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参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1568229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
《病原生物学》目录

上篇 病原微生物学 1

第一章 病原微生物学概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微生物的分类 1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三、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2

四、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3

五、微生物学与中医药学 6

第二节 细菌 7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

二、细菌的生理 19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26

四、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28

五、消毒与灭菌 28

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5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40

第三节 病毒 49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50

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59

第四节 真菌 66

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66

二、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70

三、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71

四、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71

第五节 其他微生物 72

一、衣原体 72

二、支原体 74

三、立克次体 75

四、螺旋体 77

五、放线菌 79

第二章 呼吸系统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81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81

第二节 肺炎链球菌 85

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 87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88

第五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92

第六节 肺炎支原体 93

第七节 呼吸道传播的其他微生物 94

一、流感嗜血杆菌 94

二、白喉棒状杆菌 94

三、腮腺炎病毒 97

四、风疹病毒 97

五、麻疹病毒 97

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98

七、腺病毒 98

八、副流感病毒 99

九、鼻病毒 99

十、冠状病毒 99

第八节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100

一、结核杆菌感染 100

二、流感病毒感染 101

三、肺炎链球菌感染 101

四、麻疹病毒感染 101

五、腮腺炎病毒感染 102

六、白喉杆菌感染 103

第三章 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105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05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08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12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 116

第五节 霍乱弧菌 117

第六节 甲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 121

一、甲型肝炎病毒 121

二、戊型肝炎病毒 123

第七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124

一、轮状病毒 125

二、肠道腺病毒 126

三、星状病毒 127

第八节 消化道传播的其他微生物 127

一、肉毒梭菌 127

二、蜡样芽孢杆菌 129

三、空肠弯曲菌 129

四、葡萄球菌 130

五、产气荚膜梭菌 130

第九节 中医药防治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130

一、霍乱弧菌感染 131

二、痢疾杆菌感染 132

三、伤寒杆菌感染 132

第四章 创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134

第一节 葡萄球菌 134

第二节 链球菌 140

第三节 铜绿假单胞菌 144

第四节 破伤风梭菌 147

第五节 产气荚膜梭菌 150

第六节 无芽孢厌氧菌 153

第七节 中医药对创伤感染的治疗 157

第五章 性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158

第一节 淋病奈瑟菌 158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 161

一、沙眼亚种 162

二、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164

三、防治原则 164

第三节 解脲脲原体 165

第四节 梅毒螺旋体 167

第五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71

第六节 单纯疱疹病毒 176

第七节 人类乳头瘤病毒 178

第八节 中医药对性感染疾病的防治 181

一、淋球菌感染 181

二、梅毒螺旋体感染 181

三、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181

四、HIV感染 181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微生物 184

第一节 脑膜炎奈瑟菌 185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89

第三节 朊粒 192

第四节 森林脑炎病毒 196

第五节 中医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197

一、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197

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199

第七章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200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200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 208

第三节 丁型肝炎病毒 211

第四节 庚型肝炎病毒与TT型肝炎病毒 213

一、庚型肝炎病毒 213

二、TT型肝炎病毒 214

第五节 人巨细胞病毒 216

第六节 中医药对输血及制品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18

第八章 肿瘤相关的病原微生物 220

第一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220

第二节 EB病毒 222

第三节 中医药对致瘤病原生物的防治作用 226

一、EB病毒感染 226

二、HTLV-I感染 226

第九章 人畜共患病的微生物 227

第一节 汉坦病毒 227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230

第三节 鼠疫耶氏菌 232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 235

第五节 伯氏疏螺旋体 240

第六节 人畜共患的其他微生物 242

一、登革病毒 242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 243

三、布鲁菌属 244

四、炭疽芽孢杆菌 246

五、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247

六、假结核耶氏菌 248

七、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248

八、回归热疏螺旋体 249

第七节 中医药防治人畜共患的微生物感染 250

一、流行性出血热 250

二、狂犬病 252

三、钩端螺旋体 252

四、立克次体 253

五、恙虫病 253

六、炭疽杆菌 254

第十章 病原性真菌感染 255

第一节 皮肤及皮下感染真菌 255

一、皮肤感染真菌 255

二、皮下感染真菌 256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257

一、致病性真菌感染 257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 257

第三节 真菌毒素 260

第四节 中医药对真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261

下篇 医学寄生虫学 263

第十一章 医学寄生虫学概论 263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范畴及学习目的 263

二、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 263

三、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264

四、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防治原则 265

第十二章 医学原虫 267

第一节 医学原虫概述 267

一、形态 267

二、生理 267

三、分类 268

第二节 腔道原虫 268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268

二、阴道毛滴虫 271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 273

第三节 血液和组织原虫 274

一、疟原虫 274

二、其他原虫 278

第十三章 医学蠕虫 282

第一节 医学蠕虫概述 282

第二节 线虫纲 282

一、似蚓蛔线虫 283

二、毛首鞭形线虫 285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287

四、蠕形住肠线虫 290

五、旋毛形线虫 291

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294

第三节 吸虫纲 297

一、华支睾吸虫 298

二、卫氏并殖吸虫 300

三、斯氏狸殖吸虫 303

四、布氏姜片吸虫 303

五、日本血吸虫 306

第四节 绦虫纲 309

一、链状带绦虫 309

二、肥胖带吻绦虫(牛带绦虫) 312

三、细粒棘球绦虫 312

第十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 314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314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分类和学习目的 314

二、生态与发育 314

三、医学昆虫对人的危害 314

第二节 昆虫纲 315

一、蚊 315

二、蝇 316

三、白蛉 317

四、蜚蠊(蟑螂) 318

五、蚤 318

六、虱 319

七、臭虫 320

第三节 蛛形纲 321

一、革螨 321

二、恙螨 321

三、人疥螨 322

四、蠕形螨 323

第十五章 中医药对人体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及防治 325

一、虫论 325

二、病论 327

三、节肢动物论 330

附录 常用名词英汉对照 332

主要参考文献 349

病原生物学相关网址 3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