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晟著
  • 出 版 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2356424
  • 页数:1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等重大实践问题系列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表现——共生、特征——互动、过程——自组织与他组织、效应——集聚与创新”;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框架性政策建议。
上一篇:财务分析下一篇:消费心理学教程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3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6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6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6

二、制造业 10

三、产业协同 11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13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演进 13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16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 19

四、集聚经济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20

第三节 基础理论 22

一、产业分工理论 22

二、产业共生理论 26

三、产业集聚理论 28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 34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演化机理 34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基本要素 34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概念模型 35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过程与动因 37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 41

一、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机制 42

二、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制 45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组织机理 48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自组织” 48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他组织” 57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 61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集聚效应 61

一、产业协同的集聚效应 61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定位 67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效应 76

一、协同创新的效应 76

二、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 79

三、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89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92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与创新的实证分析 92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实证分析 92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实证分析 97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01

一、分析思路与方法选择 101

二、指标选择与模型设计 101

三、回归结果 104

四、实证结论 104

第三节 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07

一、指标选择 107

二、模型构建 109

三、回归结果 110

四、实证结论 110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11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经验 114

一、美国 114

二、英国 118

三、德国 122

四、日本 126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27

一、重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128

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 130

三、推动生产性服务的外包化 131

四、提升行业组织的活动能力 132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135

第一节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聚集水平 135

一、采用差异化支持政策 135

二、科学规划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 137

第二节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139

一、产业创新的紧迫性 139

二、建立产业协同创新系统 140

三、开展知识、技术和制度创新 143

四、制度安排和产业政策 144

第三节 改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市场环境 144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45

二、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146

三、改善竞争和信用环境 147

第四节 优化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149

一、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149

二、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促进产业协同 150

三、推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化 152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54

参考文献 1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