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上
分析化学  上

分析化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逄忠孔主编
  • 出 版 社:海口:南海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44212688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了自1991年至2007年间,海口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部分重要规范性文件,填补了海口市没有一套完整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汇编”正式出版物的空白,它同时是对海口市近20年来立法工作的历史回顾和法制建设成果的全面展示,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分析化学 上》目录

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分类 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1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2

1—2 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 4

一、取样 4

二、试样的分解 4

三、干扰物质的分离 4

四、测定 5

五、结论和计算 5

第二章 定性分析 6

2—1 概述 6

一、分析反应的灵敏性 6

二、分析反应的选择性和特效性 7

2—2 分析反应的条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8

一、分析反应的条件 8

二、定性分析进行的方法 8

三、干扰的消除方法 9

2—3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10

一、初步观察 10

二、预备试验 11

2—4 阳离子分析 11

一、初步鉴定 12

二、阳离子的鉴定反应 13

三、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 20

2—5 阴离子分析 20

一、阴离子试液的制备 20

二、阴离子的初步检验 21

三、阴离子的鉴定反应 22

第三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25

3—1 定量分析的误差 25

一、误差的分类及来源 25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26

三、精密度与偏差 28

四、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31

3—2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2

一、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32

二、消除随机误差的方法 32

三、分析结果的评价 32

3—3 定量分析结果中的可疑值及其取舍 34

一、可疑值(极端值) 34

二、4?法(四倍法) 34

三、Q值检验法 35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7

一、有效数字 37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39

第四章 重量分析法 44

4—1 重量分析法概述 44

一、气化重量法 44

二、电解重量法 44

三、沉淀重量法 45

四、提取重量法 45

4—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45

一、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46

二、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46

三、沉淀剂的选择和用量 47

4—3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纯度 48

一、沉淀的形成 48

二、沉淀的纯度 50

三、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52

4—4 沉淀条件的选择 53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53

二、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54

三、均匀沉淀法 55

4—5 重量分析的有关计算 56

一、化学因数 56

二、称取试样量的估算 57

三、沉淀剂用量的估算 58

4—6 重量分析的误差 59

一、沉淀不完全 59

二、沉淀被玷污 59

三、过滤和洗涤沉淀时引入的误差 59

四、烘干和灼烧沉淀时引入的误差 59

第五章 滴定分析 61

5—1 滴定分析概述 61

一、等量点和终点 61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62

三、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62

四、滴定分析的方式 63

5—2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 64

一、直接法 64

二、间接法 65

三、滴定度与量浓度的关系 66

5—3 滴定分析的误差 67

一、称量误差 67

二、量器误差 67

三、方法误差 68

四、操作误差 68

5—4 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69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74

6—1 酸碱滴定法概述 74

6—2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75

一、质子条件和质子等衡式 75

二、共轭酸碱对K?和K?的关系 76

三、酸、碱溶液的酸碱度的计算 77

6—3 酸碱指示剂 87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87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89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91

四、混合指示剂 92

6—4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94

一、一元酸碱的滴定 94

二、多元酸的滴定 101

三、多元碱的滴定 104

四、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107

6—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08

一、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108

二、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 108

三、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110

四、磷的测定 112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 118

7—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18

7—2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机理 119

一、EDTA的性质及其电离平衡 119

二、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反应的特点 120

7—3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121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21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124

三、条件稳定常数 128

7—4 EDTA滴定法原理 130

一、EDTA滴定曲线 130

二、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 133

三、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 134

7—5 金属指示剂 137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37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38

三、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和氧化变质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139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40

7—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42

一、控制溶液的酸度 142

二、掩蔽作用和解蔽作用 143

三、选用适宜的滴定剂 143

7—7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144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5

二、EDTA滴定法应用实例 145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50

8—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150

一、方法、特点和分类 150

二、条件电位 151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53

四、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57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160

8—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62

8—3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判断 167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 167

二、自身指示剂 170

三、特殊指示剂 170

8—4 高锰酸钾法 170

一、基本原理 170

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71

三、高锰酸钾法的应用示例 173

8—5 重铬酸钾法 174

一、基本原理 174

二、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 175

三、应用示例 175

8—6 碘量法 177

一、基本原理 177

二、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79

三、I2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80

四、碘量法的应用示例 181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185

9—1 沉淀滴定法概述 185

9—2 滴定曲线 186

9—3 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189

一、莫尔法(以K2CrO4作指示剂) 189

二、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作指示剂) 192

三、法扬司法(用吸附指示剂) 195

9—4 硝酸银和硫氰酸铵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97

一、AgN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97

二、NH4SCN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98

三、氯化物中氯的测定 199

9—5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200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204

10—1 吸光光度法概述 204

10—2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05

一、互补色光 205

二、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05

10—3 光的吸收基本定律 207

一、朗伯定律 208

二、比耳定律 209

三、朗伯—比耳定律 210

四、透光率、吸光度、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210

10—4 吸光光度法的方法及仪器部件 213

一、目视比色法 213

二、光电比色法 213

三、分光光度法 218

10—5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221

一、显色反应 221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223

10—6 吸光光度法的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225

一、偏离朗伯—比耳定律所引起的误差 225

二、仪器测量误差 226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 227

10—7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28

一、示差分光光度法 228

二、多组分的分析 230

第十一章 电位分析法 235

11—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35

一、测定依据 235

二、电极 236

三、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237

11—2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 239

一、使用的电极 239

二、溶液pH值的测定 242

11—3 离子选择性电极 244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 244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原理 245

三、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246

11—4 电位滴定法 248

一、仪器装置 248

二、等量点的确定 249

三、自动电位滴定法 252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256

12—1 色谱法概述 256

12—2 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258

一、气相色谱流程 258

二、气相色谱分离原理 258

三、色谱图及有关术语 261

12—3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 264

一、直接利用保留值定性 264

二、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265

三、利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定性 265

12—4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266

一、基本原理 266

二、峰面积的测量 267

三、定量校正因子 268

四、定量方法 269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74

13—1 基本原理 274

一、原子吸收曲线 275

二、原子吸收值与原子组成量度的关系 276

13—2 定量分析方法和灵敏度 278

一、定量分析方法 278

二、灵敏度 279

1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80

第十四章 极谱分析法 282

14—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82

一、极谱分析基本装置 282

二、极谱波图(电流—电压曲线) 284

三、极谱分析的电解条件 285

14—2 极谱定性、定量分析 291

一、极谱的定性分析 291

二、极谱的定量分析 292

参考答案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