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网
计算机网

计算机网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工学院,顾冠群,贾耀国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5196·175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计算机与通信 1

§1.1计算机、通信与人的关系 1

§1.2计算机和通信结合的特征 4

§1.3计算机网的定义和功能 6

1.3.1计算机网的定义 6

1.3.2计算机网的功能 7

1.3.3计算机网的类型 10

§1.4数据通信 11

1.4.1 电信 11

1.4.2消息和信号的类型 12

1.4.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2.1.1信道类型 15

§2.1信道 15

第二章数据传输和差错检测 15

2.1.2信道容量 16

2.1.3传输线路类型 18

§2.2通信编码 19

2.2.1传输方式 19

2.2.2五单位字符编码 21

2.2.3七单位字符编码 23

§2.3基带传输和调制 23

2.3.1数据信息的电表示法 26

2.3.2基带传输 29

2.3.3调制 30

§2.4数字传输 37

2.4.1信号数字化 38

2.4.2 脉冲编码调制 38

2.4.3典型信号传输速率 39

(Modem-Bypass) 40

§2.5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 40

2.5.1信道复用的基本概念 40

2.4.4调制解调旁路器 40

2.5.2多路复用及其类型 41

2.5.3多路复用器与计算机的连接 45

2.5.4集中器 47

§2.6数据转接 48

2.6.1转接 48

2.6.2电路转接 50

2.6.3存贮转接 52

§2.7差错检测和校正方式 55

2.7.1差错类型和差错控制方式 55

2.6.4时分转接 55

2.7.2常用检错码 60

2.7.3循环码检错 63

第三章数据传输控制规程 76

§3.1数据传输线路的类型 76

3.1.1按通信方式分类 76

3.1.2按线路占有性和共享性分类 76

3.1.3访问线路的控制 78

§3.2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 79

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 79

3.2.1 概述 79

3.2.2 100系列接口电路 80

3.2.3 200系列接口电路 84

3.2.4接口操作要求 86

规程 88

§3.3面向字符型的传输控制 88

3.2.5接口电路在设备互连中的 88

应用 88

3.3.1数据通信阶段 89

3.3.2传输控制字符 90

3.3.3报文格式 91

3.3.4差错控制方面的规定 94

3.3.5公共数据转接网的传输 95

控制规程 95

3.3.6系统恢复规程 97

3.3.7基本型的扩充 99

§3.4面向比特型的传输控制 100

规程 100

3.4.1面向比特型控制规程的发展 100

3.4.2面向比特型控制规程的基本概念 101

3.4.3 命令、响应和参数的作用 104

3.4.4面向比特型控制规程的特性和类型 107

3.3.5数据交换的过程 109

§3.5传输控制规程的比较 110

第四章计算机网的构成 112

§4.1计算机网的结构 112

4.1.1 结点、链路、通路 112

4.1.2 网络结构分类 112

4.1.3通信子网和用户资源子网 117

§4.2通信控制器和通信处理机 118

4.2.1通信控制器的功能 118

4.2.2数码取样和缓冲 120

4.2.3通信控制器的组成 123

4.2.4线路控制 124

4.2.5计算机接口 129

4.2.6 联机系统的数据流程 131

4.2.7 通信处理机 133

§4.3主机系统和终端设备 135

4.3.1主机系统 135

4.3.2终端设备 137

§4.4计算机网协定 139

4.4.1 进程通信和网络控制程序 139

4.4.2接口和协定 140

4.4.3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和 141

分层协定 141

4.4.4 ARPA网的分层协定 143

4.4.5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 144

4.4.6协定的形式化方法 146

4.5.1基本要求和分类 149

§4.5路由选择算法 149

4.5.2扩散式和选择扩散式 150

4.5.3固定式 150

4.5.4适应式 150

4.5.5报文分组、报文和会议路由 155

4.5.6显式通路路由(Explict 156

Path Route) 156

§4.6信息流控制 157

4.6.1概述 157

4.6.2源点—终点信息流控制 158

4.6.3 IMP—IMP中转信息流控制 159

4.6.4许可证方法 161

