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哀竭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哀竭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哀竭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宝恩,张淑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302174776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内外第一部研究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的专著,阐述了胃肠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紧密联系,并提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全书以中西医结合并重为原则,重视理论性,突出实用性,内容新颖全面,能够帮助临床医护工作者了解胃肠功能障碍、衰竭诊治的新进展、新技术,并对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有所裨益。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哀竭》目录

第一章 急性肠功能衰竭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肠功能衰竭概念的历史演变 1

二、肠功能衰竭的病理机制 2

三、肠衰竭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4

四、肠衰竭的治疗 5

第二节 目前对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认识 7

第三节 胃肠道的生理功能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 9

第二章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病因学 15

第一节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与MODS 15

第二节 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的要素 16

一、自由基损伤胃肠道黏膜 16

二、内毒素、细胞因子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18

三、运动相关激素的分泌紊乱与胃肠道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 21

四、胃肠道的抗损伤和修复因素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25

第三节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 30

一、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 30

二、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变机制 31

第三章 肠结构与屏障功能 33

第一节 肠结构与功能 33

一、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33

二、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38

第二节 肠上皮细胞的更新 39

一、肠道干细胞的概念、位置、数量和周期 39

二、肠道干细胞的分化 40

三、肠道干细胞分化的调控 40

第三节 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43

一、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43

二、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46

三、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49

四、肠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蛋白酶—caspase家族 51

五、白细胞介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调节 53

六、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道疾病 53

第四节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55

一、机械屏障 56

二、生物屏障 58

三、化学屏障 61

四、免疫屏障 65

第五节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70

一、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70

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与评价 72

三、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 75

第四章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发病机制 79

第一节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MODS与内毒素血症 79

一、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机制 79

二、内毒素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活性 82

三、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在脓毒症、MODS发病中的作用 83

四、细菌/内毒素移位与失控炎症反应和组织损害的关系 88

五、内毒素增敏效应的分子机制 98

六、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103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与胃肠功能障碍/衰竭 108

一、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08

二、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110

三、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脓毒症和MODS的发病机制 113

四、防治肠I/R损伤引发的MODS的研究进展 119

第五章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临床表现 127

第一节 胃肠运动功能损伤的表现 127

一、胃的运动 127

二、小肠的运动 128

三、大肠的运动 129

第二节 胃肠吸收功能损伤的表现 130

一、吸收部位及途径 130

二、小肠的吸收与转运 131

第三节 肠壁通透性的改变 139

第四节 肠道菌群紊乱 140

一、概述 140

二、病因 141

三、病理改变 142

四、临床表现 142

五、辅助检查 144

六、治疗措施 144

七、预防 146

八、预后 146

第五节 细菌、内毒素移位 146

一、病因 146

二、病理 147

三、临床表现 152

四、治疗 153

第六节 胃肠道动力障碍 158

一、动力性腹胀 158

二、腹泻 159

第七节 应激性溃疡 160

一、发病机制 161

二、临床表现 162

三、诊断 162

四、防治 163

五、并发症处理 164

第六章 胃肠功能检查方法 166

第一节 胃肠道运动功能检查方法 166

一、X线法 166

二、核素法 168

三、测压法 168

四、体表胃肠电图 168

五、实时超声法 168

六、呼氢试验 169

七、其他方法 169

第二节 肠壁通透性检查方法 169

一、非代谢物检测法 169

二、组织学检查法 170

三、血D-乳酸水平检测 171

第三节 肠道菌群移位检查方法 171

一、细菌培养法 171

二、标记细菌示踪法 172

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172

第四节 肠道耐受性检查方法 173

一、适应证 173

二、检查步骤 173

三、肠道耐受性差的临床表现及原因 174

第七章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诊断 177

第一节 西医诊断 177

第二节 中医证型诊断 179

第八章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治疗 187

第一节 西医西药的治疗 187

一、胃肠动力药 187

二、胃肠道黏膜保护剂 188

三、微生态制剂 189

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 189

五、肠内营养 190

六、肠外营养 193

第二节 中医中药的治疗 197

一、保护胃黏膜 197

二、促进胃肠道蠕动 198

第九章 肠道损伤与营养 205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代谢变化 206

一、危重病人氧代谢的变化 206

二、危重病人对热能的需要 207

三、危重病人对氮的需要 209

四、危重病人对维生素的需要 210

五、危重病人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211

六、危重病人对纤维素的需要 212

七、危重病人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212

八、危重病人细胞因子的作用 213

第二节 营养状态的检测与评定 213

一、营养状态的检测 214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215

第三节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217

一、营养途径的选择 218

二、营养物质的补充 218

三、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221

第四节 特殊情况的营养支持 223

一、营养与感染 223

二、营养与糖尿病 225

三、营养与机械通气 227

四、营养与老年病人 228

五、营养与癌症病人 229

六、营养与急性胰腺炎 229

第五节 临床营养支持的进展 231

一、诊断、监测胃肠道损伤的技术 231

二、营养支持的内容 232

三、营养支持的途径 235

第十章 烧伤与胃肠功能障碍/衰竭 237

一、病理生理 237

二、临床表现与治疗 243

第十一章 腹腔室隔综合征 24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49

二、病理生理 249

三、临床表现、分类及诊断 251

四、治疗 252

五、预防 253

六、预后 2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