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工业设计手册
工业设计手册

工业设计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能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22003817
  • 页数:13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即设计概念,设计方法,设计基础,色彩,表达,人机工程设计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传达设计,设计管理,设计评价,设计教育,设计与法规。
《工业设计手册》目录

第一篇 设计概论 1

第一章 设计与工业设计 1

一、设计的一般概念 1

(一)设计的定义 1

(二)设计的发生和发展 1

(三)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活动 3

(四)工业设计的一般概念 5

二、工业设计的社会作用 6

(一)工业设计是生产力 6

(二)工业设计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6

(三)当代社会中工业设计的地位 7

三、工业设计学科的基本内容 7

(一)工业设计学科的综合特性 7

(二)工业设计的范围 8

第二章 设计的要素 9

一、产品功能研究 9

(一)产品功能要素 9

(二)产品功能系统 9

(三)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10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 11

(一)设计在科学技术系统的位置 11

(二)设计与科技进步 12

(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设计的影响 13

三、设计与美 13

(一)产品之美和产品美的本质构成 13

(二)功能美、形式美和装饰美 14

(三)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16

四、设计与市场 17

(一)设计与市场营销 17

(二)市场细分化与设计定位 18

(三)产品寿命周期与设计策略 18

第三章 工业设计的发展概述 20

一、工业设计的萌芽 20

(一)工业革命与工业设计 20

(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21

(三)新艺术运动 23

二、现代主义运动 24

(一)现代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 24

(二)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学校 26

(三)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8

三、消费主义时代的工业设计 30

(一)消费主义时代的社会背景 30

(二)美、德、意、北欧诸国和日本的设计概况 31

四、当代设计的新趋势 36

(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特点 36

(二)绿色设计 37

(三)人性化设计 38

(四)后现代设计 39

第四章 设计的类型 43

一、视觉传达设计 43

(一)传播与视觉传达设计 43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44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46

二、产品设计 49

(一)工业产品设计的一般要求 49

(二)产品设计的类型 51

三、环境设计 53

(一)环境意识与空间意识 53

(二)环境设计的特点 53

(三)环境设计的类型 54

四、信息设计 56

第五章 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 58

一、新产品开发 58

(一)新产品概念 58

(二)工业设计的一般步骤 58

二、创造活动和创造方法 61

(一)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 61

(二)常用的创造方法举例 63

主要参考文献 64

第二篇 设计方法 65

第一章 工业设计的两极:理性与感性 65

一、工业设计的两极:理性与感性 65

二、什么是设计方法 66

三、为什么人们需要设计方法 67

四、设计方法的目的与功用 68

第二章 设计方法的略分及产品的属性 70

一、设计方法的略分 70

二、产品的属性 71

(一)人的功能(Human Function) 71

(二)技术的功能(Technical Function) 71

(三)生产的功能(Production Function) 72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程序及设计程序的时间分配 73

