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急诊管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洪坤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黄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5589607
- 页数:435 页
第一篇 现代急诊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 1
第一章 现代医院与急诊管理概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现代医院的特点 1
二、现代医院管理的概念及要求 2
三、医学是同疾病作斗争的应用技术科学,强化管理非常重要 3
四、医院是医学实践的场所 3
五、现代医院管理为医学科学决策服务 3
第二节 急诊医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一、急救医学发展概况 4
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建立 5
三、急症急救学的内容 7
第三节 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7
一、院前急救 7
二、院内急救 8
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8
四、推进我国急诊医学建设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9
第四节 加强急救医疗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10
一、国外医疗救灾网络 10
二、国内医疗急救组织网络 11
三、急救网络的管理职能 12
四、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管理工作的基本经验 13
第五节 完善急诊医疗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协作 14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急救模式 14
二、军民共建陆海空立体急救网络 14
三、建立过硬的急诊医护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5
四、不断加强急诊科(室)的硬件建设 15
五、强化急救调度管理,是做好急诊工作的重要环节 16
六、完善单元急救管理,加强急救网络协作 16
七、以综合医院为基地组建急救中心(站)是快速发展急诊医疗体系的捷径 16
第六节 对急诊医疗及其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 17
一、建立健全急诊机构 17
二、调整房舍,增加设备、药品 18
三、培训急诊抢救专业人员 18
四、领导体制上要加强统一指挥,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18
第二章 现代急诊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19
第一节 概述 19
一、概念 19
二、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19
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0
四、管理的职能 21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 22
一、系统原理 22
二、人本原理 23
三、动态原理 24
四、效益原理 24
第三节 现代管理内容的特征与医学观念转变 25
一、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 25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征 25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 26
四、现代医学观念的特征 26
五、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管理的影响 27
第四节 急诊管理中的社会学原理 28
一、急诊目标的社会学研究 28
二、医院利益的社会学研究 28
三、服务方向的社会学研究 29
四、急诊医疗评审指标的社会学研究 30
第五节 政治学与急诊医疗管理 31
一、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31
二、政治学在医院急诊管理中的作用 32
三、政治学在管理中的主要体现 32
第六节 经济学与急诊医疗管理 33
一、急诊医疗服务的经济特性 33
二、医疗的需求与供给 34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35
四、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 35
五、医疗市场运行机制 36
第三章 急诊医疗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理论与方法 37
第一节 组织机构的概念 37
一、组织机构设置意义 37
二、急诊组织机构的功能 37
三、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38
