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翠贞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505114
- 页数:245 页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病理生理学内容 1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1
三、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3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3
一、健康的概念 3
二、疾病的概念 3
第二节 病因学 4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4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5
第三节 发病学 6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6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7
一、潜伏期 8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8
二、前驱期 9
三、症状明显期 9
四、转归期 9
第五节 衰老 10
一、基因学说 10
二、代谢学说 11
三、器官学说 11
一、水和钠的正常代谢 12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2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2
二、脱水 19
三、水中毒 24
四、低钠血症 25
五、高钠血症 27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27
一、钾的正常代谢与生理功能 27
二、低钾血症 30
三、高钾血症 34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 37
一、镁的正常代谢 37
二、低镁血症 38
三、高镁血症 40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42
第一节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42
一、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42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43
第二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常用的指标及其意义 47
一、动脉血pH 47
二、动脉血CO2分压 48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48
四、缓冲碱 48
五、碱剩余 48
一、代谢性酸中毒 49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49
六、阴离子间隙 49
二、呼吸性酸中毒 52
三、代谢性碱中毒 54
四、呼吸性碱中毒 57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8
一、相加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8
二、相消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9
三、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60
第五章 水肿 62
第一节 正常血管内外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的调节 62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的调节 62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的调节 63
第二节 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64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64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 65
二、皮下水肿的皮肤特点 67
三、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67
第三节 水肿的特征 67
一、水肿液的性状 67
第四节 常见水肿类型与特点 68
一、心性水肿 68
二、肾性水肿 69
三、肝性水肿 69
四、肺水肿 70
五、脑水肿 71
第六节 水肿的防治原则 73
第五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73
第六章 缺氧 74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74
一、氧分压 74
二、氧容量 74
三、氧含量 74
四、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74
一、低张性缺氧 7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主要特点 75
六、P50 75
五、氧饱和度 75
二、血液性缺氧 76
三、循环性缺氧 77
四、组织性缺氧 78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79
一、代偿性反应 79
二、功能和代谢障碍 83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85
一、代谢耗氧率 85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85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85
一、氧疗 85
二、氧中毒 86
第七章 发热 87
第一节 概述 87
一、正常体温的调节 87
二、发热的概念 88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 89
一、致热原和发热激活物的概念 89
二、发热激活物的种类与性质 89
第三节 发热的发病机制 91
一、EP的产生和种类 91
二、EP的中枢作用 92
三、调温反应 94
二、体温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 95
一、体温上升期 95
第四节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95
三、体温下降期或退热期 96
第五节 热限及其成因 96
一、热限的概念 96
二、热限的成因 97
第六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97
一、功能变化 97
一、生物学意义 98
第七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98
二、代谢变化 98
二、处理原则 99
第八章 应激 100
第一节 应激原和应激反应的分期 100
一、应激原 100
二、应激反应的分期 100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01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01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102
三、其它激素 104
第三节 应激时血浆蛋白的变化 105
一、急性期蛋白 105
二、热休克蛋白 105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06
一、代谢变化 106
二、心血管系统变化 107
七、免疫系统变化 108
六、肾功能变化 108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08
三、消化系统变化 108
五、血液系统变化 108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109
一、应激性溃疡 109
二、原发性高血压 110
三、防治原则 111
第一节 正常的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112
一、血液凝固 112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2
二、纤维蛋白溶解 114
第二节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6
一、DIC的原因 116
二、DIC的发病机制 116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18
第三节 DIC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分型 119
一、DIC的分期 119
第四节 DIC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 120
二、DIC的分型 120
一、出血 121
二、低血压或休克 121
三、器官功能障碍 122
四、溶血性贫血 122
第五节 DIC的防治原则 123
第十章 休克 125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125
一、按原因分类 125
二、按血液动力学的特点分类 126
第二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126
一、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126
二、休克分期及微循环变化 127
三、神经、体液和细胞因素在休克中的作用 132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和器官功能变化 136
一、细胞变化 136
二、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 137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138
一、感染性休克 139
二、心源性休克 139
三、过敏性休克 139
四、神经源性休克 140
五、其它 140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40
二、影响因素 143
一、原因 143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43
第十一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43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44
一、自由基的作用 144
二、钙超负荷 148
三、其它因素的作用 149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51
一、心脏变化 151
二、脑的变化 152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153
三、其它器官的变化 153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 155
第一节 正常心脏泵血功能 155
一、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155
二、泵功能贮备 157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57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分类 159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 159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159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160
第三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功能及其意义 161
一、心脏的代偿 161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 165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66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66
二、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 169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70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170
二、呼吸功能变化 171
三、其它器官功能的改变 172
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73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73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 175
第一节 肺的呼吸功能 175
一、肺通气 175
二、肺换气 176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177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78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178
二、弥散障碍 180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182
四、解剖分流增加 183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185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185
二、呼吸系统变化 186
三、循环系统变化 187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87
五、肾功能变化 189
六、胃肠道变化 189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89
第十四章 肝功能衰竭 191
第一节 肝功能衰竭的分类和病因 191
一、急性肝功能衰竭 191
二、慢性肝功能衰竭 192
第二节 肝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192
一、代谢障碍 192
二、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193
三、凝血障碍 194
四、免疫功能障碍 194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195
第三节 肝性脑病 195
一、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96
二、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202
第四节 肝性肾功能衰竭 203
一、肝性肾功能衰竭的类型 204
二、肝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04
第五节 肝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206
第十五章 黄疸 208
第一节 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208
一、游离非酯型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 208
二、非酯型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208
三、酯型胆红素的形成与排泄 209
四、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及排除 210
第二节 黄疸 211
一、以非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 211
二、以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 215
三、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218
一、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21
第一节 概述 221
第十六章 肾功能衰竭 221
二、肾脏的代偿贮备能力 226
三、肾脏疾病的病因 227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27
一、病因与分类 227
二、发病机制 230
三、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 231
四、防治原则 233
二、发展进程 234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34
一、病因 234
三、发病机制 235
四、功能和代谢变化 236
第四节 尿毒症 241
一、发病机制 241
二、功能及代谢变化 243
三、防治原则 245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黄瓜低霜霉威残留性生理生化及分子基础研究》吴鹏,郭茜茜,朱琨编著 2018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医用物理学 第3版》陈月明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慧杰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