一、系统的设计程序 73

二、设计程序时间的规划 73

(一)循环的设计过程(Circular Design Process) 73

(二)甘氏时间表(Gantt Chart) 76

第四章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77

一、现有及相关产品比较(Product Comparison) 77

二、现有专利比较 79

三、材料、技术分析 79

四、使用者问卷调查及观察(user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81

五、流程图(Flow Chart) 83

六、阶级树形图(Hierarchical Tree Structure) 85

七、人体工学的资料 87

八、使用程序(Sequence of Use) 87

九、意象图(Image Map) 88

第五章 问题界定的方法——设计规范(Design Criteria) 90

第六章 构想发展的方法 93

一、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 93

二、形态变化表(Morphological Chart) 93

三、互动相关矩阵(Interaction Matrix) 98

四、互动相关网(Interaction Net) 100

五、互动相关表(Interaction Table) 101

六、构思网络图(Mind-Mapping) 103

第七章 设计评估的方法 104

一、评估名单(Evaluation Checklist) 104

二、评估名单附以加权值 105

三、形态变化表(Morphological Chart) 106

四、形态变化表附以加权值(Morphological Chart) 106

第八章 开发新工具 109

一、常见对设计方法的误解 109

二、开发新工具 109

主要参考文献 113

第三篇 设计基础 114

第一章 自然形态与形态的抽象 114

一、自然形态的具象与抽象 114

二、点、线、面、块是形态的抽象 115

第二章 构成中的形态 122

一、形态的采集与提炼 122

二、变形与视觉张力的舒展 123

三、张力限定 124

第三章 元素与构成 125

一、相同形与相似形的重复构成 125

二、节奏的渐变构成与发射构成 130

三、对比构成 136

四、变异构成 139

五、空间与平面 140

第四章 肌理的认识 142

一、肌理的种类 142

二、肌理的审美价值 143

第五章 触觉肌理的制作 145

一、材料的自然肌理特性与利用 145

二、对于材料加工制作的考虑 145

三、对构成材料肌理形式的考虑 149

第六章 从自然形态到人工形态 150

一、立体空间构成的理念 150

二、物质的结构性研究 151

三、传统的造物理念 151

四、现代的空间理念 152

第七章 立体空间构成的元素 154

一、立体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 154

二、三度空间的语言 155

第八章 立体空间构成的形式创造 161

一、从平面到半立体创造 161

二、线性材料构成 162

三、块材的加工与构成 163

四、点、线、面、块的综合构成 165

五、动立体空间构成和光立体空间构成 165

主要参考文献 167

第四篇 设计色彩 168

第一章 色彩的视觉理论 168

一、色彩的物理基础 168

(一)电磁波与光 168

(二)分光与光谱 168

(三)物体色的成色 169

二、色彩的生理、心理基础 169

(一)视觉生理基础 169

(二)色觉三色机制 173

(三)色觉拮抗色机制 173

(四)现代色觉模型 174

(五)心理纯色与补色 175

三、三原色混色现象 175

(一)混色现象 175

(二)三原色 176

第二章 色度学基础 178

一、色光的技术基础 178

(一)色彩工程学概说 178

(二)色光的定量化命名的轨迹 179

二、1931 CIE-RGB表色系 181

(一)CIE-RGB光谱匹配函数 181

(二)光谱矢量轨迹 183

(三)CIE-RGB表色系 183

三、1931 CIE-XYZ表色系 183

(一)CIE-XYZ表色系 184

(二)CIE-XYZ测色法 187

四、1931 CIE-xy色度系的混色应用 189

(一)色度图的混色法则 189

(二)主波长与纯度 189

五、均匀色度空间 190

(一)麦克亚当椭圆 190

(二)uv色度图 190

(三)CIELab均匀色空间 191

六、1964 CIE表色系 191

七、光源色温 192

(一)普朗克轨迹 192

(二)色温 192

(三)相关色温 192

(四)光源色温标准 192

第三章 物体色命名管理体系 194

一、物体色理论 194

(一)物体色的感知性 194

(二)物体色XYZ表色系诸问题 194

二、物体色的工程管理 195

(一)适于工程现场的物体色系统 195

(二)物体色表色应满足的条件 195

三、孟塞尔色体系 195

(一)色彩视觉三属性 195

(二)孟塞尔色体系的构成 196

(三)孟塞尔色体系的修正 197

(四)孟塞尔色体系的意义 199

(五)有关孟塞尔色体系的若干术语 199

四、奥斯特瓦德色体系 201

(一)奥斯特瓦德色彩观 201

(二)奥斯特瓦德色体系的构成 201

(三)奥斯特瓦德色体系的应用 203

五、其他表色系 204

(一)中国颜色体系 204

(二)其他色体系 204

(三)实用色谱 205

第四章 色彩心理现象与色彩语义 206

一、有关色彩认知的心理现象 206

(一)辨色力 206

(二)视认性 206

(三)明视性 207

(四)色彩的样态 207

(五)色彩与轮廓 208

二、有关色觉适应的心理现象 209

(一)色觉恒常性 209

(二)色彩残效 209

(三)色彩的对比与同化 210

三、色彩共感觉 212

(一)共感觉 212

(二)色彩的温度感 212

(三)色彩的距离感 213

(四)色彩的重量感 214

(五)色彩的硬度感 214

(六)色彩的强度感 214

(七)色彩的味觉、嗅觉共感觉 215

四、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215