四、各级医院急诊的功能和任务 38
五、急救中心(站)性质与任务 39
第二节 急救中心(站)组织建制 40
一、原则和要求 40
二、科室设置 40
三、急救站人员编制 40
四、人员分工 40
五、分站(分中心)设置 41
第三节 急诊医疗病床及人员编配 42
一、急诊观察病房和监护病床编设的基本原则 42
二、急诊人员编配原则 42
三、急诊人员编配 42
第四章 急诊医疗管理干部的选拔和配备 44
第一节 急诊管理干部的选拔 44
一、急诊管理干部的基本要求 44
二、急诊管理干部的选拔途径 44
三、急诊管理干部的选拔原则 45
四、急诊管理干部的选拔方法 46
第二节 急诊管理干部的配备 46
一、急诊管理干部配备的原则 46
二、急诊管理干部的配备结构 47
三、急诊管理干部的整体效应 48
第五章 急诊医疗中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 49
第一节 科主任的职能和作用 49
一、科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49
二、科主任应具备的条件 50
三、科主任的工作职责 50
四、科主任的工作特点 51
第二节 科主任的工作方法 51
一、科主任的思想方法 51
二、科主任的工作方法 52
第三节 科主任激励的理论与方法 54
一、激励的概念 54
二、激励的理论 55
三、激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5
第二篇 院前急救建设与管理 58
第一章 院前急救管理概述 58
第一节 院前急救管理的任务和特点 58
一、院前急救管理的重要性 58
二、院前急救管理的任务 59
三、院前急救管理的特点 60
第二节 院前急救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61
一、现场医疗救护管理 61
二、搬运与管理 62
三、运输与管理 62
四、院前急救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63
附件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加强急救、急诊工作的意见 64
第二章 区域卫生规划与院前急救站设置 70
第一节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基本概念 70
一、区域卫生的概念 70
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特点 70
三、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的目的 70
四、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程序 71
第二节 区域急救医疗卫生规划 71
一、概念 71
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72
第三节 院前急救服务系统设置原则 72
一、院前急救服务系统 72
二、影响区域急救服务系统设置的因素 73
三、院前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73
四、分中心(站)设置原则 74
五、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 74
六、随急救车医护人员、驾驶员配置原则 74
七、反应时间要求 74
第四节 院前急救站建设要求 74
一、基本要求 74
二、车库和修理间建筑要求 75
三、油库建筑要求 76
四、行政办公用房建筑要求 76
五、辅助用房建筑要求 77
六、道路、绿化 77
七、分站建筑要求 77
第三章 院前急救组织管理 78
第一节 人员配备和管理 78
一、专业人员配备要求及来源 78
二、专业人员编制原则和方法 78
三、人员管理 79
第二节 急救车辆配备与管理 80
一、急救车性能要求 80
二、急救车辆报废与更新条件 80
三、急救车辆配备 80
四、急救车管理与维修、保养 81
五、配备原则 81
六、基本标准 82
第三节 院前急救通信管理 82
一、调度室通信设计要求 83
二、通信功能要求及布局 83
三、急救通信 83
四、急救通信管理措施 84
第四节 院前急救组织管理内容 84
一、院前急救组织管理内容 85
二、院前急救组织管理制度 86
第四章 院前急救模式与效能管理 88
第一节 国内外院前急救组织概述 88
一、我国院前急救组织发展过程 88
二、美国院前急救组织 88
三、日本院前急救组织 89
第二节 我国城市院前急救模式 89
一、广州模式 89
二、重庆模式 90
三、上海模式 90
四、北京急救中心 90
第三节 院前急救效能评价 90
一、评价内容 90
二、主要评价指标 91
第四节 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与管理 92
一、院前质量管理的特点 92
二、医疗质量与工作质量 93
三、医疗质量的要素 93
四、工作质量 93
五、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 94
六、质控工作的组织结构形式 95
七、院前急救质控工作方法 95
八、院前急救质量管理制度 96
第五节 急救医疗单元考核与评价标准探讨 96
一、院前急救考核与评价标准 96
二、以三级甲等综合医疗为依托的急救中心评价标准探讨 97
第五章 院前急救医疗卡的建立和应用 102
第一节 急救医疗卡的建立 102
一、急救医疗卡的制作 102
二、急救医疗卡的办理 102
三、急救医疗卡系统 103
