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
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

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9044653
  • 页数:51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目录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

一、地理条件及地形地貌特征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质构造 1

(三)地势分类 1

1.陇南山地 2

2.陇中黄土高原 2

3.甘南高原 2

4.祁连山地 3

5.河西走廊平原 3

6.北山山地 3

二、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及利用现状 3

(一)土地面积 3

(二)土地类型 4

(三)土壤类型 9

(四)土地利用现状 13

1.耕地资源 13

2.林地资源 14

3.牧地资源 15

4.内陆水域 15

5.城乡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 15

6.未利用土地 15

三、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的分析评价 15

(一)土地资源条件的基本特点 15

1.总土地面积广,土地利用率低,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 15

2.土地类型的分布,土地资源的质量及其生产能力,地域性差异极为明显 16

3.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条件的组合不协调,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 16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风沙侵蚀危害面积大 17

(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评价 17

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17

2.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18

3.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全面利用 18

4.土地资源的保护 19

第二节 气候资源 19

一、光、热、降水、季风等气候状况的分布 19

(一)太阳能 19

1.太阳总辐射 19

2.日照 19

3.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 19

(二)热量 19

1.气温分布 20

2.气温变化 20

3.气温极值 20

4.积温与初终期 20

5.四季与严寒期 20

(三)降水与蒸发 21

1.年降水分布及变率 21

2.季降水量及变率 21

3.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降水量 21

4.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 21

5.蒸发量与干湿度 22

(四)气压和风 22

1.气压 22

2.风向与风速变化 22

3.风能资源分布 22

二、全省气候区划 23

(一)陇南南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 23

(二)陇南北部暖温带湿润区 23

(三)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 23

(四)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区 23

(五)河西走廊冷温带干旱区 24

(六)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 24

(七)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区 24

(八)甘南高寒湿润区 24

三、气候资源特征及利用评价 24

(一)主要气候条件特征分析 24

1.气候类型多样 24

2.光照充足潜力大 25

3.降水少且不均 25

4.气象灾害频繁 26

(二)气候资源的利用评价 27

1.选择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地带,建立和发展多种农业商品基地 27

2.发挥光热水资源优势,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和立体农业的发展 27

3.趋利避害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27

第三节 水资源 27

一、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形式 27

(一)地表水资源 27

1.黄河流域 28

2.长江流域 28

3.内陆河流域 28

(二)降水资源 29

(三)冰川资源 29

1.冰川的分布与规模 29

2.冰川的分布规律与特征 29

3.冰川的进退变化 30

4.冰川融水资源 30

(四)地下水资源 31

1.地下水资源贮存量 31

2.地下水资源形成的水文地质状况 32

3.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32

二、水质特征 33

(一)河流天然水质 33

(二)地热水 33

(三)河流泥沙 33

1.黄河流域 34

2.长江流域 34

3.内陆河流域 34

(四)水质污染 34

三、水力资源 34

(一)水力资源蕴藏量及可开发容量 34

(二)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35

1.水电站建设 35

2.水上运输业 35

四、水资源特点分析及开发利用状况 37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37

1.水资源贫乏且地区分布不均 37

2.地面径流季节性变化大、流失多 37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37

1.水资源开发简史 37

2.水利建设现状 38

3.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39

4.水资源供需平衡展望 40

第四节 生物资源 40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 40

(一)粮食作物 40

1.谷物 40

2.豆类 41

3.薯类 41

(二)经济作物 42

1.油料 42

2.棉花 42

3.甜菜 42

4.大麻 42

5.烟叶 42

6.药材 42

(三)园艺作物 43

1.蔬菜 43

2.瓜类 44

3.果树 45

4.桑蚕 46

5.茶叶 46

6.花卉 46

二、林木品种资源 47

(一)林木品种资源分布与结构 47

1.林种结构 47

2.林龄组结构 47

3.优势树种结构 47

(二)树种资源及常见树种 47

1.针叶树种 47

2.常绿阔叶树种 47

3.落叶阔叶树种 47

4.灌木树种 47

5.藤本 48

(三)现存古树资源 48

1.侧柏 48

2.国槐 48

3.玉兰 48

4.银杏 48

5.桂花 48

6.酸枣 48

7.文冠果 48

8.红豆杉 48

9.白榆 48

10.马丁香(菩提树) 48

11.紫果云杉 48

12.紫荆 48

13.白皮松 48

14.旱柳 48

15.紫葳 48

(四)珍贵稀有树种资源 48

三、天然草场与人工牧草资源 49

(一)天然草场类型 49

(二)天然草场饲用植物种类 50

(三)人工半人工草地牧草资源 50

四、畜禽品种资源 50

(一)马、驴、骡 51

(二)牛 51

(三)羊 51

(四)猪 52

(五)骆驼 52

(六)兔 52

(七)鸡(鸭、鹅) 52

(八)蜜蜂 52

五、水产品资源 52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 53

(一)野生动物资源 53

1.野生动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53

2.珍贵动物名录 53

3.野生经济动物和珍稀动物饲养 54

(二)野生植物资源 54

(三)自然保护区 55

第五节 农村能源 57

一、矿产能源 57

(一)煤炭 57

(二)石油 57

(三)油页岩 57

(四)泥炭 57

(五)地热 57

二、水力电力 58

三、生物能源 58

(一)农作物秸秆 58

(二)薪柴薪草 58

(三)人畜粪便 58

(四)沼气 59

四、新能源利用 59

(一)太阳能 59

(二)风能 59

五、消费现状分析及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59

(一)消费水平及特征 59

(二)开发重点及节能途径 60