(一)色彩的联想 215

(二)色彩的象征 215

(三)色彩的嗜好与禁忌 216

五、基于群体的色彩语义 218

(一)色彩心理语义的三层面 219

(二)色彩心理语义的两极性 219

(三)色彩心理语义的三维性 220

六、色彩语义空间与形象空间 220

(一)色彩语义空间 220

(二)色彩形象空间 221

第五章 色彩调和 222

一、什么是色彩调和 222

二、古典调和理论 222

三、孟塞尔色彩调和 223

(一)色彩调和与平衡的条件 223

(二)色彩调和的秩序 223

四、奥斯特瓦德色彩调和 225

(一)单色相调和 225

(二)二色相调和 225

(三)环星调和 226

五、色彩审美功能的定量化 227

(一)孟·斯宾瑟色彩调和理论 227

(二)理性化色彩调和理论的发展 230

第六章 色彩构成 232

一、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232

(一)色彩传达与传达要素 232

(二)色彩符号的规则与语境 232

(三)符号的功能 233

(四)色彩信文的构成 233

二、色彩构成及其分类 234

(一)什么是色彩构成 234

(二)色彩构成的分类 234

三、色彩非目的构成 235

(一)自由艺术的色彩符号 235

(二)自由艺术的“传达” 235

(三)色彩符号的非目的构成 235

(四)非目的构成信文的特征 236

四、色彩目的构成 237

(一)设计中色彩符号的功能 237

(二)色彩符号的传达过程 237

(三)色彩目的构成步骤 237

(四)目的构成实例 238

(五)色彩目的构成信文的特征 240

第七章 色彩规划 241

一、设计的色彩规划 241

(一)色彩规划的作用 241

(二)设计色彩规划方法 241

(三)色彩信文的实用价值 242

(四)设计色彩与象征价值 243

二、色彩调节 243

(一)色彩调节的概念 243

(二)环境色 244

(三)安全色 244

三、产品施色 245

(一)与实用价值相关的施色 245

(二)象征色 246

(三)流行色 246

(四)流行色的分析与管理 248

四、视觉传达的色彩 249

(一)传达设计色彩规划的步骤 249

(二)传达设计色彩规划的特点 249

附录 孟塞尔色样本的色度值与CMYK值 251

主要参考文献 266

第五篇 设计表达 268

第一章 设计表达的基本概念 268

一、设计表达的基本要求 268

(一)专业技术要求 268

(二)职业素质要求 269

二、设计与表达 269

(一)“表现”与“传达” 269

(二)设计表达的形成 270

(三)设计表达的功用 271

三、设计表达的基本内容和阶段要点 272

(一)设计表达的着眼点与阶段特性 272

(二)设计进程和表达要点 275

四、设计表达的主要形式 276

五、设计表达的主要特性 276

(一)启迪性 276

(二)快速性 276

(三)时效性 277

(四)传真性 277

(五)传意性 277

(六)审美性 277

(七)说明性 278

(八)科学性 278

(九)系统性 278

第二章 设计图学 279

一、图学基本知识与名词解释 279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79

(二)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 282

(三)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95

二、立体解析 297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98

(二)三视图的形成和名称 299

(三)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299

(四)画物体三视图的步骤 300

三、透视图基本原理和常用图法 301

(一)透视图基本概念 301

(二)透视图常用图法简析 303

四、设计透视图法 305

(一)常用作图要素和常用图法的局限 305

(二)自由作图的可能和“MMF设计图法” 307

(三)基本技法 310

(四)以几何形体为基础的设计透视图法 319

第三章 效果表达 325

一、工具 325

(一)绘图笔 325

(二)绘图纸 329

(三)辅助工具 329

二、光影与质感 330

(一)光影基本规律 330

(二)光影的表现 332

(三)材质的表现 339

(四)实用 342

三、图像效果表达的常用技法及作用 345

(一)设计速写 345

(二)结构素描 346

(三)淡彩画法 346

(四)彩色粉笔画法 346

(五)浅层画法 347

(六)色底高光画法 347

(七)马克笔画法 348

(八)平涂画法 349

(九)喷绘法 349

(十)综合表现 349

(十一)计算机辅助绘图 349

第四章 模型与样机 351

一、模型的意义与功能 351

二、模型的应用分类 352

三、主要模型种类与特征 353

(一)纸质模型 354

(二)石膏模型 355

(三)黏土、油泥模型 356

(四)玻璃钢模型 359

四、样机 360

(一)ABS 361

(二)PVC 362

(三)塑料加工工艺 363

(四)表面处理 363

五、快速成形技术 364

(一)光固化成型 364

(二)熔融挤压成型 365

(三)分层实体成型 365

(四)粉末烧结成型 366

第五章 设计说明书 368

一、设计说明书分类及功能介绍 368

(一)设计说明书概述 368

(二)设计说明书分类及功能介绍 368

二、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和形式 373

(一)设计说明书编写基本要求 373

(二)设计说明书内容与形式表现 373

主要参考文献 378

第六篇 人机工程 379

第一章 人体形态测量数据 379

一、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379

(一)被测者姿势 379

(二)测量基准面 379

(三)测量方向 380

(四)支承面和衣着 380