5.1.1 ARPA网的演变 163

5.1.2 网络设计的考虑 163

§5.1 ARPA网的概况 163

第五章ARPA网 163

5.1.3ARPA网的运行管理 165

§5.2报文分组传输和信息流动 165

5.2.1 报文和报文分组格式 165

5.2.2 信息流动 169

5.2.3传输控制 170

§5.3 IMP和TIP 173

5.3.1IMP和HOST的硬件接口 173

5.3.2 IMP软件 176

5.3.3TIP(终端接口处理机) 181

§5.4主机—主机(HOST— 183

HOST)协定 183

5.4.1主机—主机协定的设计目标 183

5.4.2实现协定功能的基本概念 184

5.4.3控制命令表 187

5.4.4系统调用命令 190

5.4.5 启动联结的过程 191

5.4.6控制信息流的例子 192

§5.5 TELNET协定 193

5.5.1功能 193

5.5.2 应用TELNET的例子 194

§5.6传送层服务 195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 197

§6.1SNA 197

6.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的提出 197

6.1.2SNA分层结构的概念 197

6.1.3SNA网络结点 200

6.1.4 SNA的逻辑结构 202

6.1.5 传输子系统 207

6.1.6网络控制程序(NCP) 212

6.1.7 主机结点NAU的功能 217

6.1.8多主机的SNA 223

§6.2 DNA 224

6.2.1 目标和系统功能 224

6.2.2设计原理 225

6.2.3 DDCMP 229

6.2.4 DNA的传送层 231

6.2.5 DNA的网络服务和会议 232

控制层 232

6.2.6应用层 236

§6.3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 238

模式的导论 238

6.3.1参考模式的基本概念 239

6.3.2 各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243

第七章公共数据网和计算机网 245

互连 245

§7.1公共数据网的发展 245

7.1.1概况 245

7.1.2 公共数据网的组建 246

7.1.3 “X系列”建议 246

§7.2 X.21 247

7.2.1 X.21的作用 247

7.2.2接口顺序 250

§7.3 X.25 250

7.3.1 X.25的作用 250

7.3.2 “虚电路”概念 251

7.3.3接口要求和特性 251

7.3.4 报文分组级逻辑接口 253

7.3.5 DTE—网络的连接 260

7.3.6数据报 261

7.3.7SNA—X.25 262

§7.4计算机网互连 264

7.4.1信关 264

7.4.2网络互连的方式 266

7.4.3 DOD网络互连系统结构模式 267

§7.5ACS 269

7.5.1 ACS目标 269

7.5.2ACS的拓扑结构 270

7.5.3访问、接口和服务 271

7.5.4公共数据网的类型 272

组成 273

8.1.2局域网的特征 273

8.1.1局域网和宽域网 273

§8.1局域计算机网的特征和 273

第八章局域计算机网 273

8.1.3一般局域网 274

8.1.4局域网类型 275

§8.2总线式网 277

8.2.1 ALOHA网 277

8.2.2总线式局域网的访问网络 279

方法 279

8.2.3冲突后的重发方法 281

8.2.4 Ethernet网(以太网) 282

§8.3环式网 288

8.3.1 通行证法(Token Passing) 288

8.3.2时间片法(Slot) 289

83.3 寄存器插入法 289

8.3.4 剑桥环(Cambridge Ring) 290

8.4.1局域网标准化工作现状 294

§8.4局域网的标准化 294

8.4.2 IEEE802标准 295

8.4.3商品化微计算机局域网 297

8.4.4局城控制网和过程数据 298

公路(PROWAY) 298

§8.5局域网互连 299

8.5.1互连类型 299

8.5.2互连的技术问题 300

第九章计算机网的系统分析和 302

设计 302

§9.1引言 302

§9.2割集和可靠性 303

9.2.1网络图 303

9.2.2割集(Cut Set) 304

9.2.3通信网络的信息流量 305

9.2.4可靠性分析 308

§9.3时延分析和链路容量分配 309

9.3.1 泊松过程(PoissonProcess) 309

9.3.2排队论的应用 311

9.3.3基本的时延计算公式 312

9.3.4报文通过网络的平均时延 316

9.3.5链路容量分配 317

9.3.6通信网络容量分配举例 318

§9.4网络设计算法 321

附录 324

附录(一) 国外公共数据网(PDN)的现状 324

附录(二) 国外商品化局域网 327

理状 327

附录(三) 英汉计算机网词汇 3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