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信用合作组织 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信用合作组织 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信用合作组织 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志超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887106
  • 页数:241 页
图书介绍:本文是一篇学术专著,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博弈论对合作组织成立的条件和面对的约束进行逻辑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合作组织有效率运行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用严谨的理论分析澄清了对合作组织的许多模糊认识,系统考察了信用合作制度,并通过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实证分析,指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信用合作组织 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目录

0 引论 1

0.1 合作组织概述 1

0.1.1 合作组织的界定 1

0.1.2 合作组织的发展 2

0.1.3 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 5

0.1.4 中国的信用合作组织 7

0.2 合作思想回顾 9

0.2.1 早期合作思想 9

0.2.2 古典经济学的合作思想 12

0.2.3 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 14

0.2.4 现代合作经济理论简介 17

0.3 论文的结构 18

0.3.1 理论部分 18

0.3.2 实践部分 19

0.3.3 逻辑结构 19

1 重复博弈与合作 21

1.1 有限次重复博弈与不合作 22

1.2 无限次重复博弈与合作 24

1.3 不完全信息下的声誉模型与合作 27

1.4 重复博弈与合作组织 33

1.5 信誉与合作均衡 38

1.6 小结 40

2 监督与合作组织 42

2.1 监督与组织的产权结构 43

2.2 合作组织中的道德风险 45

2.3 不完美监督与合作组织的激励 47

2.4 监督与经济组织的演变 52

2.4.1 企业主制 52

2.4.2 互助的或非营利组织 53

2.4.3 合伙制 53

2.4.4 公司制 54

2.5 小结 55

3 平等、效率与合作均衡 56

3.1 合作组织的平等 56

3.2 霍尔姆斯托姆模型 57

3.3 麦克洛伊德模型 60

3.4 小结 65

4 退出与合作均衡 66

4.1 麦克洛伊德的观点 66

4.2 林毅夫的观点 68

4.3 董和道的观点 72

4.3.1 一次性博弈 72

4.3.2 重复博弈 74

4.4 普特曼和斯格曼的观点 78

4.4.1 不可退出的重复博弈 79

4.4.2 可退出的重复博弈 80

4.5 小结 82

5 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84

5.1 合作社的产生 84

5.1.1 欧文的合作社创举 84

5.1.2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86

5.2 信用合作社的产生 87

5.2.1 莱夫艾森信用社 88

5.2.1 舒尔茨信用社 88

5.3 中国信用合作社的起源 89

5.3.1 华洋义赈会创办的信用合作社 89

5.3.2 梁漱溟在邹平办的信用合作社 92

5.3.3 晏阳初在定县建立的信用合作社 93

5.3.4 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合作社 95

5.4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97

5.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史阶段 97

5.4.2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性质演变 101

5.5 小结 103

6 信用合作原则的考察 105

6.1 合作的基本原则 105

6.1.1 罗虚代尔原则 105

6.1.2 国际合作社原则 109

6.2 信用合作的基本原则 111

6.2.1 莱夫艾森原则 111

6.2.2 舒尔茨原则 114

6.2.3 威廉·哈斯原则 115

6.3 信用合作原则的演变 116

6.3.1 互助性减弱 116

6.3.2 民主性削弱 117

6.3.3 营利性增强 118

6.4 中国农村信用社合作原则的考察 118

6.4.1 1951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 118

6.4.2 1955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草案)》 119

6.4.3 199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 121

6.4.4 1997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范本)》 121

6.4.5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原则实践 122

6.5 小结 124

7 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127

7.1 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 127

7.1.1 信用合作社的典型产权制度 127

7.1.2 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变化 128

7.1.3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 128

7.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130

7.2.1 权力机关——社员(代表)大会 132

7.2.2 决策机关——理事会 133

7.2.3 监督机关——监事会 133

7.2.4 经营机关——信用社主任(经理) 133

7.3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 134

7.3.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134

7.3.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实践 136

7.3.3 农村信用合作社治理的缺陷 138

7.4 小结 140

8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效率 142

8.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特征 142

8.1.1 经营规模较小 142

8.1.2 资产结构异化 144

8.1.3 股金规模偏低 146

8.1.4 存贷款“剪刀差” 148

8.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绩效 150

8.2.1 资产质量差 150

8.2.2 资金成本高 152

8.2.3 经营亏损大 153

8.3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性绩效 155

8.3.1 互助性质淡化 155

8.3.2 决策机制弱化 156

8.3.3 激励机制缺乏 158

8.4 小结 160

9 农村金融的绩效:实证分析 161

9.1 相关文献 162

9.2 模型和数据 163

9.2.1 模型设定 163

9.2.2 变量选择 164

9.2.3 数据描述 166

9.3 实证结果 168

9.3.1 平稳性检验 168

9.3.2 长期模型 169

9.3.3 误差校正模型 172

9.4 结论及政策含义 174

9.5 小结 175

10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177

10.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背景 177

10.1.1 农村金融体系概览 177

10.1.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地位 181

10.1.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183

10.2 农村信用合作社近年的改革实践 185

10.2.1 1996年改革方案 185

10.2.2 1998年改革方案 187

10.2.3 2003年改革方案 189

10.3 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约束 199

10.3.1 历史债务包袱沉重 199

10.3.2 各级政府控制过严 200

10.3.3 信用合作的制度缺陷 201

10.4 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效运行的条件 203

10.4.1 适宜的经济环境 203

10.4.2 充分的合作意愿 204

10.4.3 适时的外部推动 205

10.4.4 合理的制度构建 206

10.5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思路 207

10.5.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目标 207

10.5.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原则 207

10.5.3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重点 208

10.6 农村金融改革的新进展 210

10.6.1 放宽准入限制 210

10.6.2 开办村镇银行 214

10.6.3 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218

10.6.4 设立贷款公司 224

10.6.5 简要评论 227

10.7 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31

致谢 238

后记 2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