(五)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380

二、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 380

(一)普通测量法 380

(二)摄像法 380

(三)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381

三、人体测量数据的处理 381

(一)均值 382

(二)方差 382

(三)标准差 383

(四)抽样误差 383

(五)百分位数 383

四、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384

(一)中国成年人人体结构尺寸 384

(二)中国成年人人体功能尺寸 386

五、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387

(一)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 387

(二)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387

(三)确定功能修正量 388

(四)确定心理修正量 389

(五)产品功能尺寸的设定 389

第二章 人体生物力学参数 390

一、人体运动系统及力学模型 390

(一)骨骼 390

(二)关节和韧带 390

(三)肌肉 391

(四)人体姿势 392

(五)力的传递 392

二、人体关节活动的舒适范围 392

三、人的肢体出力范围 394

(一)人体不同体位的施力 394

(二)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 394

四、人体坐姿生物力学分析 399

(一)体压分布 399

(二)股骨受力分析 400

(三)椎间盘受力分析 400

五、人体生物力学参数计算 400

(一)体重与身高的相关计算 400

(二)人体体积和表面面积的计算 401

(三)人体生物力学参数的计算 401

第三章 人的系统功能特征 403

一、视觉信息接受系统特征 403

(一)视觉刺激 403

(二)视觉系统 403

(三)视觉机能 403

(四)视觉特征 405

二、听觉信息接受系统特征 407

(一)听觉刺激 407

(二)听觉系统 407

(三)听觉的物理特性 407

三、人的信息输出系统特征 408

(一)反应时间 408

(二)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 408

(三)运动速度 410

四、人的可靠性影响因素 411

(一)人的可靠性与意识水平的关系 411

(二)人的可靠性与压力的关系 412

(三)影响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因素 412

五、人失误的产生与避免 413

(一)人的失误 413

(二)人的失误的主要原因 413

(三)人的失误的分类 415

(四)克服人的失误的方法 415

第四章 人-机信息界面设计 417

一、人-机信息界面模型 417

二、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417

三、听觉信息传示设计 421

(一)听觉信息传示装置使用条件 421

(二)听觉传示装置的选择 422

四、操纵装置设计 422

(一)操纵器的选择 422

(二)操纵手把的设计 423

(三)适宜的操纵力范围 427

(四)操纵器的适宜尺寸 427

(五)脚控操纵器的设计 427

第五章 人-作业界面设计 430

一、作业岗位设计 430

(一)作业岗位的选择 430

(二)作业岗位设计要求和原则 430

二、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431

(一)手工作业岗位的类型 431

(二)手工作业岗位尺寸设计 431

三、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434

(一)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 434

(二)视觉信息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寸 435

四、作业空间设计 436

(一)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436

(二)受限作业空间 438

第六章 人-设备界面设计 441

一、作业台设计 441

(一)控制台的设计要点 441

(二)常用控制台设计 442

(三)办公台设计 443

二、工作坐椅设计 445

(一)坐椅设计要点 445

(二)坐椅结构形式 445

三、手持式工具设计 445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 445

(二)解剖学因素 446

(三)把手设计 448

四、防护装置设计 448

第七章 人-环境界面设计 453

一、人对环境的适应 453

二、人与热环境 453

三、人与光环境 456

(一)采光与照明标准 456

(二)光环境的综合评价 459

四、人与噪声环境 461

五、人与振动环境 462

(一)全身承受振动的评价标准 462

(二)局部振动的评价标准 463

第八章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465

一、人机工程相关因素 465

二、总体设计的原则 466

(一)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 466

(二)工作环境设计 467

(三)工作过程设计 468

三、总体设计的程序 469

(一)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 469

(二)人机系统开发的步骤 470

四、总体设计的要点 471

(一)人机功能分配 471

(二)人机界面设计 473

五、总体设计的评价 473

