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学美学
教学美学

教学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相轮,钱振勤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433196X
  • 页数:405 页
图书介绍:
《教学美学》目录
标签:美学 教学

第一章 教学美:塑造人的艺术 1

第一节 什么是教学美 1

一、美与美感 1

二、教学美 6

三、教学的审美评价 9

第二节 教学美与当代教育 12

一、当代教育的功能特点 12

二、当代教育与社会劳动生活方式的转变 16

三、审美文化与当代教育观 19

一、教学美与德育、智育、体育 21

第三节 教学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1

二、美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4

三、美育与民族素质 28

第二章 教学艺术的历史发展 33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萌芽 34

一、中国古代教学艺术思想 34

二、古希腊罗马的教学艺术思想 37

第二节 近代教学艺术的创新与革命 42

一、近代西方的教学革命 42

二、近代西方教学艺术革命的特点 47

三、近代教学艺术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51

一、现代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54

第三节 现代教学艺术发展与教学美学的形成 54

二、现代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57

三、教学美学的形成 63

第三章 教学美的认识论基础 67

第一节 教学美的实践性 67

一、教学认识活动的审美性 67

二、教学劳动的审美内涵 72

三、教学成果的审美评价 76

第二节 教学美的主体性 79

一、审美活动的主体性 79

二、教学美的丰富多样性 84

三、教学美的中介性 90

第三节 教学美的能动性 92

一、审美活动的创造性 92

二、教学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97

三、教学美与教育科学发展 102

第四章 教学美学原理 105

第一节 系统原理 105

一、教学系统的结构 105

二、教学系统性与美 108

一、简洁之美 112

第二节 教学简洁原理 112

二、让教学更简洁些 114

第三节 教学和谐原理 117

一、事物的美在于和谐 117

二、教学和谐美 120

第四节 教学愉悦原理 125

一、愉悦感与美感 126

二、教学为什么要有愉悦性 129

三、怎样增强教学的愉悦性 132

第五节 教学的创新激活原理 137

一、教学的创造性与美感 137

二、如何提高教学的创新性 142

第六节 教学情境艺术 145

一、什么是情境 145

二、情境教学的探索 146

三、情境教育 153

第五章 教学的审美效应 157

第一节 教学魅力效应 157

一、教学艺术魅力的本质 157

二、教学艺术魅力的作用 160

三、怎样使教学富有魅力 162

一、教学共鸣效应的实质 164

第二节 教学共鸣效应 164

二、教学共鸣效应的作用 167

第三节 教学审美情结效应 170

一、教学审美情结的表现形式 171

二、教学审美情结效应的作用 174

第四节 教学点化效应 177

一、教学点化效应的本质 177

二、如何发挥教学点化艺术 180

第五节 教学回味效应 183

一、教学回味效应的来源 183

二、怎样创造和加强教学回味效应 186

第六章 教学的审美价值 191

第一节 教学美与人的智能发展 191

一、完满的智能结构从何而来 191

二、教学美与求知 196

第二节 美育与道德情操 200

一、培育美的心灵 200

二、培育心灵美的美育途径 203

第三节 美育与创造力 205

一、创造力的本质 205

二、怎样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创造力 209

第四节 美育与人生 212

一、学会品味生活美 213

二、美育与人生艺术 216

第七章 教学环境美 219

第一节 教学环境的审美意义 219

一、教学环境的特征 220

二、教学环境的美育作用 222

第二节 教学环境的美化 225

一、美化教学环境的原则 226

二、美化教学环境的方法 228

三、要按照“美的规律”,完善教学环境 232

第三节 教学环境与教学效果 236

一、教学效果的内涵及特点 236

二、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激励作用 237

三、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共振”状态 239

第四节 教学环境与身心发展 242

一、良好的身心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42

二、校园和谐心理环境有利于身心发展 244

第八章 教学主体美 251

第一节 教师劳动美 252

一、教师劳动美的特征及其形成 252

二、教师劳动的美育意义 255

三、教师劳动美的培育 261

第二节 教师心灵美 266

一、教师心灵美的内容及其形成 266

二、教师心灵美的美育意义 268

三、教师心灵美的培育 270

第三节 教师行为美 271

一、教师行为美的内容及其形成 271

二、教师行为的美育意义 275

三、教师行为美的培育 278

一、教师言语美的内容及其形成 279

第四节 教师的言语美 279

二、教师言语的美育意义 281

三、教师言语美的培育 284

第五节 教师气质修养美 286

一、人的气质具有可塑性 286

二、教师应有的气质修养 287

第六节 教师仪态美 293

一、教师仪态美的要求 293

二、教师仪态美的美育作用 301

第一节 课程设计艺术 305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性 305

第九章 教学方法艺术(上) 305

二、课程设计的新颖性 307

三、课程设计的系统和谐性 310

四、课程设计的统一性 312

第二节 教学表达艺术 313

一、表达的科学完整性 314

二、表达的丰富适应性 315

三、表达的生动启发性 315

一、实践教学的艺术性 317

第三节 实践教学艺术 317

四、表达的清晰和谐性 317

二、进一步发挥实践教学的美育功能 322

第四节 师生关系艺术 326

一、师生关系艺术的本质 326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 328

三、怎样建立美好的师生关系 331

第十章 教学方法艺术(下) 335

第一节 文学艺术手法 336

一、文学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336

二、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好文学艺术手法 339

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功能 344

第二节 造型艺术手法 344

二、造型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48

第三节 音乐艺术手法 352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功能 352

二、音乐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356

第四节 表演艺术手法 360

一、表演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功能 360

二、表演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365

第五节 逻辑推理方法 368

一、逻辑与美 368

二、逻辑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373

一、综合艺术的兴起及审美特点 377

第六节 综合艺术手法 377

二、综合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381

第十一章 教学艺术产业 385

第一节 高技术与教学艺术产业的兴起 386

一、高技术时代的教育 386

二、教育艺术化的途径 388

三、教学艺术产业 392

第二节 教学艺术产业的开发与未来 395

一、教学艺术产业的特点 395

二、教学艺术产业的功能 399

三、教学艺术产业的未来 4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