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  九十年代的网络管理技术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  九十年代的网络管理技术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 九十年代的网络管理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元,薛群等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希望电脑公司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7707784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 九十年代的网络管理技术》目录

目 录 1

前言 1

第一部分局域网络 6

第一章 局域网络的拓朴结构 7

1.1 简介 7

1.2 局域网的组成 8

1.2.1访问方式 8

1.2.2服务器 8

12.3协议 9

1.2.4拓朴结构 9

1.3 局域网的效益 9

1.4 以太网 10

1.5 令牌环网 11

1.6 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12

1.7 IEEE 802.6(DQDB) 13

1.8 开关多兆位数据服务 14

1.9 星形 15

1.10 小结 16

第二章局域网操作系统 16

2.1 简介 16

2.2 委托服务器方式 17

2.3 基于DOS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17

2.4 基于UNIX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18

2.5 OS/2操作系统 19

2.6 评价标准 19

2.7 局域网的扩展 21

2.7.1无线局域网技术 22

2.7.2无线局域网操作系统 22

2.8 小结 23

3.1 简介 24

3.2 OSI参考模型 24

第三章 局域网协议 24

3.3 IEEE 802标准 25

3.4 对数据链路层的进一步了解 26

3.5 高层网络协议 26

3.6 小结 29

第四章 中央办公室局域网 31

4.1 简介 32

4.2 音频数据技术 32

4.3 包交换数据 33

4.4 转向ISDN 34

4.5 评价 34

4.7 小结 35

4.6 LAN综合服务 35

第二部分 广域网络 36

第五章 高速诊断调制解调器 37

5.1 简介 37

5.2 多路选择和过滤 38

5.3 编码解码方案 41

5.4 节省费用 43

5.5 定做VLST 43

5.6 网络性能 44

5.7 TDM的应用 44

5.7.1通道的产生 46

5.7.2网络管理 47

5.7.3扩展功能 47

5.8 小结 47

6.1 简介 49

第六章 专用分枝交换 49

6.2 历史的回顾 50

6.3 PBX 元件 51

6.3.1处理器 52

6.3.2存贮器 52

6.3.3矩阵 52

6.4 模拟与数字 54

6.5 集中与分布结构 54

6.6 网络管理 56

6.7 移植策略 56

6.8 计算机控制的PBX 57

6.9 数据应用 57

6.10.2 轴网络 58

6.10.1访问代码网络 58

6.10 广域PBX网络 58

6.10.3电子双轴网络 59

6.10.4虚拟网络 60

6.11 局域PBX网络 61

6.12 混合开关 63

6.13 PBX与多路复用器 63

6.14 PBX和ISDN 63

6.14.1潜在的ISDN优势 64

6.14.2 AT T的实现 64

6.14.3 PBX的限制 65

6.15 工业:解散的联盟 65

6.16 智能网络 66

6.17 小结 66

7.2.1 分频多路复用器 67

7.2 多路复用器的类型 67

7.1 简介 67

第七章 多路复用器 67

7.2.2 分时多路复用器 68

7.2.3 统计分时多路复用 68

7.3 多路复用的应用 69

7.4 不同点 71

7.5位结构与字节结构 72

7.6 网络的主体 73

7.7 专用的网络 73

7.7.1 效率 73

7.7.2 效益 74

7.7.3 控制 74

7.8 公共网络 74

7.8.1 易连接性 75

7.8.2 对服务的访问 75

7.9 结构需求 76

7.9.1 声音支持 77

7.9.2 声音压缩 77

7.9.3数据支持 78

7.9.4 清除通道功能 79

7.10 ISDN 79

7.10.1 D通道 80

7.10.2 B通道 81

7.11 ISDN的应用 81

7.12 小结 82

