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生物学  一、二、三、四
生物学  一、二、三、四

生物学 一、二、三、四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维莱著;贺倜等译
  • 出 版 社: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事业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61
  • ISBN:
  • 页数:772 页
图书介绍:
《生物学 一、二、三、四》目录
标签:生物学 生物

第一章 绪论:生物学及科学方法 1

1.生物学之沿革 1

2.生物科学 2

3.科学知识之来源 3

4.科学方法 4

5.生物学之应用 9

补充读物 10

问题 10

6.生源说 11

第二章 生物学之诸主要法则 11

8.基因说 12

7.细胞学说 12

9.有机演化之学说 14

10.酵素与新陈代谢 15

12.维生素与辅酶 16

11.新陈代谢之基因支配 16

14.生物与环境之相互关系 17

13.激素 17

补充读物 18

问题 18

特定之体制 20

15.生物之特徵 20

第一篇 细胞之构造与机能 20

第三章 原生质 20

新陈代谢 21

激应性 22

运动 22

生殖 24

生长 24

17.物质之构造 25

16.物质与能 25

适应 25

18.物质之基本型式 26

19.化合物 29

21.醣类 32

20.原生质之有机化合物 32

22.脂肪 35

24.蛋白质 36

23.固醇类 36

26.原生质之物理性质 38

25.核酸 38

补充读物 41

问题 41

27.细胞 42

第四章 细胞与体素 42

28.研究细胞之方法 49

29.能 50

30.分子运动 51

31.扩散作用之速度 52

32.环境与细胞间物质之交换 53

33.体素 56

上皮体素 57

34.动物体素 57

结缔体素 58

肌体素 60

神经体素 61

血体素 61

生殖体素 62

分生体素 63

35.植物体素 63

保护体素 64

基本体素 65

36.器官系统 66

输导体素 66

37.体型与对称 67

问题 68

补充读物 69

38.化学反应 70

第五章 细胞之新陈代谢 70

39.催化作用 71

41.酵素之性质 72

40.酵素 72

细胞中酵素之所在 74

酵素作用之方式 75

温度 76

42.影响酵素作用之诸因素 76

43.呼吸与能之关系 77

酵素毒物 77

酸度 77

酵素、基质及辅因素之浓度 77

44.原生质之动态 81

46.生物体发光 82

45.新陈代谢之特殊型式 82

问题 84

补充读物 85

47.生物之分类 87

第六章 生物间之相互关系 87

第二篇 生命世界:植物 87

48.植物与动物之区别 90

49.营养之方式 91

碳之循环 93

50.物质之循环 93

氮之循环 95

磷之循环 97

水之循环 97

51.生态系 98

能之循环 98

52.栖所与生态地位 99

53.物种间相互影响之类型 101

片利共生 102

竞争 102

偏害共生 103

共利共生 103

原始合作 103

补充读物 105

问题 105

54.光合作用 106

第七章 绿色植物细胞之通性 106

55.其他有机物之合成 113

56.植物之呼吸作用 114

58.膨压 115

57.植物之支持系 115

59.质膜分离 116

60.植物之消化作用 117

62.植物液 118

61.植物之循环 118

64.植物之协调作用 119

63.植物之排泄作用 119

65.冲动之传导 122

66.植物激素 124

67.日照时间 129

68.睡眠运动 131

补充读物 132

问题 132

69.根及其机能 133

第八章 种子植物之构造与机能 133

70.根之环境:土壤 138

71.茎及其机能 139

72.叶及其机能 145

73.蒸散作用 148

74.水液之流动 149

76.植物之经济价值 150

75.食物之贮藏 150

补充读物 151

问题 151

77.Koch氏原理 153

第九章 植物之类型:细菌 153

79.细胞之构造 154

78.细菌之分布 154

80.细菌之生殖 156

82.细菌之代谢作用 157

81.细菌对不适宜环境之适应 157

83.研究细菌之方法 158

84.细菌之经济价值 160

86.其他微生物 161

85.寄生细菌 161

87.滤过性体 162

88.噬菌体 164

89.立克茨氏体 165

90.演化上之关联 167

补充读物 168

问题 168

91.蓝绿藻类 171

第十章 藻类与菌类 171