第六节 旅游资源 61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61

(一)自然风光类旅游资源 61

(二)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62

1.历史文物 62

2.革命文物及现代工程 62

3.民族风情与民俗活动 62

二、旅游区景点 62

(一)敦煌旅游区 62

(二)嘉峪关酒泉旅游区 62

(三)张掖旅游区 62

(四)武威旅游区 62

(五)兰州旅游区 63

(六)甘南临夏旅游区 63

(七)天水旅游区 63

(八)平凉庆阳旅游区 63

(九)陇南旅游区 63

(十)定西白银旅游区 63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开发前景 63

(一)主要旅游线路及服务设施建设 63

(二)旅游资源开发前景与旅游观光农业展望 63

第七节 农业环境 64

一、农业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状况 64

(一)环境污染 64

(二)城乡环境质量 64

1.大气环境质量 64

2.水环境质量 65

3.噪声环境质量 65

(三)生态环境状况 65

1.土地与水源 65

2.森林与草原 65

3.自然保护区 65

二、城乡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66

(一)城乡环境污染防治 66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66

(三)环保法制建设与环境管理工作 66

三、农业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原因与趋向 67

(一)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与原因 67

(二)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趋势与方向 67

1.发展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态农业 67

2.实行由资源浪费向资源增殖转变的农业发展战略 67

3.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治理并重的方针 67

第二章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农村劳动力 68

一、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68

二、农村人口的构成及分布 69

(一)农村人口的构成 69

1.性别比 69

2.民族比 69

3.年龄比 70

(二)农村人口的分布 70

(三)人口密度与人均耕地占有量 70

三、农村劳动力分布与结构 71

(一)农村劳动力分布 71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 71

1.性别比 71

2.文化程度结构 72

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及转移情况 72

(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72

1.整半劳动力的组合状况 72

2.文化程度组合状况 72

3.专业培训状况 73

4.有无残疾 7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73

1.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相应劳动力的转移 73

2.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应劳动力的转移 73

3.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及其劳动力转移 73

4.组织劳务输出,去外乡、外县、外省“打工”,参加劳务活动 74

第二节 农业资金 74

一、农业资金投入的渠道 74

二、农业资金投入动态分析 74

(一)财政支农资金变动情况 74

1.全民所有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变动情况 75

2.农业事业费变动情况 75

3.中央财政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使用情况 75

(二)农业信贷资金变化情况 75

(三)引进利用外资情况 75

(四)农村集体资金投入变化情况 75

(五)农民个人资金积累及投入变化情况 76

(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 76

三、农业资金投入效益分析 77

(一)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77

1.建成了一批水利工程 77

2.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77

3.初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 77

4.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 77

5.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机构逐步健全 77

6.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提高 77

(二)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77

1.农业总产值翻了几番 77

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77

3.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人均占有量有所增加 77

4.“两西”建设成效显著 77

5.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77

6.农民生活逐步改善 77

(三)投入、产出效益比 78

1.整体计算比较 78

2.单项计算比较 78

四、资金安排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78

第三节 化肥、农膜与农药 79

一、化肥 79

(一)发展历程 79

1.试验示范阶段(50年代) 79

2.重点推广阶段(60年代) 79

3.逐步普及阶段(70年代) 80

4.需求猛增阶段(80年代—1992年) 80

(二)节约用肥与科学施肥 80

1.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81

2.改进施肥技术 81

3.增施磷肥 81

4.施用微肥 82

5.开展化肥扶贫工作 82

(三)发展趋势展望 82

1.化肥施用量呈持续上升势头 82

2.对磷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82

3.群众喜爱高效优质化肥 82

4.要在提高肥效上狠下功夫 82

5.加强化肥科学研究工作 83

二、农用塑料薄膜(农膜) 83

(一)农膜的应用与推广 83

1.棚膜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83

2.地膜的引入与发展 83

3.地膜覆盖与抗旱、扶贫 83

(二)重大技术革新与突破 84

1.用聚乙烯取代聚氯乙烯作农膜原料 84

2.塑料棚内加铺地膜 84

3.用超薄膜取代普膜进行地面覆盖 84

4.建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发展冬季蔬菜生产 84

5.农膜覆盖和农业综合栽培技术协作共进,配套发展 84

(三)农膜的发展应用成效 85

1.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 85

2.扩大了棉田种植面积,提高了甘肃棉花的自给率 85

3.丰富了“菜篮子”,缓解了冬春季吃菜难的问题 85

4.促成了西甜瓜的早熟,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85

5.广泛应用于林业、牧业、渔业,促进林牧渔各业生产的发展 86

三、农药使用与病虫防治 86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 86

1.小麦条锈病 86

2.小麦黄矮病 86

3.小麦红矮病 86

4.麦类黑穗病 86

5.小麦全蚀病 86

6.小麦吸浆虫 86

7.玉米矮花叶病 86

8.玉米丝黑穗病 86

9.马铃薯晚疫病 86

10.粘虫 86

11.地下害虫 86

12.农田鼠害 87

13.农田草害 87

(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87

(三)农药的使用和发展 87

1.农药使用的主要品种 88

2.农药使用量 88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 88

一、农业机械装备和农业机械化现状 88

(一)全省农业机械装备现状 88

1.农机总动力和原值 88

2.耕作机械 88

