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朝林等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505548
  • 页数:219 页
图书介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北京时间体制下,我国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等日趋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城市与外部环境以及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10章,主要论述了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因素、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框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城市的向心与离心增长、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等。本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可供从事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等专业人员和政府管理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目录

1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 1

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 2

二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与变化 3

三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 3

(一)结构增长原理 5

(二)空间组织原理 11

(三)增长过程原理 13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框架 17

一 城市空间结构要素 18

二 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流态 19

三 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系统构成与特性 20

(一)城市动态系统构成 20

(二)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系统特性 21

四 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 22

(一)社会学基础 22

(二)经济学基础 22

五 城市空间结构的空间测度 25

六 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 26

七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29

八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 32

3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33

一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概念 34

二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理论 35

(一)景观学派 35

(二)社会生态学派 36

(三)区位论学派 36

(四)行为学派 36

(五)结构主义学派 36

(一)景观分析方法 37

三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 37

(六)时间地理学派 37

(二)城市填图方法 38

(三)社会地区研究方法 39

(四)因子生态分析方法 40

四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 41

(一)传统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划分理论 41

(二)现代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 46

五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研究内容 51

(一)土地利用结构 51

(二)工业地域结构 51

(三)商业地域结构 52

(四)服务业、办公业的地域结构 54

(五)移动地域结构 56

(六)居住地域结构 56

(七)生活空间结构 57

六 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及展望 58

(一)变化原因分析 58

(二)未来展望 59

4 城市土地与城市结构 61

一 城市土地的功能 62

二 城市土地开发及其增值过程 63

三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差异 67

四 地价与物业的空间表现 70

五 城市土地利用动力学 73

(一)社会经济动力 74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75

(三)生产方式与技术创新 75

(四)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 76

六 城市土地利用形式 77

(一)商业用地 77

(四)绿化用地 78

(三)居住用地 78

(二)工业用地 78

5 城市居住空间与城市结构 81

一 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特性 82

二 城市空间的生态学特性 83

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83

四 经典城市空间模型 84

(一)生态学模型 85

(二)过滤模型 85

(四)机构模型 87

(三)阶段模型 87

五 居住空间的再造过程 88

6 生产、工作与城市结构 93

一 生产过程的变化 94

二 生产空间与消费空间之间的关系 96

(一)中心集 96

(二)离心集 97

(三)随机分布 97

三 生产空间、劳动力市场与居住空间的联系 99

(一)郊区化运动 99

(三)中心商务区功能渐变 100

四 城市通勤形式与邻里变化 100

(二)后工业化生产方式 100

五 城市生产空间再造 101

7 服务、公共设施与城市结构 105

一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理论透视 108

(一)公众选择理论 108

(二)官僚主义模型 109

(三)政治经济学模型 109

(一)需求战略 110

(二)公平分享战略 110

二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规律 110

(三)最优化战略 111

三 城市公共设施区位评价 111

(一)充分性 111

(二)经济性 111

(三)有效性 112

(四)可达性 112

四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再造 112

8 城市的向心与离心增长 115

(一)城乡差距的扩大 116

(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116

一 城市向心增长的激发因素 116

(三)城市土地无偿使用与统一分配制度 117

二 城市向心增长形式 118

(一)内城更新与改造 118

(二)外向扩展 121

(三)郊区城市化 123

三 城市离心增长的激发因素 128

(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128

(二)城市快速交通发展与轿车家庭化 132

(五)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133

(四)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133

(三)城市通讯(电话)迅速发展 133

(六)内城居住环境下降 134

四 城市离心增长形式 134

(一)轴向扩展 134

(二)新区建设 135

9 城市郊区化 137

一 郊区化概念 138

(一)郊区的定义 138

(二)郊区的特性 139

(三)郊区化的含义 139

(一)现代郊区化过程 140

二 世界郊区化及其过程 140

(二)英国的郊区化 141

(三)美国的郊区化 141

(四)加拿大的郊区化 144

三 国外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45

(一)政治因素 145

(二)经济因素 145

(三)社会因素 146

(四)环境因素 146

(五)交通因素 146

(七)规划和政策因素 147

(六)通讯因素 147

四 中国大城市郊区扩展及其因素分析 150

(一)大城市郊区扩展 150

(二)大城市郊区扩展因素分析 152

五 中国的郊区化现象 154

(一)中心商业区衰退 155

(二)工厂郊迁 157

(三)郊区大型平价商城建设 157

(四)郊区别墅区发展 158

(一)郊区化形式 159

六 中国郊区化形式与特点 159

(五)远郊度假区出现 159

(二)郊区化特点 161

10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163

一 城市形态与结构动力学 164

(一)社会经济动力学 164

(二)空间动力学 167

二 城市空间增长图谱 169

(一)不同类型城市空间增长图谱 170

(二)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与要素结构特征 171

(三)城市空间结构衍生及类型分异谱系 172

三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175

(一)地域分异规律 176

(二)空间渐进推移规律 179

(三)空间充填规律 184

(四)城市—区域空间演化规律 187

(五)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形态特征 190

四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 192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192

(二)生态城市 194

(三)可持续城市 195

参考文献 1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