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理学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4012·038
- 页数:283 页
绪论 1
前言页 1
第一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3
第一节 概述 3
第二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
一、兴奋性 4
二、电刺激的参数 4
三、强度-时间曲线 5
四、兴奋性的指标 6
第三节 神经冲动及其传导 7
五、兴奋性的变化 7
一、阴极射线示波器 8
二、神经纤维的膜电位 8
三、膜电位的产生原理:离子学说 9
四、动作电位的传导 11
五、脊椎动物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11
(一)双相动作电位 11
(二)单相动作电位 12
(五)神经纤维的分类 13
(三)锋电位与后电位 13
(四)锋电位的传导速度 13
(六)跳跃传导 14
(七)绝缘性传导 14
(八)顺向冲动与逆向冲动 15
(九)传导阻滞 15
六、神经传导的代谢 15
(二)单肌颤搐(单收缩) 16
(一)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16
一、收缩的机械变化 16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 16
(三)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17
(四)在活体内的收缩 18
二、收缩的代谢 18
(一)无氧代谢与需氧代谢 19
(二)收缩的主要化学变化 19
1. 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与合成 19
三、收缩的能量转变 20
4. 丙酮酸与脂酸的氧化 20
(一)产热过程 20
3. 肌糖原的酸解 20
2. 磷酸肌酸(CP)的作用 20
(二)收缩的机械功和效率 21
四、收缩的原理--滑行学说 22
(一)肌原纤维的亚显微结构 22
(二)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22
五、兴奋-收缩耦联 23
(一)肌管系统 23
(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3
第五节 神经肌肉传递 24
一、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 25
二、影响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因素 27
三、去神经后肌肉的变化 28
复习思考题 28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总论 29
第一节 概述 29
一、神经系统在动物机体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9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与机能 29
三、神经系统机能的分类 35
第二节 神经元 35
(一)神经元的结构 36
一、神经元学说 36
(三)神经元的机能分类 37
(二)神经的变性与再生 37
二、突触 38
(一)突触的结构 38
(二)突触传递 39
(三)突触后电位的本质 39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39
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40
三、介质(递质) 40
(三)受体(receptor)学说 41
(一)兴奋性介质 41
(二)抑制性介质 41
四、神经胶质细胞 42
第三节 反射活动 43
一、反射的概念 43
二、反射弧 44
三、脊髓动物反射活动的一般特征 44
(一)兴奋在中枢内扩布的特征 44
1. 单向性 44
3. 扩散与聚合 45
2. 中枢迟延 45
4. 总和 46
5. 阈下兴奋区与闭锁 47
6. 后放 47
7. 疲劳 48
(二)抑制与协调 48
1. 交互抑制 48
2. 下行抑制 49
3. 突触前抑制 49
四、反射的多级控制 50
复习思考题 51
五、反馈在反射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51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和高级机能 52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2
一、牵张反射 52
(一)运动单位与肌肉运动的分级 52
(二)肌紧张 52
(三)紧张性与位相性活动 53
(四)牵张反射的机制 53
(五)肌梭的结构与机能 54
(六)伸肌牵张反射的抑制 55
(一)脊髓休克 57
(二)去大脑强直及其机制 57
二、脑中枢对伸肌牵张反射的影响 57
(三)网状结构在调节肌紧张中的重要作用 58
三、姿势反射与前庭器官 59
(一)颈反射 59
(二)迷路反射与前庭器官的结构和机能 60
1. 耳石器官 60
2. 三半规管 60
(三)翻正反射 61
3. 直线加速运动 61
4. 角加速运动和眼球震颤 61
四、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机能 62
(一)小脑 62
(二)基底神经节 64
五、大脑两半球的躯体运动机能 65
(一)大脑皮层的研究方法 65
(二)皮层的结构及其机能 66
(三)皮层运动区 66
2. 锥体外系统(锥外系) 69
(四)大脑皮层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联系 69
1. 锥体系统(皮层脊髓束) 69
3. 偏瘫 70
(五)随意运动 70
六、小结 70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和控制 71
一、内脏反射弧的结构与机能特点 71
(一)内脏反射弧的传出部分 71
(二)双重神经支配 72
二、内脏神经系统中的突触传递 73
(四)内脏活动的相对自主性 73
(三)抑制 73
(一)胆碱能纤维 74
1. 拟毒荤碱作用(M型作用) 74
2. 拟烟碱作用(N型作用) 75
(二)肾上腺素能纤维(肾腺能纤维) 75
1. 肾上腺素能介质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清除 75
2. α与β受体 75
(三)内脏神经对效应器细胞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 75
(四)丘脑下部(下丘脑) 77
(三)小脑 77
(一)脊髓 77
三、内脏神经机能的中枢调节 77
(二)脑干 77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机能的调节 79
(一)新皮层的内脏调节机能 79
(二)边缘前脑系统 79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80