第二节 急救医疗卡的应用与管理 103
一、急救医疗卡的应用 103
二、急救医疗卡的管理 104
第三节 微机在急救医疗卡管理中的研究与作用 104
一、设计思想 105
二、总体设计 105
三、系统功能 106
四、系统运行环境 107
五、急救医疗卡微机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作用 107
第六章 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108
第一节 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的配置 108
一、普通内科急救箱的药品、器材配置 108
二、危重内科急救箱的药品、器材配置 109
三、外科急救箱的药品、器材配置 109
四、其他急救箱的药品、器材配置 109
五、院前急救设备的配置 110
第二节 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的管理 112
一、概述 112
二、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的配备原则 112
三、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113
四、院前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的管理措施 113
第七章 院前急救的系统化管理 115
第一节 院前现场救护与运送管理 115
一、概述 115
二、现场救护和运送 115
三、现场救治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116
四、急救网络的分工与协作 116
五、院前现场救护运送工具 116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协调 117
一、概述 117
二、应急救治组织 117
三、现场急救人员的调集和物资供应 117
第三节 院前急救途中救治与监护 117
一、概念与意义 117
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8
三、救护车与直升机转运途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118
第四节 途中救治的准备和内容 118
一、途中救治前的准备 118
二、途中救治的内容 118
第五节 院前急救运行程序 119
一、总体要求 119
二、现场呼救 119
三、调度协调 120
四、现场急救 120
五、院前病历卡 120
六、途中救护和观察 121
七、院内交接 121
第六节 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联系 121
一、急救信息上的联系 122
二、急救业务联系 122
三、技术培训和研究联系 122
四、加强急救宏观联系 122
第八章 院前急救统计管理 123
第一节 院前急救统计概论 123
一、院前急救统计的任务 123
二、院前急救统计的意义和特点 123
三、院前急救过程统计内容 124
四、院前急救统计表设计方法 124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院前急救统计管理中的应用 126
一、显示救护车动态 126
二、指导决策,调度出诊 126
三、院前急救资料储存 126
四、急危重病人病情资料储存 126
第三节 院前急救过程统计分析 127
一、综合项目类 127
二、医疗类 127
三、经济类 128
第四节 院前急救主要统计报表内容及意义 128
一、调度登记表 128
二、院前急救医疗记录 128
三、随车医疗日报表 129
四、车辆运输日报表 129
五、随车记录卡 129
六、收费收据 129
七、院前统计月报表 129
第九章 院前急救调度管理 131
第一节 院前急救调度管理概论 131
一、调度目标 131
二、调度分理、疏导原则 131
三、急救任务和性质对调度人员要求 131
四、急救调度工作性质和任务 131
五、调度权威性 131
六、调度工作内容 131
七、院前急救调度室管理措施 133
八、院前急救调度的高起点设计内容 133
第二节 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功能和作用 134
一、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功能 134
二、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 136
三、院前急救调度的现代化建设 136
第三节 院前急救调度管理要求 137
一、人员配备要求 137
二、急救调度员职责要求 137
三、急救调度工作程序和制度 138
四、微机室管理制度 138
五、文明用语规范 139
六、请示汇报要求 139
第四节 院前急救调度室上岗人员培训计划 139
一、第一周计划 139
二、第二周计划 141
三、第三周计划 141
四、第四周计划 142
第五节 院前急救调度程序 142
一、院前急危重疾病急救调度流程 142
二、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急救调度流程 143
第六节 突发性灾害事故急救调度程序 144
一、突发性灾害事故分类 144
二、突发性灾害事故的预测及遇难伤病员伤情特点 144
三、本区域医疗救援能力的评估 145
四、突发性灾害事故急救通信指挥 145
五、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急救与调度准备 145
