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水资源计算评价管理
水资源计算评价管理

水资源计算评价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万金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3001468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
《水资源计算评价管理》目录

第一篇 水资源基础 1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资源 1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划分 1

一、按与人工措施有无直接关系区分 1

二、按水体所处空间区分 1

三、按水资源更新快慢,交替期长短区分 2

四、按有无投资区分 2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和世界水资源 3

一、世界水资源 3

二、中国水资源 4

第三节 水资源特征 5

一、随时间的变化性 14

二、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均性 14

三、可恢复性 14

四、具有水利与水害两重性 15

五、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相互转换性 15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文循环与三水相互转换关系 16

第一节 水文循环 16

一、水文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 16

二、我国主要的水文循环系统与水资源的关系 17

第二节 三水相互转换关系 18

一、三水转换关系的基本概念 18

二、三水转化的主要类型 18

三、我国三水相互转换关系研究的进展 20

第三章 水资源研究面临的问题 21

第一节 水资源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21

一、基础资料短缺 21

二、水资源总量的变化 30

三、水资源研究不平衡 31

第二节 水资源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31

一、强化总水资源为变量的理论研究 31

二、加速水资源资料的生产 31

三、水资源研究中的两种理论 32

第二篇 水资源计算 33

第四章 降水量计算 33

第一节 降水量资料的插补延长 33

一、雨量站代表性分析 33

二、降水资料的插补延长 35

第二节 降水量计算与分析 36

一、降水量计算 36

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38

三、年降水量频率计算 40

第五章 蒸发与干旱指数计算 42

第一节 水面蒸发计算 42

一、水面蒸发影响因素 42

二、水面蒸发的确定方法 43

第二节 潜水蒸发计算 44

一、潜水蒸发机制 44

二、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 44

三、潜水蒸发的确定 46

第三节 干旱指数的确定 48

一、干旱指数及其计算 48

二、影响干旱指数的因素 49

三、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50

四、干旱指数的时序变化 50

第六章 地表水资源计算 51

第一节 资料的处理和修正 51

一、径流资料的审查 51

二、人类活动对资料的影响及其处理 51

三、地表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 53

第二节 河川径流量的计算与分析 54

一、年与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 54

二、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 57

三、地表径流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 58

第七章 地下水补给资源计算 60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内容划分 60

一、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 60

二、把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可恢复资源与不可恢复资源 61

三、季家琪等的地下水资源分类方法 61

四、将地个水划分为四大储量 62

五、将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与储存资源 63

第二节 降雨入渗补给量 63

一、降雨入渗补给量的计算方法 64

二、降雨入渗补给量的变化 66

三、年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 68

四、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 73

第三节灌溉入渗补给量的计算 75

一、次灌溉入渗补给量 75

二、年与多年平均灌溉入渗补给量 81

第四节 河渠渗漏补给量 83

一、影响河渠渗漏的主要因素及渗漏补给量的变化特点 83

二、影响河渠渗漏补给量的确定 84

三、年与多年平均河渠渗漏补给量的计算 86

第五节 侧向补给量与越流补给量 88

一、侧向补给量的计算 88

二、越流补给量的计算 88

第六节 地下水总补给资源的计算 89

一、地下水总补给资源 89

二、地下水总补给资源的计算 90

第八章 地下水可能最大补给量与可利用量的确定 92

第一节 地下水可能最大补给量 92

一、地下水可能最大补给量的特点 92

二、地下水可能最大补给量的计算 93

第二节 地下水可利用量计算 94

一、地下水可利用量 94

二、地下水可利用量计算 94

第三节 地下水实际用水量计算 95

一、地下水动态分析法 95

二、水量平衡法 96

三、实际开采量调查法 96

第四节 地下水储存量 97

一、储存量的特点 97

二、储存量的计算 98

第九章 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99

第一节 给水度的测定与计算 99

一、给水度的概念及其发展 99

二、常值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02

三、变值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22

第二节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确定 129

一、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129

二、年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132

三、最佳降雨入渗补给系数计算 133

第三节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灌溉回归系数及潜水蒸发系数的确定 136

一、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136

二、灌溉回归系数 140

三、潜水蒸发系数的确定 141

第十章 总水资源的计算 143

第一节 山丘区和平原区地下水补给资源计算 143

一、山丘区地下水排泄量的计算 143

二、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144

第二节 重复量与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145

一、重复量的计算 145

二、总水资源的计算 145

第三节 总水资源算例 151

一、阳武河流域概况 152

二、阳武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152

三、地表水资源计算 155

四、总水资源量的计算 156

第三篇 水资源评价 158

第十一章 水质评价 158

第一节 环境背景特征的调查和资料收集 158

一、水文、气象环境背景 158

二、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环境背景 158

三、土壤、生物环境背景 159

四、社会经济环境背景 159

第二节 地表水水质评价 159

一、河流水质评价 159

二、湖泊、水库水体质量评价 167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173

一、评价因子的选择 173

二、评价的本底值 173

第四节 水质预报方法 174

一、相关关系法 176

二、确定性水质模型法 177

第五节 面污染的研究及预测 179

一、面污染的监测与水质模型的建立 179

二、面源的水质预测模型 180

第十二章 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评价 189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189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分类 189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91

三、地下水库及其特征水位 193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194

一、地下水稳定流法 194

二、非稳定流计算法(简介) 197

三、相关分析法 213

四、地下水资源调节计算法 225

第三节 地表水资源评价 242

一、地表水资源评价内容 242

二、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 242

第十三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 243

第一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43

一、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研究内容 243

二、供需平衡分析的程序 243

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实例 243

一、报告的研究内容 244

二、大同市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提要 255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256

一、基准年的选择 256

二、可供水量的概念 256

三、关于现状的概念 256

第四篇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258

第十四章 水资源的调度 258

第一节 水资源科学分配 258

一、水资源调度概述 258

二、调水方案的确定方法 259

第二节 水资源最优规划理论简述 259

一、线性规划 259

二、动态规划 276

第三节 优化调水模型举例 286

一、数学模型 286

二、算例及成果分析 290

第十五章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93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 293

一、地下水开发 293

二、跨流域调水 295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295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296

一、水法和水政策 297

二、用水管理 298

三、水质管理 299

第十六章 水体污染与水资源保护 301

第一节 概述 301

一、环境问题 301

二、水污染的基本概念 302

三、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 303

第二节 地表水污染与自净作用 304

一、地表水污染 304

二、河流水体自净作用 308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及其自净作用 310

一、地下水污染 310

二、地下水的自净作用 312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及其措施 312

一、水体水质管理 313

二、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314

主要参考文献 3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