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 89

4.收获机械 89

5.植保机械 89

6.畜牧机械 89

7.林业机械 90

8.渔业机械 90

9.农产品加工机械 90

10.运输机械 90

11.其他农用机械 90

12.人畜力机械 90

(二)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 90

1.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90

2.灌溉机械化水平 91

3.其他农业机械化水平 91

4.牧业机械化水平 91

5.运输机械化水平 91

(三)全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91

1.农机监理机构 91

2.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 91

3.农机培训机构 91

4.农机修理机构 91

5.农机供油机构 91

6.农机人员 91

二、发展历程 92

(一)示范起步阶段(1953—1965年) 92

(二)大发展阶段(1966—1978年) 92

(三)改革发展阶段(1979—1992年) 92

三、基本经验 93

(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93

(二)必须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 93

(三)必须坚持机械化、半机械化、机、电动力和人力、畜力并重的方针 93

(四)必须坚持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服务体系 93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 94

一、农村用电量及电气化水平 94

(一)农村用电量 94

1.农村(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及其供电类型 94

2.县以下农村用电量及其用途分类 94

3.县城用电量 94

(二)农村电气化水平 94

1.通电县情况及其分类 94

2.通电乡、村、户情况 94

3.农村电气化水平 95

二、农村电气化建设 95

(一)小水电建设 95

(二)电网建设 97

(三)电气化县建设 98

三、基本经验 99

(一)把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电力的主攻方向 99

(二)实行大水电、小水电和火电联网,是解决枯水期甘肃农村用电困难的主要途径 99

(三)发展农电事业,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集资 99

第六节 农田水利 99

一、水利建设成就 99

(一)水库工程 99

(二)渠道工程 101

(三)电灌工程 101

(四)小水电站 102

(五)河防工程 102

(六)机井工程 102

(七)小型水利 102

(八)饮水工程 102

(九)排水工程 103

(十)“三田”建设 103

二、发展历程 103

(一)历代水事活动沿革 10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事业 105

1.整顿、恢复和稳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105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 105

3.改革开放,水利健康发展新阶段(1979—1992年) 106

四、基本经验 107

(一)不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107

(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讲求实效,切实搞好工程前期工作 108

(三)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整体推动,取得最好效益 108

第七节 水土保持 108

一、水土流失及分布特征 108

(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108

(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109

(三)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109

二、发展历程 109

(一)典型示范、总结推广阶段(50年代) 109

(二)重点突破、稳步前进阶段(60年代) 109

(三)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主,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阶段(70年代) 109

(四)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阶段(1978—1990年) 109

三、治理成果 110

四、综合效益 110

1.拦蓄径流,减少泥沙 110

2.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110

3.变“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为“三保田”,增加了土壤抗旱增产能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110

4.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110

5.投入与效益 110

五、主要经验 111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 111

(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开展“三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111

(三)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治理质量 111

(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重点防治区的规模治理 112

(五)治理、开发、管理三位一体,调动群众开展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112

第八节 农用工业 112

一、农业机械工业 112

(一)生产水平 112

(二)发展历程 112

1.初创阶段 113

2.崛起阶段 113

3.完备体系阶段 113

4.改革前进阶段 114

(三)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企业 114

二、农用化学工业 115

(一)化学肥料工业 115

1.产业结构、生产能力及生产水平 115

2.发展历程与格局 115

3.技术改造 116

(二)农用薄膜工业 117

1.农膜生产的发展历史 117

2.农膜生产的结构格局和地域分布 117

3.农用薄膜原料——树脂的生产与分配 118

(三)农药工业 118

1.农药工业的基本框架 118

2.农药工业的扩建改造及结构布局 119

第九节 农村交通运输与邮电 119

一、农村交通运输 119

(一)农村公路 119

1.县县通公路(1956—1957年) 120

2.农村公路网的扩大(1958—1959年) 120

3.社社通公路(1971—1977年) 120

4.以工代赈加快贫困地区公路建设(1985—1992年) 121

(二)农村运输 121

1.以群众运输为主的“马车时代” 121

2.以机动车为主的“汽车、拖拉机时代” 122

二、农村邮电通信 122

(一)邮政通信 122

1.邮政分支机构 123

2.邮路 123

3.邮政辅助网络 124

4.邮政通信状况 124

5.邮政业务量 125

(二)农村电话 125

1.网路设备 126

2.经营管理 127

第三章 农业区划与综合开发第一节 农业区划 128

一、发展历程 128

(一)两起两落阶段(1955—1967年) 128

(二)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2年) 128

1.再次起步 128

2.机构不断健全,队伍逐步壮大 129

二、工作重点、主要成果和经验 129

(一)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129

(二)主要成果 129

(三)基本经验 130

1.抓住机遇,扎实工作 130

2.搞好宣传,推进工作 130

3.抓区划成果应用,促进农业发展 130

三、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 131

(一)陇东黄土高原农林牧区 131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31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31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32