六、急救与调度程序 146
七、突发性灾害事故急救与调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7
第十章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 149
第一节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概论 149
一、院前急救的救护特点 149
二、院前急救的救护人员配备 150
三、院前急救的出诊程序 150
四、院前急救救护组织形式 151
五、院前急救的救护功效分析 151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急症范围与急救原则 153
一、院前急救范围 153
二、院前呼救与急救原则 153
第三节 院前急救护理组织管理 153
一、概述 153
二、人员编制及要求 153
三、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54
四、主要护理单位设置 154
第四节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内容与原则 154
一、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内容 154
二、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原则 155
三、院前急救护理素质 155
第五节 院前急救护理程序 156
一、院前急救出诊准备 156
二、现场紧急救护 157
三、转送及转送途中救治监护 158
第六节 院前急救病人的心理护理 158
一、院前急救病人的心理分析 159
二、院前急救病人的心理护理实施 159
第十一章 院前急救科室管理 160
第一节 办公室管理 160
一、综合工作 160
二、档案管理工作 161
三、信访工作 162
四、保卫工作 162
五、人事工作 162
六、后勤管理工作 162
七、财务管理工作 163
第二节 社会急救科管理 164
一、工作任务和特点 164
二、科室管理 165
三、急救医疗管理 165
第三节 车管科管理 166
一、工作任务及其特点 166
二、车管科管理 166
三、车辆管理 167
四、驾驶员管理 167
五、材料和工具的管理 167
六、安全管理 167
第十二章 院前急救人员职责 169
第一节 行政管理人员职责 169
一、急救中心(站)站长职责 169
二、院前急诊科主任职责 169
三、院前急救科护士长职责 170
四、办公室主任职责 170
五、院前急救科科长职责 170
六、车管科科长职责 170
第二节 医疗护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171
一、正(副)主任医师职责 171
二、主治(管)医师职责 171
三、医师(士)职责 171
四、总住院医师职责 172
五、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职责 172
六、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172
七、调度员职责 172
第三节 后勤、财务人员职责 173
一、车管员职责 173
二、安全员职责 173
三、驾驶员职责 173
四、财会人员职责 174
五、管理员、办事员职责 174
六、修理工、水电工职责 174
七、传达室人员职责 174
第十三章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75
第一节 行政管理制度 175
一、急救中心(站)领导深入科室制度 175
二、总值班制度 175
三、会议制度 175
四、上、下班制度 176
五、请示报告制度 176
六、考勤考核制度 176
七、奖惩制度 177
八、财务管理制度 178
九、收费制度 178
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79
十一、卫生管理制度 179
十二、病事假制度 179
第二节 医疗急救工作制度 180
一、急救中心(站)工作制度 180
二、值班制度 180
三、急救出诊制度 180
四、调度管理制度 181
五、急救中心调度室值班制度 181
六、登记建卡制度 182
七、微机室制度 182
八、学习制度 182
第三节 车辆管理制度 183
一、车辆使用和管理制度 183
二、车辆运行制度 183
三、安全管理制度 183
四、车辆检查制度 184
五、车辆维修保养、年检制度 184
六、车辆清洁消毒制度 184
七、车辆事故登记和处理制度 184
第四节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84
一、领取使用制度 184
二、资料管理制度 184
三、检查维修制度 185
第五节 通信设备管理制度 185
第六节 安全保卫制度 185
一、门卫制度 185
二、防火制度 185
三、治安保卫制度 186
第十四章 院前教育与科研 187
第一节 院前急救教育 187
一、院前急救继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187
二、院前急救继续教育的原则 187
三、院前急救继续教育的形式 188
四、院前急救教育的内容 188
五、院前急救教育的方法 189
第二节 院前急救科学研究 190
一、急诊医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190
二、院前急救科研内容 190
三、院前急救科研的方法与程序 191
第三节 院前急救研究的组织与领导 193