(一)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473

(二)检查表法 473

主要参考文献 479

第七篇 设计与材料 480

第一章 概述 480

一、工业设计与材料 480

(一)影响材料选择的基本因素 480

(二)材料选择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481

(三)影响材料选择的环境因素 482

二、设计与制造工艺 483

(一)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483

(二)成型工艺对产品设计的要求 484

第二章 金属材料 486

一、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特性与用途 486

(一)黑色金属 486

(二)有色金属 488

二、铸铁与铸钢 491

(一)铸铁 491

(二)铸钢 492

三、钢材的分类 493

(一)型钢 493

(二)钢板和钢带 494

(三)钢管 494

(四)钢丝 495

四、金属材料常用成型工艺简介 495

(一)液态成型(又称铸造成型) 495

(二)塑性成型 495

(三)固态成型 496

五、金属件设计原则与方法 498

(一)基本设计原则 498

(二)设计的步骤方法 500

第三章 塑料 501

一、常用塑料的种类、特性与用途 501

(一)塑料定义 501

(二)常用塑料的名称和代号 501

(三)塑料的特性 501

(四)常用塑料的主要性能 504

(五)设计中选用塑料应注意的问题 507

(六)塑料选用举例 507

二、可降解塑料 508

(一)可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508

(二)生物可降解塑料 508

(三)光可降解塑料 509

三、包装容器用塑料 509

(一)聚乙烯类包装容器 510

(二)聚丙烯包装容器 510

(三)聚氯乙烯包装容器 511

(四)热塑性聚酯包装容器 512

(五)其他塑料包装容器 512

四、塑料的主要成型工艺与应用 512

五、快速成形技术 515

(一)快速成形过程及其前处理 516

(二)快速成形设备 516

(三)快速成形采用的材料 519

(四)快速成形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519

六、塑料件结构设计要点 520

(一)塑料件的结构设计 520

(二)注塑件设计 521

(三)中空吹塑件设计 524

(四)热成型塑件设计 525

(五)泡沫塑件的设计 526

七、塑料制件的组装结构 526

(一)概述 526

(二)压配组装 528

(三)搭配组装 528

(四)扣环和卡固连接 531

(五)塑料制件组装结构参考图例 533

第四章 其他材料 535

一、木材 535

(一)木材的基本性能 535

(二)常用木材 535

(三)木材加工的基本方法 536

(四)木制品的装配 537

(五)木制品的表面装饰 537

二、玻璃 538

(一)玻璃的基本性能 538

(二)常用玻璃材料 538

(三)玻璃的成型与加工工艺 539

第五章 材料的表面处理 541

一、影响表面处理工艺选择的因素与相关术语 541

(一)影响选择表面处理工艺的因素 541

(二)与表面处理技术相关的专用名词 542

二、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543

(一)基本金属材料适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543

(二)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 544

三、塑料制品的表面整饰 548

(一)提高注塑件表面质量的有效途径 548

(二)塑件表面的标记、文字和符号 548

(三)常用塑料制品表面整饰方法和用途 549

四、电镀塑料件的工艺性要求 550

第六章 常用活动固定机构参考图例 554

一、简单固定装置 554

二、偏心凸轮固定装置 555

三、伸缩杆结构图例 556

四、固定机构 557

五、快速分离固定装置 558

六、其他连接装置 561

主要参考文献 562

第八篇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563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概述 563

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产生与进展 563

(一)工业设计 563

(二)计算机技术 563

(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产生与进展 564

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565

(一)计算机硬、软件系统 566

(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和设计决策系统 566

(三)计算机辅助基础设计 567

(四)计算机辅助人机设计 567

(五)计算机辅助视觉传达设计 567

(六)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与分析 567

(七)计算机辅助虚拟实境设计 568

(八)网络化工业设计 568

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未来 568

四、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及解释 570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硬件系统 577

一、计算机硬件环境 577

二、计算机外设(1)——2/3维输入设备 577

三、计算机外设(2)——输出设备 579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软件系统 580

