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化移等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4829162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五大部分内容,共分为十一章。第一部分内容分两章,主要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对职业分类、国家职业标准等与职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是国外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三部分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第四部分是分三章,包括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相关理论,测评的工具、方法与模式,测评的内容与模型等;第五部分分四章,是个案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5

一、研究目标与理论依据 5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6

三、研究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7

第三节 已有研究状况与研究视角 8

一、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 8

二、关于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 11

三、关于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 13

四、文献的综合发现与总结 18

第四节 概念界定 20

一、高职学生 20

二、能力 20

三、职业能力 21

四、职业能力标准 22

五、标准体系 22

六、职业能力测评 22

七、职业资格 23

八、职业资格考试 24

第二章 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与职业能力 25

第一节 职业分类与职业要求 25

一、职业基本问题概述 25

二、职业分类 27

三、职业要求 32

第二节 职业分析与职业标准 34

一、职业分析 34

二、职业标准 39

第三节 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制度 44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表征 44

二、职业资格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 49

第三章 国外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的比较与借鉴 54

第一节 欧洲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运用 54

一、欧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54

二、质量观及其在教育与培训中的运用 59

三、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质量保证 62

第二节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65

一、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66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68

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69

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72

第三节 发达国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74

一、英国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解读 74

二、德国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解读 76

三、澳大利亚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解读 78

四、发达国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启示 80

第四节 德国KOMET测评技术述评 82

一、KOMET的开发背景 83

二、KOMET职业能力模型的建构 85

三、KOMET测评方案的设计 91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能力标准构建 95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 95

一、职业教育目的体系的概念及其表述 95

二、确立职业教育目的的依据 97

三、“经济人”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99

四、“社会人”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101

五、“职业人”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103

六、职业教育与人的职业化 105

第二节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观及其选择 107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特殊性分析 107

二、三种职业能力观 108

三、职业能力观的选择 110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关系 110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110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111

第四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方法与模式 112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方法 112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模式 118

第五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逻辑构成 120

一、构建的依据 120

二、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 122

三、构建的过程 123

四、体系框架的形成 127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理论分析 128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及评价取向 128

一、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与职业性价值取向 128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差异 130

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应然取向 134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 136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质量保证 136

二、质量控制体系 139

三、作为质量体系组成部分的评价手段 142

第三节 高职学生与普教学生分类测评的依据 146

一、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146

二、不同的培养目标: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147

三、不同的课程、知识类型: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 149

第六章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方法、工具与模式 152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及其选择 152

一、测评方法的分析 152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的选择 155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及其选择 157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工具 157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选择 159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模式 161

一、典型职业能力测评模式述评 161

二、三种职业能力测评模式的差异 163

第七章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内容与模型 164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 164

一、职业能力观述评 164

二、KOMET测评内容的适切性 166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本要素 167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 167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指标及其结构 169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171

一、测评模型构建的基础 171

二、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构建 173

三、职业能力测评模型的评价与建议 178

第八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的个案研究 181

第一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及缺陷分析 181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81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184

第二节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89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189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

第三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205

一、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206

二、整合课程资源,更新课程体系 207

三、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 209

四、深化产教融合,增加实训机会 211

五、加强制度建设,关注职业测评 212

第九章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个案研究 214

第一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214

一、特殊教育的演变 214

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215

三、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 218

第二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221

一、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21

二、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28

第三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234

一、把握内涵,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234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职业理想 235

三、就业先导,灵活构建课程体系 236

四、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239

五、引培结合,打造合理“双师型”团队 241

六、政企支持,合力培养技能人才 242

第十章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个案研究 245

第一节 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 245

一、专业背景及特点 245

二、培养目标定位 247

第二节 测评的实施过程 250

一、测评模型的选择 250

二、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250

三、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252

四、设计评分表 253

五、施测 255

第三节 测评的结果与评价 255

一、测评结果的分析 255

二、评价及建议 260

第十一章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个案研究 262

第一节 基于职业能力的测评指标结构体系的建立 262

一、测评目标的确立 262

二、测评指标结构体系的建立 262

第二节 基于KOMET测评技术的施测 263

一、测试样本的选择 263

二、测评工具的选择 264

三、评分者的选择 264

四、测试的实施 265

第三节 测评结果的分析 266

一、评分结果的换算 266

二、三个能力级别的分值计算 267

三、个人成绩与职业能力级别的对位划分 268

四、测评工具的信度分析 271

第四节 建议 273

一、如何提高机械制造与自动专业不达标学生的职业能力 273

二、KOMET测评技术应用于实证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274

总结与展望 276

附录一 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企业访谈提纲 277

附录二 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调查问卷 279

附录三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卷) 284

附录四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工作者)访谈提纲 290

附录五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评分表 291

附录六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问卷 293

附录七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测试题目的问题解决空间 296

附录八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评分表 298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