稀溶液的通性 56

3.3.1依数性 56

3.3.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56

3.3.3溶液的沸点升高 57

3.3.4溶液的渗透压 58

3.4胶体溶液 60

3.4.1溶胶的基本特征 60

3.4.2溶胶的基本性质 61

3.4.3溶胶粒子带电原因 62

3.4.4胶团结构 62

3.4.5溶胶的稳定性和凝结 63

3.4.6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比较 64

习题 64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67

4.1电解质的电离 67

4.1.1离子氛 67

4.1.2活度与活度系数 68

4.2酸碱质子理论 68

4.2.1酸、碱的基本概念 69

4.2.2酸碱的相对强弱 70

4.3酸碱平衡 72

4.3.1酸碱溶液pH的计算 72

4.3.2平衡的移动 76

4.4酸碱指示剂 81

4.4.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81

4.4.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82

4.5酸碱滴定 83

4.5.1滴定曲线 83

4.5.2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87

4.5.3酸碱滴定应用示例 88

习题 89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92

5.1沉淀溶解平衡 92

5.1.1溶度积常数 92

5.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93

5.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93

5.2.1同离子效应 93

5.2.2盐效应 94

5.3溶度积原理及其应用 94

5.3.1溶度积原理 94

5.3.2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95

5.3.3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97

5.4沉淀滴定法 98

5.4.1莫尔法 99

5.4.2佛尔哈德法 99

5.4.3法扬司法 101

习题 101

第6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04

6.1基本概念 104

6.1.1氧化数 104

6.1.2氧化与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05

6.1.3原电池 106

6.1.4电极电势 107

6.1.5标准电极电势 108

6.2电极电势的应用 110

6.2.1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与ΔG的计算 110

6.2.2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111

6.2.3原电池的电动势E计算 112

6.2.4条件电极电势 113

6.3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14

6.3.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方向 114

6.3.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限度(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116

6.3.3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a及K?sp) 118

6.3.4计算pH值 118

6.4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119

6.4.1元素电势图 119

6.4.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19

6.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121

6.5.1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121

6.5.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122

6.6氧化还原滴定法 123

6.6.1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曲线 123

6.6.2氧化还原指示剂 125

6.7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126

6.7.1重铬酸钾法 126

6.7.2高锰酸钾法 127

6.7.3碘量法 129

6.7.4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32

习题 133

第7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 137

7.1原子的结构 137

7.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38

7.2.1微观粒子能量的量子化规律 138

7.2.2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特征 140

7.2.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143

7.2.4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145

7.3多电子原子结构 149

7.3.1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49

7.3.2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构型 153

7.4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54

7.4.1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54

7.4.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55

7.5化学元素 161

7.5.1元素概述 161

7.5.2 d区元素 162

7.5.3 ds区元素 168

习题 174

第8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179

8.1配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179

8.1.1配合物的定义 179

8.1.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80

8.1.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81

8.2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82

8.2.1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常数 182

8.2.2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184

8.3螯合物及其特点 187

8.3.1螯合物 187

8.3.2螯合物的特点 188

8.4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188

8.4.1 EDTA的性质及其解离平衡 188

8.4.2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89

8.4.3 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191

8.5配位滴定法 192

8.5.1配位滴定曲线 192

8.5.2准确滴定某一金属的条件 193

8.5.3配位滴定的酸度范围 194

8.6金属指示剂 194

8.6.1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94

8.6.2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95

8.7配位滴定法的分类及干扰离子的消除 196

8.7.1配位滴定法的分类 196

8.7.2滴定干扰的消除 197

习题 199

第9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 201

9.1离子键理论 201

9.1.1离子键的形成 201

9.1.2离子键的性质 202

9.1.3晶格能 203

9.2共价键理论 203

9.2.1路易斯理论 203

9.2.2共价键理论 204

9.2.3共价键参数 206

9.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09

9.3.1 VSEPR理论基本要点 209

9.3.2分子构型与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 210

9.3.3 VSPER理论预测分子构型步骤 210

9.4杂化轨道理论 212

9.4.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12

9.4.2杂化轨道的类型 213

9.4.3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214

9.5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15

9.5.1价键理论的要点 215

9.5.2中心离子的杂化 215

9.5.3价键理论的应用 217

9.6分子轨道理论 219

9.6.1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219

9.6.2分子轨道能级图 221

9.7晶体结构 223

9.7.1晶体的特征 223

9.7.2晶体的内部特征 223

9.7.3晶体的分类 224

9.7.4离子晶体 225

9.7.5分子晶体 228

9.7.6金属晶体 232

9.7.7原子晶体 234

9.7.8多键型晶体 234

习题 235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38

10.1概述 238

10.1.1光的基本特性 238

10.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39

10.2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240

10.2.1朗伯-比尔定律 240

10.2.2吸收系数 240

10.2.3影响吸收定律的因素 241

10.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42

10.3.1光源 242

10.3.2单色器 243

10.3.3吸收池 243

10.3.4检测器 244

10.3.5信号显示器 244

10.4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44

10.4.1显色反应及显色剂 244

10.4.2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245

1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246

10.5.1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246

10.5.2分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247

10.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 248

10.6.1单组分定量分析 248

10.6.2多组分定量分析 249

10.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250

10.7.1单组分含量测定 250

10.7.2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251

10.7.3弱酸解离常数测定 252

习题 252

第11章 现代仪器分析 254

11.1原子发射光谱法 254

11.1.1方法原理 254

11.1.2仪器结构与原理 255

11.1.3常见发射光谱仪简介 256

11.2 X射线衍射分析法 257

11.2.1 X射线衍射的物理学基础 258

11.2.2 X射线衍射方法 259

11.2.3 X射线衍射仪 260

11.3热分析 260

11.3.1热分析技术基础及定义 261

11.3.2热分析方法 261

11.3.3热分析的应用 262

11.4气相色谱分析 263

11.4.1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63

11.4.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265

11.4.3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266

习题 268

附录 269

附录Ⅰ 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269

附录Ⅱ 本书使用的基本物理常数和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 270

附录Ⅲ 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270

附录Ⅳ 一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277

附录Ⅴ 溶度积常数(18~25℃) 279

附录Ⅵ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80

附录Ⅶ 条件电极电势 287

附录Ⅷ 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 289

附录Ⅸ 常用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93

参考文献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