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  第2版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  第2版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3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海峰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0937489
  • 页数:13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配合全国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编写的。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培训教材 第2版》目录

第一篇 岩土工程勘察 1

第一章 地质学基础知识 2

第一节 地质作用 2

第二节 矿物和岩石 21

第三节 地质构造 39

第四节 第四纪地质 82

第五节 地貌 94

第二章 岩土工程勘察 109

第一节 勘察工作的布置 109

第二节 岩土的分类及其鉴别特征 122

第三节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45

第四节 勘探与取样 147

第五节 岩土工程评价 158

第三章 室内试验 165

第一节 室内岩石试验 165

第二节 室内土工试验 190

第四章 原位测试 252

第一节 载荷试验 252

第二节 静力触探试验 273

第三节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287

第四节 标准贯入试验 303

第五节 十字板剪切试验 316

第六节 旁压试验 322

第七节 扁铲侧胀试验 332

第八节 现场剪切试验 337

第九节 波速测试 346

第十节 岩体原位应力测试 351

第五章 水文地质 365

第一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工程性质 365

第二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76

第三节 注水试验 395

第四节 抽水试验 401

第五节 压水试验 425

第二篇 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435

第一节 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特点 436

第二节 概念设计 437

第三节 设计荷载与设计状态 440

第四节 设计安全度和可靠性 446

第五节 实体试验、检验及监测、动态设计 449

第三篇 浅基础 453

第一章 土的工程性质 454

第一节 概述 454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454

第三节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465

第四节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469

第五节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470

第六节 土的动力特征 472

第二章 土中应力计算 482

第一节 土的自重应力 482

第二节 基底压力 483

第三节 地基附加压力 486

第四节 有效应力原理 500

第三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504

第一节 土的压缩性 504

第二节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512

第三节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523

第四节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526

第五节 地基沉降计算有关问题综述 532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 535

第一节 土的抗剪强度概述 535

第二节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 538

第三节 孔隙压力系数 543

第四节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546

第五节 应力路径 555

第五章 地基承载力 558

第一节 地基破坏型式及地基承载力 558

第二节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560

第三节 原位测试地基的承载力 564

第四节 建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566

第五节 桥涵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568

第六章 浅基础设计 573

第一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要求 573

第二节 浅基础的定义与分类 574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578

第四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581

第五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582

第六节 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验算 589

第七节 刚性扩展基础设计 591

第八节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594

第九节 减小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603

第十节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606

第十一节 筏形基础 609

第十二节 箱形基础 613

第十三节 动力基础设计 616

第四篇 深基础 625

第一章 桩的类型、选型与布置 626

第一节 桩的类型 626

第二节 桩型与工艺选择 628

第三节 桩的布置 630

第四节 我国现有的桩型体系 631

第五节 我国桩基工程发展的特点 632

第二章 单桩竖向承载力 633

第一节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 633

第二节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636

第三节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关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有关规定 642

第四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关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有关规定 649

第五节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1985)关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有关规定 651

第六节 桩身承载力验算 652

第三章 群桩竖向承载力 65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653

第二节 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 655

第三节 复合基桩或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 656

第四节 软弱下卧层验算 660

第五节 其他标准关于群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 661

第六节 群桩中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例题 665

第四章 特殊条件下基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667

第一节 考虑负摩阻力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 667

第二节 抗拔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建筑桩基枝术规范》(JGJ 94—1994) 669