4.内部分区 132

(二)陇南山地农业经济林区 133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33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33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34

4.内部分区 134

(三)甘南高原牧林区 135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35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35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36

4.内部分区 136

(四)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农牧林区 137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37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37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38

4.内部分区 138

(五)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 139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39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40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40

4.内部分区 141

(六)祁连山、马鬃山山地畜牧水源林区 141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41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 142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142

4.内部分区 142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 143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兴起 143

(一)探索阶段(1983—1987年) 143

1.“两西”建设、老区建设和扶贫综合开发相继开始 143

2.全省性的农业综合开发相继展开 143

(二)全面发展阶段(1988—1992年) 143

1.陇东综合开发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143

2.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启动 144

二、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 144

(一)“两西”建设和扶贫开发战略选择 144

(二)中部三大水利工程开发顺序的选择 145

(三)河西地区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 145

1.以水利为龙头,科技为先导,建设商品基地为重点,生态效益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确立 145

2.重点开发项目的确定 145

(四)庆阳老区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 145

三、荒地、荒山、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46

(一)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146

1.开发阶段与规模 146

2.开发方式 146

(二)荒山资源的开发利用 147

1.开发规模 147

2.开发模式 147

(三)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48

四、开发资金的匹配和使用 148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 148

1.中央投资 148

2.省上投资 149

3.国际融资和援助 149

4.农民集体和个人投资 149

(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匹配 150

1.国内外资金匹配 150

2.中央和地方资金匹配 150

3.行业部门之间资金匹配 150

五、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劳动积累 151

(一)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 151

(二)群众劳动积累的重点和数量 151

1.水利建设 151

2.“三田”建设 151

3.造林种草 152

4.流域治理 152

5.农村道路和电力建设 152

六、农业综合开发中的科技应用 152

(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152

(二)主要科技措施 153

1.良种选育和推广 153

2.地膜覆盖 153

3.综合科技承包 153

4.节水灌溉 153

5.实施星火计划,促进科技兴农 154

(三)科技应用成效 154

七、农业综合开发成效及基本经验 154

(一)农业综合开发成效 154

1.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生产条件改善 154

2.增加了物质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54

3.长期困扰人们的缺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55

4.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长足发展 155

(二)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 155

1.主要领导亲自抓,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 155

2.设立专项资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保证 155

3.突出综合措施,提高开发效益 155

4.坚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155

5.组织有关部门对口支援,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发展 155

第四章 农业生产水平 157

第一节 甘肃农业发展史 157

一、新中国成立前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 157

(一)远古到战国时期(1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157

(二)秦汉到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 157

(三)宋元到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年) 158

(四)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 15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甘肃农业 159

(一)1949—1978年发展概况 159

1.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年) 159

2.农业合作化阶段(1953—1957年) 160

3.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62年) 160

4.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年) 161

5.十年动乱阶段(1966—1976年) 161

(二)1979—1992年的甘肃农业 162

1.大搞调查研究,正确认识甘肃农业,确定战略方案 162

2.放宽搞活农村经济政策,深化农村改革 162

3.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62

4.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甘肃农业 163

5.增加物质投入,改善农业条件 163

6.主要成就 163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 164

一、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 164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布局与结构 164

1.第一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166

2.第二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166

3.第三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167

(二)农林牧副渔业布局与结构 167

(三)粮食与经济作物布局与结构 168

二、农村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16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历史时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169

