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人与和  重新认识中国哲学
人与和  重新认识中国哲学

人与和 重新认识中国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中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24079901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哲学家们理解的“世界”,实际由两部分构成:自然与社会、西方哲学从自然界切入,中国哲学从人类社会切入,由此形成不同的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实质是人学。本书从立论传统思维方法与表述特征三大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哲学“人与和”的观念。
上一篇:农夫下一篇:社会公正的价值考量
《人与和 重新认识中国哲学》目录
标签:哲学 认识

引言 1

“国学”与“西学” 1

什么是“国学” 1

“国学”的核心 2

中国传统哲学正名 3

中国哲学不源于“惊异” 4

中国哲学不是“爱智慧” 5

中国哲学简史 6

图说 6

夏商周:五行思维与八卦思维 8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主流哲学 8

两汉:经学运动与儒学的独尊 9

魏晋:玄学运动与道家的复兴 10

南北朝隋唐:外来佛学的高涨 10

宋明:理学运动的综合 11

明清启蒙思想及回归汉学的运动 12

近代思潮 12

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和创新作品举要 13

本书写作宗旨 16

求实 16

从简 17

清晰 18

通俗 18

立本篇 25

第一章 总思路:以“人”为本 25

哲学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学问 25

六经的基本内容 25

诸子争鸣的主题 26

儒家论“道” 26

道家论“道” 28

荀子的一句话总结 29

人本化的宇宙观 29

“天”不是纯粹宇宙 29

“宇宙”最初指房屋 31

“天”的本体是“人” 32

中国哲学特殊关注点 33

政治伦常历史 33

兵法 35

医学 35

中西哲学对比 36

不同的道路 36

不同的归宿 38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40

结语 41

第二章 治人为本,治物为末:中国哲学不是“在物理学之后” 43

中国哲学立足于治人的需要 44

重视人类自我控制 44

班固的诸子起源论 44

中国哲学的政治精神 45

儒家:“治国平天下”(上) 45

儒家:“治国平天下”(下) 47

道家:“君人南面之术” 48

法家与墨家:“强权同一论” 50

其他诸家的政治精神 50

为“治”而“议”的传统 53

正确理解政治 54

政治是广义的概念 54

关心政治≠政治附庸 54

“治人”难于“治物” 55

第三章 道德为本,智慧为末:中国哲学不归结为“爱智慧” 57

道德为本的共识 57

法家:强调道德控制 57

道家:提倡道德重整 58

墨家:落实道德苦行 59

其他诸家的尊德倾向 60

奇怪的“大同小康”论 61

儒家的道德本位主义 63

“道”的核心是德 63

“君子”与“小人” 63

道德本体论的确立 67

道德理性的发展 70

道德思维的泛化 71

“道德”与“文章” 71

中国古书中的“哲学王” 72

中国哲人的“贬智慧”倾向 74

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 74

孔子说,浑浑厚厚的样子接近“仁人” 75

荀子说,爱智慧不足以区分君子与小人 76

《列子》:告诉你一个故事叫“愚公移山” 77

正确理解哲人之“愚” 77

中国哲学道德化思维的成因 78

地理原因 78

人口原因 79

经济原因 79

历史原因 80

其他 81

第四章 前人为本,后人为末:中国哲学的历史主义精神 82

道德的根基是尊祖 82

中国古代的祖宗崇拜 82

今不如祖的学术共识 84

借祖立言的表述传统 85

尊祖意识的形成原因 87

尊祖的核心是尽孝 88

孝:追寻历史本原 88

孝:形成历史传统 89

孝:政治家们的倡导 90

孝:哲学家们的思考 91

“孝”成为“道” 93

孝之为经 93

《孝经》要点 95

儒学史的转折 97

《孝经》与理学 98

孝的理论归宿 99

孝祖之道的广泛影响 100

姓氏观念 100

祖坟与族谱 101

祖国:发自心灵的文化认同 102

第五章 敬人为本,敬神为末:中国哲学的无神论倾向 104

原始宗教的解体 105

“帝”字的本义 105

从“帝”到“天” 106

怨天思潮 107

天意就是民意 108

“王者以百姓为天” 109

先秦时期无神论思想的高涨 110

兵家:“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 110

墨家:改良主义的有神论 110

道家:划时代的哲学无神论 112

法家:最彻底激进的无神论 113

儒家中庸无神论的深远影响 115

孔子:用中庸之道消解鬼神信仰 115

孔子:用中庸之道消解天帝崇拜 116

半途而废的经学寻神论 118

渐行渐远的儒家无神论 119

理学:无神理论的最终成果 120

中国没有宗教传统 121

世界三大宗教无一产生于中国 121

外来宗教的中国化 123

中国宗教的人本特色 123

中国知识分子与宗教信仰 124

中国民众与宗教文化 125

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潮的成因 126