92.裸藻植物门 172

93.绿藻植物门 173

94.金褐藻植物门 174

96.褐藻植植门 176

95.双鞭藻植物门 176

97.红藻植物门 178

99.粘菌植物门 179

98.菌类 179

100.真菌植物门 181

101.藻状菌植物纲 182

102.子囊菌植物纲 183

103.担子菌植物门 184

104.地衣 186

105.菌类之经济价值 187

补充读物 190

问题 190

106.藓苔植物门 192

第十一章 陆生植物之兴起 192

107.维管束植物门 194

109.石松植物亚门 195

108.裸蕨植物亚门 195

110.木贼植物亚门 198

112.真蕨植物纲 199

111.真蕨植物亚门 199

113.种子植物 201

114.裸子植物 202

115.被子植物 204

补充读物 206

问题 206

116.无性生殖 207

第十二章 植物生殖之演化 207

117.性之演化 208

118.生活史 213

119.苔类之生活史 214

120.蕨类之生活史 215

121.裸子植物之生活史 217

花 219

122.被子植物之生活史 219

果实 223

123.种子之萌发与胚胎之发育 224

125.植物界之演化趋势 226

124.种子之经济价值 226

问题 227

补充读物 228

126.动物分类之基础 231

第十三章 动物界:低等无脊椎动物 231

第三篇 生命世界:动物 231

原生动物门 232

127.原生质水准之体制 232

海绵动物门 237

128.细胞水准之体制 237

腔肠动物门 239

129.体素水准之体制 239

栉水母动物 243

扁形动物 244

130.器官水准之体制 244

纽虫类或称有吻虫类 247

131.器官系统水准之体制 247

圆虫门 248

轮虫门 249

苔藓虫门 250

腹毛虫门 250

鳃足门 251

补充读物 252

问题 252

132.陆栖生活之诸问题 253

第十四章 高等无脊椎动物 253

133.环节动物门 254

134.节肢动物门 258

135.昆虫之变态 261

136.节肢动物之体型 264

137.群栖之昆虫 266

138.昆虫之行为 267

139.软体动物门 268

140.棘皮动物门 271

问题 274

补充读物 275

142.海鞘或被囊类 276

141.玉钩虫或半索类 276

第十五章 脊索动物门 276

143.头索类 278

144.脊椎动物 279

145.脊索动物之起源 280

146.无颚鱼类 281

147.软骨鱼类 282

148.硬骨鱼类 283

149.两栖纲 284

150.爬虫纲 285

151.鸟纲 286

152.哺乳纲 287

问题 290

补充读物 291

153.血浆 294

第十六章 血液 294

第四篇 体制 294

154.红血球 295

155.血红素与氧之输送 296

156.红血球之生活史 297

158.白血球 299

157.他种动物之运氧构造 299

159.白血球之保护机能 301

160.白血球之生活史 302

162.血液之凝结 303

161.血小板 303

恶性贫血症 306

贫血症 306

163.有关血液之疾病 306

白血球过多症 307

红血球过多症 307

165.血型与输血 308

164.法医学上之血液检验 308

补充读物 312

问题 312

166.血管 313

第十七章 循环系 313

167.心脏 315

心脏之搏动 318

结体素 319

心脏周期 320

心脏电荷之改变 322

心音 322

心脏搏动对身体活动之适应 323

168.血液循环之径路 324

胎血循环及降生时之改变 325

血流之速度 328

血压 331

血压对於微血管物质交换之任务 335

169.心脏及血管之疾病 336

170.淋巴系 337

淋巴系之机能 338

淋巴液之循环 338

171.其他生物体之循环作用 339

问题 343

补充读物 344

直接呼吸 345

第十八章 呼吸系 345

172.人体呼吸系之构造 346

间接呼吸 346

173.呼吸之机构 349

174.呼吸空气之量 351

175.肺气泡中空气之成分 352

176.肺脏中气体之交换 353

177.氧经血液之运输 354

178.二氧化碳经血液之运输 355

180.呼吸之管制 357

人工呼吸 357

179.窒息 357

训练之影响 359

181.人类肺脏之演化 360

182.其他动物之呼吸器 362

问题 363

补充读物 364

舌 365

183.口腔 365

第十九章 消化系 365

齿 367

唾液腺 368

184.消化管之显微解剖 369

吞噬 370

185.咽 370

186.食道 371

187.胃 372