1.短暂的繁荣与潜伏的危机(1949—1956年) 169

2.“左”的肆虐和曲折发展(1957—1978年) 170

3.调整、发展、向合理化演进(1979年以来) 171

(二)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及关联效果 171

1.种植业内部作物结构,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经济作物比重 172

2.农林牧副渔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 172

3.农村第一二三产业齐发展 172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173

(一)产业发展途径选择 173

1.第一产业 173

2.第二产业 173

3.第三产业 174

(二)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 174

(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探索 175

第三节 种植业 176

一、发展历程 176

(一)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省种植业发展沿革 176

(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的种植业 177

1.恢复上升阶段(1949—1956年) 177

2.受挫下降阶段(1957—1962年) 178

3.调整回升阶段(1963—1965年) 178

4.曲折徘徊阶段(1966—1978年) 179

5.全面发展阶段(1979—1992年) 179

二、生产水平 180

(一)粮食作物 180

1.小麦 180

2.夏杂粮 182

3.大麦 183

4.玉米 183

5.马铃薯 184

6.糜、谷 184

7.大豆 185

8.水稻 185

(二)经济作物 185

1.棉花 185

2.油料 186

3.甜菜 186

4.烟叶 186

5.药材 186

(三)其他农作物 187

1.蔬菜 187

2.瓜类 187

3.青饲料作物和绿肥 188

4.果树 188

三、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189

(一)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189

1.商品基地建设的范围和规划指标 189

2.商品基地资金安排和主要建设项目 189

3.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成就 189

(二)名、优、特基地建设情况 190

1.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 190

2.农产品加工贮藏基地建设 190

3.瓜果育苗良繁基地建设 190

4.大中城市副食品基地 190

5.其他农产品生产基地 190

四、基本经验 191

(一)始终抓紧粮食生产,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191

(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 191

(三)坚持走好三条路子,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91

第四节 林业 192

一、发展历程 19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甘肃林业 192

1.古代甘肃森林分布的基本面貌 192

2.甘肃原始森林的沧桑变迁 192

3.甘肃森林的培育进程 19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甘肃林业建设 194

1.初创阶段(1949—1957年) 194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194

3.振兴阶段(1978年以来) 195

二、生产水平 195

(一)植树造林 195

(二)沙区治理 197

(三)林区建设 197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 198

(五)科技兴林 200

三、投入与效益 200

1.投入 200

2.效益 200

四、基本经验 201

(一)坚持全民动员,用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01

(二)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 201

(三)全面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 201

第五节 畜牧业 202

一、发展历程 202

(一)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畜牧业的发展与演变 202

1.甘肃畜牧业源远流长 202

2.古代国家最重要的养马基地 202

3.养羊业自古就发达 203

4.甘肃是种植苜蓿最早最多地区之一 203

5.民国时期畜产品以马匹、毛绒、皮张为盛 203

(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畜牧业的发展 204

1.连续数年的增畜保畜政策,促进了互助合作时期甘肃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04

2.高级社牲畜、羊只折价入社,将甘肃的畜牧业生产推入了低谷 204

3.三年调整时期,甘肃省的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204

4.“文化大革命”十年,使甘肃畜牧业长期徘徊不前,发展缓慢 204

5.改革开放14年,甘肃畜牧业走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阶段 206

二、生产水平 206

(一)牲畜数量及产品产量 206

1.马匹及马产品 206

2.驴及驴产品 206

3.骡及骡产品 206

4.牛及牛产品 206

5.驼及驼产品 207

6.绵羊及绵羊产品 207

7.山羊及山羊产品 207

8.猪及猪产品 207

9.鸡及鸡产品 207

10.兔及兔产品 209

11.蜂及蜂产品 209

(二)主要畜产品总产量、畜牧业产值比重 209

1.主要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209

2.畜牧业总产值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和人均牧业收入 209

(三)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 209

1.兰州禽蛋奶基地 209

2.张临高奶、肉牛基地 209

3.临夏奶、肉牛基地 210

4.董志塬肉牛基地 210

5.河西细毛羊基地 210

6.绒山羊基地 210

7.阿克塞骆驼基地 210

8.陇南优质蜂产品基地 210

9.瘦肉型商品猪基地 210

10.关山肉牛基地 210

(四)国营牧场建设 210

三、甘肃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措施 214

(一)兴办教育科技,发展畜牧业生产力 214

(二)生产饲草饲料,奠定养畜物质基础 214

(三)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禽健康发展 215

(四)改良畜禽品种,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215

(五)转变养畜观念,增加养畜经济效益 216

第六节 渔业 217

一、发展历程 217

(一)自然捕捞阶段(1949—1957年) 217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217

(三)健康发展阶段(1979—1992年) 217

二、生产水平 217

1.鲜鱼产量 217

2.科学养鱼 218

3.群众渔业 218

4.国营渔场 218

5.鱼苗鱼种生产 219

6.商品鱼基地建设 219

7.国营渔场、集体渔场、群众渔业齐发展 219

三、发展渔业生产的几点经验 219

1.坚持以渔为业,全面贯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方针 220

2.坚持发动群众,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 220

3.坚持科技兴渔,发展“两高一优”的渔业生产 220

4.加强渔政管理,坚持依法治渔 220

第七节 乡镇企业 220

一、发展历程 220

(一)乡镇企业在农村副业的“胚胎”中萌芽 220

(二)乡镇企业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 221

(三)乡镇企业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复苏 221

(四)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221

二、生产水平 224

三、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5

(一)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5

1.乡镇企业已成为甘肃工业的一支生力军 225

2.乡镇企业生产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大量产品 225

3.乡镇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为国家增加了出口创汇 226

4.乡镇企业的税金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226

(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226

1.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6

2.乡镇企业的兴起,加快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226

3.乡镇企业支援了农业生产建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27

4.乡镇企业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227

(三)就地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 227

(四)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和地方工业的合理布局 227

(五)推动了城乡经济交流,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227

1.使城乡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广泛的交流 228

2.促进了农村集镇的兴起和繁荣 228

(六)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229

1.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 229

2.乡镇企业造就了一代新型的农民和农民企业家 229

四、基本经验和教训 229

(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是避免乡镇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229