一、急救中心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193
二、科研机构 193
三、创造科研条件 194
第四节 院前急救知识普及与教育 195
一、系统组织 196
二、系统教育 196
三、系统考评 197
四、主要措施 197
第十五章 急救中心(站)的经济管理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一、急救医疗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 199
二、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200
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200
第二节 财务计划和管理 201
一、财务计划编制依据 201
二、财务计划 201
三、财务管理的关键 201
四、财务计划和组织管理 201
五、全面经济核算的方法 202
第三节 成本管理 202
一、经济核算的意义和特点 202
二、加强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 203
三、成本分类 204
四、几个重要项目的成本核算 204
第四节 资金筹集 204
一、上级拨款 204
二、业务收入 204
三、“三产”收入 205
四、合作联营和争取捐款 205
第三篇 急诊科(室)管理 207
第一章 急诊科(室)医疗管理 207
第一节 急诊科(室)医疗管理概论 207
一、概述 207
二、急诊科(室)的工作特点 207
三、急诊专业设置原则与要求 207
四、急诊布局与药品、器材的配置原则 207
五、急诊范围 208
六、急诊科室的管理原则 208
第二节 急诊科(室)体制 208
一、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与布局 208
二、主要科室职能 209
第三节 急诊科(室)设置与管理 211
一、分诊台(室) 211
二、抢救室 212
三、治疗室 213
四、急诊观察床 213
五、急诊观察室 214
六、急诊手术室 214
第四节 急诊科(室)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 215
一、急诊科(室)的组织领导 215
二、急诊科(室)的指挥系统 215
三、急诊科(室)的编制 215
四、急诊质量管理 215
第五节 急诊科(室)的工作特点与管理要求 216
一、急诊科(室)的工作特点及要求 216
二、急诊医护人员的岗位与管理要求 216
第六节 急诊科(室)医疗设备仪器配置与管理 217
一、主要仪器设备配置 217
二、维护与管理要求 217
第七节 急诊科(室)消毒隔离管理 218
一、一般物品及病室消毒 218
二、传染病室及物品消毒 219
三、终末消毒 219
第八节 急诊科(室)医护人员的在职教育与管理 219
一、在职教育的意义 219
二、在职教育的组织管理 220
三、在职业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220
四、在职教育的内容 220
五、在职教育的措施 220
六、在职教育的内容安排与考核 221
第九节 急诊科(室)的管理特点和任务 221
一、急诊管理的概念、特点与任务 221
二、急诊科(室)的组织管理措施 222
三、急诊科(室)的人员配置及要求 223
第十节 急诊科(室)管理方法 223
一、制定急诊范围 223
二、抓好预检质量 224
三、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224
四、严密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 224
五、认真贯彻首诊负责制 225
六、重视急诊病历书写 225
七、加强请示汇报 225
八、急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25
第二章 急诊科(室)护理管理 227
第一节 急诊护理管理概念 227
一、急诊护理工作在抢救急危重病人中作用 227
二、急诊护理工作的要求和特点 227
三、急诊护理的工作范围 228
四、急诊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 228
五、加强急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229
六、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任务 229
第二节 急诊护理工作规程 230
一、急诊接诊 230
二、急诊分诊 231
三、急诊护理处理 233
第三节 急诊医嘱处理规程 234
一、一般急诊医嘱的处理 234
二、抢救时医嘱的处理 234
三、急诊长期医嘱 234
第四节 急诊护理文书记录 234
一、急诊登记 235
二、抢救记录 235
三、急诊交班报告 235
四、急诊交接班制度 235
第五节 急诊规范化护理管理 236
一、急诊护理组织形式 236
二、急诊护理工作范围 236
三、急诊规范化护理管理要求 236
四、急诊护理人员编制标准及要求 236
五、急诊规范化护理管理的质量检查 237
六、急诊科室护士长职责 237
第六节 急诊护理工作标准 237
一、急诊护理质量的评定标准与内容 237
二、急诊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 238
三、急诊护理质量检查和评定的方法 239
四、急诊护理工作标准 239
五、观察室护理工作标准 240
六、急诊观察室护理管理要求 240
