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永富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527390
- 页数:253 页
序:学术研究的领域 1
一、如何划分学术研究的领域 1
二、元理论 1
三、基础理论 2
四、应用性分支学科 2
五、对基础理论与应用性分支的补充说明 3
六、学说史 3
七、关于研究领域的补充说明 3
哲学元理论 4
第一章 哲学的判定 4
一、哲学判定问题的实质与提出 4
二、如何考察哲学的判定问题 4
(一)转化为语言问题 4
1.问题的转换 4
2.称呼的根据 5
3.应该事先研究确定的根据 5
(二)如何对待语义的分歧 5
1.出现分歧的两种可能 5
2.如何对待分歧 5
3.如何统一 6
三、“哲学”的字面意义的展开 7
(一)相对于博学而言的智慧 7
(二)相对于意见而言的智慧 7
(三)相对于语言的运用而言的智慧 9
(四)哲学作为生活 10
(五)小结与引伸 10
四、哲学的视角 10
(一)通常的看法 10
(二)哲学视角的特点 11
1.着眼于一切 11
2.着眼于共性 11
3.着眼于前提 11
4.着眼于终极性 11
5.着眼于可能性 11
6.着眼于思辨 12
7.小结 12
8.着眼于批判 13
五、关于哲学与时代精神 13
第二章 哲学的可能性与哲学的产生 14
一、问题的实质及其说明 14
二、何以能形成哲学认识内容 14
(一)任何一种认识何以能产生 14
(二)关于“一切”的认识何以能产生 14
(三)如何形成哲学认识的内容 15
(四)哲学认识产生的标志 15
(五)任何有所知的个体都有可能形成哲学认识 16
(六)哲学认识的水平 16
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何以能产生 16
(一)总论 16
(二)关于剥离的可能性 17
1.剥离的困难 17
2.关于剥离的可能性问题 17
3.使剥离成为可能的外部条件 17
(三)关于证明的可能性 17
1.如何证明一种认识 17
2.何以能证明是哲学认识 18
3.何以能证明哲学认识成立 18
4.对哲学认识的证明小结 18
(四)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实际产生 18
(五)哲学学问的成立与水平 19
第三章 哲学的要素与体系 20
一、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 20
二、范畴与原理 20
(一)范畴 20
1.什么是范畴 20
2.什么是哲学范畴 21
3.什么是辩证法的范畴 21
4.哲学范畴与辩证法的范畴 21
(二)原理 22
1.什么是原理 22
2.什么是哲学原理 22
3.什么是辩证法的原理 22
4.哲学原理与辩证法的原理 22
(三)范畴和原理之间的关系 22
三、体系 22
(一)理论体系的一般规定 22
1.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 22
2.理论体系的合理性 23
(二)理论体系的其他问题——哲学体系中的问题 24
1.要不要体系 24
2.体系要不要严密 24
3.体系应该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24
4.体系的不容置疑性问题 25
5.对理论体系的终极证明 25
第四章 哲学的学科与学派 27
第一节 学科与学派的区别与联系 27
一、学科与学派的区别 27
二、学科与学派的联系 28
三、哲学的党性 28
第二节 哲学的主要学科 28
第三节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28
(一)哲学基本问题 28
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论述 28
2.怎样才算一门学问的基本问题 29
3.怎样才算哲学的基本问题 30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 30
(二)与哲学的判定问题对应的哲学基本派别 30
(三)与哲学的可能性问题对应的哲学基本派别 31
1.总论 31
2.一元论与多元论 31
3.唯物论、唯心论、心物二元论 3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3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34
(一)学科特点(哲学判定问题上的学派特征) 34
(二)学派特点(哲学可能性问题上的学派特征) 35
1.提要 35
2.辩证一元论 35
3.辩证唯物主义 35
4.实践唯物主义 36
5.历史唯物主义 3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 3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38
1.社会历史条件 38
2.自然科学条件 39
3.哲学理论条件 39
第五章 哲学的变革与进展 41
第一节 考察的角度 41
第二节 哲学的进展 41
一、哲学进展的内容 41
(一)问题与处理的变化 41
(二)两种进展内容的交叉融合 42
(三)从学科与学派的角度看哲学的进展 42
二、哲学进展的困难 42
三、分期 42
第三节 哲学的转向与走向 43
一、关于“哲学的走向” 43
(一)“走向”必须具备的条件 43
(二)不同规模的走向 43
(三)走向与进步 43
二、关于哲学的转向 43
(一)转向的内容 43
(二)转向前后之间的联系 44
(三)转向的判定 44
(四)对转向的判定中的问题与误区 44
1.问题 44
2.误区 44
三、关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 44
第六章 学习与研究哲学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看 45
第一节 引言 45
一、学习、研究方法的两个方面 45
二、哲学方法面临的两方面困难 45
三、关于第一方面的困难以及所对应的哲学方法 45
四、关于第二方面的困难以及所对应的哲学方法 46
五、由哲学方法的困难决定的哲学方法小结 46
第二节 反思 46
第三节 思辨 47
第四节 辩证法 47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47
(一)什么是形而上学 47
1.形而上学的初始含义 47
2.形而上学的转义 47
(二)什么是辩证法 48
