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永生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9808639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全书以“体现哲学精神,演绎民法哲学”为出发点,对现行民法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和术语进行了证伪、辨析。整体框架大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权利理论,反思传统的权利、物权、债权等基础概念,提出和阐释了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目的的权利等新观点。第二部分为主体理论,创造性地提出自然存在与法律存在的思维范式,民法是对自然存在即自然人、组织的规范。第三部分为法律行为理论,还原了法律行为作为法理学而非民法学上基本概念的本义。第四部分为民法哲学的一般理论,阐释了民法哲学的定义、民法概念的含义等理论问题,以及民法概念的含义。该书稿浓烈的理性思辨和哲学风格,对学界具有启发意义。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目录

前言 民法学的新发现 1

导言 民法知识的假伪现象 1

第一章 债权请求权说证伪 10

第一节 关于请求权概念的质疑及评析 10

第二节 接受权——债权的真实含义 12

第三节 接受与请求——结果与手段的关系 18

第四节 接受权能 21

第五节 权利及对权利的主张权——请求权概念的意义生成 24

第六节 给付义务与依请求给付义务——债权非请求权的实证法依据 29

第二章 物权请求权、人身权请求权证伪 36

第一节 原权与请求权——权利的基本结构 36

第二节 物权即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 39

第三章 诉权请求权证伪 44

第一节 请求权与受护权的拆分以及诉权的含义 44

第二节 客观之债与理解之债——权利的存在方式 49

第三节 诉权理论评析 52

第四节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程序权利的真正含义 58

第四章 请求权诉讼标的说证伪 62

第一节 目标事实与原因事实——诉讼标的的识别 62

第二节 权利“位体”关系与请求权竞合 66

第五章 担保物权及抵押权物权说证伪 72

第一节 权利作为权利的客体——权利客体的终极含义 72

第二节 抵押权物权及担保物权概念的荒诞 74

第三节 受偿权概念的怪论与优先受偿的债权 76

第四节 权利转让与“变量共有”——抵押关系的真相 78

第五节 让与担保与抵押关系的等同 81

第六章 用益物权概念证伪 90

第一节 用益权抑或用益物权 90

第二节 分离权能的实体性追问 92

第三节 占有权概念对用益权概念的改造 96

第七章 所有权概念修正 100

第一节 所有权定义解析 100

第二节 占有权与占有权的支配权——所有权的立体结构 104

第三节 无限支配关系与当下支配关系 107

第四节 权能与所有权分离的逻辑机理 110

第八章 占有权的逻辑证明及实证法实例 116

第一节 占有权的逻辑证明 116

第二节 信托关系与占有权 119

第三节 所有权保留买卖与占有权 125

第四节 抵押关系与占有权 129

第五节租赁权与占有权 132

第九章 占有事实说证伪 136

第一节 权利与事实的冲突 136

第二节 间接占有概念的玄机 143

第十章 物权概念证伪 150

第一节 民法上的“小语种”——物权概念实证法上的地位和处境 150

第二节 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概念的谎言 152

第三节 物权定义的谬论 156

第四节 物权、债权关系的错乱与对物权(物权)、对人权关系的本义 159

第五节 债权对应所有权——财产权的基本分类 164

第十一章 法人团体人格、财产人格说证伪 168

第一节 人格权定义——作为人格的权利与支配人格的权利 168

第二节 作为目的的权利 172

第十二章 请求权与支配权分类原理证伪 178

第一节 请求权的救济权与支配权本质 178

第二节 支配权概念证伪 180

第十三章 权利的定义及分类 188

第一节 权利的定义——自由意志的定在与行为正当性的资格 188

第二节 支配权与作为目的的权利——权利的基本分类 195

第三节 时间维度下的将来权利与当下权利 199

第四节 完整权与期待权分类原理证伪 201

第五节 对众权与对世权——绝对权与相对权分类原理证伪 205

第十四章 法人否认说证成 210

第一节 组织作为规范对象——民法规范的基本主题 210

第二节 法人概念规范功能假象的戳破 213

第三节 对主体的规范——关于民法结构的“经典”谬论 216

第四节 民法典立法设计:主体、法人概念的质疑 218

第十五章 自然人的法律人性质 222

第一节 自然人作为法律人的定义 222

第二节 自然人、法人分类的语病 225

第三节 意志实体——自然人、组织的实体性质 228

第四节 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以及主体概念的含义 231

第五节 财团法人概念的怪论 234

第十六章 物与权利权客体概念的乱象 239

第十七章 法律行为概念证伪 244

第一节 规范抑或事实——法律行为的定性 244

第二节 意思表示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246

第三节 “造法行为”——私法自治精神的神韵 249

第四节 法律上的行为与伦理上的行为的区分——法律行为概念的简单含义 252

第五节 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成立 256

第六节 “事件行为”——事实行为的名称修正 260

第七节 自然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对应 264

第八节 附条件、期限法律行为概念的陷阱 270

第十八章 代理权权力说证伪 274

第一节 代理权的含义——“本权”与代理权的区分 274

第二节 授权意思表示概念的建立 277

第三节 无因理论的真相 283

第十九章 诉讼时效概念证伪 294

第一节 请求权消灭——时效的功能与含义 294

第二节 请求权效力延展——时效概念的对立解构 297

第三节 抗辩权概念的伪说 299

第二十章 民法概念证伪 304

第一节 国内法及“法全体”——民法的罗马法原义 304

第二节 行为规范种类——划分部门法域的本质根据 309

第三节 “民刑法”与“民权法”——刑法与民法的应然名称 311

第四节 民法与刑法调整对象的等同 317

第二十一章 民法与民法学的关系 324

第一节 问题的发现:民法与民法学的关系与区别 324

第二节 自然存在作为规范对象——民法规范的结构与表达形式 325

第三节 民法概念抑或是民法学概念——法人、法律行为概念的性质追问 328

第四节 规范与对规范的认知——民法与民法学关系理论的创立 330

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主体概念的民法学属性 332

第六节 概念定义的认知本质与《德国民法典》的定义缺失现象 336

第七节 民法基本原则的疑问 340

第八节 民法与民法学区分范式下民法总则的含义与意义 345

第二十二章 民法哲学——民法知识的希望 350

第一节 民法哲学——正确的民法原理 350

第二节 哲学对民法知识的改造 353

后记一 智力超度 361

后记二 孟师开创的中国学派 3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