第七节 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 240
一、急诊抢救室护士素质要求 240
二、急诊抢救室的设计要求 241
三、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职责 241
四、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程序 241
五、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内容 242
六、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要求 242
七、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242
八、急诊抢救室主要抢救程序 243
第八节 急诊科(室)护理人员要求 243
一、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243
二、急诊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244
三、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基本技术要求 245
第四篇 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与管理 246
第一章 ICU基本概念及基本形式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第二节 ICU基本概念及基本形式 246
第二章 ICU病室布局及建设 248
第一节 基础设置 248
一、ICU的大小 248
二、病人区 248
三、治疗室 248
四、护士站 248
第二节 ICU病室辅助设置 248
一、仪器供应室 248
二、实验室 249
三、研究室 249
四、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用的设备 249
五、其他 249
第三节 后勤保障 249
一、用电及照明系统 249
二、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249
三、空气清除及卫生系统 250
四、通信系统 250
第三章 ICU病室管理 251
第一节 人员编制 251
一、ICU医师配备 251
二、ICU护士配备 251
三、其他人员 252
第二节 ICU病人收治 253
第三节 重症治疗的原则 253
第四节 ICU病房医疗管理实施 255
一、急救与查体 255
二、监护实施 255
三、医嘱 255
四、查房与会诊 255
第五节 ICU病房的护理与管理 255
一、ICU护士的素质和培养 255
二、ICU的护理程序 256
三、ICU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 257
四、ICU病人的心理护理 259
第六节 仪器设备和监护系统 261
一、ICU设备 261
二、ICU监护系统 261
第七节 ICU内感染的控制管理 264
一、ICU内控制感染的重要性 264
二、ICU的感染途径 264
三、ICU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65
第八节 建立和健全ICU的规章制度 266
一、ICU规章 制度 266
二、ICU的安全措施 267
第五篇 灾难急救医疗管理 268
第一章 灾难急救医疗管理概述 268
第一节 灾难急救医疗管理发展概况 268
一、灾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及灾难医学管理发展概况 268
二、灾难急救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272
三、灾难急救管理的作用 274
第二节 灾难急救管理的任务与特点 276
一、灾难急救管理的主要任务 276
二、灾难急救管理的主要特点 278
第三节 加强灾难急救管理的必要性 279
一、灾难急救管理的前景 279
二、灾难急救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280
第二章 灾难急救管理的范围及意义 281
第一节 灾难急救管理的定义及范围 281
一、灾难急救管理学的定义 281
二、灾难急救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281
第二节 灾难急救管理的意义 283
一、灾难急救管理与人类健康 283
二、灾难急救管理的学术意义 284
三、灾难急救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284
四、灾难急救管理的社会意义 284
第三节 灾难急救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85
一、灾难急救管理学与灾难医学的关系 285
二、灾难急救管理学与灾难学的关系 285
三、灾难急救管理学与医院管理学的关系 285
四、灾难急救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85
第三章 灾难救援机构及网络的形成、协调与管理 286
第一节 国际救灾机构及网络的形成、协调与管理 286
一、国际救灾机构的形成 286
二、国际救灾机构间的协调、组织与管理 287
三、国际救灾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290
第二节 我国灾难救援机构及网络的形成、协调与管理 290
一、加强灾难医疗救援管理的研究 291
