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林英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4017675
  • 页数:2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自我表露的角度阐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介绍了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国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本书适用于家长、老师、临床心理学者及相关人士。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目录

理论篇 3

第一章 自我表露 3

1.1 自我表露的研究背景 4

1.2 自我表露的概念 4

1.3 自我表露的意义 6

1.3.1 自我表露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6

1.3.2 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6

1.3.3 自我表露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途径 7

1.3.4 自我表露是亲密关系建立的重要策略 8

1.3.5 自我表露是自我了解的重要窗口 9

1.3.6 自我表露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 10

参考文献 10

第二章 社会渗透理论 12

2.1 社会渗透理论的洋葱模型 12

2.2 社会渗透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 13

2.3 社会渗透理论与自我表露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三章 社会交换理论 16

3.1 洞察人际关系的新视角——五种社会交换理论 16

3.1.1 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观点 17

3.1.2 布劳的经济学观点 18

3.1.3 蒂博特与凯利的相互依赖说 19

3.1.4 E·福阿与U·福阿的资源说 20

3.1.5 沃尔斯特、贝尔谢德和沃尔斯特的公平说 21

3.2 自我表露中渗透着社会交换理论 21

3.2.1 自我表露的发生原则 21

3.2.2 自我表露的广告效应 22

3.2.3 自我表露的效果评估 22

3.2.4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 22

3.2.5 自我表露的公平性 23

3.3 创建本土化社会交换理论的必要性 23

参考文献 24

第四章 表露的平衡论 25

4.1 孔孟儒文化背景:中庸—取舍平衡 26

4.2 佛家释文化背景:内慧—表露视阈 28

4.3 老庄道文化背景:道法自然—顺应平衡 29

4.4 中国阴阳平衡理论 30

参考文献 33

国外研究成果篇 37

第五章 自我表露与身心健康 37

5.1 有关苦恼表露的研究 37

5.1.1 苦恼表露指数的单维性 38

5.1.2 苦恼表露的性别差异 40

5.1.3 苦恼表露的风险—收益 41

5.1.4 自我监控与苦恼表露冲突 43

5.2 有关创伤表露的研究 43

5.2.1 心理创伤的概念 43

5.2.2 创伤性事件的影响 44

5.3 关于特殊群体表露的研究 45

5.3.1 关于AIDS/HIV感染者表露的研究 45

5.3.2 关于同性恋者表露的研究 47

5.3.3 关于乳腺癌患者表露的研究 48

5.4 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 48

参考文献 49

第六章 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 53

6.1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露研究 53

6.1.1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 53

6.1.2 自我表露和喜欢 54

6.1.3 自我表露和孤独 54

6.2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表露研究 55

6.2.1 自我表露与亲密感 56

6.2.2 自我表露与婚恋持久力 57

6.2.3 自我表露与婚恋满意度 58

6.2.4 亲密关系中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 59

参考文献 60

第七章 自我表露与心理咨询 65

7.1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表露 65

7.1.1 心理咨询师自我表露的概念 65

7.1.2 心理咨询师自我表露的类型 66

7.2 心理咨询师自我表露的现有研究成果 67

7.2.1 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 67

7.2.2 心理咨询师自我表露的频率 69

7.2.3 咨询师自我表露的内容 70

7.2.4 咨询师自我表露的原因 71

7.2.5 咨询师自我表露的作用 72

7.2.6 影响咨询师自我表露的因素 75

7.2.7 团体心理咨询中的自我表露 76

7.2.8 伦理上的考虑 76

7.3 来访者的自我表露 77

7.3.1 来访者自我表露的内容 78

7.3.2 影响来访者进行自我表露的因素 81

7.3.3 来访者的表露与咨询效果间的关系 82

参考文献 84

国内研究成果篇 93

第八章 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93

8.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想 93

8.1.1 问题的提出 93

8.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4

8.1.3 研究设想 94

8.2 研究方法 95

8.2.1 被试 95

8.2.2 测量工具 96

8.2.3 研究程序 98

8.2.4 数据处理 98

8.3 结果与分析 98

8.3.1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及其与人格特征、孤独、心理健康的关系 98

8.3.2 主动求询的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在自我表露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 110

8.3.3 对大学生有关自我表露问题的访谈分析 111

8.4 讨论 114

8.4.1 关于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114

8.4.2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15

8.4.3 求询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在自我表露方面的差异 117

8.4.4 大学生对自我表露的认识 118

8.5 结论 120

参考文献 120

附录 自我表露问卷 122

第九章 恋爱中大学生的自我表露与亲密感关系研究 125

9.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想 125

9.2 研究方法 126

9.2.1 研究一 126

9.2.2 研究二 128

9.3 结果 132

9.3.1 研究一 132

9.3.2 研究二 139

9.4 分析与讨论 150

9.4.1 研究一 150

9.4.2 研究二 154

9.4.3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64

9.5 结论 165

参考文献 165

附录A 访谈资料誊写及开放性编码示例 170

附录B 汉化和修订后的米勒社会亲密感问卷 171

第十章 苦恼表露、自我监控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172

10.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想 172

10.1.1 问题的提出 172

10.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3

10.1.3 研究假设 173

10.2 研究方法 174

10.2.1 研究对象 174

10.2.2 研究工具 174

10.2.3 研究步骤 175

10.3 结果与分析 176

10.3.1 苦恼表露指数中文版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176

10.3.2 一般大学生苦恼表露的特征 178

10.3.3 一般大学生苦恼表露、自我监控、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78

10.3.4 求询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比较 182

10.4 讨论 184

10.4.1 大学生苦恼表露和自我监控的性别差异及其启示 184

10.4.2 苦恼表露与自我监控、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86

10.4.3 求询大学生苦恼表露与自我监控、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188

10.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9

10.5 结论与建议 190

参考文献 191

附录 苦恼表露指数 194

第十一章 我国心理咨询师对自我表露运用的调查研究 195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问题 195

11.1.1 问题的提出 195

1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96

11.2 研究方法与过程 196

11.2.1 主要概念界定 196

11.2.2 研究对象 197

11.2.3 研究工具 197

11.2.4 研究程序 198

11.3 结果与分析 198

11.3.1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198

11.3.2 访谈研究结果 202

11.4 讨论 206

11.4.1 治疗师运用自我表露的特征 206

11.4.2 治疗师对自我表露的认识 209

11.4.3 关于治疗师自我表露的变化 211

11.4.4 研究局限 212

11.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12

11.5 结论与启示 213

11.5.1 结论 213

11.5.2 启示 213

参考文献 214

附录A 心理治疗师自我表露问卷 219

附录B 访谈提纲 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