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韶山试验”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
“韶山试验”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

“韶山试验”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振澜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174699
  • 页数:152 页
图书介绍:书立足于“韶山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理论联系实践,综合探究适应当前发展与未来趋势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从秩序与功能角度,确立乡村人居环境的建筑学新认知体系;以有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为内核,提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为路径,建构乡村人居环境的营建方式;以“乡村更新共同体”为载体,建立有机更新的合作机制。 本书可供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韶山试验”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目录

1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双重困境 1

1.1.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误区 2

1.2 研究对象 3

1.2.1 乡村的内涵 3

1.2.2 本研究所关注的乡村类型 5

1.2.3 本研究的具体对象 5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1.3.1 研究目的 6

1.3.2 研究意义 7

1.4 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7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7

1.4.2 论述框架 8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9

2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述评 11

2.1 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 11

2.1.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 11

2.1.2 典型发达国家乡村建设活动 12

2.1.3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典型个案 15

2.2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

2.2.1 西方乡土建筑与聚落研究成果 23

2.2.2 国内传统民居与乡村聚落研究探索 24

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与缺口 28

3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 30

3.1 “乡村人居环境”的建筑学认知 30

3.1.1 “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 30

3.1.2 秩序与功能的抽象分析 31

3.1.3 有机秩序: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特征 32

3.2 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 36

3.2.1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表现 36

3.2.2 乡村经济社会现状困境 37

3.2.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误区及其隐患 38

3.3 新型城乡交换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 40

3.3.1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型城乡交换 41

3.3.2 新型城乡交换要求下的乡村人居环境特征条件 44

3.3.3 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生成 45

3.4 本章小结 48

4“韶山试验”基地现状及其更新策略与途径 50

4.1 基地选址初衷 50

4.1.1 选址及其代表意义 50

4.1.2 基地经济社会背景概况 51

4.1.3 试验的预设条件 52

4.2 基地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52

4.2.1 有机秩序局部退化 53

4.2.2 现代功能整体滞后 60

4.3 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策略建构 62

4.3.1 营建方式 62

4.3.2 合作机制 68

4.4 本章小结 71

5“韶山试验”营建方式与内容 72

5.1 低度干预:村域的整合 72

5.1.1 格局保育 72

5.1.2 肌理保护 76

5.1.3 功能嵌入 76

5.1.4 村域更新总体愿景 80

5.2 本土融合:公共建筑营造 82

5.2.1 形制设定:体量与布局 82

5.2.2 形式设计:造型与空间、材料与构造 84

5.2.3 功能设置:服务与角色 95

5.3 原型调适:农宅更新 97

5.3.1 农宅原型的归纳 97

5.3.2 农宅原型的调适 99

5.3.3 社区微景观整治 108

5.4 本章小结 110

6“乡村更新共同体”的机制与效能 111

6.1 共同体的架构与内部关系 111

6.1.1 架构 111

6.1.2 内部的六对合作关系 113

6.2 主要工作内容与方式 114

6.2.1 长期驻村沟通 114

6.2.2 深度调研 116

6.2.3 协同设计 117

6.2.4 推进建设 119

6.3 “溢出效应”:推动基地经济社会发展 123

6.3.1 产业帮扶的初步实践 124

6.3.2 组织重塑的初步实践 127

6.4 本章小结 128

7结论 129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29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1

参考文献 133

附录1 “韶山试验”进程记录 136

附录2 回访笔记 137

致谢 1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