188.小肠 373

呕吐 373

肠之运动 374

189.肝脏 375

190.胰脏 376

191.食物之吸收 377

192.大肠及直肠 378

193.消化管之疾病 380

194.消化作用之化学 381

胃液 382

唾液 382

胰液 383

肠液 384

195.刺激消化腺之方法 385

196.其他动物消化系之比较 387

补充读物 389

问题 389

能之需要量 391

197.基础代谢率 391

第二十章 新陈代谢与营养 391

蛋白质 392

脂肪 392

198.燃料 392

醣类 392

醣类之代谢 394

199.醣类、脂肪与蛋白质之代谢 394

脂肪之代谢 395

蛋白质之代谢 396

无机盐类 397

200.食物中之其他成分 397

201.维生素 398

调味品及食用糠 398

水 398

维生素A 400

维生素D 401

维生素C 402

维生素B复合物 403

维生素K 403

维生素E(α-妊娠醇) 403

核糖黄素(维生素B2或维生素G) 404

噻胺(维生素B1) 404

泛酸 406

吡哆醇(维生素B6) 406

菸酸 406

生物素 407

叶酸、维生素B1?、胆硷、肌醇及对氮基苯酸 408

203.?食 409

202.?代谢物 409

补充读物 410

问题 410

204.肾脏及其导管 412

第二十一章 排泄系 412

205.尿液之形成 413

206.肾脏之调节机能 417

208.肾脏之疾病 418

207.尿液中所含之物质 418

209.其他类动物之排泄器 419

问题 421

补充读物 422

210.皮肤 423

第二十二章 皮肤系及骨骼系 423

皮肤之重要部分 424

211.骨骼 425

皮肤之衍生物 425

骨骼之重要部分 426

骨骼之型式 426

关节 429

补充读物 431

问题 431

运动之型式 431

212.骨骼肌 432

第二十三章 肌肉系 432

213.收缩之种类 436

单一抽动 437

214.肌肉收缩之化学 438

肌肉强直 438

强直痉挛 438

氧债 440

收缩之生理作用 441

疲乏 441

215.心肌与平滑肌 442

问题 443

216.低等动物之肌肉 443

补充读物 444

217.神经原 445

第二十四章 神经系 445

218.神经冲动 448

219.突触之传递作用 451

脊髓 453

220.中枢神经系 453

脑 455

221.脑波 460

223.精神错乱与神经机能病 461

222.睡眠 461

224.周围神经系 463

225.反射作用与反射弧 465

226.习惯、记忆与学习 467

227.自主神经系 468

心境与情绪 468

交感神经系 469

228.低等动物之神经系 471

副交感神经系 471

补充读物 473

问题 473

230.感觉之认知 475

229.刺激—接受之过程 475

第二十五章 感觉器官 475

232.触觉 476

231.刺激之辨位 476

肌肉感觉 477

233.化学觉:味觉与嗅觉 478

内脏之感受性 478

234.视觉 480

人眼 481

视觉之缺陷 486

235.耳 488

236.平衡 493

补充读物 495

问题 495

237.盾状腺 497

第二十六章 内分泌系 497

238.盾状旁腺 502

239.胰脏之胰小岛细胞 503

肾上腺髓质 505

240.肾上腺 505

肾上腺皮质 506

後叶 507

241.脑下腺 507

前叶 508

242.睾丸 512

243.卵巢 514

月经周期 516

动情周期 516

244.胎盘 518

246.诸内分泌腺之相互关系 519

245.其他类内分泌腺 519

问题 520

补充读物 521

247.微生物致病之方法 523

第二十七章 传染病与身体之防御 523

248.身体对疾病之防御 524

後天免疫性 525

先天免疫性 526

249.过敏反应 527

250.抗生素 528

251.微生物之传播 529

脊髓灰白质炎 530

252.常见之传染病 530

梅毒 531

斑疹伤寒 531

变形虫痢疾 533

湿气 533

条虫之感染 534

旋毛虫病 535

补充读物 536

问题 536

253.无性生殖 537

第二十八章 生殖 537

第五篇 繁殖过程 537

单雌生殖 540

雌雄同体 540

254.动物之有性生殖 540

受精之类型 541

255.人类之生殖 542

男性生殖器官 543

女性生殖器官 545

受精作用 546

胚之营养 548

种植 548

256.胚膜 549

257.胎盘 551

258.分娩 552

问题 554

259.婴儿之营养 554

补充读物 555

260.卵之类型 556

第二十九章 胚胎之演发 556