(二)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是乡镇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30

(三)建立和完善供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人员的作用是搞活乡镇企业的“催化剂” 230

(四)加快人才培训,提高产品质量是乡镇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生命线” 230

第八节 农垦 230

一、垦区基本情况 230

(一)人口和土地 232

(二)气候 232

(三)水利 232

(四)农业、工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 232

二、发展历程 232

三、生产水平 234

(一)农业生产 234

(二)工业生产 235

(三)商业 235

四、农工商综合经营 235

(一)加强农业建设,奠定综合经营基础 235

1.依靠增加投入和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235

2.狠抓粮食生产 236

3.建设商品生产基地 236

4.树立大农业观点,积极发展林牧业 236

5.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双层经营体制 236

(二)大力兴办农垦工业,增强农垦经济实力 236

1.立足于独立工业企业的挖潜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236

2.大力兴办场办工业 237

3.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237

4.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借外力发展农垦工业 237

(三)建立商业服务体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 237

1.建立健全了四级商业网络 237

2.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坚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237

(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238

第五章 “两西”建设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第一节 “两西”建设 240

一、“两西”地区概况 240

(一)河西地区自然资源概况、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和开发历史 240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40

2.河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247

3.河西开发历史概述 250

(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概况 250

1.范围 251

2.自然特点 251

3.“两西”建设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52

(三)“两西”地区在甘肃省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56

二、“两西”建设的方针、任务和成就 259

(一)“两西”建设的历史背景 259

(二)“两西”建设方针和任务 260

1.中央关于“三西”地区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261

2.改变定西、西海固地区贫困面貌的方针和主要措施 261

3.建设甘肃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的设想 262

4.每年两亿元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263

(三)“两西”建设的近期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263

1.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奋斗目标 263

2.种草种树,恢复植被,停止生态破坏 264

3.发展多种能源,解决农村燃料问题 264

4.重视旱作农业和省水型农业 264

5.用定西、西海固的劳动力开发河西、河套地区 264

6.发展多种经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265

7.重视智力投资,培养当地人才 265

(四)“两西”建设的成就 265

1.“两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265

2.主要建设成就 266

3.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267

三、“两西”建设的基本经验 270

(一)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的建设方针、目标和政策 270

(二)坚持不懈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70

(三)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逐步建立支柱产业、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 271

(四)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 271

(五)依靠智力开发和科技进步,大力抓好干部和农民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力水平 271

(六)实行项目管理,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271

(七)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援“两西”建设,开展社会扶贫 272

四、“两西”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10年建设的总体构想 272

(一)主要问题 272

1.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初步解决温饱的地区和农户很不稳定且标准低 272

2.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大的改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273

3.河西地区水土资源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开发的任务很大 273

4.省上财力有限,全省贫困面大,对“两西”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73

(二)总体构想 274

1.总的指导思想 274

2.主要奋斗目标 274

3.主要措施 274

第二节 “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 275

一、老困地区的区域分布、基本情况及其在甘肃的地位 275

(一)区域分布 275

(二)基本情况 275

1.地势高亢,地形复杂 277

2.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而频繁 277

3.土地开垦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贫乏 278

4.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 278

5.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但形不成商品优势 278

6.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相对贫乏 278

7.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大多数地方“靠天吃饭” 278

8.经济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279

9.人口超高速增长,文化科技素质低 280

10.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282

(三)老困地区在甘肃的地位 283

二、老区建设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前景 285

(一)老区建设的提出 285

(二)老区建设的主要成就 286

1.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 286

2.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286

3.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286

4.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86

5.对外经济协作日见活跃 286

6.致富信心更加坚定 286

(三)老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287

1.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 287

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发展支柱产业 287

3.狠抓各项基础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 287

4.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发展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 287

5.以增加收入为目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87

6.集中力量扶贫攻坚 288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88

三、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290

(一)起因和背景 290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291

1.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291

2.确定扶贫开发范围 292

3.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292

4.筹措扶持资金,实行重点扶持 292

5.实行优惠政策 293

6.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实行对口帮县扶贫 293

四、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 293

(一)历史背景 293

(二)准备工作 294

1.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294

2.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客观条件 295

3.对全省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进行全面安排 295

4.召开全省高少地区扶贫开发专门工作会议 295

5.正式发布《决定》,扶贫攻坚战全面展开 295

(三)主要工作和开发建设成就 296

1.采取的几项重大措施 296

2.从解决温饱出发进行多方面的开发建设 297

3.扶贫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97

(四)主要问题和矛盾 298

1.扶贫工作存在短期行为 298

2.扶贫力量不足 298

3.扶贫开发的路子尚不清晰 298

4.扶贫效益不理想 298

5.各方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298

五、90年代全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对策 298

(一)深化改革,理顺扶贫开发的思路 298

(二)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对最困难地区实行倾斜 298

(三)狠抓关键措施重点突破 298

(四)切实把扶贫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 299

(五)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299

(六)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帮扶工作 299

第六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与完善第一节 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 300