二、加强各类灾难医疗救援的学术研究 292
第三节 军队在灾难急救工作中的作用 295
一、军队在灾难急救中的优势 295
二、军队在灾难急救中的作用 295
三、军队协作一体化灾难急救体制的作用及前景 295
第四章 灾难急救的宣传教育、训练与管理 303
第一节 群众性宣传教育及全民教育 303
一、灾难自救常识教育 303
二、灾难互救常识教育 303
三、宣教执行者的管理 303
第二节 重点人员的训练和教育 303
第三节 灾难急救医务人员专业教育及技术培训 304
第四节 加强灾难急救医疗的研究提高灾难急救宣传水平 304
一、加强灾难急救医疗研究及管理 304
二、制定灾难急救预案 305
第五章 灾难现场急救的组织管理 306
第一节 灾难现场临时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指挥 306
第二节 灾难现场伤员的伤情分级、分类处理及管理 306
一、出血伤员的分类及处理 307
二、骨折伤的分类及处理 307
三、四肢关节 伤的分类及处理 307
四、颅脑损伤的分类及处理 308
五、挤压伤的分类及处理 309
六、内脏损伤的分类及处理 310
七、烧伤的分类处理 312
八、危重伤伤情的判定与处理 314
九、死亡的判断及处理 314
第三节 灾难现场救治方案 316
第四节 救灾中的医院管理 317
第五节 灾区药材物品供应管理 318
第六章 伤员的后送及转院管理 319
第一节 伤员后送的目的、时机及条件 319
一、伤员后送的目的 319
二、伤员后送分类的管理 320
三、伤员后送的时机及条件 322
四、后送伤员的要求 322
第二节 伤员后送的组织管理 323
一、伤员后送体制 323
二、伤员后送组织的基本任务 324
三、伤员后送手续 325
第三节 伤员后送方式的选择及管理 325
一、担架或背扶、步行后送的要求 325
二、汽车后送要求 325
三、火车后送的管理 326
四、舰船后送管理 328
五、空运后送伤员的管理 330
第四节 后送伤员的交接管理 331
一、越站前接,搞好收容分类 331
二、严密组织,做好伤病员接收工作 331
第七章 灾后传染病的防治及管理 332
第一节 常见传染病的管理 332
一、法定35种传染病的管理 332
二、传染病区的管理 334
第二节 常见灾后传染病的种类 334
一、肠道传染病 334
二、病毒性肝炎 335
三、呼吸道传染病 335
四、虫媒传染病 335
五、透皮传染病 335
六、其他传染病 336
第三节 灾后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337
一、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 337
二、感染性腹泄常为首发病 337
三、有区域性,也可蔓延扩大 337
四、有骤发性,也可长时间持续流行 337
五、同一灾区可有多种不同传染病先后出现流行 338
六、人群分布广 338
第四节 灾难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措施 338
一、灾难间歇期 338
二、救灾期 339
第八章 地震灾难医疗急救实施及现场管理 341
第一节 地震灾难基本知识 341
一、地震的类别及常用术语 341
二、地震灾难的类别及特点 342
三、我国是地震灾难严重的国家 343
第二节 震前准备与应急反应管理 343
一、长期准备与急救网络管理 343
二、地震灾难应急医疗措施 344
三、临震前的灾难急救医疗准备管理 345
第三节 地震灾难卫生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46
一、地震卫生保障制度与组织指挥机构的建立 346
二、卫生保障工作的部署与实施 346
第四节 震灾的现场急救与早期救治 347
一、现场急救 347
二、早期救治工作 349
第九章 海难医疗急救与管理 351
第一节 海难造成的损失惨重 351
第二节 海难伤员特征和急救实施特点 353
一、海难伤员的特征 353
二、海难医疗急救特点及方法 353
第三节 国内外海难救援组织和通信 354
一、国外海难救援组织 354
二、我国救援组织 354
三、世界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355
四、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355
第四节 海难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 356
一、海难救援的现场组织 356
二、提高海难救援组织指挥的两种能力 356
第五节 国内外医院船装备及使用情况 358
一、外军医院船装备情况 358
二、我国医院船装备情况 360
三、海难时征役民用卫生船组织与管理 361
四、海湾战争中美军医院船使用情况对我们的启示 363
第六节 海难伤病员医疗后送与管理 365
第七节 医疗后送体制 366
一、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 366
二、我国海上医疗后送体制 366
三、高科技条件下海上医疗后送体制 368
第八节 海难伤病员分级救治 369
一、基本要求 369
二、救治范围 370
三、伤病员分类 370
第九节 海难伤病员后送方式与组织 372
一、后送方式 372
二、后送组织和要求 372
三、医疗后送文件 373
四、影响因素 374
五、后送工具 374
第十节 海上伤病员换乘方法与组织 375
一、海上伤病员换乘方法 375
二、换乘时的指挥 375
三、海上伤病员换乘的组织实施 376
四、换乘应注意的事项 376
第十一节 海上遇难人员的救护方式 376
一、遇难舰船人员的自救互救 376