一、高级机能概述 80
二、大脑的觉醒与睡眠 80
(二)暂时联系的接通 82
1. 接通的定位 82
三、条件反射学说 82
(一)条件反射的建立 82
2. 接通的机制 84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84
1. 消退抑制 84
2. 分化抑制 84
(四)神经症与神经型 85
四、记忆与情绪 86
(五)人类条件反射活动的特征 86
(一)两类行为 87
(二)行为的一般机制 87
五、动物的行为 87
(三)关于习得行为生理基础的两种概念 88
复习思考题 88
二、感觉的分类 89
(三)根据刺激理化性质的分类 89
(二)谢灵顿氏分类 89
(一)临床分类 89
一、感觉的生物学意义 89
第一节 感觉机能的一般生理学 89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感觉器官 89
三、感觉的敏感性与适宜刺激 90
四、缪勒氏“特殊神经能量定律” 90
五、巴甫洛夫的分析器学说 91
六、感受器的冲动发放 91
七、感觉的适应 92
八、传入通路 93
九、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定位 93
十一、感觉的投射 95
十、刺激强度与感觉的关系 95
第二节 躯体感觉、嗅觉和味觉 96
一、触(压)觉 96
二、温觉和冷觉 96
十二、感觉器官的中枢控制 96
三、痛觉 97
四、嗅觉 98
五、味觉 98
一、耳的结构 99
二、声刺激 99
第三节 听觉 99
三、传声途径 101
四、音频分析与听觉学说 102
(一)耳蜗的结构 102
(二)耳蜗的音调定位 103
(三)听觉的位置学说 103
(四)听觉冲动的发放 104
(五)微音器电位与耳蜗神经的锋电位 104
五、听觉的神经通路与皮层定位 105
(一)眼的结构 106
一、眼的结构与折光系统 106
六、听觉障碍 106
七、双耳听觉与声源方向的判定 106
第四节 视觉 106
(二)眼的折光系统和简约眼的视象形成 107
(三)眼的调节 108
(四)调节反射 109
(五)眼的折光异常 109
二、视网膜的结构与机能 110
三、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机能 111
(一)光敏感度 112
(四)暗适应与明适应 113
(二)视敏度 113
(三)有色视觉与无色视觉 113
四、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 114
五、色觉的三色学说 115
六、视网膜电图与神经节细胞的电活动 116
七、视觉的中枢通路与皮层定位 117
八、视野和双眼视觉 119
复习思考题 119
二、血液的总量(血量) 120
一、内环境和自稳态(内环境稳定) 120
第五章 血液 120
第一节 概述 120
三、血液的组成 121
四、血液的主要机能 121
(一)自稳态的维持 121
(二)运载与联系作用 121
(三)防御机能 122
第二节 血浆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 122
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122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123
(一)渗透压 123
(二)酸碱度 123
第三节 血细胞的生理 124
一、红细胞 124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其生理意义 124
1.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机制 125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25
2. 血红蛋白的组成与机能 125
1. 红细胞膜的结构与机能 125
(二)红细胞的结构与组成 125
2. 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 126
二、白细胞 127
(一)白细胞的形态、数量与机能 127
(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27
一、凝集现象和凝集的机制 128
第四节 红细胞的凝集与血型 128
(二)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 128
(一)血小板的机能 128
三、血小板 128
二、血型与血型系统 129
三、ABO血型的鉴定与输血 129
四、Rh因子 130
第五节 血液的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131
一、血液的凝固及其生理意义 131
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131
四、纤维蛋白的溶解 133
三、抗凝、促凝与止血 133
复习思考题 134
第六章 血液循环 135
第一节 概述 135
第二节 心脏的生理 136
一、心脏的自动节律性(自律性) 136
二、心肌的动作电位 138
(一)去极化过程(0相) 138
(二)再极化(复极化)过程 138
(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140
三、心肌自律性的电生理学 140
(一)自律性形成的原理 140
(三)自律性的异常 141
四、心脏的传导性和收缩性 141
(一)传导性 141
(二)心脏机能的合体性 141
(三)心脏收缩的全或无性质 142
(四)心肌兴奋性和收缩性的关系 142
(五)心肌收缩的机制 142
(一)心电图的描记 143
(二)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143
五、心电图 143
(三)异常心电图 144
第三节 心搏周期 145
一、心搏周期中的主要变化 145
(一)心房的兴奋和收缩 146
(二)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146
(一)正常人体的心输出量 147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47
二、心输出量 147
(三)心室的舒张 147
三、心脏的功及其代谢特点 148
(一)心脏的功 148
(二)心肌代谢的特点 149
第四节 外周循环 150
一、血管系统各部的血压 150
二、动脉血压 151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因素 151
(一)心输出量 151
(三)大动脉的弹性 152
(四)动脉脉搏 152
(二)外周阻力 152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 153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153
一、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 153
(一)迷走神经的心搏抑制作用 153