一、软件组成 580

二、软件主要功能 581

三、软件文件格式及转换 584

(一)软件文件格式基本概念 584

(二)矢量图与位图的比较 585

(三)文件格式 585

(四)图像分辨率 586

四、工业设计常用商品化软件检索 587

(一)视觉传达设计软件及后期处理软件 587

(二)计算机辅助三维工业设计软件 589

(三)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软件 590

(四)计算机动画软件 592

(五)计算机辅助网站/页设计与制作软件 594

(六)计算机辅助逆向工程软件 597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基础学科 598

一、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 598

(一)计算机三维模型简述 598

(二)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方法 599

二、计算机色彩调配与设计 601

(一)计算机的色彩模型 601

(二)色彩的混合 603

(三)色彩的对比 603

(四)色彩的心理效应 603

三、计算机灯光效果设计 603

(一)光源的种类 603

(二)照明原则 603

(三)渲染算法 605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人机设计 608

一、数字化人机工程简介 608

(一)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研究 608

(二)数字化人机工程学的内容 608

二、数字化人体模型 609

(一)人体测量学模型 609

(二)人体力学模型 613

(三)运动机构模型 615

(四)人机系统计算机仿真 617

三、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618

(一)计算机人机交互的概念 618

(二)计算机软件界面设计与开发 619

(三)计算机软件人机界面设计 619

(四)基于信息的网络界面设计 620

第六章 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 621

一、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 621

(一)以需求驱动的概念设计 622

(二)以使用方式驱动的概念设计 623

(三)自顶向下的概念设计 623

(四)自下向上的概念设计 623

二、计算机辅助详细设计 624

(一)注塑类产品的详细设计 624

(二)钣金类产品的详细设计 625

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分析 626

四、快速成形与逆向工程 628

(一)快速成形基本流程 628

(二)快速成形的主要工艺方法 630

(三)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630

五、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AID/CAD/CAM/CAE/PDM) 631

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虚拟实境设计 633

一、虚拟静态实境设计 633

(一)虚拟光环境 633

(二)静态真实感物体的生成 635

(三)复杂实境生成技术 637

二、虚拟动态实境设计 640

(一)计算机动画技术综述 640

(二)动态虚拟实境设计过程 640

(三)动态虚拟实境设计的关键技术 641

三、虚拟实境的后期设计 642

(一)线性编辑 642

(二)非线性编辑 642

四、虚拟实境系统设计 644

(一)虚拟实境的特性及与三维动画的区别 644

(二)虚拟实境系统的组成 645

(三)虚拟实境技术 648

(四)虚拟实境的表现方式 649

五、虚拟工业设计系统示例 649

(一)Viewpoint概述 649

(二)Viewpoint软件包 650

(三)应用Viewpoint构建和发布虚拟工业设计系统的过程 650

第八章 网络化工业设计 652

一、网络化工业设计概述 652

二、二维网页的实现与制作工具简介 652

(一)网页素材加工软件Flash 653

(二)网页素材加工软件Fireworks 653

(三)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 654

三、Web信息平台的构筑 654

(一)信息结构设计 654

(二)导航设计 656

(三)屏幕设计 657

四、网络三维技术 658

(一)网络三维简介 658

(二)网络三维的实现 660

五、网络化协同设计 661

(一)产品开发中的协同设计思想 661

(二)协同设计的资源共享 662

(三)协同设计的互动统一 663

(四)协同设计的组织管理 664

主要参考文献 665

第九篇 产品设计 666

第一章 产品设计的意涵 666

一、产品的定义 666

二、产品的种类 667

三、产品设计的内涵 667

四、产品设计的思潮 668

第二章 产品设计的元素与类型 671

一、产品设计的元素 671

二、产品设计的类型 672

第三章 产品设计的计划与程序 674

一、产品设计的计划 674

二、产品设计的程序 675

第四章 产品设计研究分析阶段的执行 679

一、产品设计的分析目的 679

二、产品设计的分析项目及其内容 679

(一)多元资料收集 679

(二)市场调查分析 680

(三)相关产品意象分析 681

(四)产品形态分析 683

(五)竞争产品比较分析 685

(六)使用情境及操作分析 687

(七)人因工程分析 687

(八)评价构造法(EGM) 691

(九)结构功能分析 691

(十)专利资料研究 692

(十一)产品安全规范研究 696

(十二)制定设计方针或设计规范 696

第五章 产品设计整合发展阶段的执行 697

一、产品设计的构想方案发展 697

(一)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 697

(二)综摄法(synectics) 698

(三)模拟法(analogy method) 698

(四)属性列举法(attributes listing) 698

(五)希望点列举法(hope listing method) 698

(六)缺点列举法(shortcoming listing method) 699

(七)强制联想法(compulsory association) 699

