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险资运用新时代  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险资运用新时代  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险资运用新时代 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波士顿咨询公司著
  •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8672328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在全球视角下借鉴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践经验,提出中国保险行业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本书第一部分,从宏观环境、监管环境、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资本市场五大外部因素入手,分析国内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至第八部分,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和国际案例研究,逐一观察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台湾、新加坡和香港这七个成熟市场的保险资金运用实践。从各国际市场的监管环境、保险资金运用特点、发展驱动因素和历史发展经验四大维度着手,思考对中国的启示;第九部分,作者针对四家保险公司——德国安联、法国安盛、美国大都会、日本生命,开展了保险企业视角的案例研究,分析了领先保险资管企业在资产配置、组织架构和成功要素等方面的实践。最后,基于上述国际市场保险资金运用的研究,从战略方向把控、资产配置调整和关键支撑能力三方面探讨了中国保险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险资运用新时代 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目录

第一章 新常态下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1

第一节 宏观环境 2

第二节 监管环境 6

第三节 竞争环境 9

第四节 消费者需求 11

第五节 资本市场 18

第二章 美国市场 21

第一节 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22

第二节 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29

第三节 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41

一、宏观环境 41

二、监管环境 42

三、资本市场 43

四、负债端特点 45

五、内部因素 46

第四节 美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47

第三章 德国市场 56

第一节 德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56

第二节 德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66

第三节 德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69

一、宏观环境 69

二、监管环境 69

三、负债端特点 71

四、资本市场 73

五、内部因素 76

第四节 德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77

一、安联如何打造强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能力 77

二、德国保险业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79

第四章 英国市场 84

第一节 英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84

第二节 英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90

第三节 英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95

一、宏观环境 95

二、监管环境 97

三、负债端特点 98

四、内部因素 101

第四节 英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103

第五章 日本市场 107

第一节 日本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107

第二节 日本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111

第三节 日本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113

一、宏观环境 113

二、负债端特点 115

三、资本市场 117

四、内部因素 118

第四节 日本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119

一、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保险公司如何走向破产 119

二、日本人寿如何打造海外投资能力 125

第六章 新加坡市场 129

第一节 新加坡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129

第二节 新加坡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132

第三节 新加坡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137

一、宏观环境 137

二、负债端特点 139

三、资本市场 140

四、内部因素 141

第四节 新加坡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142

第七章 中国台湾市场 150

第一节 中国台湾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156

第二节 中国台湾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160

第三节 中国台湾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162

一、宏观环境 162

二、监管环境 162

三、负债端特点 164

四、资本市场 165

第四节 中国台湾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168

第八章 中国香港市场 172

第一节 中国香港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172

第二节 中国香港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176

第三节 中国香港保险资金运用的驱动因素 177

一、宏观环境 177

二、负债端特点 178

三、资本市场 180

四、内部因素 182

第四节 中国香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经验 182

第九章 国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案例 185

第一节 德国安联 185

第二节 法国安盛 192

第三节 美国大都会人寿 199

第四节 日本生命 207

第十章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方向 211

第一节 战略把控:方向性长远布局 213

一、资产端 213

二、负债端 216

第二节 资产配置调整:应对低利率 217

一、增加低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以获取流动性溢价 217

二、投资略微向高风险端移动,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益 218

第三节 关键支撑能力提升:风险管理 2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