经济形态对宗教心理的制约 126

政治权力对宗教力量的扼制 127

宗祖意识对宗教意识的扭曲 128

哲学精神对宗教需求的淡化 130

方法篇 135

第一章 总原则:崇尚辩证逻辑 135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135

圆形方法论 135

中国古代没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36

辩证法从来不是“辩论的艺术” 137

辩证法与逻辑学的根本统一 138

对传统辩证法哲学的评价 139

坚持辩证法不绝对是好事 139

否定辩证法不绝对是坏事 140

中国式辩证法的命运 140

制约中国古代思维方法的因素 142

人文政治领域的特殊性 142

农耕经济形态的总趋势 143

重合轻分的传统生存观 144

第二章 联系的观念:重视系统思维 146

中国哲学的整体观 146

中国古代就有系统论 146

用系统论原则研究“人” 148

“天人合一” 149

把“合”的原则推向极致 150

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 151

兵法:“合”的工程与“圆”的艺术 151

医学:活人就是“合”人 153

艺术:美与善合、情与景合 155

第三章 运动的观念:以“生生”为核心 159

中国哲学的运动观 159

两张路线图 159

运动是指生命运动 160

运动观与人生观 162

运动观与执政观 162

中国哲学的变易之道 164

《易经》是讲述变易的经典 164

“道”:天地及人间的总秩序 166

“常”:一个关于永恒的概念 167

运动变化的常态 169

运动变化的常轨 170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阴阳”论 173

“阴阳”的由来及演进 173

阴阳:中国人的矛盾概念 173

阴阳概念的形成与确立 174

阴阳概念的抽象化及与两性隐喻 175

解读阴阳概念的人文深意 177

中国式对立统一观念 179

《易经》作者们的天才感知 179

《易经》对先秦诸子的熏陶 180

《易传》对诸子运思方式的概括 181

《吕氏春秋》的再综合 182

《黄帝内经》的再深化 183

董仲舒是阴阳之道的真正确立者 183

宋明理学中的“一物两体” 184

朱熹是阴阳之道的集大成者 186

中国哲学范畴的对偶化 188

第五章 重“和”轻“争”的理论归宿 189

多极之“和” 190

五行之“和” 190

第一次“和同之辩” 190

第二次“和同之辩” 191

孔子对“和同之辩”的结论 191

“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192

对立之“和” 192

八卦之“和” 192

儒家:“和为贵” 193

道家:“和为常” 194

中西哲学不同的矛盾观 195

矛盾调和论是中国辩证法的精髓 196

对“争”的反思 198

孔子的看法 198

老子的看法 199

《易传》的总结 200

《中庸》的升华 201

“太和”观念的确立 201

礼乐: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 204

礼与乐 204

和谐天人关系 204

和谐人际关系 206

礼的和谐作用 207

乐的教化功能 208

礼与乐的根本统一 209

礼乐之教的延伸——诗教 211

表达篇 215

第一章 简约化:既重视文字,又轻视文字 215

中国哲学崇尚简约 215

《易经》的简易风格 215

儒家的质朴学风 216

道家的表述悖论 217

玄学对语言文字的解构 218

禅宗的“不立文字” 219

理学的创立宣言 219

心学的“易简功夫” 220

中国哲学崇尚简约的原因 221

内容制约:“人”的问题可意会难言传 221

工具原因:每个汉字都是一组蒙太奇 222

第二章 模糊化:既认可形式逻辑,又贬抑形式逻辑 225

中国哲学作品普遍忽视逻辑性 225

概念缺乏确切含义 225

判断缺乏鲜明形式 227

推理缺乏清晰过程 228

中国哲学对形式逻辑学的扬弃 229

中国古代形式逻辑学的成就 229

祖传与进口的“金针”一起失传 230

形式逻辑固有的局限性 230

形式逻辑不适于“人学” 231

非逻辑化的大趋势 231

第三章 形象化:借助文学,建构人学 233

中国哲学的诗魂(上) 233

元典与“诗” 233

《诗经》的义理 233

《易经》的诗魂 235

《易传》的借题发挥 236

《诗》、《易》表述手法的深远影响 237

中国哲学的诗魂(中) 238

孔子、老子:立论常常只是一个比喻 238

墨子:形象化的推理 240

孙子:用水解释兵法 241

庄子:用寓言表现哲理 241

《韩非子》:贮备了许多故事 242

惠子:“无譬则不能言” 243

中国哲人的文学气质 244

中国哲学的诗魂(下) 244

用形象方法辩论人性 244

用比喻手法确定“形神”关系 247

中国哲学的传播途径 249

中国哲学中的“象” 250

扫不尽的“象” 250

活泼的“阴阳鱼” 250

第四章 经学传统:“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253

经学传统的形成 253

天地间存在不易的准则 253

易简与繁密的表述怪圈 254

从儒学到经学 255

孔子确立的经学原则 255

儒家经典体系 256

经学运动简史 257

中国哲学的一个秘密 259

道、佛经典体系 260

反经学的道家 260

道教经书汇集 261

中国化的佛学 261

佛教三藏体系 262

禅宗革命 262

经学传统的过与功 263

学术的异化 263

作伪的阴影 263

传统经学的历史功绩 2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