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智慧的探索  补编续
智慧的探索  补编续

智慧的探索 补编续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契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7541641
  • 页数:788 页
图书介绍:本卷为文集新增内容,包括作者早年发表的书评、诗歌、为他人撰写的序或跋、作者同友人通信中与哲学有关的一些内容,以及散见各处未收入文集中的文章等。时间跨度很长,内容丰富,从中可一窥作者广泛的学术兴趣和不断发展的思想路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智慧的探索 补编续》目录

第一辑 诗与文 3

少年习作 3

妄想(短论) 3

牡蛎生珠(译文) 5

摇磨刀石(译文) 7

三等分任意角之曲线解法(数学论文) 9

诗歌 14

等候 14

蚕娘歌 17

春游 19

白雁 21

里莎 24

白鸟之歌(其三) 29

老太婆许宝英 31

小说 36

哥哥 36

拖油瓶 55

大毛狗之死 65

散文 82

我爱北平 82

我的故乡 84

第二辑 时与文 89

学生运动是季世现象吗? 89

政治的心理谈(一) 96

“收拾人心” 100

杂文二题 102

政治的心理谈(二) 107

“美援”小品 112

“夏虫疑冰” 119

拥护“不给钱运动” 123

笑剧时代 126

忆佩弦先生(附冯象校注) 130

“不应小不忍而乱大谋” 136

二难论 138

读《新美学》 141

读《文艺,批评与人生》 146

斥中和思想 150

“中国哪一天能太平?” 158

论“中国的悠久文明” 163

论虚无主义 172

民族形式·科学内容·大众方向 180

纪念十月革命论“一边倒” 187

论浪子精神 194

我们有信心 204

人民铁路建立为人民服务观点 208

第三辑 学而思 213

“五四”的真理 213

扛黑板到翻砂间的工校教师翟子枚 215

“一二·九”的道路:从课堂走向战场 219

关于历史唯物论的几个问题(上) 224

关于历史唯物论的几个问题(中) 231

关于历史唯物论的几个问题(下) 238

关于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 243

关于生产发展状况与社会革命问题 251

关于社会思想意识的问题 258

“除虫的经验” 265

从斯大林著作中吸取思想力量 267

爱孩子的人 273

小鸟儿的世界 275

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关系的一些问题 277

论新生力量 281

反对客观主义 286

破除权威迷信 291

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 296

韩友范有没有劳动观点 301

提倡独立创造精神 克服依赖保守心理 303

批判胡适思想将增强我们的思想力量 309

从一位教师的情书谈起 314

有实际工作就有唯物主义 317

学习哲学是对症下药 319

如何才能提高一步 321

“要幻想!”——纪念“五四”青年节 323

金豆子与灰末 327

各人心目中的世界不一样吗? 329

哲学根本问题不能“以不了了之” 333

什么是人的本质? 336

“行动在先” 340

创造性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 343

创造性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 343

必须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通信之一 345

“写检讨书” 349

“谁种谁收谁享受” 35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54

是可爱的,不是可怕的 356

谈幻想 359

谈美 370

学习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并论“向科学进军” 375

“匹夫不可夺志也” 380

“为人谋而不忠乎?” 382

谈算账 384

不能“讳疾忌医” 386

谈“火烛小心” 388

人好比船 390

龙蛇与螾蚁 393

鱼和熊掌 395

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一致——答左兵同志 398

“难免”论——驳尉迟葵《说“难免”》并对《“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文作自我检讨 402

古与今 407

什么是“最紧要的课题”?——评《美学,研究人的形象吧!》 410

《学而思小札》 416

前言 416

第一辑(1955年) 417

哲学神秘吗? 417

搞好团结的关键 419

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420

学哲学能使人扩大眼界 422

真理就是力量 424

哲学抽象吗? 426

联系实际不能庸俗化 427

学习与批判 429

可以“和平共处”吗? 431

没有“反面的东西”吗? 433

常识与哲学 434

第二辑(1954—1957年) 436

“黄粱梦”补 436

“按酬效劳” 438

“自甘落后论” 439

从安徒生的《影子》谈起 440

“菩萨心肠” 442

“万无一失” 444

吃的美德 446

第三辑(1957年) 448

诡辩术(一) 448

诡辩术(二) 449

诡辩术(三) 450

坏的见证 452

太牢 452

北宫黝 454

舍己从人 454

染丝之叹 456

蒙鸠之喻 458

幸福 459

第四辑 史与思 465

充分发挥学会的战斗作用 465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毛泽东同志给李达同志的三封信 467

略论荀子的思想方法 472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485

深切怀念徐怀启教授 510

哲学要把握时代脉搏 513

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分析 514

精神文明的灵魂 526

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534

毛泽东同志关怀青年的学习 555

论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 557

论王夫之的“成性”说 576

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596

张载的天道观和逻辑思想 625

论黄宗羲的“工夫所至即其本体”说 648

富于时代气息和理想光芒的哲学思考 667

让哲学在生活中放出光彩——评《生活中的时间学》 670

瞿秋白的哲学思想 673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691

王国维的哲学思想与治学方法 711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绪论(节录) 722

我与陆良中学工作有关情况的回忆 723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伦理学说史》评介 725

怀旭麓 728

坚持价值导向的“大众方向” 731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研究丛书”总序 737

在“牛棚”共处的日子里 741

论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 745

本卷征引书目举要 761

索引 764

本卷整理后记 786

增订版整理后记 787

返回顶部