(二)交感神经的心搏加速作用 154
(三)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与平衡 155
二、小动脉的传出神经支配 155
(一)缩血管神经 155
四、延髓的心血管中枢 156
三、脊髓的心血管运动神经元 156
(二)舒血管神经 156
五、颈动脉窦-主动肪弓减压反射 157
六、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 159
七、心血管系统的高级中枢调节 159
八、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 161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61
(二)垂体后叶加压素 161
(三)乙酰胆碱 161
(一)微循环的组成部分 162
第六节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 162
一、微循环 162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 162
(五)代谢产物等局部体液因素 162
(二)毛细血管血压 163
(三)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63
(四)微循环的调节 164
二、组织液和淋巴液 164
(一)组织液的生成 164
(二)淋巴液的生成及其流动 164
(三)影响组织液和淋巴液生成的因素 165
(一)冠脉循环的生理特点 166
第七节 器官循环 166
一、冠脉循环 166
(二)冠脉循环的调节 167
二、肺循环 167
(一)肺循环血压与血流 167
(二)肺循环的过渡作用 168
三、脑循环 168
(一)脑循环的生理特点 168
(二)脑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 168
(三)脑脊液和血脑屏障 169
复习思考题 170
第七章 呼吸 171
第一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71
一、呼吸运动与呼吸肌 171
二、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72
(一)肺容量 172
(二)肺通气量 172
三、肺通气的力学 173
(一)静态的胸内负压、肺内压与肺容量的关系 173
(四)肺的弹力与肺泡内衬液膜的表面张力 174
(二)肺通气时胸内负压、肺内压与肺容量诸变化的关系 174
(三)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74
四、肺内气体的分配、更换和混合 175
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175
一、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176
二、O2、CO2在血液中的化学结合 177
(一)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与O2的摄取 178
(二)CO2在血液中的化学结合与排出 179
(二)肺泡通气-血流的最适比率与肺泡-血液的气体交换 181
(一)肺内血流量的分配 181
(三)血液中的CO2与酸碱平衡 181
三、肺的血流量与肺泡通气-血流比率 181
四、肺泡-血液间气体交换“膜”及其特性 182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82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调整中枢 183
(一)延髓的呼吸中枢 183
(二)脑桥的呼吸中枢 184
二、动脉血的CO2分压与O2分压对呼吸运动的反馈性调节 184
(一)肺本体内感受器的反馈调节 186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 186
三、呼吸器官本体感受器对呼吸运动的反馈性调节 186
四、高级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87
第四节 特殊气压下的呼吸与人工呼吸 187
一、低O2环境对呼吸的影响 188
(一)高海拔、低气压与肺泡O2分压降低 188
(二)低O2环境对呼吸的影响及其防护 188
(三)服习 188
二、人工呼吸 189
复习思考题 189
(一)内脏平滑肌的结构 190
二、内脏平滑肌的结构与机能特性 190
第一节 消化管的运动机能 190
第八章 消化 190
一、平滑肌的机能分类 190
(二)内脏平滑肌的机能特性 191
1. 平滑肌的膜电位与动作电位 191
2. 自动节律性 191
3. 兴奋的传导 191
(一)咀嚼 192
(三)食管的蠕动 192
(二)吞咽反射 192
三、咀嚼与吞咽 192
4. 伸展性 192
四、胃的运动 193
(一)胃壁的神经支配 193
(二)胃的运动形式 193
1. 胃的容受性舒张 193
2. 胃的紧张性收缩 193
3. 胃的蠕动 193
(三)胃运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193
2. 分节运动 194
1. 蠕动 194
(四)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194
五、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194
(一)小肠运动的基本形式 194
3. 摆动 195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95
(二)排粪 196
第二节 消化液的分泌 196
一、分泌的细胞机制 196
(一)大肠运动 196
六、大肠运动和排粪 196
二、唾液分泌及其调节 197
(一)唾液腺及其神经支配 197
(二)唾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197
(三)唾液分泌的神经调节 197
1. 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197
1. 胃液分泌的头期 198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98
4. 内因子 198
3. 粘液 198
2. 盐酸 198
(一)胃液的成分与作用 198
三、胃液分泌及其调节 198
2. 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198
1. 胃蛋白酶 198
2. 胃液分泌的胃期 199
3. 胃液分泌的肠期 200
(一)胰液的成分与作用 201
1. 胰液分泌的头期 201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201
四、胰液分泌及其调节 201
4. 胃液分泌的抑制 201
2. 胰液分泌的胃期 202
3. 胰液分泌的肠期 202
五、胆汁的分泌及其调节 203
(一)胆汁的成分与作用 203
(二)胆汁分泌与排出的神经体液调节 203