(八)形态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 699

(九)检核表法(check-list technique) 699

(十)奔驰法(SCAMPER) 699

(十一)5W1H法 699

(十二)仿生法(bionics) 700

(十三)635法 700

(十四)KJ法 700

(十五)剧本法(scenario method) 700

(十六)目录法(catalog method) 701

(十七)逆向构思法(inverse conception method) 701

(十八)心智图法(mind mapping) 701

(十九)画廊法(gallery method) 701

(二十)意象广告牌法(image board method) 702

二、产品设计的造型整合发展 702

(一)造型法则的运用 702

(二)视觉图面的发展 704

(三)立体模型的发展 707

三、产品设计的工程资料发展 709

第六章 产品设计评价阶段的执行 714

一、产品设计的评价目的 714

二、产品设计的评价项目及其内容 714

(一)检核表法(check-list review) 714

(二)专家评价法(experts' evalu-ation method) 714

(三)加法评分法(additive scoring method) 714

(四)加权评分法(weight grade method) 715

(五)加权系数制定法 715

(六)层级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eess,AHP) 716

(七)使用性评估法(usability evaluation) 716

第七章 产品设计个案研究 718

一、“下肢不便身障者的室内外双用代步车创新设计-Chair Walker”个案说明 718

二、“展示架的创新设计”个案说明 723

三、“女性化卫浴设备创新设计-Venus Life”个案说明 728

四、“幼儿辅助教育用品设计”个案说明 733

五、“时尚收纳柜设计”个案说明 737

六、“站立式档案夹设计”个案说明 740

主要参考文献 750

第十篇 传达设计 751

第一章 传达设计理论基础 751

一、什么是传达设计 751

(一)什么是传达 751

(二)什么是传达设计 751

二、传达的分类 752

(一)按目的分类 753

(二)按媒体分类 753

(三)按接受感官分类 753

(四)按应用领域分类 754

三、传达设计与符号理论 755

(一)传达设计的基本过程 755

(二)符号的功能 756

(三)传达设计的符号系统 756

(四)设计符号的二分法 759

四、传达设计的构成 762

(一)信文的文化价值的确认 762

(二)设计构成的依据 762

(三)设计的构成方式 763

(四)专业化工程信道技术 764

(五)传达设计与自由艺术的差异 765

第二章 传达设计生理学、心理学基础 766

一、感觉与知觉的基本特征 766

(一)感觉 766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767

(三)感、知觉的统计特征 769

二、视觉生理、心理特征 770

三、形状的认知及其含义 770

(一)轮廓与形状 770

(二)主观轮廓 770

(三)图形与背景 771

四、视觉空间知觉 773

(一)非视觉性深度线索 773

(二)双眼视觉性深度线索 774

(三)空间视觉的物理条件 776

五、运动的感知 777

六、残效与错觉 777

(一)残效 778

(二)错觉 779

七、形式美法则及美的量化 783

(一)对立与统一 783

(二)平衡与不平衡 784

(三)对称与不对称 785

(四)调和与对比 785

(五)节奏 786

(六)比例 786

(七)形式美度的量化 787

(八)传达设计的技术美 787

第三章 传达设计的工程手段 788

一、概述 788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788

三、计算机图形学 788

四、图像处理 789

(一)基本原理 789

(二)空域或频域滤波 790

(三)灰度分析 793

(四)图像识别 797

五、目前常用的图形图像应用软件 798

第四章 印刷媒体技术 799

一、工艺流程 799

(一)传统工艺 799

(二)现代工艺 803

二、纸张 808

三、油墨 810

四、文字 813

第五章 电波媒体技术 820

一、听觉电波媒体技术 820

二、视觉电波媒体技术 820

(一)系统的构成 820

(二)电视节目的前期拍摄 823

第六章 光化学媒体 833

一、现场拍摄设备、附件及材料 833

(一)模拟相机 833

(二)滤光镜 837

(三)照明设备 838

二、胶片 839

三、暗房设备 844

四、光化学成像流程 846

(一)黑白成像流程 846

(二)彩色成像流程 847

五、暗房材料 848

第七章 应用领域 850

一、广告设计 850

(一)广告与广告设计 850

(二)广告调研 855

(三)广告策划 856

(四)广告表现 858

(五)广告效果 860

(六)广告法规与伦理 862

(七)广告设计制作 864

二、包装设计 868

(一)包装设计的实用价值 868

(二)包装设计的象征价值 868

(三)包装设计的性质 868

(四)包装设计理论 869

(五)包装的分类 870

(六)包装设计流程 870

三、展示设计 873

(一)展示设计的分类 873

(二)展示设计的性质 873

(三)展示设计的文化价值 873

(四)展示设计的程序 874

四、CI设计 877

(一)CI的作用与原则 877

(二)理念认知(MI)系统 879

(三)行为认知(BI)系统 880

(四)视觉认知(VI)系统 882

(五)CI系统设计的程序 883

主要参考文献 885

第十一篇 设计管理 887

第一章 设计管理定义 887

第二章 设计管理内涵 891

第三章 设计管理功用 896

一、产品性质和形态指向 896

二、产品的价值或意义指向 897

三、产品新颖度指向 899

第四章 设计管理层面 901

第五章 创意需求管理 905

一、技术演进与需求阶层 907

二、消费市场与需求阶层的关系 912

三、造型活动与需求阶层的关系 913

第六章 设计程序管理 920

一、构想发展与企业发展 921

二、新的设计程序模式 922

三、产品设计实施范例 924

四、设计范例分析 927

五、与其他设计程序的比较分析 930

第七章 设计决策管理 932

一、多属性准则决策模式(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ethods,MADM) 937