261.分裂及原肠之形成 557

原肠之形成 558

囊胚之形成 558

蛙卵与鸡卵之分裂及原肠之形成 559

人卵之分裂及原肠之形成 561

262.中胚层之形成 563

263.神经系之发生 566

脊索 566

264.体形之发育 567

265.心脏之形成 571

267.肾脏之发生 573

266.消化管之发生 573

269.演发之控制 576

268.各胚层之衍生物 576

270.形态之演变 578

271.畸形发育 580

272.分娩时之改变 581

补充读物 583

问题 583

273.遗传与变异 585

第三十章 遗传之物质基础 585

第六篇 遗传之机构 585

274.染色体与基因 587

286.Mendel氏第二法则 611

第三十一章 遗传学 611

287.基因之相互作用 613

辅助基因 614

附加基因 616

288.复对基因 617

289.复对对偶基因 620

290.致死基因 622

291.性别之决定 623

292.性联形质 624

293.性改变形质 625

294.联锁与交换 626

296.近亲交配与远亲交配 629

295.基因之显现率与表现度 629

297.族群遗传学 631

基因之化学性质 633

298.生物化学遗传学 633

基因之改变:突变 634

基因数目与大小之估计 634

基因作用 635

问题 638

补充读物 640

299.人类之系谱 641

第三十二章 人类之遗传 641

300.体貌形质之遗传 642

301.遗传性与环境 646

302.精神病之遗传 648

303.一般才能与天才之遗传 649

304.优生学 651

问题 654

补充读物 655

305.有机演化 657

第三十三章 演化之原理与学说 657

第七篇 演化论 657

Jean Baptiste de Lamarck氏 659

种源论之时代背景 660

306.自然淘汰说 661

隔离 662

诱发变异及突变 662

307.自然淘汰说之现代修正 662

308.基因之偏差 664

309.先机适应 665

de Vries氏之突变说 666

310.突变:构成演化之物质基础 666

突变之原因 668

突变之种类 668

311.直线演化 669

312.杂种之起源 670

313.生命之起源 671

314.演化之原理 674

问题 675

补充读物 676

315.古生物学 677

第三十四章 演化论之化石证据 677

316.地质年代表 679

古生代 680

原生代 680

317.地质之各代 680

玄古代 680

中生代(爬虫时代) 685

新生代(哺乳类时代) 695

问题 700

补充读物 701

318.分类学上之证据 702

第三十五章 演化论之生物证据 702

痕迹器官 703

同源器官 703

319.解剖学上之证据 703

320.比较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上之证据 704

321.胚胎学上之证据 705

322.遗传学上之证据 708

323.生物地理分布上之证据 709

生物地理之分区 711

问题 712

补充读物 713

324.人及其他灵长类 714

第三十六章 人类之演化 714

325.灵长类之化石 720

326.人猿 721

爪哇人 722

327.猿人之化石 722

北京人 723

辟尔当人 724

尼安德塔尔人 726

海得堡人 726

328.人属之化石类 726

罗迪西亚人 727

索罗人 727

现代人 728

329.文化之演进 731

330.现代人类之种族 733

白种人 735

黑种人 736

蒙古人 737

补充读物 739

问题 739

331.限制植物与动物分布之因子 741

第三十七章 生态学之原理 741

第八篇 生态学 741

332.食物链 743

333.族群及其特徵 745

334.族群之周期变化 749

335.生物之群落 751

336.群落之消长 752

337.生态学原理之应用 754

补充读物 757

问题 757

338.适应之辐射散布 758

第三十八章 演化之结果:适应 758

340.构造上之适应 759

339.趋同性之演化 759

341.生理上之适应 760

342.颜色上之适应 761

343.物种间之适应 763

344.陆地生命区:生物相 764

北部针叶森林 766

北极平原 766

草原 767

阔叶常绿亚热带森林 767

温带落叶森林 767

沙漠区 768

热带雨森林 768

345.海洋生命区 769

346.淡水生命区 771

补充读物 772

347.自然界之动态平衡 772

问题 7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