第三节 其他标准关于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规定 671

第五章 桩基沉降计算 672

第一节 桩基沉降变形控制指标(《建筑桩基枝术规范》(JGJ 94—1994)) 672

第二节 单桩基础沉降计算 673

第三节 多桩基础沉降计算(《建筑桩基枝术规范》JGJ 94—1994) 673

第四节 疏桩基础沉降计算 676

第五节 其他标准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676

第六节 桩基沉降计算例题 679

第六章 桩基水平承载力和水平位移 681

第一节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关于桩基水平承载力的有关规定 681

第二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关于桩基水平承载力的有关规定 687

第三节 水平受荷桩的内力及位移分析 690

第七章 承台设计计算 692

第一节 承台及布桩形式 692

第二节 承台抗弯计算 694

第三节 承台抗冲切计算 695

第四节 承台抗剪计算 698

第五节 局部抗压验算 700

第六节 承台的构造及配筋 701

第七节 其他标准的承台计算 702

第八节 承台计算例题 704

第八章 桩基工程施工 706

第一节 桩基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706

第二节 灌注桩施工 706

第三节 预制桩施工 716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723

第五节 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728

第九章 沉井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730

第一节 概述 730

第二节 沉井的施工 733

第三节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737

第四节 沉井基础算例 745

第五节 其他深基础简介 751

第五篇 地基处理 755

第一章 概论 756

第一节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756

第二节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758

第三节 地基处理需用的材料与机械设备 766

第四节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767

第五节 地基处理规划程序 767

第六节 地基处理监测方法 768

第七节 地基处理与环境保护 769

第八节 特殊土地基处理 770

第九节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展望 770

第二章 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773

第一节 概述 773

第二节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774

第三节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778

第四节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778

第三章 地基处理技术 781

第一节 换填垫层法 781

第二节 预压法 784

第三节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793

第四节 振冲法 796

第五节 砂石桩法 799

第六节 水泥土搅拌法 801

第七节 高压喷射注浆法 803

第八节 夯实水泥土桩法 805

第九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807

第十节 石灰桩法 810

第十一节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812

第十二节 柱锤冲扩法 815

第十三节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817

第十四节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 820

第十五节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822

第十六节 组合型地基处理 823

第四章 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 825

第一节 概述 825

第二节 基础加宽和加深托换 831

第三节 静压桩托换 834

第四节 灌注桩托换 839

第五节 树根桩托换 840

第六节 灌浆托换 847

第七节 热加固托换 848

第八节 纠偏托换 849

第九节 建筑物增层 854

第十节 既有建筑移位 855

第五章 地基的防渗处理 865

第一节 地基防渗处理的情况和目标 865

第二节 岩石地基的防渗处理 866

第三节 砂砾石地基的防渗处理 867

第四节 环境中工程中的地基防渗处理 870

第六章 土工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872

第一节 土工合成材料的类型、特征及其测试方法 872

第二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作反滤层 875

第三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作排水层 880

第四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作隔离层 885

第五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于加筋土体 889

第六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护 897

第七节 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渗 902

第六篇 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907

第一章 土坡稳定性分析 908

第一节 概述 908

第二节 无黏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909

第三节 黏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910

第四节 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图解法简介 917

第五节 工程地质比拟法和经验数据 919

第六节 土坡稳定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920

第二章 土工结构 925

第一节 路基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925

第二节 路基防护与加固 931

第三节 路基填料的选用及填筑标准 937

第四节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 938

第五节 特殊土质及特殊条件下路基设计方法 940

第六节 土石坝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946

第七节 土石坝防护与加固措施 958

第八节 土石坝筑坝材料的选择及填筑标准 965

第九节 土石坝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 967

第三章 边坡与支挡结构 970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边坡破坏的类型和特征 970