二、贝氏(Bass)产品扩散预测模式 939

三、创新构想筛选量化模式(Innov-ative Ideas Screening Model,IISM) 939

第八章 设计理念管理 945

第九章 造型力管理 956

主要参考文献 966

第十二篇 设计评价 968

第一章 设计评价的基础 968

一、设计评价的本质 968

(一)设计是创造行为 968

(二)设计是造型活动 969

(三)设计是经济行为 970

(四)设计是文化创意 971

二、设计评价的内涵 972

(一)产品的功能向度 972

(二)产品的感性向度 974

(三)产品的评价向度 976

三、设计评价的准则 976

(一)优良设计评选准则的比较 976

(二)优良设计评选准则的探讨 979

(三)优良设计评选准则的汇整 981

第二章 设计评价的理论 983

一、概述 983

二、从设计是创造行为探讨设计评价 983

(一)创意与创造力 984

(二)创造主体的评价 986

(三)创意产品的认知模式 987

三、从设计是造型活动探讨设计评价 989

(一)从设计程序探讨设计评价 989

(二)设计计算机化的评价困境 993

(三)产品造型的评价模式 997

(四)人因造型的设计评价个案 999

四、从设计是经济行为探讨设计评价 1001

(一)从创新观点探讨设计评价 1001

(二)从行销观点探讨设计评价 1007

(三)从管理观点探讨设计评价 1008

(四)从环保观点探讨设计评价 1012

五、从设计是文化创意探讨设计评价 1015

(一)文化产品与人性设计 1015

(二)文化产品的内涵 1018

(三)文化产品的设计模式 1019

(四)文化产品的评价方法 1023

第三章 设计评价的方法 1029

一、设计评价的模式 1029

(一)设计评价流程 1029

(二)设计评价的模式 1030

二、设计评价的方法 1037

(一)概述 1037

(二)设计评价的心理评量 1037

(三)常用的评价方法 1038

(四)语意差异法 1042

(五)多向度评量法 1045

(六)图表与加权的评价方法 1047

三、设计评价与问卷调查 1050

(一)问卷调查的方式 1051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步骤 1054

(三)资料统计与分析 1060

第四章 设计评价的实务 1062

一、企业如何评价设计 1062

(一)企业如何进行设计评价 1062

(二)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1063

(三)企业评价设计的要因 1065

二、企业如何从构想、机能到造型的评价 1072

(一)产品构想的评价 1073

(二)产品机能的评价 1076

(三)产品造型的评价 1077

三、从企业的观点探讨设计评价 1079

(一)企业因应社会变迁的设计评价 1081

(二)台湾企业设计主管对设计评价的看法 1085

附录一 世界设计竞赛与优良产品评选准则 1088

附录二 设计主要网站 1096

主要参考文献 1096

第十三篇 设计教育 1098

第一章 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概述 1098

一、德国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098

(一)包豪斯 1099

(二)德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1100

二、美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1103

(一)美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 1103

(二)美国设计教育的现状 1104

(三)美国设计教育的特征 1106

三、英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1108

(一)英国工业设计的历史 1108

(二)英国设计教育的现状 1108

(三)英国设计教育的特征 1109

四、日本设计教育的发展 1111

(一)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1111

(二)日本设计教育的发展 1111

(三)日本设计教育的管理 1112

五、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1113

(一)中国设计教育的历史 1113

(二)中构设计教育的现状 1114

(三)中国设计教育的特征 1114

(四)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116

第二章 设计教育结构体系 1117

一、设计教育的目标 1117

二、设计教育的特征 1118

三、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1120

(一)人才培养方式 1120

(二)人才规格 1121

四、设计教育的层次 1123

(一)本科教育 1123

(二)研究生教育 1125

(三)职业教育 1125

(四)其他层次 1129

五、设计课程设置 1130

(一)本科层次课程设置 1131

(二)研究生层次课程设置 1134

第三章 设计教育资源库 1136

一、中国与世界各地著名设计院校 1136

(一)中国著名设计院校 1136

(二)世界各地著名设计院校 1142

二、国际著名专业设计期刊 1162

附录 工业设计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 1166

主要参考文献 1172

第十四篇 设计与法规 1173

第一章 工业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 1173

一、工业设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的概念与范畴 1173

(一)法律体系 1173

(二)法律法规 1173

二、设计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1175

三、设计所涉及法规的特征 1177

(一)制约性 1177

(二)促进性 1177

(三)规范性 1178

(四)保护性与处罚性 1178

(五)协调性 1179

(六)发展性 1179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常用法规 1180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180

二、知识产权的产生与发展 1181

(一)知识产权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的精神需求 1181

(二)知识产权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82

(三)知识产权的产生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1182

三、知识产权的国际化 1182

第三章 专利的基本概念 1184

一、有关专利的概念 1184

二、专利权的属性 1184

三、专利权的有关原则 1185

四、专利制度 1187

五、发明 1188

六、发明专利的实质条件 1188

七、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审批 1189

八、发明专利权的内容 1190

九、实用新型 1190

(一)实用新型的有关概念 1190

(二)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1191

(三)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审批 1191

(四)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内容 1191

第四章 专利法中的外观设计 1192

一、专利法中“外观设计”的概念 1192

二、外观设计保护的条件 1192

三、不属于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物品 1194

四、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特点 1195

五、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的区别 1196

六、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1197

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1198

八、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时限 1198

第五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与指导 1199

一、申请的准备 1199

(一)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要求 1199

(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 1200

(三)申请文件的纸张要求 1200

(四)申请文件的文字和书写要求 1201

二、《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的撰写要求 1202

三、《外观设计图或照片》中产品视图的绘制要求 1207

四、外观设计图绘制的一般要求 1208

五、外观设计产品的绘制要求 1210

六、附加视图及其表示方法 1211

七、可分离组合产品的视图表示方法 1216

八、细长形状产品视图的表现方法 1219

九、《外观设计图或照片》中产品视图的摄制方法 1219

十、规范与不规范的申请视图举例 1223

十一、外观设计无效诉讼案例分析 1224

(一)案由 1225

(二)胜诉的条件1:证据确凿充分 1237

(三)胜诉的条件2:适用法律正确 1244

(四)胜诉的条件3:程序合法 1245

(五)胜诉的条件4:认定事实清楚 1263

第六章 工业设计师与商标法 1281

一、商标的特征和功能 1281

(一)商标的特征 1281

(二)商标的功能 1281

二、商标的种类 1281

(一)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组合商标、立体商标 1282

(二)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 1282

(三)商品商标、服务商标 1282

(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1283

(五)驰名商标 1284

三、商标注册的条件 1285

(一)显著性 1285

(二)合法性 1286

(三)无争议性 1287

(四)无冲突性 1288

四、商标注册的有关程序 1288

(一)申请 1288

(二)初步审查 1289

(三)审定公告、异议 1289

(四)核准注册 1290

(五)注册商标的争议与撤销 1290

(六)注册商标的续展、注销、转让和使用许可 1290

五、商标权的保护 1291

(一)商标权 1291

(二)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291

(三)商标权的保护措施 1292

六、商标使用的管理 1293

(一)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1293

(二)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1293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294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301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308

主要参考文献 13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