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第一章 大医正流 1
第一节 别类 2
(甲)动物类 3
(一)胎类 3
(二)卵类 5
(三)湿类 8
(四)化类 12
(五)各类 15
(乙)植物类 18
(一)仁核类 19
(二)种实类 22
(三)化种结种类 26
第二节 辨物 29
(甲)理类 31
(一)静悟类 31
(二)观物类 33
(三)感性类 36
(乙)欲类 42
(一)正命类 42
(二)反省类 46
(三)自知类 51
第三节 审时 56
(甲)生生类 60
(一)发育类 60
(二)静育类 65
(三)达生类 69
(乙)肃杀类 73
(一)肃存类 73
(二)肃藏类 78
(三)肃保类 81
第四节 察度 83
(甲)内因类 86
(一)太阳少阴互为标本类 87
(二)阳明太阴互为主枢类 90
(三)少阳厥阴互相维系类 94
(一)时和与时厉相触类 98
(乙)外因类 98
(二)天度与人络相对类 101
卷二 111
第二章 医宗归玄 111
第一节 究脉 113
(甲)浮沉类 117
(一)气血类 117
(二)精神类 120
(三)感应类 124
(乙)迟数类 129
(一)运止类 129
(二)动静类 134
(三)刚柔类 137
第二节 候息 141
(甲)胎息类 145
(一)候炁类 145
(二)凝息类 148
(三)贯息类 152
(一)循序类 156
(乙)消息类 156
(二)息守类 160
(三)调息类 164
第三节 应变 167
(甲)炁变类 171
(一)静应类 171
(二)本应类 173
(三)养应类 178
(一)生克类 182
(乙)形变类 182
(二)制化类 188
(三)盈昃类 190
第四节 研几 193
(甲)灵极类 194
(一)探源类 195
(二)寻宗类 197
(三)证实类 200
(乙)圆极类 203
(一)默化类 204
(二)喻悟类 207
(三)素养类 211
卷三 217
第三章 医理要素 217
第一节 剖节 219
(甲)六阳类 221
(一)首部类 221
(二)首系类 224
(三)人物合剖首系类 226
(一)腹系类 229
(乙)六阴类 229
(二)物人阴育合剖类 231
(三)物质接合类 234
第二节 解络 237
(甲)欲质类 239
(一)火炎类 239
(二)利断类 241
(三)纷纠类 243
(乙)运系类 246
(一)炁输类 246
(二)府藏类 248
(三)接质与原炁相适类 251
第三节 化体 253
(甲)神炁类 254
(一)精化类 254
(二)诚化类 257
(三)神化类 259
(乙)育厚类 262
(一)形化类 262
(二)术(与数通)化类 265
(三)混化类 268
第四节 分野 273
(甲)辨方类 275
(一)南北未剖之象类 275
(二)东西既望之象类 278
(三)四维各分其野类 280
(乙)正位类 283
(一)身体分野之正位类 283
(二)圆轨分野类 285
(三)方位正卦分野类 288
卷四 295
第四章 医宗归德 295
第一节 徵声 296
(甲)太和类 299
(一)商变类 299
(二)角变类 301
(三)羽变类 305
(一)宫变类 307
(乙)至和类 307
(二)乐识方类 310
(三)默音类 314
第二节 发色 316
(甲)洁苍类 318
(一)云化类 318
(二)蒸化类 321
(三)通化类 323
(乙)空色类 326
(一)变幻类 326
(二)灵孕类 328
(三)化化类 331
第三节 适性 333
(甲)功养类 336
(一)内省类 336
(二)外喻类 338
(三)省独类 341
(乙)认源类 343
(一)认类 343
(二)涵类 346
(三)育中类 349
第四节 和味 352
(甲)阳和类 353
(一)辛类 353
(二)碱类 355
(三)甘类 357
(乙)适经类 359
(一)酸类 359
(二)苦类 361
(三)均适类 363
- 《华陀》刘实著 2004
- 《武林气功之华陀五禽戏》 2222
- 《华陀五禽戏 古本新探》刘时荣编著 2003
- 《扁鹊华陀孙思邈》张晓晨编著 1960
- 《华陀的传说》穆孝天编著 1960
- 《扁鹊和华陀的故事》杜江编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