1.辩证法的初始含义 48
2.辩证法的转义 48
二、辩证法作为哲学的方法 49
第五节 三种哲学方法的统一 49
第七章 学习研究哲学的意义——哲学的作用 50
一、引言 50
二、“用处”和需要联系 50
三、到底需要什么、有用的到底是什么 51
四、活动有内外两种用处 51
五、学习研究哲学的用处 52
(一)内在用处 52
(二)外在用处 52
哲学基础理论 54
第八章 哲学基础理论引言 54
一、回顾哲学基础理论的规定 54
二、哲学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 54
三、关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价值论、逻辑学与哲学基础理论的关系 55
1.哲学基础理论一身兼多重身份 55
2.多重身份统一的基础 55
第九章 知与所知 56
一、与“知”相关的“反映”与“反应” 56
二、两种反映——知与无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56
(一)两种反映的共同点 56
(二)两种反映的区别 56
三、为什么会有作为知的反映 57
四、所知 58
五、结论 58
第十章 所知与所是 60
第一节 总论 60
一、所知与所是不可分 60
(一)所知离不开所是 60
(二)所是离不开所知 60
二、所知之“所是”是由相应的活动确立的 60
三、所是与是者、规定与被规定 61
(一)规定与被规定 61
(二)规定与被规定的语言表达式 61
(三)规定与被规定不能单独认定 62
四、所是与作用、能力 62
五、实体与主体的统一 62
第二节 “有所是的所知”的内容与形式 62
一、什么是内容与形式 62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64
三、“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64
第三节 有所是与有所不是:界限与“有限、无限”或所知的界限 65
一、有限与无限 65
(一)什么是有限与无限 65
(二)规定与被规定的有限与无限 65
(三)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65
二、规定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66
(一)什么是普遍性与特殊性 66
(二)同一性与多样性 66
(三)共性与特性与个性 67
(四)类型与实例,类与个体 67
第四节 所知的质、量、度 68
一、区分所是的三种情况 68
二、质、量、度 68
(一)质:所知是什么 68
1.质是什么 68
2.质的典型表达式 69
3.初始规定是对特定的认识过程而言的 69
4.质和被规定的关系 69
5.认识质无需方法 70
6.名称与质 70
7.“从质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71
(二)量:所知是多少、多大,是的程度 71
1.量是什么 71
2.量和质的关系 72
3.量和被规定的关系 72
4.量的种类 73
5.“从量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73
(三)度 74
1.什么是度 74
2.度的种类 74
3.关于无度 74
4.度的可变性与非唯一性(度的不确定性) 75
5.“从度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75
第五节 所是(规定)的本质与现象 75
一、本质 75
(一)相对于质而言的本质 75
(二)度与本质 76
(三)本质作为某种质的判定标准 76
1.本质作为标准应该既必要又充分 76
2.两类本质 77
3.第二类本质作为规定 77
(四)如何确定、如何把握本质 78
1.总论 78
2.把握本质的四种途径 78
(五)相对于质而言的本质的推广 79
(六)本质与“名称的含义” 79
1.名称的含义对应着本质 79
2.“作为语词的合法使用条件”的“名称的含义”以及含义的充分必要性 79
3.命名在先,确定或解释含义在后 80
4.如何确定或确立名称的含义 80
二、现象 82
(一)相对于某规定或某所知而言的现象 82
(二)现象作为规定 83
(三)相对于自在之物而言的现象 83
(四)从语言的角度看现象 84
三、“相对于现象而言的本质”与“相对于本质而言的现象” 84
四、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85
五、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86
(一)引言 86
(二)反本质主义所反的本质主义 86
1.关于本质与非本质的差别 86
2.本质与非本质的关系 86
(三)本质主义的理论缺陷 87
(四)反本质主义的理论缺陷 87
六、“从本质与现象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88
第十一章 实知与想知(物质与意识) 89
第一节 总论 89
一、从知作为动态比较来看实知与所实知、想知与所想知 89
(一)实知与所实知、想知与所想知 89
1.实知与所实知 89
2.想知与所想知 89
(二)与实知同时发生的想知 90
(三)单独进行的想知 90
二、从动态比较作为活动来看实知与所实知、想知与所想知 90
三、所实知与所想知的“所是”一样 91
四、议题的扩展 91
第二节 物质 91
一、物质的根本特性 91
(一)历史考察 91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92
1.列宁的定义 92
2.对列宁的定义中的“感觉”的拓展 93
二、物质的具体特性 93
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具体特性的相对性 93
四、实在与存在 94
第三节 意识 94
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进行的超越性反映活动 95
(一)意识与知 95
(二)作为知的反映的几种非意识的类型 95
(三)意识 96
(四)劳动在意识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96
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6
(一)主观与客观 96
1.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96