第八章 通道服务-数字服务部件 83

8.1 简介 83

8.2 CSU性能 84

8.3 特性与性能 85

8.3.1 诊断 86

8.3.2 电路的保养 87

8.4 CSU的效果 89

8.3.3 消除通道的功能 89

8.5 测试服务 90

8.5.1 用户控制的诊断 90

8.6 功能部件T1的效用 91

8.7 小结 92

第九章 数宇交叉连接系统与服务 93

9.1 简介 93

9.2 AT T公司的DACS-CCR服务 94

9.3 征定载波提供的服务 96

9.3.1 顾客的感受 97

9.3.2 购买须知 98

9.4 DCS模块性 99

9.5 专用网络交叉连接系统 99

9.8 小结 101

9.7 ISDN替换 101

9.6 改进的处理能力 101

第十章 极小型窗口终端 103

10.1 简介 103

10.2 VSAT种类 103

10.3 VSAT的应用 105

10.4 网络配置 106

10.5 传送技术 108

10.6 协议 110

10.7 延迟的来源 111

10.8 安全措施 111

10.9 网络管理 113

10.10 微波 114

10.11 VST的用法说明 114

10.12 小结 115

11.1 简介 116

第十一章 包交换网络 116

11.2 CCITT X.25建议书 117

11.3 X.25建议书 118

11.4 与X.25有关的内容 120

11.5 X.25建网 121

11.6 包交换的演变 123

11.6.1 处理动力 123

11.6.2 快速包 123

11.6.3 帧延迟 123

11. 小结 124

第十二章 混合网络 126

12.1 简介 126

12.2 混合的变化 126

12.3 TDM与STDM的比较 126

12.4 作为网络构成块的TDM 127

12.5 STDM与X.25构成块 128

12.6 连接块 130

12.7 纯X.25与混合网的比较 131

12.8 另一个混合方案 133

12.9 网络管理 137

12.10 小结 138

第三部分 互连网 139

第十三章 网桥 140

13.1 简介 140

13.2 局域网扩展 140

13.2.1 中继器 140

13.2.2 微波 140

13.2.3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 141

13.2.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141

13.3 互连局域网桥接 142

13.2.5 局域网的互连 142

13.4 网桥详述 143

13.5 网桥技术 143

13.5.1 过滤 144

13.5.2 自学 144

13.5.3 自选路径 144

13.6 网桥应用 145

13.7 网桥类型 146

13.8 硬件配置 147

13.9 小结 148

第十四章 路由器 149

14.1 简介 149

14.2 拓朴考虑 149

14.3 路由器功能 150

14.4 路由标准 151

14.5 混合设备 152

14.6 FDDI路由器 153

14.7 小结 154

第十五章 网间连接器 155

15.1 简介 155

15.2 网间连接器应用 157

15.3 小结 160

第四部分 网络支持基础 161

第十六章 网络设计 162

16.1 简介 162

16.2 潜在的设计困难 163

16.3 设计过程 163

16.3.1 研究阶段 164

16.3.2 模型化阶段 170

16.4 战略思想 171

16.33 集成阶段 171

16.5 小结 172

第十七章 系统集成 173

17.1 简介 173

17.2 系统集成的定义 173

17.3 选择 174

17.3.1 通讯服务提供者 174

17.3.2 通讯顾问公司 175

17.3.3 管理信息系统公司 176

17.3.4 传统服务公司 176

17.3.5 硬件销售商 176

17.4 评价标准 177

17.4.1 科技领导地位 177

17.4.4 微波与光纤接口 178

17.4.3 网络设计 178

17.4.2 数字传输系统 178

17.4.5 网络管理 179

17.4.6 工程管理 179

17.4.7 设施工程化 179

17.4.8 调节观点 180

17.4.9 电话公司的实践和过程 180

17.4.10当代与未来的技术 180

17.5 小结 180

第十八章 网络管理 182

18.1 简介 182

18.2 网络的复杂性 182

18.3 螺帽和螺钉 183

18.4 网络管理功能特性 183

18.4.1 管理 184

18.4.2 控制与诊断 184

18.4.3 性能测量 186

18.4.4 配置管理 188

18.4.5 应用管理 189

18.4.6 安全管理 189