二、吸收的机制 204
一、小肠粘膜及其在吸收中的作用 204
(三)大肠的分泌及细菌的作用 204
第三节 吸收的机能 204
(一)小肠液的成分与作用 204
六、肠液分泌 204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204
三、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205
(一)水的吸收 206
(二)电解质的吸收 206
(三)糖的吸收 206
(四)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吸收 206
(二)体液因素对吸收活动的影响 207
一、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207
第四节 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207
四、吸收机能的调节 207
(一)神经系统对吸收的影响 207
(五)脂肪的吸收 207
二、消化机能与机体其它机能的关系 208
三、食物中枢 208
四、消化管的内分泌机能 209
复习思考题 209
一、气体代谢与能量代谢 210
第二节 能量代谢 210
第一节 概述 210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210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211
三、影响代谢的因素与基础代谢率 212
第三节 体温调节 212
一、体温调节的进化与人的体温 212
(一)变温性、异温性和恒温性 212
(二)人的体温 213
二、散热机制与调节 214
(一)物理散热 214
2. 出汗与体温调节 216
(二)生理机制 216
1. 血管运动与体温调节 216
三、产热机制与调节 217
四、体温的中枢调节 218
(一)下丘脑(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 218
(二)体温调节中枢的激活 219
五、体温调节的障碍 220
(一)发热与体温过高 220
(二)体温过低 220
复习思考题 221
第一节 肾的基本机能和结构 222
第十章 肾的机能 222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223
二、肾血液供应的特点 223
三、两类肾单位的差异 224
第二节 尿的形成过程 225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25
(一)肾小球滤过率 225
(二)影响肾滤过率的因素 226
(一)重吸收的部位及其结构基础 227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27
(二)重吸收的动力 228
(三)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229
(四)各种物质重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 229
(五)肾小球滤过作用对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 229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 229
小结 230
第三节 肾对Na+与水的排泄 230
(一)近曲小管 231
一、尿Na+的排泄 231
二、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231
(二)髓袢 232
(三)远曲小管与集合管 232
三、肾对水的排泄 233
四、尿的浓缩与稀释--逆流系统学说 233
(一)肾小管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与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 234
(二)髓质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与髓质高渗状态的维持 235
第四节 肾泌尿机能的调节 235
(二)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 236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236
(一)肾血流量的自动调节--肌源学说 236
二、醛甾酮对肾机能的调节及其分泌的控制 237
(一)醛甾酮对肾泌尿机能的调节 237
(二)醛甾酮分泌的控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237
三、抗利尿激素对肾机能的调节及其分泌的控制 238
(一)抗利尿激素对肾泌尿机能的调节 238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控制 238
二、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239
一、膀胱的活动特性 239
第五节 排尿及其控制 239
四、肾脏前列腺素的排Na+、利尿与降压作用 239
三、排尿反射与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240
复习思考题 241
第十一章 内分泌 242
第一节 概述 242
一、内分泌概念和发展简史 242
二、激素的特征 242
(一)肽类与胺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243
五、激素的化学本质与作用机制 243
四、激素的作用 243
三、研究内分泌腺的方法 243
(二)类甾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244
第二节 垂体 244
一、垂体的结构 244
二、神经垂体 244
(一)神经垂体与其作用 244
(二)神经垂体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245
三、腺垂体 246
(一)腺垂体的激素及其作用 246
2. 丘脑下部对腺垂体的控制 247
(二)腺垂体的中枢神经控制 247
1. 影响腺垂体活动的因素 247
3. 腺垂体机能的反馈性调节 248
第三节 甲状腺 248
一、甲状腺的形态结构 248
二、甲状腺素的生物合成与分泌 249
(三)影响性的成熟 250
四、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250
(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250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50
(一)对代谢的作用 250
三、甲状腺的机能 250
(一)促甲状腺素 251
(二)丘脑下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作用 251
(三)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抑制作用 251