2.主观性与客观性 96
(二)意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97
1.意识的客观性 97
2.意识的主观性 97
三、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 97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97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 98
第四节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99
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 100
(一)先实现实知能力和所实知 100
(二)从相互作用的角度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00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100
2.意识、想知的独立性 100
3.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00
二、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 101
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提示 101
第十二章 有所是的所知的运动变化与稳定静止 102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102
一、运动 102
(一)什么是运动 102
(二)发展 102
1.发展与运动、变化 102
2.发展与新陈代谢 103
(三)物质与运动 104
(四)运动何以可能 105
1.运动本身何以可能 105
2.某种运动何以可能 105
(五)运动的客观普遍性与特殊多样性 105
1.运动的客观性 105
2.运动的普遍性 105
3.狭义的发展的客观普遍性 106
4.运动与发展的特殊多样性与统一性 106
(六)运动的规律 108
二、静止 108
(一)什么是静止 108
(二)静止何以可能 108
1.静止本身何以可能 108
2.某种静止何以可能 108
(三)静止与物质 109
(四)静止的客观普遍性与特殊多样性 109
(五)静止的规律 109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09
(一)运动离不开静止 109
(二)静止离不开运动 110
(三)静止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误区 110
四、运动、静止与生存 110
(一)引言 110
(二)作为一般的哲学范畴的生存 110
(三)与生命联系的生存 111
五、“从运动(发展)与静止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提示 111
第二节 运动变化中的量变与质变 111
一、量变、质变及其关系 112
(一)量变 112
1.什么是量变 112
2.量变的特征 112
3.量变的类型 112
(二)质变 112
1.什么是质变 112
2.质变的特点 112
3.质变的类型 112
(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12
1.从量变到质变 112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13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13
2.从质变到量变 114
(四)“从质变、量变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14
第三节 现实性与可能性 115
一、“现实性与可能性”同“运动与静止”的内在联系 115
二、什么是现实性与可能性 115
(一)现实性的判定 115
(二)可能性的判定 115
1.相对于不可能性而言的可能性 115
2.相对于现实性而言的可能性 116
3.抽象的与具体的可能性、现实的与不现实的可能性 116
4.内在可能性与外在可能性 116
(三)现实性、可能性与必然性 117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117
四、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层次 117
五、“从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17
第十三章 有所是的所知的位置与关系(联系) 118
第一节 总论 118
一、位置与关系 118
二、关系与独立 118
(一)独立 118
(二)关系 118
1.关系的一般规定 118
2.联系与条件 119
3.联系与限制 119
4.关系的要素与分析关系的角度 119
5.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119
6.联系与发展变化 120
(三)联系与独立之间的关系 121
(四)“从独立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21
三、内外关系 121
(一)根据关系各方与关系本身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内外关系 121
(二)从关系方面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确定的内外关系 122
(三)从关系方面本身来确定的内外关系 122
(四)现实中没有纯粹的内在关系或纯粹的外在关系 122
1.第一种意义上的内外关系交织在一起 122
2.第二种意义上的内外关系交织在一起 123
3.第三种意义上的内外关系交织在一起 123
第二节 第一种意义上的内外关系:必然与偶然,绝对与相对 123
一、什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 123
(一)必然性 123
(二)偶然性 124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124
三、绝对性与相对性 124
四、必须与必定、应该与大概 125
五、本质的联系与规律 125