18.5 CENTREX管理 189

18.6 T1多路复用器管理 190

18.6.1 自动选道 190

18.6.2 线路基本情况 190

18.6.3 智能化的自动重新选道 191

18.6.4 时间定向的重新配置 192

18.6.5 网络建模 192

18.6.6 T1网络管理 193

18.7 集成的网络管理 193

18.7.1 ACCUMASTER INTEGRATOR 194

18.7.2 NETVIEW 195

18.7.3 另一种途径 196

18.8 专家系统 197

18.8.1 自动化的范围 198

18.8.2 一个关于二个厂家的报道 198

18.8.3 当代进展 199

18.8.4 进一步的考虑 200

18.8.5 今后的设想 200

18.9 网络管理承建者 201

18.10 小结 202

第十九章 维护和支持定义 203

19.1 简介 203

19.2 服务和支持定义 204

19.3 服务选择 204

19.3.1 内部职员 206

19.3.2 设备销售商与运货商 206

19.3.4 合作安排 207

19.4 小结 209

第二十章 网络恢复选择 210

20.1 简介 210

20.2 基于载波的恢复服务 210

20.2.1 标准后备和保护 210

20.2.2 特殊路由 210

20.2.3 自动保护能力 211

20.2.4 网络保护能力 212

20.3 卫星安排 213

20.4 在T1线上重新选择路由 214

20.5 用户控制的重新配置 214

20.6 宽带管理服务 216

20.7 T1多路复用器 216

20.7.1 T1备份 ISDN 217

20.7.3 多路复用器恢复特征 221

20.7.2 部分的T1备份 ISDN 221

20.7.4 DDS拔号备份 224

20.8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226

20.8.1 智能呼叫系统 227

20.8.2 容错系统 227

20.8.3 拔号备份单元 227

20.9 小结 229

第二十一章 规章限制 230

21.1 简介 230

21.2 失控 230

21.3 价格帽的怪异 230

21.3.1 过去的侵权行为 231

21.3.2 一种可能的方案 231

21.4.1 一些历史情况 232

21.4 BELLSOUTH的LBO动机 232

21.4.3 内部布线的功能 233

21.4.2 LBO功能 233

21.4.4 计算机调查Ⅲ的侵害行为 234

21.5 用户的警惕性是必要的 235

21.6 事情变得麻烦 236

21.7 保留根据 237

21.8 表达观点 238

21.9 对想法的组装 239

21.10 无作用的代价 240

21.11 小结 240

第五部分 网络的前景 241

第二十二章 部分T1 242

22.1 简介 242

22.3 FT1的经济作用 243

22.2 FT1的意义 243

22.4 AT T公司的ASDS 244

22.5 FT1与压缩 245

22.6 局部访问 246

22.6.1 VGPL与ASDS的接口 249

22.6.2 DSO与ASDS的接口 250

22.6.3 DDS与ASDS的接口 251

22.6.4 T1与ASDS的接口 251

22.7 质量因素 252

22.8 无线通讯与MIS管理 252

22.9 DACS网 253

22.10 网络设计因素 255

22.11 联机故障恢复 255

22.12 国际信关 255

22.13 移植到ISDN 258

22.14 CPE需求 259

22.15 服务提供者 260

22.16 网络的数字化 262

22.17 智能网络的出现 262

22.18 一种新型载波 263

22.19 小结 263

第二十二章 集成服务网络(ISDN) 265

23.1 简介 265

23.2 ISDN的优点 265

23.3 标准 266

23.4 发展 267

23.5 构成部件 268

23.6 通道偏差 270

23.6.2 回声消除 271

23.6.1 时间压缩多路复用 271

23.7 调用处理 272

23.8 基本传输率的ISDN服务 274

23.9 关于D通道的争论 275

23.10 初级传输率的ISDN服务 275

23.11 包低通道服务 276

23.12 第7个信号系统 276

23.13 灵活交叉的效果 277

23.13.1增强型ISDN 278

23.13.2基于载波的多路复用 279

23.14 载波产品 279

23.14.1 AT T公司 279

23.14.2 MCI远程通讯公司 281

23.14.3美国Sprint公司 281

23.15 国际ISDN 282

23.15.1澳大利亚远程通讯公司 282

23.14.4地区贝尔控股公司 282

23.15.2日本的NTT公司 283