二、海上落水人员的救护 377
三、对遇难船上人员的救援 377
四、应用直升机实施医疗急救 377
第十章 应用直升机实施海域医疗急救 378
第一节 珍视机遇,加快海上立体医疗急救步伐 378
一、海上立体救护突破了时空界限 378
二、海上立体急救面临着新的挑战 378
三、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着眼点 379
第二节 建立军地应用直升机实施海域医疗急救网络 380
一、应用直升机实施医疗急救研究的背景及设想 380
二、组织实施过程 381
三、应用直升机救送伤病员实例 383
四、对应用直升机实施医疗急救研究的评价 383
五、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赞赏 385
第三节 应用直升机实施海域医疗急救研究简介 385
一、研究内容 386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386
三、海难救援对策 388
第四节 应用直升机实施海域医疗急救预案和细则 389
一、准备阶段 389
二、实施阶段 390
三、总结阶段 392
第五节 应用直升机实施海域医疗急救程序 392
一、立体急救组织 392
二、海域医疗救援程序 392
三、海域搜索和救援原则 394
第六节 舰机配合实施海域医疗急救管理 394
一、外军舰机配合救治伤员经验 394
二、海战的特点和舰机卫勤保障的难点 395
三、立体救护的基本模式和要求 395
四、舰机救护的管理 396
第七节 舰机立体救护卫生配备要求 397
一、立体救护卫生装备的特点 397
二、立体救护条件下卫生装备的发展方向 397
第八节 加强舰机立体救护的建设与研究 398
一、观念转变是关键 398
二、人才培养是核心 399
三、技术系列研究是基础 399
四、技术标准要求规范 399
五、加强合成演练 399
六、检测与评价是保证 400
七、强化单舰救护能力 400
八、优化海上卫勤机动力量 401
九、提高海上医疗后送的快速机动能力 401
第十一章 码头救护所组织与管理 403
第一节 码头救护所使命 403
一、码头救护所任务 403
二、码头救护所救治范围 403
三、码头救护所编制 404
第二节 码头救护所组织 404
一、指挥组 405
二、分类组 405
三、抗休克组 406
四、手术组 407
五、医疗后送组 407
六、洗消组 408
七、医疗保障组 408
八、后勤保障组 409
第三节 码头救护所管理 409
一、码头救护所管理要求 409
二、码头救护所管理方法 409
三、码头救护所管理目标 410
第十二章 常见灾难急救与管理 412
第一节 概述 412
一、概念 412
二、灾难医学的主要管理任务 412
三、灾难急救实施预案 413
四、划区定点救治与巡回救治相结合 414
第二节 遇难伤病员的救护与管理 415
一、现场救护管理程序 415
二、伤员转运途中的组织管理 416
三、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救护管理 417
四、飞机转运伤员的救护与管理 419
第三节 火灾医疗急救与管理 421
一、火灾原因 421
二、火灾现场的管理 422
三、火灾现场医疗救护与管理 422
四、伤员早期医疗管理要点 422
五、火灾预防和管理对策 422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急救与管理 424
一、受伤人群的特点 424
二、现场救护与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 424
三、现场救护实施与管理 425
四、伤员转送及医疗管理 426
第五节 空难医疗急救与管理 426
一、空难特点与伤情特征 426
二、机场应急救护预案 427
三、现场急救与管理 427
第六节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与管理 428
一、概述 428
二、工业有害性气体中毒事件的危害性 429
三、工业有害性气体中毒的急救措施 430
四、工业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组织与管理 431
参考文献 434
-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郭晓军 2016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英文双语版》(美)彼得·德鲁克许是祥译;那国毅审校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管理运筹学》韩伯棠主编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ESG指标管理与信息披露指南》管竹笋,林波,代奕波主编 2019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单长青,李甲亮,隋涛等著 2019
- 《东江、黄河、辽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模拟及水利工程水文效应研究》张强著 2019
- 《哈佛出版史》董唯责编;李广良,张琛译者;(美)马克斯·豪尔 2019
- 《弘治皇帝全传 1 黄河清 圣主出》廖心一著 2019
- 《新时代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吴厚庆 2019
- 《上海市订购苏联情报出版物联合目录与索引 1983》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