六、“从必然性、偶然性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25
第三节 第二种意义上的外在关系——时空关系 125
一、什么是时间与空间 125
二、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127
三、时空与物质的关系 128
四、时空的结构 128
五、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28
六、时空的有限与无限 129
(一)什么是时空的有限与无限 129
(二)关于时空的无限性 129
(三)关于时空的有限性 129
七、“从时空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30
第四节 第二种意义上的内在关系 130
一、影响与价值 130
(一)一般规定 130
1.联系与影响 130
2.影响与价值 130
(二)价值分析、价值判断的基本角度 131
(三)对人而言的价值与对物而言的价值 131
二、肯定与否定 131
(一)什么是肯定与否定 131
(二)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132
(三)辩证法的与形而上学的肯定与否定 132
(四)和谐与冲突 133
(五)“从肯定、否定的角度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34
三、矛盾关系 134
(一)相反的规定 134
1.什么是相反的规定 134
2.完备的与不完备的相反规定 135
3.不同的规定与相反的规定的区分 135
(二)什么是矛盾 135
1.严格意义上的矛盾 135
2.矛盾与对立统一 135
3.矛盾与问题 136
4.虚假矛盾、伪问题 137
(三)矛盾的种类 137
(四)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138
(五)矛盾的解决 139
1.矛盾解决的实质 139
2.矛盾解决的类型 139
3.解决矛盾与解决问题 141
(六)矛盾与联系、发展 142
1.可以把矛盾看作联系的实质 142
2.可以把矛盾看作发展的动力 142
(七)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 142
1.矛盾的客观性 142
2.矛盾的普遍性 143
3.矛盾的特殊性 143
(八)“从矛盾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44
四、因果关系 144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144
(二)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45
1.先后问题 145
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46
3.结果对原因的独立性 146
(三)因果关系 146
1.什么是因果关系 146
2.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147
3.因果联系问题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148
(四)目标、目的与手段 149
(五)如何认识原因与结果 149
(六)“从原因与结果的角度分析、处理我们所知的一切”的方法论提示 149
第五节 所知的统一体(第三种意义上的内外关系) 150
一、部分与整体 150
(一)什么是整体与部分 150
(二)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整体与部分 150
(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50
二、系统与因素、过程与阶段 151
(一)系统与因素 151
(二)过程与阶段 151
三、整体中的所知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51
(一)统一性 151
1.含义 151
2.两种“统一” 151
3.两种统一的统一 152
4.统一的根据 152
5.整体的层次;世界作为一个整体 152
(二)多样性 153
1.含义 153
2.横向的与纵向的多样性 153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153
四、统一体的某些突出特征 153
(一)统一体中的所知的连续性与全息性 153
(二)统一体中的必然与自由 154
(三)整体性“发展、变化”中的否定之否定与循环、变异——纵向统一体的特征 155
1.“肯定之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155
2.循环与变异 155
3.否定之否定何以可能 156
4.“从否定之否定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提示 156
哲学应用性分支(一)认识论 158
第十四章 认识论及其派别 158
一、认识论 158
二、认识论与哲学 158
(一)认识论作为与哲学不同的学问:作为事实性的实证学问 158
(二)认识论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或分支 159
(三)认识论作为整个哲学(作为哲学学派或视角) 159
三、认识论主要派别 159
(一)经验论与唯理论 159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 160
1.唯物主义认识论(反映论) 160
2.唯心主义认识论 161
(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63
1.可知论 163
2.不可知论 163
(四)怀疑论 164
1.怀疑论的基本特点 164
2.典型的怀疑论 164
3.怀疑论的困难 164
(五)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65
第十五章 作为共时系统的认识 166
第一节 认识与知 166
第二节 认识与实践 166
一、什么是实践 166
二、实践的主要类型 167
三、作为实践的认识与相对于实践而言的认识 168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68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68