五、地方性甲状腺肿 251
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251
3. 作用于小肠 252
2. 作用于肾 252
1. 作用于骨 252
(二)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252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与结构 252
一、甲状旁腺素 252
第四节 甲状帝腺素和降钙素 252
(三)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 253
二、降钙素的分泌与作用 253
三、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与维生素D对血钙的调节 253
第五节 肾上腺 253
一、肾上腺的形态结构 25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种类与化学结构 254
三、肾上腺皮质的机能 254
二、肾上腺的切除与皮质机能不足 254
(二)糖皮质类甾醇的生理作用 255
1. 对物质的代谢作用 255
2. 对紧张状态的抵抗力增加 256
3.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56
4. 其它 256
(三)糖皮质类甾醇分泌的调节 256
1. 腺垂体对糖皮质类甾醇分泌的调节 256
(一)肾上腺髓质的激素 257
四、肾上腺髓质的机能 257
(四)盐皮质类甾醇的生理作用与分泌的调节 257
2. 丘脑下部对腺垂体ACTH分泌的调节 257
3. 血液中糖皮质类甾醇对丘脑下部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 257
(二)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258
(三)肾上腺髓质活动的调节及其对机体的意义 259
第六节 胰岛素与高血糖素 259
一、胰岛的形态与结构 259
二、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259
三、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和代谢 259
六、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261
(一)高血糖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61
五、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61
四、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61
(二)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262
第七节 其它内分泌激素 262
一、胸腺 262
二、前列腺素 262
(一)前列腺素在体内的分布 262
(二)前列腺素的形成与代谢 263
(三)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 263
(二)松果体机能的调节 264
三、松果体 264
(一)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及其机能 264
复习思考题 266
第十二章 生殖 267
第一节 概述 267
第二节 睾丸的机能 267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与精子的受精能力 268
第三节 卵巢的机能 269
(一)卵泡的成熟过程 269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269
三、睾丸活动的调节 269
二、睾丸的内分泌机能 269
(二)排卵 270
(三)黄体的形成 270
二、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270
(一)雌激素的作用 270
(二)孕酮的作用 271
三、生殖周期 271
(一)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 271
(二)人类的月经周期 271
(三)卵巢内分泌在生殖周期中的作用 272
四、卵巢活动的调节 273
(一)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273
(二)丘脑下部和卵巢活动的关系 273
(三)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丘脑下部与腺垂体机能的反馈性影响 273
第四节 受精与妊娠 274
一、受精 274
二、妊娠 275
三、分娩 275
五、雌性生殖过程的神经-体液调节 276
四、授乳 276
复习思考题 277
第十三章 结语:生理学的发展 278
(一)古代人民的生理学知识 278
(二)解剖生理学的兴起 278
(三)活体解剖与实验生理学的创立 279
(四)力学与化学对生理学发展的影响 280
(五)分析生理学与综合生理学的发展 281
(六)生理学发展的新动向 282
(七)实验生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283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黄瓜低霜霉威残留性生理生化及分子基础研究》吴鹏,郭茜茜,朱琨编著 2018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灭绝生物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编著 2018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上学就看 紧紧抓住梦想吧》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高等数学 上》东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 2019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9
- 《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丛书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教程》(中国)工控帮教研组 2019
- 《AutoCAD机械设计实例精解 2019中文版》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编著 2019
- 《国学 第6集》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2018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