23.15.3芬兰的PTT公司 283

23.15.4英国远程通讯公司 283

23.15.4法国远程通讯公司 284

23.16 ISDN CPE 284

23.16.1 AT T公司的限定PBX 285

23.16.2北方远程通讯公司的SL-1 285

23.16.3 Rolm的9751 CBX 286

23.16.4日立的HCX 5000 287

23.16.5 General Data Common的DEGAMUX TMS 287

23.16.6 TELEOS公司的IAP 6000 288

23.16.7 Progressive计算公司的Tel/适配器 288

23.17 宽带ISDN 289

23.19 编制计划的因素 290

23.18 何时决策 290

23.20 小结 293

第二十四章 部分ISDN 294

24.1 简介 294

24.2 概念 295

24.3 近期完成目标 296

24.4 访问因素 296

24.4.1 虚拟联网 296

24.4.2 用户组 297

24.4.3 网络管理 297

24.5 长期发展 297

24.6 用户要求 299

24.7 小结 300

25.3 智能网络 301

25.2 比较有效的互联 301

25.1 简介 301

第二十五章 开放性网络结构 301

25.4 各种类型的ONA功能 302

25.5 结构构成块 308

25.5.1 基本服务设置 308

25.5.2 基本服务部件 308

25.5.3 辅助服务 308

25.5.4 附加网络服务 309

25.6 小结 309

第二十六章 智能网络 310

26.1 简介 310

26.1.1 提供给用户的优点 310

26.1.2 对载体的优点 311

26.1.3 研制IN的理论基础 312

26.1.4 今天的动力 313

26.1.6 规章性问题 314

26.1.5 影响使用问题 314

26.1.7 软件开发 315

26.1.8 前期服务 315

26.1.9 用户认可 315

26.2 智能网络构造块 316

26.2.1 服务切换点 316

26.2.2 服务控制点 317

26.2.3 信号传输点 317

26.2.4 服务管理系统 317

26.2.5 智能外围点 318

26.2.7 销售商特征点 318

26.2.8 当前SS7设备 318

26.2.9 SS7结构 319

26.2.10其它网络部件 319

26.2.11智能网络接口 320

26.3 小结 324

第二十七章 同步光纤网络 326

27.1 简介 326

27.2 光纤传输 326

27.2.1 带宽 326

27.2.2 信号衰减 326

27.23 数据完整性 327

27.2.4 抗十扰能力 327

27.2.5 安全性 327

27.2.6 耐用性 327

27.2.7 其它优点 327

27.3.1 支持异步功能和管理 328

27.3.2 光纤标准 328

27.2.8 价格 328

27.3 T3传输 328

27.4 即将产生的标准 329

27.5 异步格式 330

27.6 SONET-1信号 330

27.7 Sub-STS-1信号 331

27.8 其它SONET传输率 332

27.9 多路复用器设备 332

27.11 为什么SONET比DS3网络优越 333

27.10 T3与SONET 333

27.12 交叉灵活效果 334

27.13 小结 335

第二十八章 大城市地区网络MAN 336

28.1 简介 336

28.2 LAN和MAN 336

28.3 用途 337

28.4.1 分布式队列双向总线(DQDB) 338

28.3.1 用于宽带ISDN(BISDN)的 MAN传输 338

28.4 实现条件 338

28.5 切换多兆位数据服务 341

28.6 异步传输模式 342

28.7 纤维分布式数据接口 343

28.8 桥式FDDI与非FDDI网络 346

28.8.1密封技术 346

28.8.2转换 347

28.9 小结 347

第六部分 总结 349

第二十九章 具有竞争优势的联网 350

29.1 简介 350

29.2 未来的技术 352

29.2.1 光贮存 352

29.2.2 超级正文 352

29.3.1 音像会议 353

29.2.3 中枢网络 353

29.3 其它技术 353

29.3.2 电子数据交换 356

29.3.3 传真 356

29.3.4 声音处理 357

29.4 管理效果 358

29.5 重点在于连通性 359

29.6 未来:现在做什么? 360

29.6.1 标准化 360

29.6.2计划 360

29.6.3销售策略 361

29.6.4 选择合适的人选 362

29.7 小结 362

词汇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