第二节 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972

第三节 岩土边坡坡度的确定 977

第四节 边坡支护设计 981

第五节 土质和岩石边坡破坏的防治措施 988

第七篇 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 991

第一章 土压力的计算 992

第一节 概述 992

第二节 经典土压力理论 994

第三节 经典土压力理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003

第二章 基坑工程 1012

第一节 概述 1012

第二节 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1019

第三节 基本计算 1020

第四节 支护结构设计 1028

第五节 基坑变形与防治措施 1046

第三章 地下工程 1049

第一节 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049

第二节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1049

第三节 几类特殊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注意事项 1059

第四节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1060

第五节 传统矿山法 1070

第六节 盾构法及掘进机法设计与施工 1072

第七节 岩土体应力、应变原位测试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1087

第八节 弹性波测试 1090

第四章 地下水控制 1097

第一节 地下水控制概论 1097

第二节 降水(或排水)工程的设计 1097

第三节 降水(排水)工程的布置方式和施工方法简述 1105

第四节 渗透变形问题分析 1106

第五节 截水(或止水)工程设计 1108

第六节 止水工程施工技述概述 1111

第八篇 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 1113

第一章 软土 1114

第一节 软土的成因类型和工程性质 1114

第二节 软土地基勘察 1118

第三节 软土地基评价 1120

第二章 湿陷性土 1122

第一节 黄土的成因、时代和分布 1122

第二节 黄土的基本性质 1124

第三节 黄土的湿陷性评价 1129

第四节 黄土地基的承载力 1134

第五节 黄土地基的变形 1137

第六节 黄土的动力特性 1137

第七节 新近堆积黄土 1139

第八节 饱和黄土 1141

第九节 黄土地基的勘察 1142

第十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则 1144

第十一节 其他湿陷性土 1145

第三章 膨胀岩土 1147

第一节 膨胀岩土的判别及类型 1147

第二节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 1151

第三节 膨胀岩土地区的勘察 1153

第四节 膨胀土的地基评价 1158

第五节 膨胀岩土地区的工程措施 1162

第四章 盐渍岩土 1165

第一节 岩渍岩土的形成和类型 1165

第二节 岩渍岩土的工程性质 1166

第三节 盐渍岩土的勘察 1169

第四节 盐渍岩土的工程评价 1170

第五节 盐渍岩土的工程防护和地基处理 1173

第五章 冻土 1175

第一节 冻土的定名和构造 1175

第二节 冻土的分类 1176

第三节 冻土的冻胀性和隔沉性分级 1177

第四节 冻土的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 1179

第五节 冻土地基的勘察 1180

第六节 冻土的地基评价 1181

第七节 冻土地基的设计与防冻害措施 1182

第六章 风化岩和残积土 1185

第一节 岩石的风化剖面 1185

第二节 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察 1186

第三节 风化岩和残积土的评价 1187

第七章 岩溶和土洞 1191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条件和规律 1191

第二节 岩溶勘察 1192

第三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地基处理措施 1194

第四节 土洞 1197

第五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的塌陷 1199

第八章 滑坡和崩塌 1201

第一节 滑坡 1201

第二节 崩塌 1216

第九章 泥石流 1220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1220

第二节 泥石流有关指标的测定和计算 1222

第三节 泥石流的勘察和防治 1226

第十章 采空区 1229

第一节 采空区的地表变形特征 1229

第二节 采空区的勘察 1231

第三节 小窑采空区的勘察和评价 1235

第十一章 地面沉降 1236

第一节 地面沉降规律、特点和危害 1236

第二节 地面沉降勘察 1237

第三节 地面沉降预测和防治 1239

第十二章 固体废弃物堆场 1241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堆场的特点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1241

第二节 垃圾填埋场 1243

第三节 工业废渣堆场 1250

第十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256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要求、范围和级别 1256

第二节 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1258

第三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261

第九篇 地震工程 1263

第一章 地震工程基本知识 1264

第一节 基本名词 1264

第二节 震级、烈度、震源间的关系 1265

第三节 地震的分类 1266

第四节 地震烈度表 1267

第五节 我国地震区、带及基本烈度的分布 1268

第二章 地震作用、地震反映谱与场地 1271

第一节 概述 1271

第二节 地震破坏作用与抗震设防 1271

第三节 地震反应谱与场地分类 1287

第三章 土的液化和震陷 1305

第一节 土的液化和软土震陷机理和震害 1305

第二节 液化判别与危害程度估计 1306

第三节 消除地基液化措施及选择 1312

第四节 消除软土震陷影响的措施 1314

第四章 抗震验算 1316

第一节 可不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范围 1316

第二节 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范围 1316

第三节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 1317

第四节 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 1318

第五节 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 1318

第六节 土石坝抗震验算 1320

第七节 土石坝抗震措施 1321

第十篇 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1323

第一节 概述 1324

第二节 基槽(坑)检验 1324

第三节 沉降观测 1326

第四节 位移观测 1330

第五节 土中孔隙水压力观测 1335

第六节 深基坑工程监测 1336

第七节 桩的动力检测 1339

第十一篇 工程经济与管理 1347

第一节 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及其包含的内容 1348

第二节 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与岩土工程各方面技术经济分析 1349

第三节 岩土工程概预算 1353

第四节 我国岩土工程招标与投标 1359

第五节 工程建设监理与岩土工程监理 1361

第六节 岩土工程合同 1365

第七节 有关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主要行政法规 1368

第八节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 1368

第九节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374

第十节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权力和义务 1377

附录 1379

附录一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1379

附录二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382

附录三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 1383

附录四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1386

参考文献 13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