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理气性心之间  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
理气性心之间  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

理气性心之间 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向世陵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131137
  • 页数:475 页
图书介绍:《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以性为本的思维不但是湖湘性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理学之所以整合为一体的关键,理学的“全体”与分系、一性的通贯与四系的并立本来相互发明。其重要特点表现为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学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说的基础上,新创道学(程朱理学)、气学、性学和心学四系说。
《理气性心之间 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目录

第一章 以性为本观的初期形态 1

一、性无善恶论的形成 1

1.欧阳修的性不必究善恶 2

2.契嵩的性无善恶 7

3.邵雍、周敦颐的性论 12

二、性无善恶论的展开 14

1.王安石的性不可善恶言 14

2.苏轼的善恶非性所有 20

三、性善恶混的新发展 25

1.司马光“疑孟”而尊扬 26

2.张载论善恶混与“合两”成性 29

四、“生之谓性”与张、程之间 39

1.“生之谓性”的新解 40

2.对“性与天道”问题的思考 55

3.张、程之间及性、气、理的关系 59

第二章 道南学派与性学的创立 67

一、程学传承 68

二、《春秋》学 72

三、《中庸》学 80

四、《周易》学 91

五、《论语》学 97

六、《孟子》学 105

七、《大学》学 113

第三章 “理学”的产生 119

一、整体“理学”的形成 120

1.从“经学”到“道学” 120

2.名与实之间——道学、心学与性学 131

3.“道学”概念的变化 140

二、“理学”概念的出现与含义 145

1.朱熹的“道理”与“理学” 146

2.黄震的“理学” 155

第四章 理学分系的历史考察 174

一、理学的总结与学术自觉 174

1.《圣学宗传》与《理学宗传》 174

2.《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 178

二、理学分系的由来与历史 180

1.道统论的共遵前提 181

2.道统论与一系说 183

3.理学分系的不同意蕴 185

三、两系之分与朱陆异同之辩 187

1.宋元时期的早异晚同说 188

2.程敏政的“道一”说 194

3.王守仁的“朱子晚年定论” 197

4.陈建的朱陆“早同晚异” 204

四、朱陆“和会”与终归一致 211

1.吴澄的兼采两家 211

2.郑玉的“和会朱陆” 214

3.黄宗羲的“终归一致” 218

第五章 当代流行的宋明理学分系 224

一、20世纪中期前后的理学分系 224

1.夏君虞先生的分系说 225

2.吴康先生的分系说 228

3.黄公伟先生的分系说 230

二、当代“三系说”之一——理、气、心的三分 233

1.冯友兰先生的三系说 234

2.张岱年先生的三系说 245

3.张立文先生的三系说 251

三、当代“三系说”之二——性、心、理的三分 257

1.牟宗三先生三系说的构成和特色 258

2.牟宗三先生分系的理由斟酌 261

四、劳思光先生的一系说 283

1.对二系说的否证 283

2.对三系说的否证 292

第六章 性学的体系与四系之间 295

一、以性为本的性学体系 296

1.性物一体 296

2.善恶不足以言性与性体心用 299

3.心以成性与察识先于涵养 302

4.性为天命全体和为学大体 306

二、朱学的“性即理”与性善原则 308

1.以理为本与“性即理” 309

2.“性善”主线与理本论的确立 316

三、陆王说性与“心即理”说 338

1.说性与不说性 339

2.心即性与性即心 344

3.心即理与性即理 349

四、明代气学与性气“一本” 354

1.生之理与性即气 354

2.动静皆性与性无不该 362

3.性善恶杂与善恶的生成 365

第七章 性学遗产与学术传承(上) 371

一、以性为本 372

1.薛瑄的“明性”为先 373

2.唐甄的“性统天地” 379

3.李光地的“理即性”说 386

二、性无善恶 392

1.王守仁的性无善恶 393

2.钱德洪、王畿论无善无恶 399

3.杨东明对性无善恶的新解 405

4.刘宗周、黄宗羲对性无善恶的否定 408

第八章 性学遗产与学术传承(下) 416

一、心以成性与吾学“本心” 416

1.理气、心性之“一二” 417

2.以心为本与心性合一 422

二、性命全体与理学整体 428

1.高攀龙的“理气心性”观 429

2.王夫之对理学诸命题的总结 440

结语 462

参考文献 4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