(二)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68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成立与否的根本途径 168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68
第三节 认识的要素及其关系 169
一、认识的要素 169
(一)认识的主体 169
(二)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 169
(三)认识活动本身 169
(四)认识的结果 170
二、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 170
第四节 在相应的关系中看认识 171
一、认识与想知 171
二、认识与科学技术 172
三、认识与心理 173
四、认识与知识、理论 173
五、认识与文学艺术 173
第十六章 作为历时过程的认识 174
第一节 引言 174
第二节 基于实践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74
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74
(一)感性认识 174
1.不同意义上的感性认识 174
2.感性认识的特点 175
(二)理性认识 175
1.不同意义上的理性认识 175
2.理性认识的特点 175
3.概念、判断、推理 176
(三)经验与理论 176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177
第三节 从认识到实践 177
一、含义 177
二、认识过程的继续 177
第四节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78
一、认识的反复性 178
(一)“认识的反复性”的含义 178
(二)认识为什么会有反复性 178
二、认识的无限性 178
(一)“认识的无限性”的含义 178
(二)认识为什么会有无限性 178
三、认识的上升性 179
(一)“认识的上升性”的含义 179
(二)认识为什么会有上升性 179
四、认识的总规律 179
第十七章 一般方法论 180
第一节 什么是方法 180
一、从活动说起 180
二、方法的两要点、两类型 181
(一)借助已知的处理类型 181
(二)借助分析与综合 182
(三)方法的两要点或两类方法的联系 182
1.分析与综合离不开运用类型 182
2.运用类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 182
3.两类型的统一 183
第二节 方法的基本环节 183
第三节 方法何以可能 184
第四节 方法何以必要 185
第五节 方法的评价 185
一、有效性评价 185
二、可行性评价 186
三、必要性评价(代价评价) 186
第十八章 真理 188
第一节 真理与谬误 188
一、什么是真理与谬误 188
二、真理的客观性 188
三、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89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89
(一)什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89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90
第二节 真理的检验 190
一、实践检验 190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与途径 191
(一)引言 191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 191
(三)检验真理的途径 192
(四)总结:检验真理的“标准”与“途径”统一于实践 193
三、检验真理的两类实践 193
四、证实与证伪 194
五、检验的预设要求与程序 194
六、检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95
(一)什么有真假 195
(二)预设是否明确 195
(三)是否可假 196
(四)他人的精神以及“他人或他物”之间的作用 196
(五)能否证实;能否证伪 196
七、对“真假”的检验与对“对错、好坏”的检验: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 197
(一)引言 197
(二)真假与是非 197
(三)定性标准与真假标准 198
(四)真理与价值的联系 199
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真假、对错及其检验 200
(一)对错、好坏中的层次问题 200
(二)对“利害的真假”的检验所涉及的不同层次 200
(三)实践标准自身所涉及的不同层次的真假、对错 201
(四)定性标准与真假标准中的层次 201
(五)对谁或对什么而言 201
九、“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203
十、坚持原则与实践检验 203
十一、真假的判定与学科的判定 203
十二、信 204
十三、虚拟实在 207
哲学应用性分支(二)社会哲学 209
第十九章 作为共时系统的社会 209
第一节 引言 209
第二节 社会是生活共同体 210
一、社会与群体 210
二、社会与共同体 210
三、社会与生活 211
四、社会角色与社会结构 212
五、社会与和谐 212
六、共同体中的个人、群众、领袖 213
(一)什么是个人、群众、领袖 213
(二)个人、群众、领袖的关系 213
七、社会与文化 214
八、社会与统一性、稳定性、连续性 215
九、小结 216
第三节 社会与自然 216
一、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社会 216
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216
三、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 217
四、在地理环境与人类关系问题上的极端主张 218
第四节 社会与人 218
一、人是社会的人 218
二、人类与社会的区别 219
三、社会的人口 220
(一)人口与人口因素 220
