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志凯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040223354
- 页数:274 页
第一章 微生态学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微生态学发展史 1
二、研究微生态学的主要用途 1
三、微生态空间层次 2
四、微生态组织 2
第二节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3
一、共生关系 3
二、竞争关系 3
第三节 正常微生物种群与宿主的关系 4
一、细菌的定植 4
二、定植机制 4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5
第四节 微生态平衡 6
一、微生物方面 6
二、宿主方面 7
第五节 微生态失调 7
一、微生态失调分类 8
二、微生态失调的诱因 9
三、微生态失调的结局 9
第六节 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10
一、保护厌氧菌,提高定植抗力 10
二、微生态失调联合防治疗法 10
第二章 医院内感染 11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和发生原因 11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 11
二、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 11
第二节 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 12
一、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来源 12
二、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特点 12
三、常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体 12
第三节 医院内感染性疾病 14
一、医院内感染的诊断 14
二、医院内感染的种类 14
三、常见的医院内感染疾病 14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5
一、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 15
二、医院内感染的监测 16
三、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16
第三章 细菌耐药性的理论与实践 18
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18
一、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式 18
二、细菌的耐药机制 19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测定的方法 20
一、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20
二、耐药菌株监测试验 22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意义 24
一、不同检验项目检测耐药菌株的意义 24
二、耐药菌株监测的意义 24
第四章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26
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6
一、细菌及真菌的检查 26
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的检查 34
第二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 35
一、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 35
二、血清学方法在微生物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9
第三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40
一、核酸杂交法检测病原微生物基因 40
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基因 42
第五章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47
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预防 47
一、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47
二、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49
三、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51
第二节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 52
一、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品种类 52
二、预防接种的剂量、次数和时间 58
三、预防接种方法 59
四、预防接种的反应 60
五、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60
第六章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62
第一节 抗菌治疗 62
一、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62
二、抗生素的选用原则 63
三、临床应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 64
第二节 抗病毒治疗 66
一、抗病毒化学治疗 66
二、生物制剂的抗病毒治疗 69
三、基因治疗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71
第三节 抗真菌治疗 72
一、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72
二、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72
三、其他抗真菌药物 73
第七章 呼吸系统感染 75
第一节 普通感冒 75
一、病原学 75
二、发病机制 76
三、临床表现 76
四、实验室诊断 77
五、预防与治疗 77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77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77
二、发病机制 78
三、临床表现 78
四、实验室诊断 78
五、预防与治疗 79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 79
一、病原学 79
二、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80
三、临床表现 80
四、实验室诊断 80
五、预防与治疗 80
第四节 白喉 81
一、病原学 81
二、发病机制 81
三、临床表现 81
四、实验室诊断 82
五、预防与治疗 82
第五节 百日咳 82
一、病原学 82
二、发病机制 82
三、临床表现 82
四、实验室诊断 83
五、预防与治疗 83
第六节 肺结核 83
一、病原学 83
二、发病机制 84
三、临床表现 84
四、实验室诊断 85
五、预防与治疗 85
第七节 细菌性肺炎 85
一、病原学 86
二、常见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 86
第八节 病毒性肺炎 87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88
二、其他病毒性肺炎 89
第九节 非典型肺炎 90
一、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 90
二、衣原体引起的肺炎 90
三、军团菌性肺炎 90
第八章 消化系统感染 92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92