一、土地改革 300

(一)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 300

(二)土地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果 301

二、农村互助合作 302

(一)农村互助合作的演变 302

(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 303

1.农业生产互助组 303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03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04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304

一、人民公社化 304

(一)三个月内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304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甘肃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05

1.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 305

2.实行“一大二公” 305

3.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 305

4.实行“生活集体化” 305

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的确立 305

(一)从以大队转变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305

(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06

(三)农业学大寨 307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民公社 307

(一)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稳定 307

(二)“左”的错误急剧膨涨,农村经济徘徊滞后 307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8

一、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阶段(1979—1984年) 308

(一)划作业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探索试验 308

(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308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与巩固 310

1.进一步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包产、包干到户不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10

2.做好第一步改革的后续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承包责任制 310

3.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努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311

二、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阶段(1985—1988年) 311

(一)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 311

1.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311

2.逐步压缩平价粮食销量 312

(二)农业税收改革 312

三、探索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89年以来) 312

(一)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12

(二)改革农业计划管理体制 313

(三)市场机制催生和带动农业产业化 313

四、农村所有制结构 314

1.演变历程 314

2.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所有制结构新格局开始形成 315

第四节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316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316

二、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317

三、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和价值规律,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17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忌“一刀切”和搞形式主义 317

五、城乡改革相互配套,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318

1.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318

2.把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统一起来 318

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318

第七章 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第一节 农村教育 319

一、农村教育 319

(一)农村教育发展历程 319

1.恢复时期(1950—1952年) 319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319

3.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 320

4.三年调整、充实、发展时期(1962—1965年) 320

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320

6.改革发展时期(1977—1992年) 320

(二)农村教育成果 320

1.基础教育 320

2.职业技术教育 321

3.农村成人教育 322

4.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23

5.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323

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 324

7.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324

二、高、中等农业专业教育 325

(一)中等农业专业教育 325

1.新中国成立前中等农业教育发展概况 325

2.新中国成立后中等农业专业教育的发展 325

(二)高等农业专业教育 326

1.新中国成立前甘肃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情况 326

2.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326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327

一、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历程 327

(一)新中国成立前概况 327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科研事业 327

1.稳步发展阶段(1949—1965年) 327

2.徘徊滞进阶段(1966—1976年) 327

3.蓬勃发展阶段(1977年以来) 328

二、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推广 328

(一)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与成果 328

1.科研机构建设 328

2.重要科研成果 330

(二)农业技术推广 332

1.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332

2.推广新技术 334

三、效益分析 336

(一)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336

(二)主要科技因素定量分析 337

1.品种因素 337

2.肥料(饲料)因素 337

3.栽培管护因素 337

4.植保、防疫因素 337

(三)发展趋势 337

第三节 农村文化 338

一、农村文化网络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338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338

三、农村文化专业队伍 339

四、农村文化活动 339

五、农村民间艺术 339

六、农村少儿文艺 340

第四节 农村卫生与计划生育 340

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历史 340

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 341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341

1.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 342

2.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医方针,开阔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路子 342

3.积极推行院(站、所、校)长负责制和承包责任制和三定(三包)一奖(罚),百分考核计奖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经济承包责任制 342

4.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卫生投入 342

5.加强镇卫生院建设,充分发挥枢纽作用 342

6.加速培养适用型人才,增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后劲 343

(二)预防保健 343

(三)地方病防治 344

(四)中医与民族医药 345

三、农村计划生育 346

(一)人口迅猛增长,已成为甘肃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制约因素 346

(二)农村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 347

1.酝酿准备阶段(1949—1972年) 347

2.起跑上路阶段(1973—1978年) 347

3.完善提高阶段(1979—1990年) 347

(三)农村计划生育的成就 348

第八章 农村市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渠道 349

一、农村合作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349

(一)初步发展阶段(1950—1957年) 350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350

(三)健康发展阶段(1978—1992年) 351

二、农村集市贸易 352

(一)发展历程 352

(二)发育较早的几个大型专业市场 353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 353

2.礼县盐官牲畜市场 354

3.甘谷县成衣市场 354

4.广河县三甲集皮毛市场 355

5.岷县城关药材市场 355

三、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355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 357

一、粮油购销 35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市场购销阶段(1949—1952年) 357

(二)粮油统购统销阶段(1953—1984年) 357

1.粮食统购体制的演变 357

2.粮食统销体制的演变 359

3.食用植物油统购体制的演变 360

4.食用植物油统销体制的演变 360

(三)合同定购计划销售阶段(1985—1992年) 360

(四)市场购销阶段(1993年以来) 361

二、棉花、土畜产品购销 361

(一)棉花购销 361

(二)土畜产品购销 361

三、中药材购销 362

四、农副产品加工与储藏 362

(一)粮油加工与储藏 362

1.粮油加工 362

2.粮油储藏 363

(二)棉花加工与储藏 363

(三)土畜产品加工与储藏 363

第三节 农副产品价格 364

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364

(一)粮食收购价格 365

(二)棉花收购价格 365

(三)中药材收购价格 366

二、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 366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367

