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医用细菌真菌学检查图解
医用细菌真菌学检查图解

医用细菌真菌学检查图解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在连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5
  • ISBN:14048·0491
  • 页数:153 页
图书介绍:
《医用细菌真菌学检查图解》目录

(一) 染料及染色液 1

一、染色法 1

(二) 革兰氏染色法 2

(三) 抗酸染色法 3

1. 齐倪二氏染色法 3

2. 巴氏染色法 3

2. 甲苯胺蓝染色法 4

3. 奈瑟氏染色法 4

1. 吕弗流氏卤性美蓝染色法 4

(四) 棒状杆菌染色法 4

(五) 瑞氏染色法 5

(六) 姬氏染色法 5

(七) 乳酸酚棉蓝染色法--真菌 6

(八) 荚膜染色法 6

(九) 芽胞染色法 6

(十) 鞭毛染色法 6

(十一) 方氏螺旋体染色法 7

(十二) 螺旋体Nigrosin-B染色法 8

(十三) 立克次氏体Machiavello氏染色法 8

(一) 氢游子浓度测定法 9

二、培养基 9

(二) 基础培养基肉浸液 11

(三) 普通琼脂培养基 11

(四) 血琼脂培养基 11

(五) 加热血琼脂培养基 12

(六) 半固体高层培养基 12

(七) 鉴别培养基 12

1. 中国蓝培养基 12

2. 远藤氏培养基 12

(八) 罗氏双醣斜面培养基 13

4.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13

3. 沙门氏志贺氏琼脂培养基 13

(九) 发酵试验用炭水化合物培养基 14

(十) 半固体双醣培养基 14

(十一) 半固体三醣培养基 14

(十二) 布德、金戈二氏培养基 16

(十三) 碲化钾培养基制法 16

(十四) B-B-L培养基 16

(十五) 邵堂氏培养基 16

(十六) Pctragnani氏培养基 16

(二十一) 塞保弱氏葡萄糖琼脂 17

(二十) 硝酸盐蛋白胨水 17

(十八) 牛乳培养基 17

(十九) 烹肉渣培养基 17

(十七) 罗氏培养基 17

(二十二) 玉米琼脂培养基 18

(二十三) 动物胶(筋胶)培养基 18

(二十四) 醋酸铅培养基 18

(二十五) 柠檬酸盐培养基 18

(二十六) 尿素培养基 18

三、细菌学检查法 19

(一) 细菌之形态 19

(二) 细菌菌落识别 20

(三) 划线分离法 22

(四) 穿刺和直线培养法 24

(五) 细菌在动物胶培基发育情况 25

四、葡萄球菌鉴定法 26

葡萄球菌 28

五、链球菌鉴定法 30

链球菌 32

四联球菌 33

六、脓培养 34

七、痰培养 36

八、肺炎双球菌鉴定法 38

九、白喉杆菌鉴定法 40

白喉杆菌 42

十、咽喉培养法 44

十一、结核杆菌培养法 46

结核杆菌 48

结核杆菌玻片培养法 49

麻风杆菌 51

十二、肠道杆菌鉴定法(一) 52

肠道杆菌鉴定法(二) 54

肠道杆菌鉴定法(三) 56

(一) 大肠杆菌 58

(二) 伤寒杆菌及副伤寒杆菌 58

(三) 志贺氏菌属 58

十三、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荚膜黏液杆菌培养 60

(一) 绿脓杆菌 62

(二) 变形杆菌 64

(三) 荚膜黏液杆菌 66

十四、肠道杆菌生化反应表 68

肠道杆菌生化反应图解 69

十五、霍乱弧菌培养法 70

霍乱弧菌 72

十六、鼠疫杆菌培养法 74

鼠疫杆菌 76

十七、布氏杆菌属 78

十八、嗜血杆菌属培养法 80

(一) 流行性感冒杆菌 82

(二) 百日咳杆菌 82

(三) 郭魏二氏杆菌 84

(四) 摩拉氏杆菌 84

十九、奈瑟氏菌属培养法 86

(三) 卡他尔双球菌 88

(一) 淋病双球菌 88

(二) 脑膜炎双球菌 88

二十、炭疽杆菌培养法 90

炭疽杆菌 92

二十一、厌氧培养法 94

二十二、梭状芽胞杆菌属 96

(一) 破伤风杆菌 96

(二) 产气荚膜杆菌 96

(三) 肉毒杆菌 96

(二) 悄、脑脊液、各种抽出液(胸水、腹水等)及胃液、十二指肠液培养法 98

(一) 血液培养法 98

二十三、各种体液培养法 98

二十四、水的培养 100

二十五、乳的检查法 102

二十六、测定细菌对于各种药剂之易感性 104

二十七、体液内各种药物含量测定 106

二十八、动物接种法(一) 108

动物接种法(二) 110

二十九、小白鼠解剖法 111

(一) 梅毒螺旋体 112

三十、螺旋体 112

(二) 钩端螺旋体 113

(三) 奋森氏螺旋体及梭状杆菌 114

(四) 回归热螺旋体 115

(五) 鼠咬热小螺旋菌 116

(六) 软螺旋体 117

一、医用真菌学检查法 118

二、真菌和胞子及菌丝形态 119

三、放线菌属培养法 120

(一) 牛型放线菌 122

(二) 星形放线菌 125

四、酵母菌、念球菌、隐球菌属鉴别法 126

五、隐球菌属 128

(一) 新形隐球菌 128

(二) 粉红色隐球菌 128

六、念珠菌属 129

(一) 白色念珠菌 129

(二) 念珠菌属鉴别诊断法 131

七、荚膜组织胞浆菌及芽生菌属培养法 132

八、荚膜组织胞浆菌 134

(一) 皮炎芽生菌 135

九、芽生菌属 135

(二) 巴西芽生菌 136

十、申克氏胞子菌 137

十一、地丝菌 138

十二、着色芽生菌 139

(一) 裴氏着色芽生菌 139

(二) 紧密着色芽生菌 139

(三) 疣性皮炎菌 139

十三、马杜拉菌 140

十四、鼻胞子菌 140

十五、厌酷球胞子菌 141

十六、皮?丝状菌属培养法 142

十七、絮状表皮癣菌 144

十八、小胞子菌属 145

(一) 奥杜盎氏小胞子菌 145

(二) 狗小胞子菌 145

(三) 石膏样小胞子菌 145

十九、毛发癣菌属 146

(一) 须癣毛菌 146

(二) 红色毛菌 146

(四) 许兰氏毛发癣菌 147

(五) 同心性毛菌 147

(三) 断发毛菌 147

(六) 铁锈色毛菌 148

(七) 堇色毛菌 148

(八) 硫毛发癣菌 148

(九) 密块状发癣菌 149

(十) 麦格氏发癣菌 149

(十一) 秃医发癣菌 149

二十、毛?菌 150

二十一、麴菌属 151

二十二、帚形菌 151

二十三、真菌的菌落形态 1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