一、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9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93
三、预防与治疗 94
第二节 霍乱 95
一、病原学 95
二、发病机制 96
三、临床表现 96
四、诊断 97
五、预防与治疗 97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病 98
一、病原学 98
二、发病机制 98
三、临床表现 99
四、诊断 99
五、治疗 99
第四节 志贺菌感染(细菌性痢疾) 99
一、病原学 99
二、发病机制 100
三、临床表现 100
四、实验室诊断 101
五、预防与治疗 101
第五节 弯曲菌感染 101
一、病原学 101
二、发病机制 102
三、临床表现 102
四、实验室诊断 102
五、预防与治疗 102
第六节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腹泻 102
一、病原学 103
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03
三、实验室诊断 104
四、治疗 104
第七节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 105
一、假膜性肠炎 105
二、急性出血性结肠炎 106
三、真菌性肠炎 106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106
第八节 细菌性腹膜炎 106
一、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07
二、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07
第九节 胰腺感染 108
一、病原学和发病机制 10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09
三、治疗 109
第九章 性病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110
第一节 淋病 110
一、病原学 110
二、发病机制 110
三、临床表现 111
四、实验室诊断 111
五、预防与治疗 112
第二节 梅毒 112
一、病原学 112
二、流行病学 112
三、发病机制 112
四、临床表现 113
五、实验室诊断 114
六、预防与治疗 114
第三节 尖锐湿疣 115
一、病原学 115
二、发病机制 115
三、临床表现 116
四、诊断 116
五、预防与治疗 116
第四节 生殖器疱疹 116
一、病原学 116
二、发病机制 117
三、临床表现 117
四、实验室诊断 117
五、预防与治疗 117
第五节 软下疳 118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18
二、发病机制 118
三、临床表现 118
四、实验室诊断 118
五、预防与治疗 119
第六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19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19
二、临床表现 119
三、实验室诊断 120
四、预防与治疗 120
第七节 尿路感染 120
一、病原学 120
二、发病机制 121
三、临床表现 121
四、实验室诊断 121
五、治疗 122
第八节 肾盂肾炎 122
一、病原学 122
二、发病机制 122
三、临床表现 123
四、实验室诊断 123
五、治疗 123
第九节 盆腔感染 123
一、病原学 123
二、感染途径 124
三、临床表现 124
四、实验室诊断 124
五、治疗 125
第十节 前列腺炎 125
一、病原学 125
二、发病机制 125
三、临床表现 125
四、实验室诊断 126
五、治疗 126
第十一节 肾结核 126
一、发病机制 126
二、临床表现 126
三、实验室诊断 126
四、治疗 127
第十章 皮肤、软组织、肌肉和骨骼感染 128
第一节 普通化脓性感染 128
一、病原学 128
二、发病机制 128
三、化脓性感染的分类 129
四、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129
五、化脓性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131
第二节 烧伤后感染 131
一、病原学 131
二、烧伤感染的发病机制 132
三、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及临床表现 133
四、抗烧伤感染的一般原则 134
第三节 骨与关节的化脓性感染 135
一、引起骨感染的病原 135
二、化脓性骨组织感染的种类及其发病机制 136
三、化脓性骨组织感染的处理原则 137
第四节 麻疹 138
一、病原学 138
二、发病机制 139
三、临床表现 139
四、诊断 140
五、预防与治疗 140
第五节 水痘及带状疱疹 141
一、病原学 141
二、发病机制 141
三、临床表现 142
四、诊断 142
五、预防与治疗 142
第六节 疣 143
一、病原学 143
二、发病机制 144
三、临床表现 144
四、诊断 145
五、预防与治疗 145
第七节 流行性胸肌痛 146
一、病原学 146
二、发病机制 146
三、临床表现 146
四、诊断 147
五、预防与治疗 147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感染 148
第一节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148
一、病原学 148
二、发病机制 148
三、临床表现 148
四、诊断 148
五、预防与治疗 149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 149
一、病原学 149
二、发病机制 149
三、临床表现 150
四、诊断 150
五、预防与治疗 150
第三节 慢性脑膜炎 151
一、病原学 151
二、临床表现 151
三、诊断 151
四、治疗 151
第四节 神经炎 152
一、病原学 152
二、发病机制 152
三、临床表现 152
四、诊断 153
五、治疗 153
第五节 脊髓炎 153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53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154
三、临床表现 154
四、诊断 154
五、治疗 154
第六节 脑炎 154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55
二、发病机制 155
三、临床表现 155
四、诊断 155
五、治疗 156
第七节 狂犬病 156
一、病原学 156
二、发病机制 156
三、临床表现 156
四、诊断 157
五、预防与治疗 157
第八节 颅内脓肿 157
一、脑脓肿 157
二、硬脑膜下脓肿 158
三、硬脑膜外脓肿 159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感染 160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60
一、分类 160
二、病原体 160
三、诱因 161
四、发病机制 162
五、临床表现 162
六、实验室诊断 163
七、预防与治疗 164
第二节 感染性心肌炎 164
一、病原学 164
二、发病机制 165
三、病理 166
四、临床表现 166
五、诊断 166
六、治疗 166
第三节 心包炎 167
一、急性心包炎 167
二、迁延复发性心包炎 168
三、缩窄性心包炎 169
第十三章 血液系统感染 170
第一节 败血症 170
一、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的定义 170
二、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病原 170
三、败血症的发生机制 171
四、常见的败血症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172
五、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 173
六、治疗原则 174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174
一、病原学 175
二、内毒素性休克 175
三、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所致休克 176
四、肠毒素所致休克 177
五、感染性休克的诊防治原则 177