一、农副土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368

二、农业生产资料进口 369

(一)化肥进口 369

(二)农药和农用地膜原料进口 369

三、农业技术引进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370

(一)向世界银行贷款 370

(二)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粮油无偿援助 370

(三)争取多边无偿援助,引进国外农业技术 370

(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引进农业技术 370

第九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371

一、互助组的收益分配 371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371

(一)初级社的收益分配 371

(二)高级社的收益分配 371

三、农村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 372

(一)分配政策 372

1.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 372

2.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政策(1962—1964年) 372

3.实行“基本口粮加按劳分配”的办法(1965—1978年) 372

(二)分配结果及其分析 372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收益分配 373

第二节 农民收入与消费 375

一、农民生活的变化 375

二、农民收入 375

(一)收入变化情况 375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 375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 375

3.第三阶段(1966—1976年) 375

4.第四阶段(1978—1992年) 376

(二)总收入 376

1.从集体得到的收入 376

2.家庭经营收入 376

3.其他非生产性收入 376

(三)现金收入 376

(四)纯收入 376

1.纯收入大幅度增长 376

2.收入增长的重要特点 377

3.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378

(五)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 378

(六)农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变化 378

三、农民消费 379

(一)生产消费 379

1.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379

2.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 379

(二)生活消费 379

四、农民文化生活 380

五、农村社会福利 381

第三节 农业经济效益评估 381

一、农业经济效益历史估计 381

(一)历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381

1.土地利用率逐步提高 381

2.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逐步提高 382

3.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383

4.每百元生产费用提供的纯收入呈下降趋势 383

5.农业经济效益水平仍然很低 383

(二)各历史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变化特点 383

1.第一阶段(1949—1956年) 383

2.第二阶段(1957—1978年) 384

3.第三阶段(1979—1992年) 385

二、“七五”期间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 385

(一)全省农业总产出与总投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385

(二)土地生产率逐年提高,经济作物快于粮食作物 385

(三)农业物耗产值率徘徊在1985年的水平,种植业物耗产值率下降 386

(四)农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下降 386

三、1989年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静态分析 386

(一)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情况 386

(二)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比较 387

(三)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特点 388

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及途径 388

(一)制约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388

(二)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途径 388

第十章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节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沿革 390

一、甘肃基层政权组织演变简史 390

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390

三、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91

(一)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1949—1954年) 391

(二)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体制(1958—1979年) 391

(三)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1979—1984年) 391

(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加强(1984—1992年) 392

第二节 乡镇党委和政权组织 393

一、乡镇组织建设 393

1.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乡政权 394

2.镇建制恢复和不断发展 394

二、乡(民族乡)镇建制名录 394

三、乡镇机构设置及干部队伍建设 403

第三节 农村党支部 404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支部的建立及活动 404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404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404

(二)两次大起大落(1957—1965年) 40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405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405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 408

一、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408

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 408

三、村民委员会建设和村民自治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408

(一)把村民委员会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408

(二)抓一批后进村的综合整治工作 409

(三)总结推广以法治村民主管理经验 409

(四)正确处理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 409

(五)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 409

第五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410

一、社区性、专业性合作组织 410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 410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411

四、农村合作基金会 412

五、农村股份合作制 412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 413

第六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13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413

(一)农村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活动 413

(二)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414

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16

(一)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16

(二)开展创建文明村户活动 416

(三)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416

(四)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 417

(五)培养推广典型群体经验 417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 417

(一)法制普及宣传教育 417

(二)人民调解工作 417

(三)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 418

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18

(一)地方社会治安状况的阶段性变化 418

(二)专项斗争与重点治理相结合的策略 418

1.组织战役阶段(1983年8月—1986年12月) 419

2.专项斗争阶段(1987年1月—1989年12月) 419

3.综合治理阶段(1990年开始) 419

(三)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 419

第十一章 地县农村经济 421

第一节 兰州市蓬勃发展的西固区乡镇企业 421

一、乡镇企业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21

(一)总量不断扩充 422

(二)规模档次扩大 422

(三)经济效益提高 422

(四)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22

(五)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422

(六)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422

(七)促进了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22

二、主要做法 423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423

(二)横向联合、双带整推 423

(三)人才为本、科技领先 423

(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 423

(五)强化管理、注重基础 424

(六)强化销售、开拓市场 424

三、发展前景 424

第二节 天水市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425

一、天水市乡镇的四种类型 425

二、市场扶持与培育 425

(一)天水四大市场 426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 426

2.张川县皮毛贩运加工市场 426

3.甘谷县服装及毛衣市场 426

4.武山蔬菜批发专业市场 426

(二)市场建设 426

(三)市场服务 426

(四)市场管理 426

三、市场功能与效应 426

(一)开拓商品流通的新渠道 427

(二)加速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427

(三)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 427

(四)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和场所 427

(五)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427

(六)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427

四、流通体制与服务 427

(一)强化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 427

(二)深化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和商品“蓄水池”的调节作用 428

(三)鼓励和组织农民大规模进入流通领域 428

(四)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428

五、加强领导 428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428

(二)从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转变政府职能 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