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翻译:跨文化解释 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a mod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
翻译:跨文化解释 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a mod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

翻译:跨文化解释 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a mod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健平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3848007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和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翻译:跨文化解释 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a mod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

1.1 翻译研究与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本质联系 1

1.2 翻译研究的诠释学派:研究现状与本书的目的 9

1.3 研究方法 23

1.4 写作思路和本书结构 25

第二章 翻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27

2.1 关于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 27

2.1.1 对现有分类情况的分析 28

2.1.2 对翻译研究各流派的分类考察 38

2.1.2.1 按照研究层次进行分类 38

2.1.2.2 按照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42

2.1.2.3 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46

2.1.2.4 按照对翻译(学)性质的认识进行分类 50

2.1.2.5 按照对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的认识进行分类 52

2.2 翻译研究——由从属走向独立 64

2.3 翻译研究的哲学学派 74

2.4 问题与方案 80

2.5 小结 84

第三章 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基本原理评介 87

3.1 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简史 88

3.1.1 诠释学简史 88

3.1.2 接受美学简史 100

3.2 哲学诠释学基本原理 103

3.3 批判与反批判 121

3.4 我们对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立场 124

3.5 小结 130

第四章 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的内在联系 133

4.1 从“诠释学”的词源谈起 133

4.2 诠释学家论翻译 135

4.3 诠释学派的翻译研究现状分析:成果与不足 154

4.4 小结 163

第五章 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 165

5.1 对翻译定义的回顾与反思 166

5.1.1 语文学派对翻译的界定 166

5.1.2 语言学派对翻译的严格界定 170

5.1.3 对语言学派翻译定义的批判与改进 173

5.1.4 从符号学和信息论角度对翻译的界定 176

5.1.5 翻译研究学派和文化学派对翻译的界定 179

5.1.6 解构学派对翻译的界定 182

5.1.7 对现存翻译定义的小结 188

5.2 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 189

5.2.1 “翻译即解释”在特殊诠释学阶段的内涵 190

5.2.2 “翻译即解释”在方法论诠释学阶段的内涵 191

5.2.3 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的界定 193

5.2.3.1 对“翻译”范围的确定 193

5.2.3.2 对“解释”范围的确定 196

5.2.3.3 翻译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197

5.3 小结 205

第六章 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 207

6.1 文本特征决定了翻译的解释性 209

6.2 “翻译即解释”是语言差异的必然结果 234

6.3 “翻译即解释”是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 240

6.4 译者视域决定了翻译的解释性 244

6.5 “翻译即解释”是语境差异的必然结果 247

6.6 关于零度解释现象的讨论 249

6.7 小结 254

第七章 翻译是有限度的解释 256

7.1 文本的确定性决定了翻译是有限度的解释 257

7.1.1 文本的确定性 257

7.1.2 文本的确定性决定了翻译解释的有限性 262

7.2 公共视域决定了翻译是有限度的解释 266

7.3 公共视域与规范 277

7.3.1 关于规范 277

7.3.2 公共视域与规范的异同 282

7.4 小结 292

第八章 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理想与现实 294

8.1 视域差 295

8.2 视域差与理想的解释度——一种动态的翻译标准观 298

8.3 视域差与实际的解释度 317

8.4 小结 326

第九章 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关系 328

9.1 对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的讨论的简要回顾 328

9.2 从标准读者概念看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 336

9.3 从隐含读者概念看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 352

9.4 视域融合概念对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的动态描述 368

9.5 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在对待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的问题上与其他翻译理论之间的异同 383

9.5.1 与语文学派和语言学派的异同 384

9.5.2 与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的异同 385

9.5.3 与许钧观点的异 386

9.6 小结 397

第十章 结束语 400

附录一 与本文相关的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术语汉英对照表 40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