第三节 艾滋病 178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78
二、发病机制 179
三、临床表现 180
四、实验室诊断 180
五、预防与治疗 181
第四节 成人T细胞白血病 182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182
二、发病机制 183
三、临床表现 183
四、诊断 183
五、预防与治疗 183
第五节 EB病毒感染 184
一、病原学 184
二、发病机制 185
三、临床表现 185
四、诊断 186
五、治疗 186
第十四章 眼耳鼻喉感染 187
第一节 结膜、角膜炎症 187
一、结膜炎 187
二、角膜炎 188
第二节 咽炎和扁桃体炎 189
一、急性单纯性咽炎 189
二、急性扁桃体炎 190
第三节 喉炎 190
一、急性单纯性喉炎 191
二、急性声门下喉炎 191
三、急性会厌炎 192
第四节 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193
一、急性中耳炎 193
二、慢性中耳炎 195
三、外耳道炎 196
四、乳突炎 197
第五节 鼻窦炎 198
一、急性鼻窦炎 198
二、慢性鼻窦炎 199
第十五章 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 201
第一节 产褥感染 201
一、病原学 201
二、发病机制 202
三、临床表现 202
四、诊断 203
五、预防 204
第二节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204
一、病原学 204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05
四、预防 206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206
一、病原学 206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6
三、实验室诊断 207
四、预防 207
第四节 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和新生儿水痘 208
一、病原学 208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8
三、实验室诊断 208
四、预防与治疗 208
第五节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09
一、病原学 209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9
三、实验室诊断 209
四、治疗 210
第六节 细小病毒B19的围生期感染 210
一、病原学 210
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10
三、实验室诊断 211
四、预防与治疗 211
第七节 围生期其他病毒的感染 211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211
二、肠道病毒感染 212
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12
第十六章 病毒性肝炎 213
第一节 甲型肝炎 213
一、病原学 213
二、发病机制 214
三、临床表现 215
四、实验室诊断 215
五、特异性预防 215
第二节 乙型肝炎 216
一、病原学 216
二、发病机制 218
三、临床表现 219
四、实验室诊断 220
五、特异性预防 222
第三节 丙型肝炎 222
一、病原学 222
二、发病机制 223
三、临床表现 223
四、实验室诊断 224
五、预防原则 224
第四节 戊型肝炎 224
一、病原学 224
二、发病机制 225
三、临床表现 225
四、特异性诊断和预防 225
第十七章 病毒性出血热 226
第一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226
一、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226
二、发病机制 228
三、临床表现 228
四、诊断 229
五、预防与治疗 230
第二节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231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32
二、发病机制 232
三、临床表现 233
四、诊断 233
五、预防与治疗 233
第三节 新疆出血热 234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34
二、发病机制 234
三、临床表现 234
四、诊断 235
五、预防与治疗 235
第十八章 动物疫源性疾病 236
第一节 鼠疫 236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36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237
三、临床表现 237
四、诊断 238
五、预防与治疗 239
第二节 炭疽 240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40
二、致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241
三、临床表现 241
四、诊断 242
五、预防与治疗 242
第三节 布鲁菌病 243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43
二、致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244
三、临床表现 244
四、诊断 245
五、预防与治疗 246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病 246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47
二、致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247
三、临床表现 248
四、诊断 248
五、预防与治疗 249
第五节 立克次体感染 250
一、斑疹伤寒 250
二、Q热 252
三、恙虫病 254
第十九章 其他微生物感染 257
第一节 L型细菌感染 257
一、L型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257
二、L型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58
三、L型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59
四、L型细菌感染的治疗及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 260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261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61
二、发病机制 261
三、常见感染类型 262
四、实验室检查 263
五、预防与治疗 265
第三节 真菌感染 266
一、概述 266
二、临床常见真菌感染及其病原菌 267
主要参考文献 274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李平兰主编 2019
- 《微生物学》杨革主编 2018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王英明,徐德强主编 2019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发育生物学》(芬)S.F.吉尔伯特,(美)M.J.F.巴雷西编者;罗静,岳漫宇,刘晶责编石德利译者 2020
- 《药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李敏主编 2018
- 《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周长林主编 2019
- 《奥妙的微生物世界》贾士儒,韩培培主编 2019
- 《医学微生物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第2版》李凡,徐志凯主编;黄敏,郭晓奎,彭宜红副主编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