(二)“人口及人口因素”与“社会的存在、发展”之间的关系 220
1.人口及人口因素对社会的作用 220
2.社会对人口及人口因素的作用 220
3.在人口、人口因素方面的极端主张 220
第五节 社会与劳动 221
一、什么是劳动 221
二、劳动与生产活动 222
三、劳动方式(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22
四、劳动方式与社会性质 222
第六节 社会的基本方面与基本关系 223
一、引言 223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23
(一)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23
(二)社会意识的种类 224
1.引言 224
2.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225
3.社会心理与社会觉悟 226
4.理智的意识与信仰的意识 226
5.形象的意识与抽象的意识 227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8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29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力、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 229
1.引言 229
2.生产要素 229
3.生产力要素 229
4.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230
(二)劳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230
1.什么是生产关系 230
2.生产关系的构成 230
3.生产关系的主要类型 231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31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32
(一)经济基础 232
(二)上层建筑 232
1.什么是上层建筑 232
2.上层建筑的构成 232
(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234
第二十章 作为历时过程的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236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产生 236
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产物 236
二、通过劳动最终形成 236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过程 236
一、总论 236
二、劳动和社会发展变化 237
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 238
四、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238
第三节 阶级 239
一、阶级的实质与起源 239
二、阶级斗争与阶级合作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40
三、阶级分析法 241
第四节 国家 242
一、国家的实质与起源 242
(一)国家的实质 242
(二)国家的起源 242
二、国家的职能与构成 242
(一)国家的职能 242
(二)国家的构成 243
三、国体与政体 244
(一)什么是国体与政体 244
(二)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44
第五节 社会革命 244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与作用 244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245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45
第六节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46
一、引言 246
二、过渡时期的阶级与国家 246
(一)过渡时期的阶级 246
(二)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246
(三)过渡时期的国家 247
三、阶级与国家的消亡 247
(一)阶级的消亡 247
(二)国家的消亡 248
第七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解放 249
一、含义 249
二、衡量标准 249
三、人类社会的三个历史阶段 249
四、物质进步与精神进步 250
五、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的条件 250
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251
(一)自由与必然 251
1.自由 251
2.必然 251
3.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251
(二)必然王国、自由王国 252
(三)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 252
后记 253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海绵城市概论》刘娜娜,张婧,王雪琴 2017
- 《药学概论》于海平主编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哲学与人生》梁琦,徐海峰主编 2019
- 《当代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3版》(中国)王建林,李海燕 2017
- 《无机材料晶体结构学概论》毛卫民编著 2019
- 《环境保护概论》鲁群岷,邹小南,薛秀园主编 2019
- 《生物技术概论 第2版》周选围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